人教版初中語文說課稿范文錦集十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借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初中語文說課稿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初中語文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及地位
《我的母親》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課文。本文作者以細膩、真摯、樸實的語言,深情地回憶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時代如何在母親的嚴格要求和深情關愛下成長的幾件事。作者寫童年,寫母親,飽含深情,而行文又極其自然、質樸,很好地表現了母親那無比真摯的愛子之情和優秀的性格品質,表達了自己對母親的懷念和敬愛。我準備安排兩個課時進行,第一課時主要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梳理文章的結構;第二課時著重分析母親對我的教育和影響。
(二)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
1、教學目標
。1)感知課文內容,復述課文大意
課文內容比較豐富,所寫事情較多,通過復述,可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把握內容,這將為后面的梳理文章結構,分析母親對我的教育作鋪墊。
。2)理清文章脈絡,感悟作者思想感情。
全文可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寫自己的身體和性格特點,不僅為后文作鋪墊,而且呼應文末;第二部分寫母親對我的教育和潛移默化的影響,這是全文的重點部分;第三部分寫母親對我的深遠影響。全文字里行間蘊涵著作者對母親深深的愛戴和感激之情。
。3)了解中國傳統的母親形象,了解“母親”的為人處事對作者的影響。本文是寫母愛的,作者通過幾件小事來表現母親。學習本文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感受母親形象,體會母子親情,引起共鳴,從而能夠在平時的生活中感受到父母對自己深沉的愛,并體會“母親”的為人處事對作者的影響。
2、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母親對我的教育和潛移默化的影響。如何引發學生的情感,感悟母愛將是難點。
二、教學方法
本課我主要是運用了朗讀、討論、講授三種教學方法。
。1)讀法——這是一篇閱讀課文,字里行間蘊涵著作者對母親深深的愛戴和感激之情,但文中極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作者的真摯情感正是通過質樸、真切的敘述語言表現出來的,有感情地朗讀可幫助學生領會這種真摯的情感。
。2)討論法——在教師指導下,由全班或小組圍繞某一中心問題通過發表各自意見和看法,共同研討,相互啟發,集思廣益。
。4)講授法——講授法穿插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但起的只是輔助作用,教師在適當的時候做點撥。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有一個人,無論你到哪里都舍不下對你的牽掛,她愿把自己的一生無私地奉獻給你;有一種愛,它讓你肆意地索取和享用,卻不要你任何的回報……這一個人就叫“母親”,這一種愛就叫“母愛”。
用以上這段話導入新課。
2、整體感知
。1)簡介作者及其母親。
。2)速讀課文,準備復述。
。3)復述課文。
(4)理清結構。
。5)重點研讀課文第二部分。
3、探究學習
學生以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探討:
。1)課文第一部分是否多余?有何作用?
(2)課文為什么要寫母親與家人的交往?
4、引言說母愛
。1)《游子吟》;
(2)名人說母愛;
(3)真情演唱《燭光里的媽媽》
四、作業
1、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父母親影響呢?回憶一下,并與同學交流,然后以“我的母親”或“我的父親”為題,寫一篇短文,要求表現母親或父親的一個特點。
2、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是法定的母親節。請在母親節的那天,為你的母親制作一張賀卡,寫上你最美好的祝福。
五、板書設計
我的母親胡適
母親對我的教育:嚴厲、關愛、期望
母親對我的影響:寬容、忍耐、剛氣
人教版初中語文說課稿 篇2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濟南的冬天》的第一課時,下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1、課文所處的地位及作用
《濟南的冬天》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的課文。它是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老舍在1931年初寫的一篇通過描繪濟南冬天的美麗景色來抒發感情的寫景散文。
編者安排這篇作文,就是想讓我們領略到自然景物的美,領會蘊含在字里行間的感情,理解詞語在上下文中的含義和作用,揣摩精彩的詞語、句子和段落,練習精讀的技能,并作適當的摘錄。
2、課文解讀:
《濟南的冬天》是一篇最具個性的寫景散文,是引導學生調動自己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去閱讀文本、觀察生活的極好范例。本文的語言清新、優美、親切、自然,描寫生動形象而又妙趣橫生。作者對景物描寫得細致入微,平中見奇,常處見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種觀察事物描摹事物的能力應是本文教學的難點。另外,還可以把本文與《春》比較閱讀,進一步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對描寫景物,抒發感情的作用。文章開頭寫濟南冬天的天氣,作者以自己親身的感受,寫出了濟南冬天無風聲、無重霧、無毒日的特點;接著轉到對冬天山水的描寫,文章用了三段文字寫冬天的山景。先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次寫薄雪覆蓋下的山,再寫城外遠山,勾畫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畫。最后寫冬天的水色。全文安排有序,脈絡清楚,銜接緊密,推進自然。文章運用比喻和擬人的寫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動貼切,情景交融是本文的又一大特點。其中描寫最形象最生動的是第3段和第5段。作者感情的抒發也非常別致,不是采取直抒胸臆,而是通過表達一種感受的方式,如這樣一句話,“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弊髡邔⒆约簩隙斓南矏酆唾澝乐椴宦逗圹E的依附在對景物的描寫之中,因此顯得格外自然真摯,富有感染力。文章在描寫濟南的冬景時,處處流露出作者的贊美之情。在這些認識的基礎上,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學目的和教學的重難點。
3、教學目的
1)知識目標:
a、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進行的細致描繪,情景交融的表達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贊美之情。
b、 理清本文的層次結構。
2)能力目標:
a、 養學生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能力。
b、 培養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
3)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4、教材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細致描繪的方法,通過讀品體會作者對濟南的贊美之情。側重賞析第3段和第5段,讓學生在反復的讀的過程中,領會要旨。
教學難點則是作者情景交融的寫法。我準備用讀寫說的綜合教學方法來突破難點。讓學生在讀出美的句子中,說出獨特的感受,進一步體會作者在字里行間體現的情感。最后,用寫來升華。
二、說教法
1、尊重學生個性,實行個性化教學。
在研究新課標時,我體會到“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庇谑俏腋鶕菊n目標和內容,結合學生實際能力,應用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用發現法、合作探究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通過朗讀去發現美、感知美、探究美。尊重學生的個性,使他們在教師的主導下圍繞中心議題發表各自的意見,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爭議,激發他們主動去獲取知識,培養健康情感。
2、讀、寫、說相結合教學,提高學生整體素質。
為了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結合課改精神,我在教授本課時,注重了構筑讀的平臺,創設說的動機,讓學生通過摹寫,做到學以致用,加強了與文本的對話。從課堂反饋的情況來看,學生讀說寫都到位,課堂氣氛活躍,效果很好,這就堅定了我課改的決心。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是文質兼美的寫景散文,適于朗讀,所以在文章的講析中應堅定的引入誦讀法教學,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領悟文章描景繪物的美,最終領會文章所蘊涵的豐富情感。
三、說學法
因為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因此我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質疑為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的指導,采用了主體思維法、小組討論法及反饋練習法。
在指導過程中,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然后根據緊扣教學的問題,使學生自主地發現、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并在課文賞析后進行拓展鞏固。使學生從感知到理解,從感性到理性,從學會到會學,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
四、教學設想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講讀課文,知識具體,內容充實,需要掌握的東西比較多。因此我在教學上安排2節課的時間,我的教學設想是,第一課時初步理解文章內容及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細致描繪,情景交融的表達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贊美之情。第二課時進一步感受作者的感情。本說課教案只說明第一課時。
五、說教程
。ㄒ唬、課前準備:主要分為學生準備和教師準備。
讓學生利用網絡資源的多種渠道,搜集有關作者的生平資料及代表作品,還可閱讀老舍先生的另一篇佳作《濟南的秋天》,拓寬學生的閱讀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有意識的指導學生預習課文,解決生字詞所帶來的困難。
在課前,我精心準備了電教平臺、錄音等輔助手段來豐富教學,擴大教學容量;這樣既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習熱情,又通過直接感知,促進知識的理解和鞏固,符合教育學中的自覺性、直觀性原則。
。ǘ、教學過程
這節課我是按“引入新課——講授新課——歸納總結——反饋練習”進行教學的。
1、引入新課:我先以簡潔的話語引入新課一提起北國的冬天,總會讓人想起“大雪紛飛”、“寒冬凜冽”這樣的景象。然而在冰雪皚皚的北國之冬中,有一個地方的景色與眾不同:它的氣候溫晴,它的水在冬天“不但不結冰,反倒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這個地方就是濟南。這節課,我們就在老舍先生的引導下,一起到濟南領略濟南冬天的奇景。
2、講授新課:
。1) 初讀課文,采用默讀法,限定時間,要求學生不回讀,全神貫注的讀,并且讓學生帶著問題對課文進行朗讀,使學生感知課文,問題用課件打出如下:
為什么說濟南是個“寶地”?
設題目的:引導學生通過讀去整體感知文本,初步了解文章內容。解題思路: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去發現,找出能夠支撐作者說法的地方,并談出自己的見解。
(2)精讀關鍵段落(3-5段)
老師可適時發問:你最喜歡那一句,為什么?
設題目的:引導學生主動地品析重點語句,體會作者感情。也是突破本文難點的很重要的環節。
解題思路:讓學生先讀再說,甚至用多種形式去讀,讀出韻味,讀出感情,讀出自己的感受,讀出文句的妙處。
。3)使用探究法,老師展示四幅圖片,讓學生再讀課文,并評價老師所展示的圖片,哪些地方與課文內容相對應,哪些不相符。
設題目的: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讓學生更為主動的去探究知識。
這種方式將一改以往的老師把學生的思維給固定了的模式。而是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討論中來,以獲取更多的情感體驗。
。4)以寫促情
要求:請仿照文中你最喜歡的句子或段落,結合前幾天本地的一場大雪,寫一寫我們孝感的冬天。
設題目的:學習作者情景交融的寫法,抒發自己對家鄉、對大自然的感情。
寫完后讓學生交流,老師予以鼓勵,達到本課高潮。
3、歸納小結
讓學生說這節課學到了什么?(老師對學生的每一點見解都予以肯定)
4、反饋練習
讓學生討論:標題可否換為“冬天的濟南”?
設題目的:讓學生領悟散文的特點、結構及抒發感情的作用,以便引入下一課時。
人教版初中語文說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是××市實驗初級中學的語文教師,。下面我將對《羚羊木雕》這節課進行解說。我主要從以下的七個方面來進行分析,分別是教材、學習對象、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策略、教學準備和教學過程。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第五單元第二課,本單元的文章采用散文、詩歌、小故事等多種寫作形式,描繪了母女情、同學情、母子情、兄弟情等,從而謳歌人世間最真摯的情感——親情。本單元要求在整體閱讀的基礎上把握要點,體會作者豐富的情感,感受字里行間洋溢的親情。同時掌握朗讀和圈點勾畫的讀書技巧。本課《羚羊木雕》較之前一課《風箏》顯得比較淺顯,本篇所寫家庭故事貼近學生生活,便于學生理解,文章大量的人物對話,更適合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但圍繞羚羊木雕母女情和同學情發生的矛盾,是非曲直,也需要同學們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感受文章豐富的情感。從而欣賞課文的人物形象,把握作者的創作意圖,并進一步提高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
二、學習對象的分析
1、學生由小學升入初中正是由少年兒童向青少年過渡時期,她們的世界觀、價值觀正是有待形成時期。本篇文章價值觀念傾向明顯,因此,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價值觀念的形成。
2、學生在閱讀中還是為讀而讀,缺乏閱讀的技巧,對閱讀中的感受還是被動的接受。為此在教學中,應注重閱讀技巧的培養,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感悟。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揣摩文章的語言,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掌握朗讀和圈點勾畫等讀書方法。
2、能力目標
(1)在整體閱讀文章的基礎上,體會作者豐富的情感傾向。
(2)在整體把握要點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3、情感目標
通過感悟文章聯系生活,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
四、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在整體閱讀文章的基礎上把握要點,體會作者豐富的情感傾向。
2、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聯系自己的生活感悟生活,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五、教學策略
1、通過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2、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內容。
六、教學準備
多媒體
七、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說讀課文→品讀課文→探究課文→課后作業
(一)導入新課
關于同齡人對長大的一段話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逐漸形成自己的思想。如果說一個人的歷史要用筆來寫的話,那么現在應該是我們從父母手里接過筆自己寫的時候了。
在不知不覺中,我長大了。不再是那個只會聽話的小朋友了。在我腦海的深處,有一顆叛逆的種子在萌動。我已有了自己的主見,不再事事聽從家長了。”
通過引用同齡人的一段話,激起同學的同感,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二)說讀課文
瀏覽課文,學生就“一個——的木雕”、“一個——的爸爸”、“一個——的媽媽”、“一個——的奶奶”、“一個——的萬芳”、“一個——的故事”進行自選話題,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進行說話活動。當同學說完的時候,請其他同學進行評價。
1、訓練了學生“說”的能力,并在此過程中初步感知了文章的內容,感知了作者的情感,感知木雕的名貴,爸爸媽媽的逼迫,奶奶的無能為力,萬芳的仗義。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2、注意到了語文新課程標準所提倡的過程評價和學生自我評價,培養了學生自我評價的能力。
(三)品讀課文
1、默讀課文1—15段默讀課文,標劃出體現爸爸、媽媽、我三個人物形象的神態描寫。
(1)培養了學生圈點勾畫等讀書的習慣。
(2)使學生在標話中感受到了爸爸媽媽不同的人物語言體現了人物的不同的性格,同時了解了爸爸媽媽對我的逼迫,描寫了我的委屈,使學生感受到了作者對爸爸媽媽的批評。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1——15段,學生進行評價
(1)由默讀到有感情的讀,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深刻的理解,體會到爸爸媽媽對我的傷害。
(2)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3、速讀文章26段至結尾,標化心理描寫和景物描寫的句子,體會“我”的內心世界。
既加強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又使學生深刻的感受到“我”的無奈、委屈、痛苦。爸爸媽媽對我的傷害。
4、指名讀、學生齊讀
加強學生“讀”的能力的培養,同時使學生在讀中感受作者的傾向。
(四)探究課文
1、這件事究竟應該怪誰?展開辯論。
(1)激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文中來。
(2)使學生更深刻理解到父母和“我”的不同的世界觀、價值觀父母非常的重財輕義,而我和萬芳之間非常重視友誼。
(3)培養了學生在合作中的團結協作的.能力。
2、討論:既然羚羊木雕已送給了萬芳,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
(1)不限制學生的答案,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
(2)交給學生處理問題的方法,學會與人溝通。
小結:
本文圍繞羚羊木雕,寫了一場家庭矛盾,贊美真誠無私的友愛,批評重財輕義的思想,呼吁父母要理解尊重孩子純真的感情;同時也說明我們做事應與人商量,考慮周全些。
(五)課后作業:
1、與父母一起欣賞這篇小說,學會與父母、他人溝通,快樂生活。
2、與父母一起探討后,合理地改編某一部分的故事情節,并工整地寫到小作文本上。
人教版初中語文說課稿 篇4
指導思想:以《新課標》為依據,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的學習方式,以朗讀貫穿始終,在師生平等互動、對話交流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及賞析能力,給學生有益的人生啟示。
一、說教材:
《短文兩篇——禪、貝殼》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三課。這兩首散文語言清新、凝練、意味雋永,因而既是指導學生朗讀的好材料,又是引導學生體味人生的典范之作。
二、說目標:
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意在培養學生初步的語感。)
2、品味語言,體會情感。(意在培養學生的賞析能力及審美情趣。)
3、聯系生活,感悟人生。(意在引導學生在熏陶感染中,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
其中目標1、2是教學重點,目標2同時又是本課的難點。
以上目標的確定依據了新課標、單元學習目標、散文的特點及學生實際。
第一:《新課標》對散文詩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閱讀詩,大體把握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第二:本課所在單元要求“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用心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并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思考人生,還要提高朗讀能力。”
第三: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基本特點。本文語言的形象性、含蓄性及深刻性的特點也決定了教學的重難點。
三、說教法:
為達成目標,我準備采用的方法有:創設情境法、朗讀指導法、誘導點撥法。
1、創設情境法,散文以情成篇,以理服人。所以在教學中,我力求醞釀一種利于調動學生思維,引起共鳴的氛圍。如上課時,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范讀時,帶給學生身臨其境之感;講析中,采用直觀形象的板書,以促進學生的理解。
2、朗讀指導法:
有感情地朗讀是語文學習的最高境界,但對初一學生來說較難達到,因而應加強朗讀指導,我將通過示范讀、指導讀等形式從停頓、節奏、情感等方面入手教給學生朗讀技巧。
3、誘導點撥法
《新課標》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而老師則是學生的引導者,因而誘導思維,指點迷津、宏觀調控應是教師的主要任務。
四、說學法
1、朗讀法:通過反復朗讀,理解散文的情感及富有哲理的語言。
2、聯想想象法:欣賞散文精煉準確的語言,培養審美情趣。
3、嘗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對散文中深層道理的理解,對語言的品味及情感的把握,都應在自主學習的前提下,通過合作探究達成目標。
五、說教學程序: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作家莫頓·亨特的散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而且課文的最后一段老師要求大家能夠背誦,不知道同學們掌握的怎么樣了,下面由老師提示你們,我們一起來誦讀文章的最后一段。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這樣一個人生道理,那就是在人生的道路上當我們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時,不管困難有多大,只要把大困難化為小困難,一個一個地認真解決,那么最終就會戰勝巨大的困難,以致贏得最后的勝利,獲得一種巨大的成就感。這節課我們就接著來欣賞兩篇優美的散文,看看我們能從中悟出什么樣的人生真諦。(此環節意在設置情境,激發學生的思考)
。ㄒ唬⿴熒献,制定目標:
學生根據自己了解的散文方面的知識,討論制定出學習目標。
第一環節以學生為主,通過反復朗讀達到正確、流利的要求;第二環節以教師指導為主,通過范讀、指導讀等形式引導學生掌握朗讀技巧;第三環節需要在品味語言的基礎上達到要求。自讀詩文,整體感知:此環節要求掃除障礙,讀準字音,讀順句子,初步感知詩歌感情。
檢查朗讀:指生朗讀,其余學生從語速、語調、停頓等方面進行評價,師做及時點撥。在評價過程中,找同學進行局部示范朗讀。(此環節的設計意在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體會語言中蘊含的哲理。)
。ǘ┖献鹘涣,解讀探究
【學生活動】思考:品讀課文,揣摩字句,討論交流。
。1)《蟬》中的“想起秋風顏色”,“秋風顏色”給了你怎樣的感受?
【點撥】我們一般說聽見秋風的聲音,但作者用了“秋風顏色”,巧妙地在聽覺感受之外,增加了獨特的視覺感受,很有新意。它賦予秋風一種“顏色”,把屬于秋天的一些視覺形象加了進來,比如金黃的落葉、火紅的楓葉、暗綠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進了秋風中,言少而意豐。
。2)作者寫蟬,先抑后揚。抑在哪里?揚在何處?通過一抑一揚想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
首先寫蟬的聒噪聲使人們心煩,這是一抑。其次寫看到一只病蟬,寫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從朋友說蟬埋在泥下17年,出來只
活一個夏天時開始轉折,小小的蟬開始令人驚訝。當最后朋友說到蟬為了延續生命,必須好好活著,對于蟬的印象已經從煩人、病弱高揚到顯示生命意義的高度。由抑到揚,涵蘊深厚,傳達了本文的主題:不管生命如何短暫,必須要好好地活著。
。3)課文里有一句話,是全文的文眼,可以找出來并說說對它的理解。
【點撥】“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過要好好的活過”是全文的文眼。它是由抑到揚的關鍵之處,也是由蟬引發的對于生命的深刻感悟。不管是寫蟬的煩人的聒噪、病蟬的弱小,還是寫蟬17年埋在泥下,出來只活一個夏天的短暫生命,都是因為有這句話,才顯得有了意義和光彩。它也提醒我們,不管生命有多短暫,都要好好地活,給人振奮精神的感覺。
。4)。小結。
作者從夏天聒噪的蟬、感悟出深刻的道理人生道理,引起我們對生命意義的追問和思索:那生命生命究竟是為什么而存在呢?既然生命是短暫、脆弱的,那我們該怎樣做,才能讓生命變得更有意義、更有價值呢?作者席慕容在她的散文《貝殼》中給了我們明確的答案。
。ㄈ、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朗讀課文,教師范讀。
2。品讀課文,揣摩字句,討論交流。
(1)《貝殼》中“是不是也應該用我的能力來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細、更加地一絲不茍呢?”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
【點撥】此句上承接著“上蒼給它制作出來的居所卻有多精致、多仔細、多么地一絲不茍啊”,比較了自己和貝殼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盡管有限,但還是比貝殼里的生命時間要長一點,空間要多一點,以表達一種感激的心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讓后人為自己的執著、努力而感動。
。2)《貝殼》中有這樣的話:“這是一顆怎樣固執又怎樣簡單的心啊!”你怎樣理解“怎樣固執又怎樣簡單的心”?
【點撥】作者希望自己給這個世界留下一些像貝殼這樣的東西來,很小,甚至不起眼,但是是自己精致、仔細、一絲不茍地做的東西或事情。她并不夢想自己成就偉大的功業,只想對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饋。她渴望的不是人們對她贊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執著的愛美的靈魂。所以此處的“固執”“簡單”都是作者相對自謙的說法,其實是執著和單純的意思。
作者并不希望建立叱咤風云的豐功偉業,她只想像那顆小小的貝殼,用仔細、精致、一絲不茍來塑造執著而美麗的形象,回饋生命,打動人們。“固執”和“簡單”是作者相對自謙的說法,表現了她并不渴求人們對她絕對地贊美和崇拜,她渴望的是一種感動,希望能像貝殼的美感動她一樣感動著世界。
。ㄋ模、小組討論,比較兩篇散文有何相同與不同之處。
【點撥】相同之處:
。1)都是由一個小小的“物”引發對生命的一些感悟。
。2)對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較積極、認真。
。3)對于“物”的描寫細致入微,筆調清新而自然。
不同之處:
(1)《蟬》是先抑后揚,《貝殼》是直入主題。
。2)《蟬》對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暫與否,都要積極面對,好好地活著;《貝殼》則落實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細、更精致、更加一絲不茍。
。3)《蟬》的作者對于生命的態度隱喻在對蟬的生命意義的闡發中,并沒有直接表白;《貝殼》則明確提出了自己要認真做事的想法,表達了要給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驚嘆的東西的愿望。
(以上環節的設置,意在引導學生聯系自身的生活實際,進一步體會詩中蘊含的人生哲理,激發學生面對困難、勇于進取的精神。)
。ㄎ澹┛偨Y反思,拓展延伸。
通過學習這篇短文,讓我們知道,無論生命怎樣渺小,無論生命如何短暫,我們都必須要做到認真地對待活著的每一天,認真地對待每一件事,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更多說課文章,請訪問說課網頻道。
人教版初中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分析
莫泊桑的《福樓拜家的星期天》,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四課,該單元以杰出人物為題材。這篇課文是一篇描寫人物的記敘文,又是自讀課文。作者抓住福樓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四位作家的性格特征,各有側重地描寫他們的肖像、行動和語言,并穿插了議論和抒情,鮮明地表現了他們各自的性格特征。
二、說教學分析
(一)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內容。
3. 學習本文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進行肖像、行動和語言描寫,詳略得當。
4.學習在敘述、描寫中插入抒情、議論的寫法。
(二)教學重點:學習本文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進行肖像、動作和語言描寫,詳略得當。
(三)教學難點:學習在敘述、描寫中插入抒情、議論的寫法。
三、說學情分析
經過一個多學期的語文學習,學生已漸漸適應了初中的學習生活,了解了一些基本的文章類型,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閱讀技巧,初步具備了獲取、篩選、分析及處理信息的能力。通過本單元前面三篇課文的學習,學生已對描寫某一人物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課就是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學習同時描寫幾位人物的寫作手法,同時,使其樹立健康、高尚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四、說教法設想
1. 教學方法:以閱讀法和發現法為主,以講解法、談話法、練習法為輔。
2. 教學器具:多媒體設備。
五、說學法指導
通過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結合的形式,使學生養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展示課件,直接導入。
(二)整體感知
學生帶著以下問題自由朗讀課文。
1.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
2.故事中的核心人物以及依次出場的人物。
3.出場的標志性詞語。
4.簡要概括故事大意。
此四題意在使學生對課文有整體認識,理清思路。(需時5分鐘)
(三)合作探究
1.展示課本上的插圖,讓學生找找圖上共有幾個人,課文中又寫了幾個人,學生就會發現插圖上多了一個人,這時就可以引導學生得出多出來的那位就是作者莫泊桑的結論。(需時1分鐘)
2.讓學生猜測插圖上剩下來的四位分別是誰,要求從課文中找到判斷的依據,用不同的標記圈點出來。意在使學生產生好奇心,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好地感知課文。(需時9分鐘)
3.以四人小組為單位,交流、討論各自的猜測及判斷依據。通過四人小組的討論,使學生在彼此的交流中積極探索,互幫互助。(需時5分鐘)
4.全班交流、討論并確定結論及判斷依據。(需時5分鐘)
5.分別展示四人的圖片和簡介,讓學生在了解他們的同時可以對照圖片和插圖,加深印象。
6.讓學生根據討論確定的有關人物描寫的語句中來概括他們各自的性格特征,意在使學生學習本文的寫作手法,通過人物的肖像、動作和語言描寫來體現人物的性格特征,而且可以在記敘、描寫時加入自己的主觀感受,插入議論和抒情。(需時5分鐘)
(四)拓展延伸
1.以班上的某個同學為對象,學習文中的寫法,抓住人物的特征進行描寫,可以加入自己的主觀感受,或抒情或議論,寫100字左右的片段。(需時10分鐘)
2.挑選幾個學生讀一讀自己寫的片段,讓其余學生來猜猜他(她)是誰,檢驗學生的學習收獲。(需時5分鐘)
人教版初中語文說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課文的特點
本課是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20課。本單元主要反映的是對自然世界進行科學探索的內容。《山市》是一篇文言文,它所涉及的自然現象與“海市蜃樓”相似,可引導學生對這一問題進行適當的探究。課文用精練生動的語言描述山市的生成、發展、高潮及至消失的過程,極富想象力。本文是自讀課文,學生學習文言文又尚在初始階段(這是學生進入初中階段接觸到的第三篇文言文),所以對文言字詞、語法的要求可以盡量放低,甚至基本不作要求。
2.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的確立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貫徹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的教育,結合本單元的特點,我把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定為:
知識目標:學習積累一些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大意。
能力目標: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學原理。
豐富想象,鍛煉口頭表達能力和活動組織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會“山市”神奇、壯麗的幻景。
養成主動探究的習慣。
重點:發揮想象,體會“山市”這一自然現象的神奇,并再現“山市”。
難點: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想象及口頭表達能力。
3.學情分析
初中一年級學生較活躍,形象思維較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點進行分析。意義識記已優于機械識記,自我意識較強,對事物有一定的獨立見解,但他們的有意注意穩定性較差。在教學過程中,可將積累詞語與培養想象力結合起來,請學生用畫筆或語言描繪出山市奇幻的景象。還要運用電腦多媒體手段來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吸引力,發展學生形象思維。
文言文教學歷來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學生雖已初步接觸了文言文,對怎樣學習文言文也已有了一定的整體印象,但還是有畏難心理。而且本文又是一篇自讀課文,根據要求用一課時來完成有一定的難度,所以要抓好預習。要求學生在課外利用工具書、課文下的注解疏通文意,能夠找出難詞難句,并對課文有初步的印象。
、蓬A習要求:①讀準字音,把握節奏,注意語速和語調。
、诮柚ぞ邥蜁凶⑨屖柰ㄎ囊猓瑴蕚鋸褪稣n文。
、祁A習步驟:①初讀:識記生字詞,分清停頓,標出難詞難句。
、谠僮x:逐詞逐句疏通文意,補出省略的翻譯。
二、教法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堅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自主學習。因此,我設計了以下教法:
1.情境設置法。
本節課中,我充分利用課件展示創設情境。首先是動畫片《阿拉丁神燈》片斷,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索欲。其次整節課都在具有神秘氣息的中國古典民樂的氛圍中。課件的背景是與文言文意境相似的中國古典山水畫,字體采用楷書、隸書、行書等書法字體。整體界面古色古香,充滿了濃濃的中國傳統文化的韻味。從而幫助學生感受文言文中的物象,通過聯想與想象,在整體上把握課文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融入課文的意境中。
2.誦讀法
教法千變,朗讀為本。對文言文的教學來說,誦讀尤為重要。要克服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畏難心理,激發學習興趣,就要從朗讀入手,讓學生把握文言文的節奏,體會其中的音樂美,感悟中國古代文化的韻味。
3.質疑法
課前作好預習,課上提出預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學生互相釋疑,教師適當補充。
4.討論法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同時將簡單的分組討論引向有組織、有分工、有合作的更高層次的討論形式。
5.畫圖法
《山市》中的景色瞬息萬變、虛無縹緲,比較適合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因此,我從三個層面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①以創造性復述來培養學生描述景物的再造想象力。②以給景物畫插圖的形式來培養學生將語言轉化為圖景的空間想象力。③最后又給插圖配上文字,將再造想象力與空間想象力相結合。
三、學法
在我的教學設計中,始終貫徹了新課標的精神,即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的共同發展。
1.圈點勾畫法
此法主要用在預習以及檢索“山市”的變化過程中。預習中,圈出生字詞,劃出疑難句,注出自讀心得。在檢索“山市”的變化過程中,要通
過快速默讀,標出“山市”的初生、發展、高潮與消失四個階段。
2.文言文閱讀法
在預習中使用“初讀通語句,再讀明大意,三讀有感悟,四讀品內涵,五讀得啟迪”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3.誦讀法
把握文言文的節奏,體會其中的音樂美,感悟中國古代文化的韻味。
4.討論法
充分討論,互相啟迪,有合作、有分工,感受團隊的力量。
5.畫圖法
充分發揮想象力,用圖畫再現“山市”,描繪文中之景,想象言外之象。
四、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分以下幾個環節:
1.創設情境導入
先播放動畫片《阿拉丁神燈》的片段:主人公阿拉丁為了向公主求婚,命令燈神一夜之間在沙漠上建起了無數宮殿。然后,請同學們說說動畫片中最神奇的是什么?并適時引導:現實生活中有可能在瞬息間出現一座城市嗎?讓我們走進《山市》,去領會“山市”的神奇吧!
[說明]:設計此環節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索欲,為后面的活動作好情感準備。
2.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理解課文大意是一切活動的基礎,因此,要在檢查預習的基礎上整體感知課文。具體做法是:①學生提出預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可以是朗讀、詞義句義、課文理解等各方面的。由學生互相釋疑,教師適當補充。②齊讀課文,解釋課后練習中的詞語,反饋預習情況,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或肯定或指正。③分別請兩位同學復述課文,并請其他同學點評優劣。評價的重點放在文言文的復述是否僅僅是機械的翻譯,倡導創造性復述,為下一環節的再現“山市”作鋪墊。
3.合作探究,培養想象力
這一環節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口頭表達能力和活動組織能力。要求學生研讀相關段落,通過小組討論,分工合作,描繪文中之景,想象言外之象。步驟:
、倏焖倌x課文,檢索主要信息,并圍繞它展開討論:可以將“山市”的變化畫成幾副圖,挑選一副圖思考:該圖中有哪些內容?(文中之景學生可以說得很好,主要引導學生想象言外之象)在學生充分發言的基礎上,多媒體出示板書,并進一步提問,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有的小組提出在孤塔、城郭、危樓的周圍還應該有山、有樹、有小橋流水……把文中沒有提到,現實中有的事物畫進去。那么請問文中的孤塔、危樓都“直接霄汗”,我們在有限的畫紙上怎樣表現無限的“山市”呢?
②按小組活動再現“山市”的奇幻場景,由小組長組織分工,擅長畫的畫,擅長作文的同學就用自己的語言來描繪該場景,可以是描寫性的文字,也可以是詩歌等形式。
③請各小組派代表展示作品,并談談創作的設想及過程。
4.拓展延伸
這么奇妙的“山市”要是能經?匆姸嗪冒!那么它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通過這一問題自然的將思考從課內到課外,從文本遷移到自然科學,激發學生對自然世界進行科學探究的欲望。
5.總結評價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彪m然我們無緣目睹海市蜃樓,但同學們能充分發揮想象,用手中的筆再現“山市”,真是棒極了!!最后讓我們回歸文本,在朗讀中體會“山市”的神奇、壯麗吧!
[說明]:此環節對學生活動給以大力的肯定和鼓勵,并回歸文本,從整體感知到局部的活動,最終又回到對整體的把握上,體會文言文的音樂美、語言美,想象大自然的神奇。
6.作業
請同學們回家把“山市”的故事講給父母聽。
[說明]:通過講故事使“山市”的成因及其變化過程更清晰的呈現在學生的頭腦中,進一步培養想象力,鍛煉口頭表達能力。
人教版初中語文說課稿 篇7
“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涌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也是集體備課的進一步發展,而【說課稿】則是為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中人教版語文說課稿,歡迎閱讀!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你們好!我說課的內容是《散步》。莫懷戚先生所寫的這篇文質兼美的散文《散步》是義務教育課程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它不僅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家人散步時互敬互愛、融洽和睦的畫卷,更為我們譜寫了一曲尊老愛幼的頌歌。相信隨著作者一家人散步過后,我們每一位朋友都會陶然沉醉于家的溫馨和美之中,也會浸潤在血濃于水的暖暖親情里,更會加倍珍惜我們生命歷程中的每一個落日和朝陽。
一、課標與文本關系:
《新課標》強調審美體驗,注重引導學生設身處地、身臨其境、用情感和心靈去感受、欣賞、評價文學作品,進而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本單元的主題是人生體驗,集人性美、情感美、景物美和語言美于一體的《散步》要想在“人生體驗”中達到體驗人生的目的,就需要學生真正走進文本,用心靈和情感去感受、體悟。
二、學情分析
根據課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語文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要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本課對象是七年級學生,由于社會上一些不良因素的誤導。許多學生親情觀念淡薄,沒有形成正確的家庭倫理準則,因此需要教師進一步加強教育。
三、教學目標:
基于《新課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我確定了這樣的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提高審美情趣;2、合作、探究、揣摩關鍵詞句的含義,并通過指導朗讀,品味語言美。3、培養尊老愛幼的高尚美德,感悟親情美,提高學生人文素養。
那么,如何將目標轉化成現實?這就要看重難點的準確定位了。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青少年思想不成熟,易受不良因素的影響,較難形成正確的家庭道德倫理意識。同時散文詩意的語言更是令人咀嚼不已、玩味無窮,因此,我把教學重點確定為:
重點:
。1)培養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感悟親情美,提高學生人文素養。
。2)揣摩精美詞句,品味語言的美;
難點:
理解具有象征意義的最后一句話。
那么,采用什么方法將重點化解到教學中,又如何引領學生尋找解除難點這一雜癥的靈丹妙藥就成了目前的當務之急。法寶就在下面的教法和學法這一環節中。
五、教法和學法
1、教法:以朗讀及朗讀指導為經,以引導學生感悟、品味、討論、探究為緯,經緯交織的方法。
2、學法: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抓關鍵語句,深入思索,反復品味,加深感悟,提升感情。
教法和學法這把雙刃劍怎樣才能游刃有余地在課堂這塊陣地上發揮威力呢?重難點這兩種溶質又如何充分溶解在教學過程這一溶劑中,變成營養豐富的溶液被學生吸收繼而實現教學目標呢?這就要看下面的環節――教學過程的實施了。
六、教學過程
(一)、在輕音樂伴奏下激情導入
有一種水,能讓你喝醉,這種水叫作母愛,因為母愛如水,有一座山,能讓你堅韌,這座山叫作父愛,因為父愛如山。我們的父母在艱辛和苦難里繁衍生息,才有了我們的幸福與安寧,如今,他們老了,孱弱的雙肩擔不起重負,今天,就讓我們攙扶著他們走進暖暖的春日,去進行一次心靈的散步。
。ǘ、教學目標(前面已經說過這里不再重復)
。ㄈ、讀文生情整體感知
1、配樂朗讀,(課件顯示朗讀要求):
a、把握感情基調歡愉而深沉
b、朗讀的語氣:溫和親切中含莊重
c、朗讀的語調:平穩、深沉、抒情
d、朗讀的語速:中速略舒緩
。ǹ吹酱蠹疑钋榈睦首x,我也仿佛沉浸在親情的世界里,我想大家一定感知了許多道理,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下面兩個問題。)
思考:
。1)文中寫了一件什么事?
。2)從文中的字里行間,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家庭?
2、反饋、點評、小結:(1)我們一家四人、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步。
。2)歸結為“和美”(板書)
。ㄏ旅婢妥屛覀儼炎约阂踩谌脒@樣一個“和美”的家庭,去感悟他們美麗的心靈。討論)
(四)、研讀入境合作討論
1、展示:(1)在整個散步過程中,你最欣賞誰的表現?理由是?(小組口頭)
。2)在走大路、還是走小路的問題上,到底誰說了算?(班上書面)
2、劃分4人小組、要求:①個人見解獨到、精彩,每人欣賞一個人。
、谛〗M觀點一致:中心、補充、記錄、發言代表
3、小組討論,教師參與,點評討論情況。
4、反饋、小結。
。1)檢查一個小組:對四人的欣賞、理由。
。2)不存在誰的權利最大,“和美”的家庭是由尊老愛幼的親情鏈組成的。
5、補充名人的話:培根說(展示)一個外國人如此欣賞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作為一個中國人就更應堅持和發揚)培養民族自豪感情。
。ㄟ@是一篇短玲瓏剔透、小精悍的敘事散文,但在寫景上也別具特色。)
(五)、涵泳入理品味探究(默、朗結合,品味意境)
1、思考:①文章哪幾個段落有寫景的片段?分別寫了哪些景物?
、诘4段:田野、新綠、嫩芽、冬水
第7段:菜花、桑樹、魚塘(“粼、鱗”、)
2、思考:①從你更喜歡片段中?感悟到了什么樣的意境和哲理?
、谀小⑴首x,品味
、鄣4段:意境:蓬勃的生機――哲理:珍愛生命
第7段:意境:春天的召喚――哲理:熱愛生活、。
(我們品味了本文生機蓬勃的意境美,下面我們來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語言美。)
。①p讀入心拓展運用
1、展示“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辈虏吕蠋熛矚g它原因?
2、反饋、形式:形式對稱,音韻和諧,相映成趣,清新淡雅。
內容:生生不息(如果我們寫作增添亮色)
3、這樣的句子在文中還有很多,請畫出來(每組看兩段,找到一句即可舉手)
4、深情賞讀:領讀―跟讀,評價。
當我們閉上眼睛,一幅幅感人的畫面便呈現在我們面前,是誰在日落昏黃時,倚在窗前焦急地盼我們歸家,又是誰在我們出門時,仔細叮嚀;當然是我們的父母。
5、仿寫:“爸爸媽媽是_______;我是______!
。ā昂兔馈钡募倚枰覀冇眯娜ソ洜I,需要我們用責任去支撐。)
6、朗讀最后一段,感悟最后一句的含義。
7、反饋、小結:以輕襯重,體現了作者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再讀)
。ǘ嗝襟w低音播放《讓愛住我家》歌曲,進入下一環節)
。ㄆ撸、凝神細想,獨抒性靈
為了學以致用,練習對稱句式的寫法,也為了借助文本激發學生與心靈對話,與生活對話,所以設計了這樣一道題:
請以“愛”、“家”或“親情”為開頭寫一組對稱的比喻句。
設計中考慮到學生的學情和語文基礎的差異,我設計了下面的幾個開頭,讓抒寫有困難的學生采用仿句的形式續寫,能仿寫多少就寫多少;基礎好的學生自己另辟蹊徑寫,然后交流。
、儆H情是饑腸轆轆時的一碗米飯,……②親情是爸爸嚴厲的批評與責罵,……
、偃缇煤岛蟮囊粓龈柿兀趷廴缟衬械囊汇迦,……
、偌沂且粋幸福的搖籃,需要我們用心靈來呵護;……②家是一副沉沉的擔子,需要我們用責任來擔當;……
在音樂的激蕩下,學生塵封已久的記憶猶如洪水般一泄如注,思緒也隨之蕩漾開來,平日里被忽略的小事此刻都變成了愛的源泉,在汩汩流淌在每一位同學的心田,于是下筆如有神助。
(八)、教學小結:
。ɡ^續低音播放《讓愛住我家》,教師寄語。
親情不單靠今天課堂上片刻的時間來體會,
它更需要我們用一生的光陰來感悟。
親情不單是父母無條件的付出,
它更應該是兒女們無言的回報。
讓我們的家永遠洋溢著親情,讓我們的家永遠充滿愛!
。ň牛⒄n后作業:(父親的故事過渡)
1、為你的長輩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腳”、“洗衣”、“梳頭”等)
2、將這一過程及感受寫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七、板書設計:
板書的設計主要讓學生對一堂課的結構和內容有更直觀的認識,幫助學生理清課堂教學內容,由最初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階段。
好了,我的說課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人教版初中語文說課稿 篇8
一速讀文章,整體感知
組織同學們用最短的時間讀文章,并能夠用自己的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教師做好歸納與整合。本文主要寫了我們一家四口人早春在田間散步的事情,展現了作者一家互敬互愛、和諧相處的生活畫面。
之所以這樣設計,主要還是遵循了“輕松走進”課堂的原則,讓同學們感覺到學習語文是很簡單的事情,是每個人都能做好的事情。只不過是不同的人所說的內容不同而已,程度好一點的學生概括的全面一些。同時,這樣既鍛煉了同學們的整體感知能力,又鍛煉了孩子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語言概括能力。并且還營造了一種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為下面課堂的推進做了很好的鋪墊。時間5分鐘左右。
二細讀文章,感悟品味
同學們細讀文章,畫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并加以品析。要求每人至少找兩處來品析,并且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來賞析,提示學生可以從句子內容出發,抓住關鍵詞語來賞析,比如“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句子中“熬”字既寫出了忍受痛苦度過嚴冬的情景,又寫出了為母親安然無恙而慶幸的心情;還可以從語言特點方面來分析,如“有的濃,有的淡”“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等,句式對稱,形式優美,讀起來有一種節奏感;還可以從個人感受來談。在這個過程中,要別關注待轉化生,因為他們對學習不感興趣,很難在短時間內進入狀態。這時老師一句溫馨的話,比如有困難嗎?需要我幫忙嗎?或者是一個友愛的眼神,就能幫助他們盡快投入到學習中。給學生充分自主的空間,讓他們去圈點勾畫,找自己喜歡的語言品析、玩味,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感受到學習過程的愉悅。
根據學生圈點批注的情況,組織同學們小組交流,互相借鑒、補充、添加、完善。
時間約8分鐘。
三自主匯報,成果分享
匯報的環節為先說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在哪一段,并且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出來,然后說出自己的理解與感悟,其他同學可以即興評價,可以補充,可以質疑,可以拓展。比如有的同學可能會談到文章第四段:
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這一切都使人想著一樣東西——生命。這段話通過對初春美景的描繪,表現了春天蓬勃的生機。一般情況下,同學們都會說到這一點。有的同學不僅理解了這一點,可能還會聯想到以前學過的寫景的片段誦出來;或者想到自己家鄉初春的景色,即興說出來或寫出來;或為這段文字寫上一首小詩;或者圍繞著這種美景畫出一幅畫,然后說出畫面的內涵;或者為這段文字配上音樂唱出來等。
補充說明:由于此處設計的是學生自主回報,難免會出現學生的發言頭上一句腳上一句的現象,給人一種雜亂無章的感覺,別著急,越是這樣,越能看出老師的教學智慧。一個比較好的做法便是對學生的發言要洗耳恭聽,當學生說到某一個關鍵詞或句子時,要追問。比如文章第五段:
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蔽覀兌夹α。
同學們可能會說出這個地方可以看出家庭的和諧和幸福,氣氛融洽、祥和。我抓住關鍵點:和諧和幸福,氣氛融洽、祥和。請同學們找一找文章中哪些地方還表現了這一點?同學們便會把體現這一點的內容找到,老師做好總結與歸納,再進入下一個關鍵點的賞析。
由于學生的學習是自主的,往往孩子們喜歡哪句就說哪句,對于個別較難理解且又是重點的句子無人設計,比如文章最后一句: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如果遇到了這樣的情況,教師一定要注意及時把問題拋出來,讓同學們交流討論,自主發言,根據學生發言的情況進行總結:中年人站在人生的中點上,也處在生命之鏈的關節上,既尊老又愛幼,體現了作者強烈的責任感和對生活的熱愛。
以上內容預計15分鐘左右。爭取人人展示,個個發言,每個同學既是分享者,參與者,合作者,又是學習者,收獲者。
結合學生發言的情況,教師做好總結和歸納:《散步》這篇文章是集人性美、情感美、景物美和語言美于一體的。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啟迪學生的靈性,誘發學生的悟性!缎抡n標》強調審美體驗,注重引導學生設身處地、身臨其境、用情感和心靈去感受、欣賞、評價文學作品,進而受到感染和激勵,得到情感熏陶。
四拓展延伸,回味親情。
幸福家庭是美好溫馨的,幸福家庭的生活細節也滲透著濃濃的親情,它不僅在莫懷戚家中,也在我們每個人家里。請同學們說說自己家里的親情故事。學生小組交流,代表發言!罢Z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求語文教學要聯系生活,設計講述親情故事,就是激活學生的生活體驗,讓他們在親情的體驗中加深對文本的解讀。
時間約5分鐘。
五。動情落筆,抒寫親情。
家因為有了深深的愛而溫馨,家庭生活因為有了濃濃的親情而美好?吹絼e人一家人溫馨和諧,互敬互愛,想必同學們心中感情的弦也被撥動了,有千言萬語想對親人傾訴。請以“親情”為主題,寫一段文字,表達自己對親情的理解或祝福?梢杂迷姼璧男问絹肀磉_,或對聯的方式,或仿寫,或歌曲,或三句半,或寫一點自己獨特的感悟……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來表達。(教材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橋梁,是已知與未知的中介,學習過程中,認真研究教材是必要的,但是學習課文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課內外結合,以外促內是學習語文的好方法。)
六?偨Y全文,表達祝福。
親愛的同學們:家,是一個幸福的搖籃,需要我們用心靈來呵護。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擔子,需要我們每個人用責任來擔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撐起一片愛的天空,營造一個幸福的家園。
人教版初中語文說課稿 篇9
一、明確教材地位,把握教學內容
《女媧造人》是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三篇課文。本單元都是以想象見長的文學作品,體裁涉及神話、詩歌、童話、寓言。因此,本單元的學習是引導學生聯系生活體驗,深入理解課文,激活想象力的一次絕佳的機會。本文作者袁珂是一位神話學家,他運用豐富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礎上進行富有人性化的演繹與擴充,豐富了女媧造人的故事,使得這個古老的神話傳說充滿生活氣息,煥發出迷人的色彩。此外,作品內容淺顯易懂,故事性強,符合初一學生的欣賞心理,同時意蘊豐富,令人遐想。在文中女媧不僅是一位神通廣大的神,也是一個真實的有著喜怒哀樂的人,更是一位勤勞善良的母親。
二、設計教學目標,把握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材的特點與地位,并結合學生實際,本文的教學目標定為:
1、整體感知故事情節,比較閱讀,初步感受想象的作用;
2、探究閱讀,挖掘“人”的內涵,感受體會文中女媧樸實感人的母親形象;
3、拓展閱讀,運用創造性想象改寫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感受體會文中女媧樸實感人的母親形象;把握想象的特點,嘗試運用大膽合理的想象改寫課文。
三、明確教學思路,優選教學方法
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既要有老師的主導作用,又要有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因此本文的總體教學思路為:在老師的引導下,引導學生把握課文內容,探究文本,賞析女媧這一人物形象,并發揮自己的想象改寫課文。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平臺,從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基礎、認知水平出發,應用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以激發興趣法、朗讀法、比較閱讀法、指導歸納法、拓展思維法進行教學。
四、進行科學指導,注重學法傳授
依據“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的理論,要求教師教學重在學習方法指導,能力培養。因此本文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五、重視能力訓練,優化教學過程
1、講述故事
由學生講述《盤古開天地》的故事,然后過渡到本文,明確體裁,激發閱讀興趣。
【讓學生講述故事以調動、創造輕松的氣氛,激發閱讀興趣,讓學生帶著良好的情緒走進課堂,愉快接受新知識,而且充分體現課標所提倡的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這一理念。實際上這也是激活學生想象力的第一步!
2、比較閱讀
第一步:學生齊讀課文標題,就此提出一些疑問,教師出示疑問,學生自由默讀課文,并解決這些疑問,初步熟悉課文內容。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有:女媧為什么要造人?女媧怎樣造人?女媧用什么來造人?
第二步:與《風俗通》對比,課文豐富了哪些內容。
齊讀《風俗通》的內容,學生通過與原文的比對,得出作者通過想象手法來改寫課文,豐富了女媧造人的原因、方法、過程、心理活動等內容。明確本文想象的特點:大膽合理。
第三步:從女媧的角度來理清故事情節,進一步把握課文內容。
用多媒體出示女媧造人的主要過程,學生依據提示理清故事情節。
【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是思維訓練,同時依據本單元的單元目標,要求學生在默讀、朗讀的過程中把握課文內容。在閱讀過程中,老師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就是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和提高。此環節旨在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交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把握課文內容,同時感受作者豐富的想象力,明確想象手法的運用,為下一環節的賞形象作鋪墊!
3、探究閱讀
第一步:挖掘“人”的內涵。
引導學生抓住“小東西”、“小家伙”、“人”三個稱呼的變換為切入點。朗讀表現泥捏人的叫“媽媽”喜悅之情的語句,體會為什么要這樣想象,學生從課本找依據并反復讀出這種喜悅的情感,隨后提出問題:女媧給這些心
愛的孩子取什么名呢?讓學生從字形和字意上想象“人”的涵義,探究“人”的內涵。這是本節課的一個亮點,教師要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分析關鍵語句的方法達到預期目標。
第二步:根據課文分析女媧母親形象,并與古人眼中女媧形象作對比。
引導學生圈點勾畫女媧的動作、神態、心理等,要求學生朗讀、欣賞,將每一句話在腦海中慢慢映射成一幅畫面。多角度分析其勤勞、善良、樸實的母親形象。通過閱讀交流,學生會有這樣的收獲:
如:第五段中的“掘起、摻和、揉團”,第15段中的“拉、伸、攪、揮灑”這些動作描寫。學生腦海中呈現出,莽莽榛榛的天地間女媧在池塘邊造人的畫面。一個勤勞的女媧便在腦海中清晰的浮現。
第9段女媧聽見叫媽媽的喊聲那種洋溢幸福的情境。
第13段的朗讀分析,呈現女媧日以繼夜辛勤造人的場景。
學生像這樣將每一句話通過朗讀、欣賞幻化成圖畫。這樣既是對女媧形象的賞析,也是訓練學生想象能力。
這一環節的朗讀培養了學生的語感,通過朗讀、賞析把文章中的人、事、意境、畫面,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趣味,繪聲繪色的表達出來,也使字里行間潛在的含義溢于言表,把書面文字難以表達或者根本無法表達的隱情妙趣抒發出來!耙髡b,對于探究所得的,不僅能理智地了解,而且能親切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和理法就化為自己的東西”。
這一環節為本節課的重點,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在讀、思、議的過程中深度分析文本把握女媧這一母親形象。
【教學就是交給學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識去獲得新的知識,使學習成為一種活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立足文本,通過朗讀、抓關鍵詞、合作學習的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互補性,給每個學生展現自我的機會。教師則要抓住學習過程中的契機,適當點撥,引導學生在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立足文本通過朗讀、抓關鍵詞、賞析語言等方法,挖掘內涵,賞析人物形象。這樣就自然而然地挖掘出了“人”的內涵與女媧的母親形象,從而凸顯亮點,突破本節課教學的重難點!
4、拓展閱讀
發揮自己的想象,讓學生想象子自己是當時造出來的第一個人,會有哪些舉動?
小組合作,選出一個發言人。在此過程中老師對學生進行點撥。如:“我”看到了什么景象,“我”會有怎樣的舉動,“我”和女媧怎樣相處,女媧會交給“我”哪些能力等。幫助學生展開想象。
【要求學生發揮想象力,訓練創造性思維,鍛煉口頭表達能力,開拓學生想象力,達到由感知想象到創造想象的升華。這既是運用,又是知識的遷移訓練,學以致用。】
5、遷移練習
1)認真修改你創作的《女媧造人》,注意細節描寫。
2)查找有關《女媧補天》的資料,充實女媧的形象。
【整理思維,進一步拓展想象能力以促進學生對女媧形象的把握與充實,從而完成知識的內化與遷移。】
六、簡化板書設計,以畫龍點睛
板書是借助視覺作用于學生大腦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的板書反映的是本文學習的重點,力求將抽象的內容直觀化,使復雜的內容明朗化,體現板書設計的簡潔性、直觀性、目標性原則,使學生準確把握本課的學習重點。
人教版初中語文說課稿 篇10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匆匆>>是小學語文九年制義務教材第十二冊第四單元第十六課,這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著“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作者先提出:“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看似在問,實際上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留它的無奈和對已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戀。然后通過“洗手時、吃飯時、默默時……”這一系列生活情趣的描寫,具體再現日子的去來匆匆和稍縱即逝以及作者對人生的思索。最后抓住“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一句結尾,照應開頭,突出作者關于時光匆匆的感慨,引人深思。
本組課文的學習重點是要引導學生從閱讀的內容展開聯想。閱讀的時候,先要讀通、讀懂,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還要想開去,想到與課文內容有關的人和事,景和物,情和理,并把自己想到的與同學、老師廣泛交流,借以活躍思想,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2.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課文內容,學會本課四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
2〉技能目標:能按閱讀提示抓住課文的內容,學習作品中的表達手法,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通過語感訓練,能有感情地朗讀或背誦課文,欣賞文章語言文字的美。
3〉情感目標:讓學生了解時光易逝、一去不復返的現實,教育學生不要虛度光陰,從小就要珍惜時間。
3.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作品內容,引導學生從文章中想開去,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
難點: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4.課時安排 二課時(第一課時)
5.課前準備 制作課件 查找資料
二、說教法
本文文辭優美、情感濃郁,只有積極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引起學生同作者情感上的共鳴。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和領會中心思想,體會語言的美,所以采取情感教學,用感情朗讀貫穿全課教學。
三、說學法
指導學生運用“讀讀、劃劃、想想、議議”的學習方法,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劃出重點詞句,展開聯想,培養自己的觀察、語言表達、思維、朗讀的能力,積累規范語言,感受時間的匆匆,體味作品的語言美。
四、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師: 同學們,時間對于人們來說是非常寶貴的,你們能背出一些有關時間的格言嗎?
生:(略)
師: 是啊,同學們都在感慨時間太少了,時間太快了,作家朱自清細心地發現,原來時間是這樣匆匆溜走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他的一篇散文《匆匆》。
板書課題 16 《匆匆》
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學課文。
自學要求
1〉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2〉思考:“文中的‘匆匆’說的是什么?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3〉讀了課文你讀懂了什么?
2.交流自學情況。
1〉檢查生字,詞語的讀音
2〉指名讀課文,并及時糾正讀音
3〉‘匆匆’什么意思?你讀懂了什么?
(三) 深入研讀,引導探究,品讀悟理
師: 課文中作者向我們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對這個問題,作者有沒有作出回答?如果有,請找出答案。
生: 作者向我們提出了: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生: 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作者作出了回答,在課文中的第三自然段。
指導學生學習第三節。
1〉自由讀,讀懂文中敘述的句子。
2〉談談自己的理解。
重點探討這句話:去的盡管去了,來的盡管來著---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A 自由讀這段話
B 你讀懂了什么?
C 把你的理解放進句子中去讀
D 你的日子是怎樣匆匆而過的?
E 能用這樣的格式來說嗎?
在_______的時候,日子從_______過去了。
通過探討學生可能會講:
聊天的時候,日子從嘴邊過去了。
玩耍的時候,日子從手里過去了。
看電視的時候,日子從屏幕上過去了。
寫字的時候,日子從筆尖滑過了。
3〉齊讀第三節,再次體味時光易逝,要珍惜時間。
4〉小結。
小結課文,然后有感情地朗讀全文,體會作家對時光易逝的無奈和惋惜,教育學生不要虛度光陰,從小就要珍惜時間。
(四〉課外延伸,拓展練習
1.請同學們課外查閱有關朱自清的資料,他是怎樣度過他的日子的呢?
2.仿照作者具體描寫時間來去匆匆的寫法,寫一個小片斷。
五、說板書設計
16 匆匆
時光易逝--------珍惜時間
【人教版初中語文說課稿范文錦集十篇】相關文章:
人教版初中語文說課稿范文錦集6篇07-25
人教版初中語文說課稿范文錦集10篇07-22
人教版初中語文說課稿范文錦集5篇07-20
人教版初中語文《秋天》說課稿11-05
人教版初中語文說課稿模板十篇05-24
人教版初中語文說課稿范文合集十篇05-27
人教版初中語文說課稿模板匯編十篇07-24
人教版初中語文說課稿7篇05-25
實用的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范文錦集十篇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