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初中物理說課稿范文匯編六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物理說課稿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中物理說課稿 篇1
各位評委:
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中物理通報版教材第一冊第十一章第四節《滑輪》。說課的過程包括:一、說教材,二、說教法、學法和教學原則,三、說教學過程,四、說作業,五、說板書五部分。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本屆講授的是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的省力情況和各自的優點,指出定滑輪的實質是一個等臂杠桿,動滑輪的實質是個動力臂等于阻力臂二倍的杠桿,并用杠桿平衡條件分析了它們的省力情況,把滑輪與杠桿聯系在一起。最后講述了能同時應用定滑輪和動滑輪優點的滑輪組。
經過對學生的生理、心理分析,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本節課的重點是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的省力情況。關鍵是抓好學生的隨堂實驗。
因此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僦蓝ɑ啞踊喓突喗M的作用。
、谀軈^分定滑輪與動滑輪,會用杠桿平衡條件分析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
2、能力目標:
、贂M裝簡單的滑輪組。
、谂囵B學生研究物理的正確方法。
、叟囵B學生通過實驗現象總結歸納邏輯推理能力。
3、情感目標:
①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和實驗對學生進行學科學、愛科學的教育。
、谕ㄟ^交流與合作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③培養學生樂于探索并善于探索的學習品質。
二、說教法、學法和教學原則
根據《滑輪》一課的特點和學生實際,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是:演示、學生實驗、放電腦動畫、觀察、討論、講解為主的多邊法教學。通過觀察、實驗和看電腦動畫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感知探索新知,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教學中遵循以下原則:
①以學生為主體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②掌握知識和發展能力相統一的原則。
③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莒柟膛c提高相統一的原則。
、菥唧w和抽象相統一的原則。
三、說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分以下幾個環節:
1、新課引入:
用課件(胖子和瘦子的故事)引出滑輪,激發學生學習這節課的興趣。一個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
2、演示、觀察、討論與講解相結合:
演示定滑輪、動滑輪的用法,學生實驗研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省力情況。此實驗中重物重力要大些,以減小動滑輪重力對實驗結果的影響。讓學生把實驗結果填到設計好的表格中。各實驗小組分析論證實驗結果并得出結論。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通過觀察實驗和相應的理論分析,培養學生運用物理思維方法分析問題的能力。
研究滑輪的實質用課件動畫說明滑輪是杠桿的變形。這樣做可以讓這個問題更直觀,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容易接受。
接著提出問題:有沒有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變力的方向的方法呢?然后學生思考并討論得出結果,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來。然后用課件提出如何連接滑輪組,讓學生在練習本上設計滑輪組,用課件動畫給出答案。學生在按照圖中的設計組裝滑輪組,研究滑輪組的省力情況和繩子移動距離和重物上升的高度的關系。這個實驗有可能出現偏差,這時可讓學生分析出現偏差的原因。培養學生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3、鞏固強化:
①讓學生對照本節知識進行小結,培養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
、谕瓿砂凑毡竟澞繕嗽O計的練習題。練習題的設計目的在于使學生對知識形成持久性記憶,有認識的表象轉化為學生的內在能力,在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說作業
為了很好的鞏固所學的知識,本節布置作業如下:
課本第190頁練習三1、2、3。
五、說板書
本節板書設計如下:
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中物理教材通報板
第一冊 第十一章 第四節
《滑輪》
說課設計
1、定滑輪:
、俣x:滑輪位置固定不變;
、谧饔茫焊淖冇昧Ψ较颍皇×
、蹖嵸|:等臂杠桿。
2、動滑輪:
、俣x:滑輪位置隨物體變化;
②作用:省一半力,不改變用力方向
、蹖嵸|:動力臂時阻力臂2倍的杠桿3、滑輪組:
、俣x: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在一起②作用:即可省力又可改變用力方向
、垡幝桑菏褂没喗M時,重物由幾股繩子承擔,勻速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體所受重力的幾分之一,繩端移動的距離就是重物上升距離的幾倍。
初中物理說課稿 篇2
一、說教學觀
由于本節課是基于活動教學觀而進行的教學設計,下面我將簡單介紹一下活動教學觀;顒咏虒W觀以“以活動促發展”為教學的指導思想,認為“活動”是“發展”的必由之路。教學過程就是一個特殊的活動過程,教學的關鍵就在于構建學生的主體性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完成對知識、技能、策略的掌握和學習能力的全面發展。
活動教學觀是以在教學過程中構建具有創造性、實踐性、操作性的學生主體活動為主要形式,以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為基本特征,以實現學生學習能力綜合發展為核心,以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為根本目的的教學觀;顒咏虒W觀具有以下三個特點:突出學生對知識主動探索發現的學習,強調學生獨立探索與合作交流相結合,重視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概括和系統化。
在活動教學觀的指導下,通過對教材以及學生分析,得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根據教學目標進而組織教學活動,具體的教學過程分為:創設問題情境、組織問題解決、引導知識整理、指導練習應用、提供反饋評價。首先,我來說一下我對教材的分析。
二、說教材分析
魯科版《化學反應原理》一共由三章組成,即:化學反應與能量轉化,化學反應的方向、限度與速率,物質在水溶液中的行為。第三章又分為水溶液,弱電解質的電離 鹽類的水解,沉淀溶解平衡,離子反應四節內容,而處于第二節第二大塊的鹽類的水解知識在高中化學學習中起到一個承前啟后的作用,因為鹽類水解的學習可以加深對強弱電解質,離子反應和離子反應方程式等知識更深的理解,同時對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行為進一步認識。并且鹽類水解是繼弱酸、弱堿及水的電離平衡體系之后的又一個電解質溶液的平衡體系,有利于學生形成完整的電解質溶液的平衡體系。鹽類水解的相關知識還可以進一步指導高三有關電解和物質的檢測等知識的學習。
三、說學生分析
結合之前所學的化學平衡的原理,化學平衡的移動,水的電離平衡以及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等知識,學生具備了分析溶液中各種離子水解平衡的能力。另外,學生經過高中兩年的化學學習,其獨立學習的能力有了長足的進步,理性認識能力得到了較大的發展。
四、說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分析,結合新課標的基本理念,本節課的三維教學目標確定為:
1. 知識與技能:
a.理解鹽類水解的本質,能判斷各類鹽的水溶液的酸堿性,會解釋鹽類物質的水溶液顯酸性或顯堿性的原因
b.初步掌握鹽類水解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2.過程與方法:
a. 通過參與實驗探究,學會控制變量的方法,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
b. 通過師生交流討論,學會分析和歸納,體驗邏輯推理和綜合歸納的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a.通過實驗,培養合作精神和創新精神
b.學會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認識酸堿中和反應和鹽類水解反應
五、說教學過程
1. 首先呈現問題:酸溶液顯酸性,堿溶液顯堿性,鹽溶液呢?是否一定顯中性?通過問題激發學生思考,使學生帶著因疑惑引發的激情和想要解決問題的迫切心情參與課堂活動。
2. 緊接著,進行分組實驗。當學生們發現實驗結果與其想象的鹽溶液的酸堿性不同時,就引起了認知沖突,為后續的學習做鋪墊,并讓學生獲得鹽的水溶液不一定顯中性的感性認識。
3. 在實驗之后,自然會得出三個問題:為什么有的鹽溶液會顯酸性或堿性?鹽溶液顯酸、堿性有何規律?我們如何表示鹽溶液顯酸堿性的過程?而這正是本節課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整個教學環節一,都是為了引起學生的注意和預期,明確任務。
4. 接下來進行教學環節二,首先,教師提出問題:向水中加入醋酸鈉固體,溶液中會發生哪些變化?于是,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溶液中,水可以電離出……醋酸鈉可以電離出……再依據碰撞理論,學生可以順利想到溶液中將形成弱電解質CH3COOH,再考慮到CH3COOH的生成使溶液中C(H+)減少,水的電離平衡向右移動,致使溶液中C(OH-)>C(H+),于是溶液顯堿性。
5. 在問題2解決后,再讓學生自己分析氯化銨、氯化鈉固體加入水中后,溶液所發生的變化。由于在教師與學生共同交流與合作分析出醋酸鈉溶液顯堿性的原因之后,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分析鹽類在水溶液中的行為的能力。此時問題3的提出有利于學生實現知識的遷移應用,促進新知識的掌握。
6. 經過以上的教學活動,學生對鹽類水解有了自己的認識,可以讓學生嘗試給出鹽類水解的定義。再經過師生共同分析,得出鹽類水解的本質。
7. 然后提出問題4鹽類水解有何規律?學生根據鹽類水解的定義和本質,再回扣分組實驗的結果,總結出鹽類水解的規律,即有弱才水解,無弱不水解,誰強顯誰性。
8. 接著讓學生思考如何用方程式來表示鹽的水解,以及多元弱酸的鹽和多元弱堿的鹽如何書寫其水解方程式?
9. 經過前面的學習,學生知道鹽加入水中有些會水解而有些不會。此時,應該趁熱打鐵,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概括和系統化。加深學生對鹽類水解的本質、定義以及水解方程式書寫的印象。該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實現知識的整合與建構。
10.為了檢測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是否正確,靜態的知識結構是否轉化為動態的程序性知識,并形成有利于問題解決的活動經驗結構,需要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相應的練習,通過練習獲得有關知識理解的反饋信息,促進知識的遷移,使知識轉化為能力。為此,我精選了嘗試性練習和創新應用性練習兩種類型的習題。嘗試性練習幫助學生知識再現,創新應用性練習幫助學生將不同的知識技能結構進行重新組塊。
11. 通過課下對作業的批改和與學生的交流討論,了解學生對該節課內容的掌握情況,并提供反饋和評價。此環節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檢驗教學目標達成情況。
12. 再根據提供的反饋評價對教學設計進行改組優化。
13.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
初中物理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說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點
《歐姆定律》是人教版物理義務教育八年級下冊第六章"歐姆定律"的第四節內容。
本節是在學習了電流、電壓、電阻之后編排的。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既可以對電流、電壓、電阻與電壓和電壓的關系的知識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又可以為后面學習"測量小燈泡的電阻"和"安全用電"打下基礎。所以歐姆定律是本章的重要內容。本節教材的特點之一是適合于學生探究學習,同時也適合讓學生閱讀自學。
2、說教材目標
根據《物理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及認識能力,確定以下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歐姆定律,并能進行簡單計算。
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
進一步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歐姆定律的認識,體會物理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增強對科學和科學探究的興趣。
3、說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探究同一段電路中電流與電阻和電壓的關系,體驗控制變量法在實驗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學重點:對歐姆定律的理解和應用。
二、說教法
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我根據一年多來的實施新課程的經驗主要在教法改革中突出以下幾方面:一是大膽設計了學生探究同一段電路中電流與電壓和電阻之間的關系實驗,突出物理學以實驗為基礎的特點,體現新課程"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的基本理念,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實踐精神以及創新意識。二是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提高法、講授法、觀摩法、閱讀法、分析、歸納法等,使整個教學過程處于引導——啟發的教學狀態之中,以求獲得最佳教學效果。三是注重滲透物理科學方法——控制變量法,讓學生在探究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領會物理學研究的科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造性素質。
三、說學法
學生學習的過程不再是一種簡單的刺激和反應關系,而是個人借助某種"認知橋梁"或者"同化和異化"不斷組織和構建知識的過程。因此,我覺得在物理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應重視學情,突出自主學習。本屆初二學生一年半新課程理念的熏陶及半年的物理新教材的學習,已基本領會了科學探究的各主要環節,也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能力及操作能力。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主要滲透以下幾個方面的學法指導。
培養學生學會通過自學、觀察、閱讀等方法獲取物理知識。本節課通過閱讀三道例題,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模仿分析、推理過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讓學生親自經歷運用科學方法探究物理知識的過程,真正掌握控制變量實驗這種科學方法。如在研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時保持電阻阻值不變,而在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則調節變阻器的滑片,保持每次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
讓學生在探究學習中自己摸索,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歸納出"新"的物理規律。如讓學生從實驗得到的兩組數據進行討論分析,最終得出"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四、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程序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試電筆是檢修電路時必備的工具,使用它來檢查電路時手指必須接觸到筆尾的金屬體,讓電流通過人體,流入大地。
讓一位學生當場檢查教室里插座的火線和零線,并說說有沒有不良的感覺。
引導學生分析、提問:通過人體的電流有多小?它與電路的電壓和電阻有什么關系? 通過演示,創設物理情景激發學生探究心向,引導學生提問問題。本節課從試電筆的使用引入新課,試電筆是家庭常備工具,同學大多有使用過,用這個例子引入,目的要體現新課標從生活走向物理的基本理念。
探究發現
提出問題:
師:如果知道一個導體的電阻,還知道加在它兩端的電壓,能不能計算通過它的電流呢?
2、猜想或假設
允許同桌進行討論。請學生發言,老師給予肯定、鼓勵、引導,對學生的回答加以篩選,如:
電壓越大,電流越大。
電阻越大,電流越小
也許是其中的兩個相乘等于第三個?也許是其中的兩個相除等于第三個。
3、設計實驗
學生實驗桌上擺著的器材:定值電阻若干個、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學生電源、開頭、導線若干。讓學生根據以下電路圖進行實驗:在電路中測量電阻兩端的`電壓U和通過電流I,研究電流I與電阻R和電壓U這三個量之間的關系。
4、進行實驗
按圖連接電路,測量并記下幾組電壓和電流值。
電阻R/Ω 電壓U/V 電流I/A
1
2
3
4
5
6
換接另一個電阻,再次記下幾組電壓和電流值。
5、分析和論證
結論:電流I、電阻R、電壓U的關系可以用公式表示為
6、評估與交流
遷移拓展
例題分析:我們已經,試電筆內必須有一支很大的電阻,用來限制通過人體的電流。現有一支試電筆,其中的電阻為880KΩ,氖管的電阻和人體的電阻都比這個數值小得多,可以不計。使用時流過人體的電流是多少?
教師啟發指導:
要求學生讀題;
讓學根據題意畫出簡明電路圖,并標出已知量的符號及數值和未知量的符號;
找學生回答根據的公式。
布置作業:
動手動腦學物理1、4
初中物理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本屆講授的是定滑輪、動滑輪與滑輪組的省力情況與各自的優點,指出定滑輪的實質是一個等臂杠桿,動滑輪的實質是個動力臂等于阻力臂二倍的杠桿,并用杠桿平衡條件分析了它們的省力情況,把滑輪與杠桿聯系在一起。最后講述了能同時應用定滑輪與動滑輪優點的滑輪組。
經過對學生的生理、心理分析,根據學生的特點與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本節課的重點是定滑輪、動滑輪與滑輪組的省力情況。關鍵是抓好學生的隨堂實驗。 因此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僦蓝ɑ、動滑輪與滑輪組的作用。
②能區分定滑輪與動滑輪,會用杠桿平衡條件分析定滑輪與動滑輪的特點。
2、能力目標:
、贂M裝簡單的滑輪組。
、谂囵B學生研究物理的正確方法。
、叟囵B學生通過實驗現象總結歸納邏輯推理能力。
3、情感目標:
①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現象與實驗對學生進行學科學、愛科學的教育。
、谕ㄟ^交流與合作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③培養學生樂于探索并善于探索的學習品質。
二、說教法、學法與教學原則
根據《滑輪》一課的特點與學生實際,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是:演示、學生實驗、放電腦動畫、觀察、討論、講解為主的多邊法教學。通過觀察、實驗與看電腦動畫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感知探索新知,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在教學中遵循以下原則:
、僖詫W生為主體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②掌握知識與發展能力相統一的原則。
、劾碚撀撓祵嶋H的原則。
④鞏固與提高相統一的原則。
、菥唧w與抽象相統一的原則。
三、說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分以下幾個環節:
1、新課引入:
用課件(胖子與瘦子的故事)引出滑輪,激發學生學習這節課的興趣。一個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
2、演示、觀察、討論與講解相結合:
演示定滑 輪、動滑輪的用法,學生實驗研究定滑輪與動滑輪的省力情況。此實驗中重物重力要大些,以減小動滑輪重力對實驗結果的影響。讓學生把實驗結果填到設計好的表 格中。各實驗小組分析論證實驗結果并得出結論。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通過觀察實驗與相應的理論分析,培養學生運用物理思維方法分析問題的能 力。
研究滑輪的實質用課件動畫說明滑輪是杠桿的變形。這樣做可以讓這個問題更直觀,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容易接受。
接著提出 問題:有沒有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變力的方向的方法呢?然后學生思考并討論得出結果,把定滑輪與動滑輪組合來。然后用課件提出如何連接滑輪組,讓學生在練 習本上設計滑輪組,用課件動畫給出答案。學生在按照圖中的設計組裝滑輪組,研究滑輪組的省力情況與繩子移動距離與重物上升的高度的關系。這個實驗有可能出 現偏差,這時可讓學生分析出現偏差的原因。培養學生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3、鞏固強化:
①讓學生對照本節知識進行小結,培養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
、谕瓿砂凑毡竟澞繕嗽O計的練習題。練習題的設計目的在于使學生對知識形成持久性記憶,有認識的表象轉化為學生的內在能力,在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與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結束
初中物理說課稿 篇5
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X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彈力》,我將從教材、學情、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來展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過渡句:首先來說一說我對教材的理解)
本節課選自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2節,本節主要從彈力的產生,及其大小、方向、作用點等幾點詳細剖析了彈力的相關知識,其實在初中學生已經接觸過彈力,所以學習本節課之前,學生已經有了較好的知識基礎,但高中階段的彈力,重點是彈力的產生、幾種彈力的方向以及彈力的大小,比初中階段的知識更復雜,更深入,學生學習本節課之后,能夠對彈力有更深層的認識,本節中對彈簧彈力大小的探究,也為學生今后分析更復雜的物體受力情況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說學情
(過渡句:合理的把握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因此要切實做好學情分析,理解學生。接下來我將對學情進行分析)
學習本節課之前學生已經在初中階段接觸過幾種基本的力,如重力、彈力、摩擦力等,所以此時的他們已經能夠較為科學地分析物體的受力,對于彈力的產生、方向學生也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對于較為復雜的彈力方向,如輕桿、輕繩等,學生還需要系統地進行學習。這個時期的學生有足夠的能力分析設計簡單的實驗,并且他們也樂于在課堂上親自操作,動手實驗,所以本節中我將胡克定律作為探究實驗來進行,更好地讓學生們融入課堂,主動學習。
三、說教學目標
(過渡句:新課標要求教學目標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學會、會學和樂學三個維度,所以我確定了如下的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道彈性形變與彈力;知道彈力的產生條件;能夠判斷常見幾種彈力的方向;掌握胡克定律。
過程與方法
在實驗探究胡克定律的過程中,學會客觀、科學地分析問題,加強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生活中常見彈力的認識,領略自然的奧秘,懂得物理與生活生產密切的聯系。
四、說教學重難點
(過渡句:基于對教材的這些認識,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以及本節課的三維目標,我確定了本節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彈力的產生條件,常見彈力的方向以及胡克定律。
難點
彈力的有無以及彈力的方向。
五、說教法學法
(過渡句: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順利達成教學目標,結合教材和學生思維特點)
本節課我采用了演示實驗法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實驗現象,體會微觀放大法的巧妙之處,利用實驗探究法,讓學生自主探究彈簧彈力與形變量之間的關系,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
六、說教學過程
(過渡句:厚積而薄發,在做了一系列的準備活動之后,我的教學過程將如下呈現,整個教學過程分為四個環節)
環節一:導入環節
(過渡句:首先是導入環節)
上課之前請同學們觀看蹦極視頻,并談談對這項運動的的了解,提問學生:在繩子繃直的時候,人受到繩子的力是什么樣的力?根據學生的回答,繼續追問,生活中還有哪些彈力?引入本節新課——《彈力》。
設計意圖:視頻導入可以讓學生的注意力迅速地集中起來,極限運動會造成較強的視覺沖擊,在驚心動魄的視頻之后,讓學生思考其中包含的物理學知識,養成學生以物理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現象的習慣,學生學習過彈力,可以很輕易地回答出提出的第一個問題,而對于第二個問題能夠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帶著疑問進入課堂,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環節二:新課講授
(過渡句:接下來的新課講授環節,這也是教學過程中較為重要的一環)
本節課的內容包含四個重要知識點:首先是彈性形變和彈力。
學生在初中對于彈力的學習,距離本節課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有些知識點他們可能已經遺忘,所以在進入本節較難知識點之前,我還是會讓學生們親自動手感受彈力,回憶起之前學習過的知識。我會讓學生們親自拉動橡皮條,捏橡皮泥,觀察松手之后二者是否恢復原狀,并讓學生回答二者分別是什么形變。緊接著,我會讓學生根據剛才所做的實驗和之前對于彈力的學習,嘗試歸納彈力的定義,我補充并強調彈力產生的條件。接著繼續提出問題:如果施加在彈簧、橡皮條這樣物體上的力越來越大,會出現什么情況,根據學生的回答介紹彈性形變的概念,并讓學生意識到初中階段學到的彈簧測力計使用時不能超過量程,其實就是不能超過彈簧的彈性限度,這樣可以將初高中的知識聯系起來,解答學生在低年級時產生的疑惑,讓學生體會到物理課程螺旋式學習,層層遞進的學科特點。
接著是第二個知識點:研究幾種常見彈力。
我會提問常見的彈力都有哪些?此時根據學生以前的知識基礎,可能會回答壓力,支持力等,接著我會讓學生們注意到研究的關鍵點,向他們提出問題:剛才說到的的這些彈力,他們真的發生了彈性形變嗎?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理論推導不如眼見為實,所以接下來我會演示實驗,用手壓桌子,以平面鏡放大微小形變,讓學生們觀察墻上光斑的移動情況,演示結束后,詢問同學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讓學生意識到,雖然手壓桌子的力產生時產生的彈力形變非常微小,但是確實存在,讓學生們體會微觀放大法對物理研究的精妙之處,接著,為了讓這個實驗充分發揮作用,我會讓學生繼續思考,手壓桌子時,壓力的方向和作用點是什么樣的,并讓學生練習畫出彈力的示意圖,我會在此時強調,彈力的作用點是在兩物體的接觸面上,為了方便研究,要畫在受力物體的重心上。這樣的過程能夠讓學生彈力的方向有清楚的初步認識,為接下來復雜的受力分析做好鋪墊。
為了讓學生對于常見彈力的方向有較為全面的的了解,我會在多媒體上展示多種典型情境,我選擇的案例如下:勻速運動小車內靠在車內壁的球,物體之間點與點,點與面,面與面接觸,輕桿、輕繩、輕彈簧上掛物體等,讓學生嘗試到黑板上畫出彈力的示意圖,此時學生可能會不斷地出錯,我會帶領學生詳細分析案例中彈力的方向,讓學生這種知錯,改錯當中,對于彈力方向的判斷有更深層次的理解,最后我根據典型案例,總結正確畫出彈力的方向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先讓學生自主思考,我再進行糾錯,最后將分散的知識點系統地進行總結,讓學生更輕松地掌握知識點。
然后是第三個個知識點:探究胡克定律。
學習力時通常從三要素進行研究,到這里學生已經知道了彈力的作用點、方向,所以此時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彈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讓學生進行猜想后利用實驗進行探究,安排讓每個小組利用不同規格的彈簧進行實驗,我會提醒同學們實驗中注意記錄實驗數據,實驗后畫出 F----x 圖象,分析彈力與彈性形變量之間的關系,最后由師生共同總結胡克定律內容。
環節三:鞏固提高
(過渡句:新課講授之后就進入到了鞏固提高環節)
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如果胡克定律利用F---kx來表示,它又代表了什么意義呢?
設計意圖:學生對于胡克定律,可能只知道表達式,沒有對其物理意義進行深入思考,此時讓他們思考這樣的問題,能夠更好地把握胡克定律表達出的意義。
環節四:小結作業
(過渡句:最后就是小結作業環節了)
小結時,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知識點。
作業則是畫出課后習題中彈力的示意圖。
設計意圖:這樣的作業可以讓學生繼續在課下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為今后分析更復雜的受力打下良好基礎
七、說板書設計
初中物理說課稿 篇6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
《功》是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第十一章第一節的內容。本節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功的定義,二是功的計算。功在初中物理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初中物理《課程標準》的三大主題之一,本節內容不僅是本章內容的基礎,而且是為以后學習“能量”做好了鋪墊
1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 知道力學中做功的含義。能說出做功包含的兩個必要因素,并能判斷出力是否對物體做功。
2. 明確計算功的大小的表達式,以及表達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含義和單位。
3. 能應用公式W=FS進行簡單的計算。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思考和討論,判斷在什么情況下力對物體做了功,在什么情況下沒有做功? 2.學會從物理現象中歸納簡單的物理規律。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有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
2.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教學重點
明確力學中功的含義。
教學難點
判斷力對物體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計算。
四、適合的教學對象:
上課沒有聽講的學生,物理零基礎 并且對物理沒有興趣的學生,或者可以作為預習課來講。
本班學生反應較快,但思維深度不夠、準確性欠缺,抽象思維還不成熟,功的概念比較復雜、抽象。教學中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出具體的動態實例,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問題,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有利于學生的理解與認識,也提高了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活動2【講授】新課
一、力學中的功
1、做功的含義
課件展示:(1)叉車把貨物舉起;(2)小孩拉動小狗;(3)錘子把釘子敲擊進入木塊中。
教師提問:(1)物體是否受到力的作用?(2)在力的作用下物體是否移動了距離?(3)物體移動的方向與力的方向有什么關系?(4)物體所受的力對物體的移動是否有貢獻?逐個實例進行分析。
學生思考并回答。
教師學生總結:物理學中的功的含義: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并且使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一段距離,這個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學里面就說這個力做了功。
2、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結合以上三個實例,學生閱讀課文總結出力學中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了距離。
3、三種不做功的情況
學生活動:討論以下情況是否做功?
課件展示:
A 組:1、運動員用力將杠鈴向上舉起的過程,舉力是否做功?
2、汽車的牽引力使汽車水平前進,牽引力是否對汽車做功?
B 組:1. 人用力推一輛陷在雪地里的汽車但沒推動,人對汽車是否做功?
2. 人搬一塊大石頭但沒有搬動,人對石頭是否做功?
C 組:1、物體在光滑的冰面上勻速直線滑行是否有力做功?
2、運動員踢足球,球離開腳后飛出10米遠的過程, 運動員是否對球做功?
D 組:人搬著物體在水平地面上行走,人的支持力是否對物體做功?
通過上面的幾組例子你能總結出物體在什么情況下不做功嗎?引導學生思考歸納,教師總結:(1)有力無距離(s=0,勞而無功) ; (2)有距離無力(F=0,不勞無功) ;(3)力和通過的距離方向相垂直(距離不在力的方向上) 。
課件展示:下列情況中,人有沒有對皮箱做功:
(1)人用力提地上的皮箱,但沒有提起;
(2)人再一次用力把箱子提起 ;
(3)人用力提著皮箱在原地不動;
。4)人提著箱子在水平路面上走了50米;
。5)人提著箱子站在水平勻速行使的汽車上;
(6)人提著皮箱在電梯中上升。
學生思考回答。
二、功的計算
教師引導:通過以上的學習,知道了做功不能離開兩個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又知道有三種情況下不做功,那么力有大小之分,距離有長短之別,功如何計算?請同學們閱讀課文總結出功的計算方法。 力學里規定,功等于力和物體沿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 功的計算公式:功=力×距離
表達式:W=Fs
公式中符號的意義及單位:
W ──功──焦耳(J )
F ──力──牛頓(N )
S ──距離──米(m )
1焦=1牛. 米(1J=1N.m)
多媒體課件出示課本例題,引導學生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學生明確,物體的運動方向是水平的,馬的拉力與物體運動方向一致,因此馬的拉力對物體做功。計算功的大小時應該利用拉力大小800N 與水平運動的距離3000m 。
學生活動,課件展示課堂習題。
1、某同學要把重為60N 的水桶緩慢勻速的提起0.5m 的高度, 他需要做多少功?
2、重為10N 的物體沿著長為2m ,高為1m 的光滑斜面自頂端滑下,求重力做功。
3. 張明用50N 的水平推力在冰上推動重100N 的箱子,前進了10米,撤去推力后,箱子又繼續前進了2m ,他做了多少功?如果把這個箱子勻速舉高1.5m ,他又做了多少功?
學生思考計算,教師巡查點撥。
五、教學反思
本節只有兩個考點,即力有沒有做功,和功的計算。該節是本章以后的基礎所以一定要事后進行加強訓練,以增強提高和理解。
【有關初中物理說課稿范文匯編六篇】相關文章:
初中物理說課稿范文匯編五篇05-25
有關初中物理說課稿范文集合八篇07-02
有關初中物理說課稿范文集錦五篇05-27
初中物理面試說課稿優秀范文08-03
最新初中物理《功》說課稿范文07-28
初中物理說課稿模板匯編7篇06-20
初中物理說課稿范文《物體的顏色》12-02
有關初中物理說課稿模板匯總六篇07-06
有關初中物理說課稿模板集合7篇06-02
有關初中物理說課稿模板匯總5篇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