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風箏》
一、說教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風箏》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文章,作者是魯迅,體裁為散文詩。本單元以家庭、親情為主題,是繼“人生”“自然”“科學”主題之后為培育有血有肉有感情之人而設的單元。在本單元所選的五篇課文中,《風箏》是意蘊最豐富的一篇,是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能力的好教材!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要注重從課文整體的角度進行教學;簡化教學頭緒,強調內容綜合”,“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要突出詞句理解、文意把握、內容探究、等方面的教學”。
課文特點:
《風箏》一文富有真情實感,很切合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實際,通過對風箏事件的敘述,似乎于兄弟間發生的誤解沖突中展現濃濃的親情,表達主題。細讀作品,作者的立意遠不止于此。從作者事隔多年后仍悔恨交加,悲憂交集看,作品還揭示了封建陳腐思想對兒童自由、活潑天性的扼殺,深刻地闡述了“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這一科學道理。全文情詞真切,思想深刻,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嚴肅的自我解剖,批判了那些受封建教育思想影響、無端壓制子弟的父兄,表達了對冷酷現實的極端憎惡和對春日溫和的熱烈憧憬。全文情詞真切,思想深刻,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二、說學生
七年級學生具有初步的整體感知課文和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但是,對于本文這樣意蘊深厚的文章,則容易出現:抓表層易,知本質難;知思路易,明思想難的現象。所以要考慮讓學生多讀,要保證學生思考的時間,要多讓學生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來學習,要重視引導、多給學生鼓勵。引導幫助學生認真品味文中思想、情感,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喚起他們對生活的關注和感受,拓展他們的視野,提高他們的文化品味,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引導他們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從而領悟到寫出真情實感是寫好文章的關鍵。
三、說目標
從“知識和技能”“方法和過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考慮,確定本文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和能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品讀描寫“誤解和沖突”的語句,進行語言積累,積累文學常識。
(2)圈劃文中表示“誤解和沖突”的內容,體會賞析散文的基本方法; 提出疑問,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主動深入思考問題的能力。
(3)梳理文章層次,繼續鞏固記敘文的有關知識,理解文章內容,把握文章主旨,提高閱讀能力。
2、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感悟“誤解和沖突”中的情感,了解科學的兒童教育思想。
(2)結合自己的人生經驗,在閱讀中,明辨是非,追求真、善、美。
3、過程和方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理解文章的主題。
4、寫作指導:學習本文在敘述中飽含深情的寫法。
四、重難點
根據七年級學生認知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及敘事散文閱讀的基礎,結合本文的特點,預設本文的教學重點、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閱讀整體感知全文,感受兄弟手足之情,梳理文章層次,理解文章內容和主題,了解科學的兒童教育思想。
教學難點:結合個人人生經驗及閱讀體驗,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說教法
本文的教學以一個中心問題導引梳理文章內容層次,感知主旨。
1、采用情景法激發學習興趣;速讀了解文章內容;
2、以問引讀,合作探究,重點理解我對小兄弟的虐殺和悔意,及得不到原諒的悲哀根源;
3、以圈畫重要詞句并賞析品讀來落實重點,理解主題;
4、通過自主質疑、合作探究來啟迪思考。
力求在教學中體現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體現課堂民主、師生平等對話和發揮雙方主動性與創造性的教學理念。
六、教具:小孩嬉戲圖片、小兄弟癡迷圖、游戲音樂及視頻、多媒體展示
七、說學法
要求學生按照明確的目標進行課前預習,自學生字詞,查閱資料,梳理文學常識,初讀了解文章大意;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啟發、討論、探究深入理解文章內容,梳理層次;在閱讀思考中,理解文章的情感、寫作技巧,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
八、說流程
1、情境導入,初步感知
設計意圖:出示圖片,形象直觀的創設情景,導入文本研讀。
(1)配兒歌展示兒童嬉戲圖片或視頻,感受幸福童年。
(2)導入新課:我們的童年是幸福、快樂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這樣的幸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4課《風箏》,了解在舊中國,封建教育觀和家長制下的兒童生活吧。
(3)我們欣賞欣賞優秀的文學作品,就是在和文學大師進行意味深長的對話。欣賞的過程,應該成為對話的過程。如何開展閱讀對話呢?我們可以嘗試從這幾條途徑入手: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與生活對話;拓展實踐。
2、對話文本,落實重難點
輕松的心情利于快速進入學習狀態。而朗讀全文,既積累了詞語,又對文章有了初步的感知。所以我讓四名學生來讀課文,利用古箏曲《高山流水》做背景音樂、渲染氣氛,讓學生邊聽邊思考:
(1)我們了解了本文是一篇回憶體、記敘性散文。文章1、2自然段寫眼前北京的冬季放風箏情景。這令作者想起了對一件往事,那是一件什么事?哪些段講述了這件事?
(2)這件事過去了二十多年后,作者心里不能釋懷,他有什么愿望?是什么使他有了這樣的想法?作者得到弟弟的原諒了嗎,為什么?哪些段寫了他思想轉變,想補過卻不能,內心很沉重?
(3)文章就這樣分成了哪幾部分?
(4)過渡:同學們,理清層次之后,你有什么疑惑嗎?老師心里有一個疑惑:一件過去了二十多年的往事,為什么還如此耿耿于懷?(虐殺殘酷,十分后悔,補過不得。)
(5)品味“虐殺殘酷”:
、俚艿軐︼L箏的癡迷體現在那些詞句中,找到相關內容,勾畫重點詞加以體會,說明。
②我怎樣虐殺了弟弟的風箏夢?找出相關句子加以說明。
③文章中的小弟是如此可憐,“我”是多么冷酷狠心的毀掉了他的風箏。是什么使作者對弟弟采取這樣的行動?作者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芪覀儊砝首x第3、4兩段,把小兄弟的可憐,“我”的殘忍讀出來。
這一段“精神的虐殺”的文字,栩栩如生地描繪了兩個呼之欲出的人物。“我”的盛怒和蠻橫。小兄弟的驚惶與瑟縮,兩種心境的描寫,形成了強烈的沖擊力,因而抓住七年級學生活潑好動、表現欲強的特點,讓他們在課堂上即興表演這一情節,把自主權還給學生,給學生搭建一個鍛煉自我、展示自我的舞臺,解放其思想和個性,改變以接受為主的單一的學習方式,讓他們在“學中樂”,在“樂中學”。同時通過表演讓學生體會到當年不許小兄弟放風箏,是希望小兄弟有出息,是恨鐵不成鋼的手足親情.從而突破文章的教學重點。
(6)理解“補過不得”:
①“我”想補過的心意誠嗎,表現在哪些方面?
、诘艿芫谷“完全的忘卻”說明了什么?作者為什么至此仍舊不能釋懷,心只得沉重著,甚至帶著無可把握的悲哀。
、壅埨首x課文第10——12段,感受坐著內心的無盡的、難以言說的悲哀
3、對話作者,感悟主旨
(1)小結:讀完此文,我們發現了什么?
、僮髡咝闹心欠萆钌畹倪z憾和愧疚。
、“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
、鄯饨议L制和封建的倫理道德對兒童精神的束縛和虐殺很嚴重,這個“風箏事件”是那個時代和封建家長制與封建倫理道德的罪惡。
(2)請用一、兩句話安慰作者。
4、對話生活,提高情感
(1)人們常常自以為是,總喜歡對人指手畫腳,往往還認為是好心。于是,我們家長、老師等手里有權的人還會采用強制的,甚至是粗暴的手段干涉我們,你有這樣的經歷嗎?你想對他們說點什么?
(2)我們的同學中也有做哥哥、姐姐的吧?我們該怎樣對待自己的弟弟妹妹的游戲童年呢?
5、拓展實踐,品讀賞析
展示古詩《村居》,進一步體會放風箏的樂趣。播放學生放風箏錄像,寫一段放風箏的感受。
6、欣賞小結,提升認識
對于教育,這確實是一件很難的事,需要我們時刻注意,時刻反思。魯迅的《風箏》一文,讓我們掩卷沉思,心潮難平啊!
請拿起筆,給我們的老師、家長寫一封信,和他們來一次誠意的懇談吧。
九、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不僅起著舉綱張目的作用,還有畫龍點睛之功效。我的板書是一只展翅飛翔狀的風箏,上面印著大大的精神虐殺,一方面是我不許小弟放風箏,一方面是小兄弟對風箏的癡迷,而這其中又承載著濃濃的手足親情。板書簡潔明了,形象地體現了全文的主要內容和教學重點。
十、教學反思
在上課時,我把語文從單一枯燥的文字解說種釋放出來,擴展了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了學生語文實踐機會,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和積極性,使學生愿意主動去閱讀文本,動筆記錄下自己的感受,因而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文段有很多寫得非常優美。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風箏》】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風箏》說課稿12-15
小學語文《風箏》說課稿 8篇12-15
小學語文《風箏》說課稿 (8篇)12-15
初中語文:《風箏》說課稿范文08-04
小學語文《風箏》說課稿 (通用8篇)12-15
《風箏》初中語文說課稿范文07-20
小學課件《理想的風箏》說課稿07-24
《風箏》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08-04
小學語文經典說課稿11-06
語文高中說課稿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