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扶持殘疾人先進事跡

        時間:2022-12-23 14:15:42 事跡材料 我要投稿

        扶持殘疾人先進事跡(通用6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事跡吧,事跡有兩種用途:一是宣傳典型,二是評選先進。我們該怎么擬定事跡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扶持殘疾人先進事跡(通用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扶持殘疾人先進事跡(通用6篇)1

          在我們的身邊,生活著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有的被“上帝遮住了眼前的簾”,有的聽不到親人的呼喚,有人不能訴說心中的渴望,有的不能自由的游覽我們的大好河山……他們就是生活在我們身邊的殘疾人朋友們。人與人是平等的,我們同屬一個星球,仰望同一片藍天,呼吸同樣的空氣,擁有一樣的春夏秋冬。我們相逢可能無法握手,相識也許無法問候,但是誰也不能剝奪他們追求夢想的權利。

          值此第27次全國助殘日來臨之際,我區開展以“扶殘、助殘、脫貧、攻堅”為內容的“生命陽光”助殘志愿行動,為殘疾人朋友提供幫助和服務。我們衷心期盼全區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各界的朋友們,發揚光榮傳統,加入到助殘志愿的隊伍當中,為殘疾人事業奉獻愛心,使殘疾人共享社會發展的文明成果。

          目前我區共有持證殘疾人三萬余人,占我區人口總數的4%,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我區殘疾人事業取得了較快的發展。但是由于自身的身體原因,他們的`日常生活還是有諸多的困難,他們在生產、生活、康復治療、教育、就業等方面還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

          自有人類以來就有殘疾人,關心、關愛殘疾人,關注殘疾人事業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是“十三五”民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殘疾人事業,既是黨和政府的責任,也是社會各界應盡的義務。扶殘助殘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人道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扶殘、助殘、熱愛、奉獻是我們的宗旨,理解、關愛、尊重和幫助殘疾人樹立:自尊、自強、自立、自信的觀念。促進殘疾人平等、參與、共享社會文明精神建設成果,切實營造更加濃厚的扶殘、助殘良好氛圍。

          親愛的朋友,讓我們共同播撒愛的種子,成為愛的使者,讓愛的陽光照亮每一個人的心田,讓扶殘、助殘的美德在渭水之畔、三賢故里傳承發揚。

        扶持殘疾人先進事跡(通用6篇)2

          做好殘疾人工作是全社會共同肩負的責任,我局一貫堅持國家、省、市關于發展殘疾人事業的各項方針政策和法規,積極組織實施各項優惠政策和幫扶工作的落實,努力維護其利益,全心全意為其服務,充分履行部門職能,認真做好殘疾康復工作,有力地推動了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評。

          一、宣傳到位,認識到位。

          殘疾人事業是一項有賴于全社會參與支持的事業,做好此項工作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體現,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體現,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環節。殘疾康復工作是我局的一項重要職能職責,局領導高度重視,要求相關科室切實履行職能,做到年初有工作計劃,年末有總結。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利用櫥窗、板報、衛生信息等進行政策宣傳,并通過黨支部、工會活動,政治學習時間,在全局上下倡導”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助殘思想,發揚”理解、尊重、關心、幫助“的助殘精神,推進”尊重殘疾人、關心殘疾人、幫助殘疾人、服務殘疾人“的'良好風氣。號召廣大干部職工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為殘疾人事業盡一份心、出一份力,弘揚中華民族助人為樂和扶危濟困的傳統美德。

          二、履職到位,扶助到位。

          ”十一五“期間,我局積極與市殘聯、市民政局相協調配合,認真做好防盲治盲、聽力康復、兒童先天殘疾和唇腭裂救治等工作,共開展白內障復明術和兒童成人先天性殘疾救治和唇腭裂手術2572例。實施”百萬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項目,完成例項目任務數。配合市僑聯在市第二人民醫院完成澳大利亞眼科慈善醫療隊150例白內障復明術。完成了XXXXX獅子會、XX獅子會、XX獅子會、XX獅子會資助的”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任務數XX例。選送XX名醫務人員參加”XXX省白內障超聲乳化技術規范管理培訓班“。切實落實防盲治盲和”視覺第一中國行動“各項業務工作,開展宣傳教育XX余次。組織完成彩票公益基金康復項目”貧困肢體殘疾兒童嬌治手術“任務數XX例。參加了省、市第三次殘疾人工作會議,派出相關職能科室負責人以醫學副隊長的身份參加了省、市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的培訓、組織和實施工作。認真組織做好第二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核發的殘疾評定工作。切實開展”助殘日“、”愛眼日“、”愛耳日“宣傳活動,要求各級各類醫療衛生單位于活動當天必須懸掛宣傳標語,組織各級各類醫院開展殘疾義診活動XX余次,并發放各類宣傳冊20xx余份。12月17―20日,會同相關單位邀請了中華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分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一行XX人,到XXX和XXX縣舉行康復醫學科普宣傳、康復醫學新進展新技術專題講座、義診以及社區康復等系列活動,有效推動了我市康復醫學的普及與發展,把真正的實惠送到了每一位殘疾人身邊。

          三、成效顯著,成果喜人。

          通過派員參加培訓、積極組織開展殘疾救治以及開展各類扶殘助殘宣傳活動,一是進一步提高了全局干部職工對殘疾人事業重要性的認識;二是強化了機關工作人員業務能力,殘疾康復職能得到充分履行;三是提高了我市醫務工作者殘疾救治能力;四是營造了良好氛圍,衛生系統干部職工都能積極加入到扶殘助殘行列,為我市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扶持殘疾人先進事跡(通用6篇)3

          在我們的身邊,有這樣一些人:他們有眼,卻看不到燦爛的陽光;他們有耳,卻聽不到親人的呼喚;他們有嘴,卻不能訴說心中的渴望;他們有腿,卻不能自由地游覽大好河山……他們是我們這個社會中一個特殊的群體——殘疾人。

          在困難群體中殘疾人最多,在困難群體中殘疾人最困難,殘疾人亟需全社會的共同關愛和扶持!“贈人玫瑰,手留余香”,關心、幫助殘疾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文明指數測評的一個重要依據,讓我們充分發揚中華民族扶殘濟困的傳統美德,弘揚人道主義精神,樹立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的良好社會風尚。

          尊敬的社會各界愛心單位、愛心人士,只要我們心中有愛,我們會伸出雙手去幫助別人;只要我們心中有愛,也會有千萬雙手伸出來幫助我們。“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您的善款將改善殘疾人的生活,您的愛心將為殘疾人撐起一片藍天!

          愛心助殘,功德無量!在第XX個“全國助殘日”來臨之際,零陵區殘疾人聯合會向社會各界愛心單位、愛心人士發起倡議:請您為我區殘疾人公益事業捐一份善款,獻一片愛心!

        扶持殘疾人先進事跡(通用6篇)4

          在我們的周圍,生活著這樣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他們有眼,卻看不到燦爛的陽光;他們有耳,卻聽不到親人的呼喚;他們有嘴,卻不能訴說心中的渴望;他們有腿,卻不能自由地游覽大好河山……他們就是生活在社會最邊緣的殘疾人。他們承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生理、心理的痛苦和折磨,他們是我們這個大家庭亟需關懷的一員。

          昌吉市現有各類殘疾人1。8萬,占總人口的4。4%,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殘疾人事業,扶持關懷殘疾人的力度正在逐步加大,殘疾人生活狀況得到明顯改善。但是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殘疾人群體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目前,全市還有很多殘疾人生活十分困難,有部分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還住在危房之中,有具備康復條件的殘疾人亟需康復治療,有貧困殘疾人亟需輪椅、拐杖、助聽器、助視器等輔助器具,有貧困殘疾學生亟需獲得就學資助,有貧困殘疾人身患重病渴望得到醫療救助,也有眾多殘疾人需要進行各種就業技能培訓。如果得到外界的扶持,他們的現狀將得到極大的改善。

          殘疾人群體存在的困難,僅僅依靠政府目前還難以全面解決,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愛和扶持!昌吉市的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為社會各界投身扶殘助殘公益慈善活動搭建了一個愛心平臺。基金會將嚴格按照章程和有關法律法規管理。所有捐款捐物的'使用通過媒體公開,接受社會各界監督,確保每一份愛奉獻給最困難的殘疾人。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讓我們充分發揚中華民族扶殘濟困的傳統美德,弘揚人道主義精神,樹立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的良好社會風尚,伸出你的手,獻出你的愛,聚水成河,積沙成塔,讓你我的愛心善舉匯成愛的海洋,讓殘疾人兄弟姐妹和健全人一樣和諧幸福地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共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

        扶持殘疾人先進事跡(通用6篇)5

          您可曾想過,有這樣一群特殊而困難的人:他們雖然有眼,但看不見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他們雖然有耳,但聽不到時代的呼喚;他們雖然有口,但無法吐露真誠的心聲;他們雖然有腳,但卻在人生的里程中艱難地爬行……他們多么渴望有社會的關愛,有溫馨的生活!他們是我們這個社會中一個特殊的困難群體——殘疾人學生,他們在生活保障、醫療康復、文化教育、平等參與社會生活以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等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障礙,需要全社會的理解、支持、關心和幫助。殘疾青少年能否正常接受教育,不僅關系著他們自身的前途命運和無數個家庭的幸福安寧,也關系著整個社會的文明和諧。

          每年5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是我國法定的助殘日,為了給殘疾學生以實實在在的幫助,實現他們并不殘缺的人生。我校黨總支、工會、團委向全體黨員干部、向全校師生發出呼吁:愛心無止境,助殘見真情;捐款不在多少,貴在有份愛心;伸出我們友愛的雙手,盡你我微薄之力;點燃殘疾孩子追夢希望,幫助殘疾孩子健康成才。

          天圓地方,我們共享一片藍天;心篤人睦,我們同居一方熱土。讓我們行動起來,用心感動每個人,用愛擁抱每一天。我們堅信,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堅信,愛人者,人恒愛之!愛心無止境,助殘見真情。為了生活在同一藍天下的殘疾兒童能與我們共享社會文明成果,讓我們大家共同伸出援助友愛之手,以拳拳愛心為殘疾兒童撐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我們熱切期盼著您的支持和關愛。“滴水匯成大江,碎石堆成海島”,當一個人有難的時候,眾人的幫助將是克服困難最大的力量。殘疾人是社會弱勢群體中的弱勢群體,關心、幫助殘疾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全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一個重要體現。在這里,我們根據上級文件《中國殘聯關于認真組織好第十九次“全國助殘日”活動的通知》要求,在市教育局的領導和組織下,在今年的“全國助殘日”期間,在全市中、小學開展“用溫情點燃特殊孩子心靈之光”,每人捐獻1元錢的愛心助殘活動。我們通過向全校師生發動募捐活動,希望廣大師生、熱心人士伸出關愛的援助之手,在能力范圍內獻出愛心、慷慨解囊、踴躍捐款救助有特殊困難的殘疾兒童。我們的捐款對最需要的幫助的殘疾兒童來說,無異于是雪中送炭。請伸出你們的援助之手,用自己的愛心托起孩子明天長高的夢想。

          盡管我們和殘疾兒童素不相識,但面對孩子天真無邪的眼神,面對父母真誠的企盼,我們還能無動于衷嗎!如果你愿意伸出援助之手,表達一片赤誠的愛心,請你于5月13日上五向各班團支部捐出你的愛心之款。我們將及時把你帶著滾燙愛心的錢物交到特殊教育學校,資助貧困殘疾兒童。

        扶持殘疾人先進事跡(通用6篇)6

          近年來,城關區政府秉承“以人為本,殘健和諧,共享發展,同圓夢想”理念,緊盯殘疾人與健全人同步實現小康的目標,全力構建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將弘揚人道主義精神、發展殘疾人事業作為建設“幸福中國夢”的應有之義,殘疾人生存發展和社會參與狀況切實明顯提高,殘疾朋友的幸福感明顯增強。城關區先后獲得“全國殘疾人工作百強區”、“全國殘疾人社區康復示范區”、“白內障無障礙區”、“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集體”、“陽光家園”全國示范區等一系列榮譽稱號,發揮了“中心城區”應有的示范帶動作用。

          兩個《意見》:體現政府助殘主作用

          著眼“堅持率先科學發展,打造和諧幸福城關”,以提高殘疾人的幸福指數為目標,城關區政府相繼出臺《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從政策層面為殘疾人事業發展提供強力支撐,促進了殘疾人事業的蓬勃發展。

          城關區將“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建設作為為民興辦的實事之一,按照“全國一流、全省率先”標準,投入資金1億元,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建成集殘疾人就業托養服務中心、康復中心、就業服務中心、兒童康復特教中心、法律援助和心理咨詢中心和圖書館等多位一體、面積達4500平方米的殘疾人綜合性服務中心,構筑了全區殘疾朋友的“溫馨家園”!

          三個“100%”:集聚社會扶殘正能量

          在全區24個街道成立了街道殘聯,選配街道殘聯理事長和殘疾人工作專職委員,在148個社區和18個行政村成立了殘疾人協會,配齊了殘協專職委員,并全部納入公益性崗位,實現了街道殘聯和社區殘協組建率、殘疾人專職委員選聘率、專職委員持證上崗集中培訓率“三個100%”,做到了“三明三有三規范”(三明:殘疾人基本狀況明、殘疾人基本需求明,殘疾人基本服務明;三有:機構有牌子、辦公有場所、崗位有人員;三規范:規章制度規范、臺帳檔案規范、專業服務規范);組建社區殘協工作站,健全了肢殘、盲、聾啞、智力和精神殘疾人親友五大專門協會,組織萬名志愿者服務隊伍,形成了殘疾人工作“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上下貫通,立體覆蓋”的組織服務體系,真正實現城關區殘疾人事業了“平等、參與、共享”的目標。

          “七大工程”:多措幫殘托起幸福夢

          按照“高起點、高水平、保基本、全覆蓋、多層次、可持續”的要求,城關區政府全力實施殘疾人康復醫療、救助保障、文教優化、就業扶助、托養服務、維權和環境優化“七大工程”,著力構建“體系完整、布局合理、發展協調”的殘疾人事業發展體系,全面提升殘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和服務水平。

          ――學有優教,實現各類殘疾兒童義務教育階段零拒絕。將全區所有具有學習能力的義務教育階段殘疾人,全部納入公立學校義務教育范圍,全額救助殘疾學生、殘困家庭子女非義務教育階段學費;大力實施千名殘疾人助學工程,累計為1106名考入高中和大學的殘疾學生、殘疾人特困家庭子女資助學費600多萬元,為474名隨班就讀殘疾學生提供輔助性康復服務,解除了貧困殘疾人家庭的后顧之憂,讓風中蓓蕾享受更多陽光。

          ――勤有其業,讓殘疾人享有勞動權力。著力實施就業扶助工程,堅持技能“輸血”做法,與用工企業合作開展訂單化培訓,四年來投入學費、書本費和培訓補貼共計400余萬元,培訓殘疾人4500余人次;堅持民生帶動就業,積極推進“放心主食”工程,實現210名殘疾人集中就業,月收入達到1500―2500元;堅持項目帶動就業,通過重度殘疾人送餐服務,60余名殘疾人實現就業;興辦“陽光家園”庇護工廠,56名“日間照料”學員每人每月按工能獲得760―1800元的。勞動補貼;加大就業安置力度,創建殘疾人創業和集中就業示范點,給予創業補貼,鼓勵殘疾人嘗試各類居家創業活動,四年來,幫助3872名殘疾人實現就業,其中政府公益性崗位安排200人,按比例安排3486人,扶持自主創業72人,扶持居家就業114人,實現了輕度殘疾人就業全覆蓋,為他們驅散了生活的陰霾!

          ――病有良醫,實現殘疾人康復服務全覆蓋。將殘疾人康復服務納入全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范圍,構建完善“殘疾人康復中心――專業康復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殘疾人家庭”康復網絡,動態掌握殘疾人康復需求,制定個性化康復計劃,實施白內障復明、假肢裝配、聽力語言康復、精神病防治康復、輔助器具適配等專業康復服務項目,實現了“康復進社區、服務到家庭”目標。近年來,累計為437名白內障患者實施免費復明手術;投入120余萬元,實現全區440余名精神病患者免費送醫送藥全覆蓋;投入140余萬元,為殘疾人免費發放各類輔具2630件;年投入資金70余萬元,為16名聾兒,117名腦癱、智障和孤獨癥兒童,3700余名肢體殘疾人提供了康復訓練服務,有效率達80%以上;同時,加大康復人員培訓力度,對13名特教老師、65名殘疾兒童家長、153名社區康復協調員進行業務培訓交流共13批次,有效提升了康復工作水平,讓受損生命重煥生機……

          ――住有所居,努力讓殘疾人圓“住房夢”。安居是幸福之本,更是殘疾人的生活夢想。全面實施農村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工程,累計投入資金近500萬元,為216戶農村殘疾人住上了新建房,在全省率先解決了農村殘疾人住危舊房問題;優先解決150余戶困難殘疾人廉租房申請分配,優先發放殘疾人租賃補貼,適當減免實物配租廉租住房殘疾人的租費;投入資金265萬元,為450戶殘疾人家庭實施了無障礙設施改造,力爭讓每一個殘疾人家庭有了安樂窩、幸福園!

          ――樂享服務,讓殘疾人生活更加美好。在全省率先建成“幸福家園”城關區重度殘疾人居家托養服務中心“,年投入資金1200余萬元,按每人每月552元(每人每年6624元)的標準,為1666名就業年齡段重度貧困殘疾人提供每天15元的免費愛心餐,為180名重度殘疾人提供了居家服務。堅持”搭‘舊車’辦新事,借‘梯’登高“,開發托養服務新領域,與蘭州市康樂老年公寓簽訂合作協議,為20名就業年齡段貧困孤殘人員提供了集中托養;依托蘭州市安定精神病專科醫院,為84名重度精神殘疾人提供了醫學康復和集中托養服務;投入100萬元,打造10家社區”陽光家園“,開辟活動場地80多處,為1512名殘疾人提供了生活照料、生活技能訓練、職業培訓等綜合服務,贏得了廣大殘疾人和社會各界的肯定和贊譽。

          ――法有依靠,讓殘疾人權益切實得到保護。認真落實《殘疾人保障法》和《甘肅省殘疾人保障條例》,成立城關區殘疾人法律援助中心,幫助指導各街道殘聯成立殘疾人法律援助站,先后為233名殘疾人提供了法律援助。及時受理殘疾人來信來訪,接待來信來訪1700余人次,滿意率達到97%。

          ――娛有其道,殘疾人文體活動廣泛開展。以蘭州市創建”全國殘疾人文化體育建設示范市“為契機,大力開展”文化進社區、體育進小區、圖書進家庭“活動;先后組建了城關區殘疾人藝術團、輪椅太極拳、柔力球等三個總人數達200人的'文體團隊,累計開展活動48次;成功舉辦兩屆全區殘疾人運動會暨特奧會,區、街殘聯,社區殘協累計開展殘疾人各類文體活動300余場次,極大豐富了殘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倡導形成殘疾人文體活動”周周有活動、月月有賽事、季季有評比、年年有節會“的良好局面。同時,創辦了城關區殘疾人網站,點擊率上百萬次,中央省市區各類新聞媒體刊發我區殘疾人稿件500余篇,營造了全社會扶殘助殘的良好氛圍。

          一分愛心、十分希望。殘疾人工作是春天的事業,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圓夢奔小康的必然要求。放眼未來,在”幸福中國夢“的指引下,城關區政府將一如既往地維護殘疾人權益,發展殘疾人事業,讓更多殘疾人享受愛心陽光、圓生命夢想!

        【扶持殘疾人先進事跡】相關文章:

        扶持殘疾人先進事跡12-23

        殘疾人創業相關扶持政策05-10

        山東省殘疾人創業扶持05-11

        周寧全力扶持貧困殘疾人創業05-23

        徐州4351萬貸款扶持殘疾人創業05-31

        殘疾人的先進事跡12-30

        湖南湘潭市鼓勵殘疾人創業扶持辦法05-04

        優秀殘疾人先進事跡10-17

        三明市殘疾人就業創業扶持新政05-13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中文字幕亚洲日韩乱字幕 | 亚洲日韩国内欧洲在线观看 | 在线看片国产日韩欧美亚洲 | 一本大道综合伊人精品热热 | 亚洲欧洲国产欧美一区精品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扶持殘疾人先進事跡(通用6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事跡吧,事跡有兩種用途:一是宣傳典型,二是評選先進。我們該怎么擬定事跡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扶持殘疾人先進事跡(通用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扶持殘疾人先進事跡(通用6篇)1

              在我們的身邊,生活著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有的被“上帝遮住了眼前的簾”,有的聽不到親人的呼喚,有人不能訴說心中的渴望,有的不能自由的游覽我們的大好河山……他們就是生活在我們身邊的殘疾人朋友們。人與人是平等的,我們同屬一個星球,仰望同一片藍天,呼吸同樣的空氣,擁有一樣的春夏秋冬。我們相逢可能無法握手,相識也許無法問候,但是誰也不能剝奪他們追求夢想的權利。

              值此第27次全國助殘日來臨之際,我區開展以“扶殘、助殘、脫貧、攻堅”為內容的“生命陽光”助殘志愿行動,為殘疾人朋友提供幫助和服務。我們衷心期盼全區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各界的朋友們,發揚光榮傳統,加入到助殘志愿的隊伍當中,為殘疾人事業奉獻愛心,使殘疾人共享社會發展的文明成果。

              目前我區共有持證殘疾人三萬余人,占我區人口總數的4%,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我區殘疾人事業取得了較快的發展。但是由于自身的身體原因,他們的`日常生活還是有諸多的困難,他們在生產、生活、康復治療、教育、就業等方面還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

              自有人類以來就有殘疾人,關心、關愛殘疾人,關注殘疾人事業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是“十三五”民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殘疾人事業,既是黨和政府的責任,也是社會各界應盡的義務。扶殘助殘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人道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扶殘、助殘、熱愛、奉獻是我們的宗旨,理解、關愛、尊重和幫助殘疾人樹立:自尊、自強、自立、自信的觀念。促進殘疾人平等、參與、共享社會文明精神建設成果,切實營造更加濃厚的扶殘、助殘良好氛圍。

              親愛的朋友,讓我們共同播撒愛的種子,成為愛的使者,讓愛的陽光照亮每一個人的心田,讓扶殘、助殘的美德在渭水之畔、三賢故里傳承發揚。

            扶持殘疾人先進事跡(通用6篇)2

              做好殘疾人工作是全社會共同肩負的責任,我局一貫堅持國家、省、市關于發展殘疾人事業的各項方針政策和法規,積極組織實施各項優惠政策和幫扶工作的落實,努力維護其利益,全心全意為其服務,充分履行部門職能,認真做好殘疾康復工作,有力地推動了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評。

              一、宣傳到位,認識到位。

              殘疾人事業是一項有賴于全社會參與支持的事業,做好此項工作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體現,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體現,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環節。殘疾康復工作是我局的一項重要職能職責,局領導高度重視,要求相關科室切實履行職能,做到年初有工作計劃,年末有總結。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利用櫥窗、板報、衛生信息等進行政策宣傳,并通過黨支部、工會活動,政治學習時間,在全局上下倡導”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助殘思想,發揚”理解、尊重、關心、幫助“的助殘精神,推進”尊重殘疾人、關心殘疾人、幫助殘疾人、服務殘疾人“的'良好風氣。號召廣大干部職工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為殘疾人事業盡一份心、出一份力,弘揚中華民族助人為樂和扶危濟困的傳統美德。

              二、履職到位,扶助到位。

              ”十一五“期間,我局積極與市殘聯、市民政局相協調配合,認真做好防盲治盲、聽力康復、兒童先天殘疾和唇腭裂救治等工作,共開展白內障復明術和兒童成人先天性殘疾救治和唇腭裂手術2572例。實施”百萬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項目,完成例項目任務數。配合市僑聯在市第二人民醫院完成澳大利亞眼科慈善醫療隊150例白內障復明術。完成了XXXXX獅子會、XX獅子會、XX獅子會、XX獅子會資助的”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任務數XX例。選送XX名醫務人員參加”XXX省白內障超聲乳化技術規范管理培訓班“。切實落實防盲治盲和”視覺第一中國行動“各項業務工作,開展宣傳教育XX余次。組織完成彩票公益基金康復項目”貧困肢體殘疾兒童嬌治手術“任務數XX例。參加了省、市第三次殘疾人工作會議,派出相關職能科室負責人以醫學副隊長的身份參加了省、市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的培訓、組織和實施工作。認真組織做好第二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核發的殘疾評定工作。切實開展”助殘日“、”愛眼日“、”愛耳日“宣傳活動,要求各級各類醫療衛生單位于活動當天必須懸掛宣傳標語,組織各級各類醫院開展殘疾義診活動XX余次,并發放各類宣傳冊20xx余份。12月17―20日,會同相關單位邀請了中華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分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一行XX人,到XXX和XXX縣舉行康復醫學科普宣傳、康復醫學新進展新技術專題講座、義診以及社區康復等系列活動,有效推動了我市康復醫學的普及與發展,把真正的實惠送到了每一位殘疾人身邊。

              三、成效顯著,成果喜人。

              通過派員參加培訓、積極組織開展殘疾救治以及開展各類扶殘助殘宣傳活動,一是進一步提高了全局干部職工對殘疾人事業重要性的認識;二是強化了機關工作人員業務能力,殘疾康復職能得到充分履行;三是提高了我市醫務工作者殘疾救治能力;四是營造了良好氛圍,衛生系統干部職工都能積極加入到扶殘助殘行列,為我市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扶持殘疾人先進事跡(通用6篇)3

              在我們的身邊,有這樣一些人:他們有眼,卻看不到燦爛的陽光;他們有耳,卻聽不到親人的呼喚;他們有嘴,卻不能訴說心中的渴望;他們有腿,卻不能自由地游覽大好河山……他們是我們這個社會中一個特殊的群體——殘疾人。

              在困難群體中殘疾人最多,在困難群體中殘疾人最困難,殘疾人亟需全社會的共同關愛和扶持!“贈人玫瑰,手留余香”,關心、幫助殘疾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文明指數測評的一個重要依據,讓我們充分發揚中華民族扶殘濟困的傳統美德,弘揚人道主義精神,樹立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的良好社會風尚。

              尊敬的社會各界愛心單位、愛心人士,只要我們心中有愛,我們會伸出雙手去幫助別人;只要我們心中有愛,也會有千萬雙手伸出來幫助我們。“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您的善款將改善殘疾人的生活,您的愛心將為殘疾人撐起一片藍天!

              愛心助殘,功德無量!在第XX個“全國助殘日”來臨之際,零陵區殘疾人聯合會向社會各界愛心單位、愛心人士發起倡議:請您為我區殘疾人公益事業捐一份善款,獻一片愛心!

            扶持殘疾人先進事跡(通用6篇)4

              在我們的周圍,生活著這樣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他們有眼,卻看不到燦爛的陽光;他們有耳,卻聽不到親人的呼喚;他們有嘴,卻不能訴說心中的渴望;他們有腿,卻不能自由地游覽大好河山……他們就是生活在社會最邊緣的殘疾人。他們承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生理、心理的痛苦和折磨,他們是我們這個大家庭亟需關懷的一員。

              昌吉市現有各類殘疾人1。8萬,占總人口的4。4%,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殘疾人事業,扶持關懷殘疾人的力度正在逐步加大,殘疾人生活狀況得到明顯改善。但是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殘疾人群體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目前,全市還有很多殘疾人生活十分困難,有部分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還住在危房之中,有具備康復條件的殘疾人亟需康復治療,有貧困殘疾人亟需輪椅、拐杖、助聽器、助視器等輔助器具,有貧困殘疾學生亟需獲得就學資助,有貧困殘疾人身患重病渴望得到醫療救助,也有眾多殘疾人需要進行各種就業技能培訓。如果得到外界的扶持,他們的現狀將得到極大的改善。

              殘疾人群體存在的困難,僅僅依靠政府目前還難以全面解決,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愛和扶持!昌吉市的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為社會各界投身扶殘助殘公益慈善活動搭建了一個愛心平臺。基金會將嚴格按照章程和有關法律法規管理。所有捐款捐物的'使用通過媒體公開,接受社會各界監督,確保每一份愛奉獻給最困難的殘疾人。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讓我們充分發揚中華民族扶殘濟困的傳統美德,弘揚人道主義精神,樹立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的良好社會風尚,伸出你的手,獻出你的愛,聚水成河,積沙成塔,讓你我的愛心善舉匯成愛的海洋,讓殘疾人兄弟姐妹和健全人一樣和諧幸福地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共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

            扶持殘疾人先進事跡(通用6篇)5

              您可曾想過,有這樣一群特殊而困難的人:他們雖然有眼,但看不見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他們雖然有耳,但聽不到時代的呼喚;他們雖然有口,但無法吐露真誠的心聲;他們雖然有腳,但卻在人生的里程中艱難地爬行……他們多么渴望有社會的關愛,有溫馨的生活!他們是我們這個社會中一個特殊的困難群體——殘疾人學生,他們在生活保障、醫療康復、文化教育、平等參與社會生活以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等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障礙,需要全社會的理解、支持、關心和幫助。殘疾青少年能否正常接受教育,不僅關系著他們自身的前途命運和無數個家庭的幸福安寧,也關系著整個社會的文明和諧。

              每年5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是我國法定的助殘日,為了給殘疾學生以實實在在的幫助,實現他們并不殘缺的人生。我校黨總支、工會、團委向全體黨員干部、向全校師生發出呼吁:愛心無止境,助殘見真情;捐款不在多少,貴在有份愛心;伸出我們友愛的雙手,盡你我微薄之力;點燃殘疾孩子追夢希望,幫助殘疾孩子健康成才。

              天圓地方,我們共享一片藍天;心篤人睦,我們同居一方熱土。讓我們行動起來,用心感動每個人,用愛擁抱每一天。我們堅信,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堅信,愛人者,人恒愛之!愛心無止境,助殘見真情。為了生活在同一藍天下的殘疾兒童能與我們共享社會文明成果,讓我們大家共同伸出援助友愛之手,以拳拳愛心為殘疾兒童撐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我們熱切期盼著您的支持和關愛。“滴水匯成大江,碎石堆成海島”,當一個人有難的時候,眾人的幫助將是克服困難最大的力量。殘疾人是社會弱勢群體中的弱勢群體,關心、幫助殘疾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全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一個重要體現。在這里,我們根據上級文件《中國殘聯關于認真組織好第十九次“全國助殘日”活動的通知》要求,在市教育局的領導和組織下,在今年的“全國助殘日”期間,在全市中、小學開展“用溫情點燃特殊孩子心靈之光”,每人捐獻1元錢的愛心助殘活動。我們通過向全校師生發動募捐活動,希望廣大師生、熱心人士伸出關愛的援助之手,在能力范圍內獻出愛心、慷慨解囊、踴躍捐款救助有特殊困難的殘疾兒童。我們的捐款對最需要的幫助的殘疾兒童來說,無異于是雪中送炭。請伸出你們的援助之手,用自己的愛心托起孩子明天長高的夢想。

              盡管我們和殘疾兒童素不相識,但面對孩子天真無邪的眼神,面對父母真誠的企盼,我們還能無動于衷嗎!如果你愿意伸出援助之手,表達一片赤誠的愛心,請你于5月13日上五向各班團支部捐出你的愛心之款。我們將及時把你帶著滾燙愛心的錢物交到特殊教育學校,資助貧困殘疾兒童。

            扶持殘疾人先進事跡(通用6篇)6

              近年來,城關區政府秉承“以人為本,殘健和諧,共享發展,同圓夢想”理念,緊盯殘疾人與健全人同步實現小康的目標,全力構建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將弘揚人道主義精神、發展殘疾人事業作為建設“幸福中國夢”的應有之義,殘疾人生存發展和社會參與狀況切實明顯提高,殘疾朋友的幸福感明顯增強。城關區先后獲得“全國殘疾人工作百強區”、“全國殘疾人社區康復示范區”、“白內障無障礙區”、“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集體”、“陽光家園”全國示范區等一系列榮譽稱號,發揮了“中心城區”應有的示范帶動作用。

              兩個《意見》:體現政府助殘主作用

              著眼“堅持率先科學發展,打造和諧幸福城關”,以提高殘疾人的幸福指數為目標,城關區政府相繼出臺《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從政策層面為殘疾人事業發展提供強力支撐,促進了殘疾人事業的蓬勃發展。

              城關區將“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建設作為為民興辦的實事之一,按照“全國一流、全省率先”標準,投入資金1億元,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建成集殘疾人就業托養服務中心、康復中心、就業服務中心、兒童康復特教中心、法律援助和心理咨詢中心和圖書館等多位一體、面積達4500平方米的殘疾人綜合性服務中心,構筑了全區殘疾朋友的“溫馨家園”!

              三個“100%”:集聚社會扶殘正能量

              在全區24個街道成立了街道殘聯,選配街道殘聯理事長和殘疾人工作專職委員,在148個社區和18個行政村成立了殘疾人協會,配齊了殘協專職委員,并全部納入公益性崗位,實現了街道殘聯和社區殘協組建率、殘疾人專職委員選聘率、專職委員持證上崗集中培訓率“三個100%”,做到了“三明三有三規范”(三明:殘疾人基本狀況明、殘疾人基本需求明,殘疾人基本服務明;三有:機構有牌子、辦公有場所、崗位有人員;三規范:規章制度規范、臺帳檔案規范、專業服務規范);組建社區殘協工作站,健全了肢殘、盲、聾啞、智力和精神殘疾人親友五大專門協會,組織萬名志愿者服務隊伍,形成了殘疾人工作“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上下貫通,立體覆蓋”的組織服務體系,真正實現城關區殘疾人事業了“平等、參與、共享”的目標。

              “七大工程”:多措幫殘托起幸福夢

              按照“高起點、高水平、保基本、全覆蓋、多層次、可持續”的要求,城關區政府全力實施殘疾人康復醫療、救助保障、文教優化、就業扶助、托養服務、維權和環境優化“七大工程”,著力構建“體系完整、布局合理、發展協調”的殘疾人事業發展體系,全面提升殘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和服務水平。

              ――學有優教,實現各類殘疾兒童義務教育階段零拒絕。將全區所有具有學習能力的義務教育階段殘疾人,全部納入公立學校義務教育范圍,全額救助殘疾學生、殘困家庭子女非義務教育階段學費;大力實施千名殘疾人助學工程,累計為1106名考入高中和大學的殘疾學生、殘疾人特困家庭子女資助學費600多萬元,為474名隨班就讀殘疾學生提供輔助性康復服務,解除了貧困殘疾人家庭的后顧之憂,讓風中蓓蕾享受更多陽光。

              ――勤有其業,讓殘疾人享有勞動權力。著力實施就業扶助工程,堅持技能“輸血”做法,與用工企業合作開展訂單化培訓,四年來投入學費、書本費和培訓補貼共計400余萬元,培訓殘疾人4500余人次;堅持民生帶動就業,積極推進“放心主食”工程,實現210名殘疾人集中就業,月收入達到1500―2500元;堅持項目帶動就業,通過重度殘疾人送餐服務,60余名殘疾人實現就業;興辦“陽光家園”庇護工廠,56名“日間照料”學員每人每月按工能獲得760―1800元的。勞動補貼;加大就業安置力度,創建殘疾人創業和集中就業示范點,給予創業補貼,鼓勵殘疾人嘗試各類居家創業活動,四年來,幫助3872名殘疾人實現就業,其中政府公益性崗位安排200人,按比例安排3486人,扶持自主創業72人,扶持居家就業114人,實現了輕度殘疾人就業全覆蓋,為他們驅散了生活的陰霾!

              ――病有良醫,實現殘疾人康復服務全覆蓋。將殘疾人康復服務納入全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范圍,構建完善“殘疾人康復中心――專業康復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殘疾人家庭”康復網絡,動態掌握殘疾人康復需求,制定個性化康復計劃,實施白內障復明、假肢裝配、聽力語言康復、精神病防治康復、輔助器具適配等專業康復服務項目,實現了“康復進社區、服務到家庭”目標。近年來,累計為437名白內障患者實施免費復明手術;投入120余萬元,實現全區440余名精神病患者免費送醫送藥全覆蓋;投入140余萬元,為殘疾人免費發放各類輔具2630件;年投入資金70余萬元,為16名聾兒,117名腦癱、智障和孤獨癥兒童,3700余名肢體殘疾人提供了康復訓練服務,有效率達80%以上;同時,加大康復人員培訓力度,對13名特教老師、65名殘疾兒童家長、153名社區康復協調員進行業務培訓交流共13批次,有效提升了康復工作水平,讓受損生命重煥生機……

              ――住有所居,努力讓殘疾人圓“住房夢”。安居是幸福之本,更是殘疾人的生活夢想。全面實施農村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工程,累計投入資金近500萬元,為216戶農村殘疾人住上了新建房,在全省率先解決了農村殘疾人住危舊房問題;優先解決150余戶困難殘疾人廉租房申請分配,優先發放殘疾人租賃補貼,適當減免實物配租廉租住房殘疾人的租費;投入資金265萬元,為450戶殘疾人家庭實施了無障礙設施改造,力爭讓每一個殘疾人家庭有了安樂窩、幸福園!

              ――樂享服務,讓殘疾人生活更加美好。在全省率先建成“幸福家園”城關區重度殘疾人居家托養服務中心“,年投入資金1200余萬元,按每人每月552元(每人每年6624元)的標準,為1666名就業年齡段重度貧困殘疾人提供每天15元的免費愛心餐,為180名重度殘疾人提供了居家服務。堅持”搭‘舊車’辦新事,借‘梯’登高“,開發托養服務新領域,與蘭州市康樂老年公寓簽訂合作協議,為20名就業年齡段貧困孤殘人員提供了集中托養;依托蘭州市安定精神病專科醫院,為84名重度精神殘疾人提供了醫學康復和集中托養服務;投入100萬元,打造10家社區”陽光家園“,開辟活動場地80多處,為1512名殘疾人提供了生活照料、生活技能訓練、職業培訓等綜合服務,贏得了廣大殘疾人和社會各界的肯定和贊譽。

              ――法有依靠,讓殘疾人權益切實得到保護。認真落實《殘疾人保障法》和《甘肅省殘疾人保障條例》,成立城關區殘疾人法律援助中心,幫助指導各街道殘聯成立殘疾人法律援助站,先后為233名殘疾人提供了法律援助。及時受理殘疾人來信來訪,接待來信來訪1700余人次,滿意率達到97%。

              ――娛有其道,殘疾人文體活動廣泛開展。以蘭州市創建”全國殘疾人文化體育建設示范市“為契機,大力開展”文化進社區、體育進小區、圖書進家庭“活動;先后組建了城關區殘疾人藝術團、輪椅太極拳、柔力球等三個總人數達200人的'文體團隊,累計開展活動48次;成功舉辦兩屆全區殘疾人運動會暨特奧會,區、街殘聯,社區殘協累計開展殘疾人各類文體活動300余場次,極大豐富了殘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倡導形成殘疾人文體活動”周周有活動、月月有賽事、季季有評比、年年有節會“的良好局面。同時,創辦了城關區殘疾人網站,點擊率上百萬次,中央省市區各類新聞媒體刊發我區殘疾人稿件500余篇,營造了全社會扶殘助殘的良好氛圍。

              一分愛心、十分希望。殘疾人工作是春天的事業,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圓夢奔小康的必然要求。放眼未來,在”幸福中國夢“的指引下,城關區政府將一如既往地維護殘疾人權益,發展殘疾人事業,讓更多殘疾人享受愛心陽光、圓生命夢想!

            【扶持殘疾人先進事跡】相關文章:

            扶持殘疾人先進事跡12-23

            殘疾人創業相關扶持政策05-10

            山東省殘疾人創業扶持05-11

            周寧全力扶持貧困殘疾人創業05-23

            徐州4351萬貸款扶持殘疾人創業05-31

            殘疾人的先進事跡12-30

            湖南湘潭市鼓勵殘疾人創業扶持辦法05-04

            優秀殘疾人先進事跡10-17

            三明市殘疾人就業創業扶持新政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