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保護環境的事跡材料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事跡材料吧,事跡材料是指對本單位具有突出事跡的集體和個人整理出的文字宣傳材料。事跡材料到底怎么擬定才正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類保護環境的事跡材料,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人類保護環境的事跡材料1
美國治污最佳樣板城市
美國田納西州查塔努加市的空氣污染曾經達到非常嚴重的程度,該市居民無法看到阿巴拉契亞山脈,聯邦政府把該市列為為美國最骯臟的城市。
時隔30年,如今這座45萬人口城市的空氣質量達到了美國環境保護局頒布的標準,作為美國治理污染的最佳樣板而受到國際社會的稱贊。聯合國在6月3日開幕的城市問題會議上對查塔努加市政當局的污染治理計劃表示贊賞。該市的污染治理計劃包括:開發自然資源、擴大綠地面積和行人專用場所、建立電動公共汽車系統、開始實施有益于環境的房屋建造計劃。
該市政務委員戴維·克羅克特說:“我們自一開始就明確認識到,單獨依靠政府無法實現治理污染的目標,因此邀請公共和私營行業參加治理城市污染的努力!甭摵蠂鞒峙e行的這次城市問題會議的主要議題之一,是如何推廣查塔努加市的污染治理措施。
人類保護環境的事跡材料2
法國開始重視城市汽車污染問題
法國政府1996年4月提出了一項與城市污染作斗爭,將市民“呼吸對身體無害的空氣”的權利放在神圣地位的方案。
在法國市區行駛的汽車與倫敦一樣激起公憤,而首先站出來為汽車辯護的是商店和其他做生意的人,因為他們擔心限制使用小汽車會使他們失去顧客。
當局是因為擔心夏秋兩季空氣質量會下降而采取措施的。法國公眾擔心夏秋兩季的空氣污染比倫敦和羅馬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柴油車尾所已危及某些郊區的生存。政府提出的措施是規定市政委員會必須監測空氣質量并向公眾通報、制訂凈化空氣的地區計劃和目標、當預測到空氣污染已達到不能忍受的程度時允許局部交通限制實行局部交通限制、重新研究“汽車在有25萬以上人口的大都市的作用”。其中大多數將在1998年之前生效。
盡管議案與公眾的期望相去甚遠,但仍不失為法國的起步。多年來,法國在接受“絕色”問題上落后于許多北歐國家;厥绽脴I相對不發達,直到前不久,空氣質量還沒有被作為一個問題提出來。
人類保護環境的事跡材料3
開發污染物控制技術
1972年6月5日至16日由聯合國發起,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第一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提出了著名的《人類環境宣言》,是環境保護事業正式引起世界各國政府重視的開端。中國政府也參加了這個會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環境保護事業也是從1972年開始起步,北京市成立了官廳水庫保護辦公室,河北省成立了三廢處理辦公室共同研究處理位于官廳水庫畔屬于河北省的沙城農藥廠污染官廳水庫問題,導致中國頒布法律正式規定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和使用滴滴涕。1973年成立國家建委下設的環境保護辦公室,后來改為有國務院直屬的部級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各省(市、區)也相繼成立了環境保護局(廳)。并設立環保舉報熱線12369和網上12369中心接受群眾舉報環境污染事件。
政府的環境保護部門主要職責是執行各級議會(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控制污染物排放政策,鼓勵開發污染物排放控制技術以控制污染,保護和改善環境。
人類保護環境的事跡材料4
京都議定書
京都議定書為了人類免受氣候變暖的`威脅,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三次會議通過了旨在限制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抑制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
《京都議定書》規定,到20xx年,所有發達國家二氧化碳等6種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減少5.2%。具體說,各發達國家從20xx年到20xx年必須完成的削減目標是:與1990年相比,歐盟削減8%、美國削減7%、日本削減6%、加拿大削減6%、東歐各國削減5%至8%。新西蘭、俄羅斯和烏克蘭可將排放量穩定在1990年水平上。議定書同時允許愛爾蘭、澳大利亞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別增加10%、8%和1%。
《京都議定書》需要在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55%以上的至少55個國家批準,才能成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公約。中國于1998年5月簽署并于20xx年8月核準了該議定書。歐盟及其成員國于20xx年5月31日正式批準了《京都議定書》。20xx年11月5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京都議定書》上簽字,使其正式成為俄羅斯的法律文本。截至20xx年8月13日,全球已有142個國家和地區簽署該議定書,其中包括30個工業化國家,批準國家的人口數量占全世界總人口的80%。
美國人口僅占全球人口的3%至4%,而排放的二氧化碳卻占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國家。美國曾于1998年簽署了《京都議定書》。但20xx年3月,布什政府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將會影響美國經濟發展”和“發展中國家也應該承擔減排和限排溫室氣體的義務”為借口,宣布拒絕批準《京都議定書》。
20xx年2月16日,《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以法規的形式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為了促進各國完成溫室氣體減排目標,議定書允許采取以下四種減排方式:
一、兩個發達國家之間可以進行排放額度買賣的“排放權交易”,即難以完成削減任務的國家,可以花錢從超額完成任務的國家買進超出的額度。
二、以“凈排放量”計算溫室氣體排放量,即從本國實際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數量。
三、可以采用綠色開發機制,促使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減排溫室氣體。
四、可以采用“集團方式”,即歐盟內部的許多國家可視為一個整體,采取有的國家削減、有的國家增加的方法,在總體上完成減排任務。
人類保護環境的事跡材料5
垃圾變“煤餅”新技術
德國杜塞爾多夫的機器制造者林德曼發明了使廢品能夠重新利用的技術。新工藝的主要設備就是一部垃圾壓力機,在這部機器里,通過高壓和磨擦生熱使垃圾的分子結構發生變化。經過機械和高溫處理,垃圾中所含的較高的塑料成分(例如粉碎后的舊汽車部件)可以變成“煤餅”。這些作為回收物資的“煤餅”可以用于高爐或化鐵爐,也可以用于垃圾焚燒設備或者存放起來,不污染環境。
壓成“煤餅”的做法可以使過去的垃圾量減少到1/7,而且“煤餅”還可以繼續被加工成顆;蚍勰。用這樣的“煤餅”做成的“煤末”可以代替真正的煤末,熱值同褐煤的熱值不相上下。
操作方法:在雙螺旋壓力機里裝填輕垃圾,這些垃圾是經過粉碎機處理、把金屬回收后剩下來的。這些垃圾里包括橡膠、玻璃、養料、汽車座墊、泡沫塑料、門窗護板、污物等。在壓力機里對這些起東西進行處理時,不僅僅是起到壓制作用,而且這些東西還完全混合在一起。這樣一來,這些東西便達到了相同的燃點。
【人類保護環境的事跡材料】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