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思考
在當今社會,創業已不僅僅是個體或者小團體的行為,而是直接關系到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環節。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思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思考
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并強調完善支持自主創業、自謀職業政策,加強就業觀念教育,使更多勞動者成為創業者。這一論述表明,在我國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新形勢下,創業將成為解決我國就業問題的重要途徑。高職院校必須適應這一新的發展趨勢,以就業為導向, 把鼓勵創業、支持創業擺到畢業生就業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創業帶動就業長效機制。
一、推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機制
1.以就業為導向, 突出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我國正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發展現代產業體系,現代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急缺高素質高技能專門人才。面對這個時代的背景,高職院校要以市場和就業為導向,針對學生的特點,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性。
高等職業教育要求突出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為此,首先,要加大課程建設與改革的力度,建立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準,課程教學要以圍繞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為目標。其次,要建立優秀的“雙師型” 隊伍,樹立教師教學的新理念,努力完成對高等職業教育教學過程的重新認識,改變傳統教學觀,變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注入職業能力培養的新元素。
2.根據崗位需求, 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要求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把工學結合作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高職院校要根據人才培養的目標,按照就業崗位對素質和能力的要求,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 確保學生從學校到工作崗位,實現零距離對接。同時, 在工學交替、社會實踐等方面進行一些有益的嘗試和探索, 創新人才培養機制, 突出實踐和應用能力的培養,構建學生就業、創業的基本素質、能力和技能。
二、倡導創業理念,完善創業教育機制
1.開設創業指導課程。為樹立學生的創業思想,高職院校應當整合就業指導課程的有關內容,開設創業指導課程,進行創業知識的傳授和創業技能的訓練,提倡學生創業和創新就業。改變目前就業指導課程在臨近畢業學期才開課的現狀,將創業指導課程在第一學期開設,將其與學生的人生規劃、職業規劃緊密結合,從新生入校即開始謀劃人生,樹立創業思想。
2.專業課程教學融入創業教育。教師要將創業教育的思想滲透到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 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育創業觀念,提高學生的創業技能。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教師要從不同的視角,關注創業,探討創業過程中各個專業領域可能存在的風險、陷阱、機遇、商機, 為學生創業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教育學生樹立企業家的精神, 培養企業家的思考方式和行為方式,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和創業潛能。
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成效分析
(一)創業扶持政策鼓勵帶動就業。
幾年來,嘉興市針對畢業大學生,城鎮登記的失業人員,農村土地流轉征用后的閑置富余勞動力等創業群體,制定了一系列對創業項目的扶持政策,通過稅費減免、創業補貼、創業貸款、專項資金等有效手段鼓勵和扶持自主創業。自20xx年來嘉興市每年創業就業政策性補貼近1億余元,實現稅費減免近1.3余億,創業性貸款近60余億元。通過政策扶持促進創業,每年新增近4萬名創業者。
(二)創業孵化基地構建帶動就業。
嘉興市以各縣(市、區)現有的各類工業園區為依托,把各縣(市、區)特色規模經濟和新興產業支柱進行有力整合,充分利用企業轉型升級后的閑置廠房、城市有機更新建設的閑置場地等設施,加強聯合協作,建立各種形式的創業孵化基地。 幾年來,嘉興市陸續建成小型企業創業基地近百家,其中近70家被認定為“嘉興市創業基地”,有6000余家企業入駐基地,提供了近10萬個就業崗位,創業帶動就業的比例達到近1:17。
(三)新型特色創業模式帶動就業。
一是以高科技創新創業帶動就業。嘉興科技城以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嘉興中心兩大核心為龍頭,通過推動人才、技術、資金等資源集聚,培育高科技創新創業基地,孵化高科技企業累計近300家,提供就業崗位近4000個。二是以區域品牌經濟帶動就業。堅持因地制宜、錯位發展,著力擴權強縣,打造特色經濟品牌,逐步形成了“一縣一業”、“一鎮一牌”的格局。如秀洲區王店鎮的“中國小家電城”、桐鄉市濮院鎮的“中國羊毛衫名鎮”、海寧市許村鎮的“中國布藝名鎮”等均為當地近90%的富余勞動力提供了就業崗位。三是以配套功能園區建設帶動就業。嘉興汽車商貿園主要通過展覽、銷售、配件、維修、金融、保險等配套服務要素,成為一站式服務的綜合性汽車商貿專業園區。園區累計入駐企業200余家,帶動就業人數達近3000人。
以創業帶動就業的影響因素
(一)創業帶動就業的形勢嚴峻。國際市場需求機構的變化,國內經濟下行壓力的加大,轉型升級速度的加快,長期積累的矛盾不斷凸顯,一些勞動密集型生產型企業,由于技術裝備和生產工藝相對落后,又存在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等問題,加上高科技投入小、結構調整資金不足、市場適應力不強等因素,造成部分創業企業存活難,直接影響帶動就業。
(二)創業扶持工作不扎實有效。各級政府部門對創業扶持的政策落實依然存在不到位的現象,在政策的宣傳、資金的安排、項目的征集、人員的培訓、企業的管理等方面沒有起到扎實有效的指導扶持。一些有創業意向的勞動者不能樹立創業的信心,一些有創業能力的勞動者找不到創業項目和途徑,無法更大限度地實現自主創業,帶動就業。
(三)轉型升級對勞動者的要求。嘉興統籌城鄉配套改革中,農用土地流轉征用后,這些失地農民轉變為市民,由于他們沒有一技之長,短時間內很難適應企業員工的素質要求,造成部分農民工的被動失業;高技術投入生產、落后產能的淘汰等因素造成企業部分工人的轉崗和企業裁員;部分畢業大學生由于學校期間理論知識的學習所占比重遠遠大于實際動手操作,在較長時間內無法適應企業一線工人的素質要求。
以創業促進就業的對策建議
(一)直面經濟形勢,鼓勵大膽創業。各級政府部門要正確分析當前經濟發展形勢,既要看到發展中的困難,又要把握自身的優勢,積極做好宣傳鼓動工作,增強企業創業信心,積極獻計獻策,加大行政推動力度,及時做好指導服務工作。
創業企業要積極應對當前經濟發展形勢,我們要善于在危機中看到商機。在新興產業的培育、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過程中,要不斷克服困難,加強團結協作,強化市場主體意識,提高市場競爭力,強化社會責任,推動創業帶動就業。
(二)改善創業環境,做強創業企業。各級政府部門要善于利用各種資源 改善創業環境,積極幫扶企業,使創業企業做大做強,吸引更多的勞動者就業。發揮地域優勢,嘉興位于上海,杭州,蘇州三城市中心,建立同城經濟理念,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模式,加強資金,技術,人才和其他高端元素的吸納和積聚。加強信息互通和資源共享,積極引進三地企業來嘉落戶。
發揮行業優勢,在“一縣一業”行業格局基礎上,鼓勵一些小、遠、散的創業企業進園區、入行會,既降低了生產成本、減少投資的盲目性,又在銷售存在互補性,將會實現行業內全部企業的共同致富。
(三)優化創業結構,實現創業、就業。加強對高層次領軍人才的引進,通過專門的扶持政策,暢通創業渠道,積極搞好配套服務,讓他們的投資資金、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兌現成經濟效益。
充分發揮異地嘉興商會的橋梁作用,及時向在外禾商傳遞嘉興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態,積極引導回歸投資創業,并通過其在當地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外地商家來禾創業。抓好畢業大學生的創業教育和技能培訓,以“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大學生創業園”等為載體,通過大學生創業擔保貸款基金等政策加以扶持,使他們更好地創業、就業。針對農村閑置勞動力,組織開展以家政、綠化、保潔、保安等專項職業能力培訓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由當地農村勞務合作社吸納為成員,達到充分就業和穩定就業。
【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思考】相關文章:
沂水縣就業政策促進創業帶動就業05-27
關于做好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思考07-05
海南省完善創業政策 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09-30
遂川:全力促進創業帶動就業顯成效07-06
重慶北碚區促進大學生創業帶動就業07-18
促進城鄉婦女創業就業的 實踐與思考10-12
廣東省延長稅收扶持期限促進創業帶動就業09-07
洪澤:以服務推動就業、創業帶動就業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