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職畢業生就業質量現狀分析與提升論文
摘要:本文在分析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現狀的基礎上,從提高就業質量的角度,以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畜牧獸醫專業為例,提出提高畢業生就業質量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高職院校;就業質量;措施
職業教育的本質就是就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要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直接為國家社會經濟提供一線技能型的人力資源支撐。高等職業教育在建設高等教育強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規模已經是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新時期高等職業教育面臨的重要問題是如何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從基于規模的“外延式”發展向基于質量的“內涵式”的可持續發展,職業教育質量最直觀的體現形式就是畢業生的就業質量。近年來,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每年向行業、企業輸送400多名畜牧獸醫專業畢業生,行業發展需求使畢業生成為企業的“搶手”人才,該專業也是學院每年就業率較高的專業之一。除此之外,企業對畢業生的較高好評率以及“麥可思”第三方的調查數據充分說明,畜牧獸醫專業的畢業生有較高的就業質量。新形勢下,“高就業率”或“一次就業率”已經不能成為就業的主要標準,“就業難”已不能成為可考慮的因素,如何提高就業的穩定性、薪酬待遇、晉升機會、職業發展等就業質量問題,成為高職院校就業工作面臨的新挑戰,也是學校賴以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指標。
一、高職就業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的職業教育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應用型、技能型人才,促進高等職業教育和經濟社會的發展。在就業工作中,將就業率作為衡量辦學質量、就業質量的重要指標,無可厚非,但就業質量的好壞不能簡單地等同于就業率的高低,還應包括專業對口率,工作穩定性,薪酬待遇,滿意度,工作環境保障,培訓、晉升機會及自主創業率等。
1.片面追求就業率,急功近利。多數高職高校將畢業生初次、最終就業率看作就業考核的重要指標,并制定了各種獎懲制度,保證高就業率。從事畢業生就業工作的輔導員、班主任在這種環境下將就業歸入學就業教育,通過班會的形式強調就業的重要性,在獎勵制度的影響下,催促學生簽訂就業合同。多數學生在輔導員、班主任的催促下,甚至擔心就業會與畢業資格掛鉤,不得不臨時簽訂就業協議應付了事,這就導致了學生不去單位工作,造成虛假就業,或者硬著頭皮做自己不感興趣的工作,影響就業穩定性和專業對口率,對學生長遠的職業發展不利。
2.就業指導缺少系統性、專業性。隨著高職院校辦學規模的提升,畢業生人數不斷增長,學生就業壓力增加,就業形勢日趨復雜,這給學校的就業工作帶來更多的新挑戰。就業指導工作人員大多是從事學生管理的輔導員、班主任,在學生就業、創業方面缺乏專業性指導,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程度低,基本上從事畢業材料的收集、提高就業率、檔案整理派遣等事務性工作。行政人員、專業教師及教學、學生工作、就業工作等部門之間對就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如何分工及有機整合尚未理順,對就業、創業指導課程如何完善尤其是學生入學后接受就業教育的系統性,認識并不清晰。
3.校企合作與就業的沖突。許多高職院校開展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推出企業冠名“訂單班”、“工學交替”等模式合作育人、合作就業,但在實行過程中,出現合作不深入的情況,只停留在表面,并沒有根據學生的特點制訂合理的培養、培訓方案,缺乏職業規劃,甚至可能將學生“賣給”企業,導致他們在企業的“存活率”不高,影響就業質量。另外,參加校企合作班的學生錯過很多參加招聘會的機會,就業選擇面窄,等實習結束后再擇業就會比較困難,如果學生不能按期簽約,或為了能提早離開企業,隨便簽約以申請離開,結果造成虛假就業。
4.缺少就業跟蹤調查,職業發展關注不高。一些高職院校對學生就業去向的調查、關注不夠,表現在畢業生離校后,學校把精力轉移至在校生的教育、教學、招生等方面,認為就業率達到要求,就業跟蹤調查就可以放一放;認為學生已經畢業,學校的義務就基本結束了。從事就業工作的輔導員、班主任會功利性地對待就業,在學生畢業后,根本無暇關注他們的就業動態情況,再加上學校對這方面并不重視,沒有出臺相應的制度、措施。而且,學生畢業后,由于工作性質和地域性的關系,學校與學生的聯系難度增加,客觀上也會影響跟蹤調查工作的開展。
二、提高就業質量的措施
針對高職院校就業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入分析影響就業質量的因素,結合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畜牧獸醫專業的人才培養、校企合作及就業工作實踐,提出四點有效的措施。
1.構建“課堂—養殖場”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關系著畢業生的競爭力。職業院校要依托校內外實訓基地,根據專業特點和社會需求,進行專業課程合理設置,開設課堂養殖場,采用課堂工作間等教學模式,實現知識、理論、實踐的一體化,讓學院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實現有效對接,提升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專業技能水平和職業素養,增強其就業核心競爭力。例如,學院引入國家級龍頭企業江蘇高郵鴨集團進駐校企合作示范區,共建“校中廠”,為“課堂—養殖場”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實施提供平臺!罢n堂—養殖場”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將三個學年六個學期劃分為4個階段,讓學生從課堂到養殖場“工學交替”,把五大養殖任務課程搬到養殖場,徹底改變“黑板上養殖”的現狀。圍繞職業崗位群,進行職業基本素養、崗位基本能力、崗位核心能力、頂崗綜合能力的訓練,使學生具備“養、繁、防、銷、管”的崗位能力,提升就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2.加強職業規劃指導,提升就業競爭力。畜牧獸醫專業畢業生主要面向養殖類行業、企業就業。隨著國家對農業發展的重視和行業的快速發展,畜牧獸醫專業具有較大的就業空間和較好的就業前景!90后”畢業生選擇工作存在偏向“重腦力、輕體力”,喜歡工作輕松且高薪的職業,職業觀、擇業觀不明確等特點。針對就業現狀,職業規劃指導尤其重要,通過規劃課程、講座、規劃比賽以及其他形式的教育指導,引導畜牧獸醫學生深刻意識到行業的特點,對自我進行正確定位,找出自己的興趣、特長、能力所在,形成核心競爭力。除此之外,職業規劃教育的重點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鼓勵他們參加創新、創業競賽。學校應提供學生創業孵化平臺,讓競賽獲獎的創業設計作品進駐校內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在創業指導教師手把手地指導下進行創業實驗、實踐,提升創業氛圍、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業素養,有助于培養更多的“雞老板”、“豬老板”。
3.職業指導全程化,就業服務個性化。相當多學生在進校后對自身的就業能力和職業能力沒有形成充分的、完全客觀的認知,表現出前景迷茫,影響就業。開展專業教育,利用專業教育使學生客觀認識所學專業和畜牧業的內在發展特性,培養其在職業技能、動手操作等方面的競爭優勢,腳踏實地地工作,一點一滴地積累經驗,以謀求職業發展。開展企業文化進校園活動,介紹行業現狀和發展前景,讓學生在進校后感知企業,塑造職業素養,為職業選擇預熱,減少迷茫。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讓學生客觀評價自己,正確認識自己的就業能力和職業能力,找準定位。開展就業指導活動,通過就業類社團活動、模擬招聘、創意大賽、主題教育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就業創業知識競賽等活動,營造良好的就業教育氛圍。完善職位需求、就業政策、指導咨詢、網上招聘等就業信息服務平臺,調動一切力量采集適合畢業生的有效就業信息,并在第一時間通過各種渠道向畢業生發布,定期安排職業指導教師進行現場咨詢指導,及時解答學生所關心的問題。針對就業有困難的學生進行一對一的咨詢指導,引導他們正確地評價自己,找出優劣勢,冷靜分析面臨的就業形勢和職業環境,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相統一,找準就業定位和奮斗方向。
4.校企互動,為學生提供就業平臺。建立校企合作關系,推行“企業訂單式”、“現代學徒制”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不斷深化產教研融合、協作的育人機制。綜合對部分企業的調研和對學生就業取向的分析,選取學生滿意度高且行業的優勢企業作為“訂單班”企業。這些企業涉及養殖、銷售、管理等各個方向,它們各具特點,要盡量考慮學生的崗位需求,根據對畢業生實習有提高、入職有保障、職業有發展的原則幫助學生就業,提高就業質量。目前已經與正大集團、中糧集團、光明食品集團、雙胞胎集團等12個國內知名農牧企業建立了6種合作模式,這些企業涵蓋養豬業、牛羊業、飼料業、水產業、寵物業等,學生可以根據就業方向,自愿選擇加入“校企合作班”,針對性地學習企業課程,提高崗位適應性和綜合職業素養!艾F代學徒制”是通過學校與企業的深度合作,由教師與師傅聯合培養人才的一種培養模式!艾F代學徒制試點班”實行“招生即招工”的制度。學院與光明食品集團上海農場合作開辦了2012級“現代學徒制”養豬與豬病防制專業方向特色班,校企共同制訂適合現代化養豬生產需要的人才培養方案,實現合作育人、合作就業。
三、結語
畢業生的就業質量關系著民生,關系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承載著每個家庭的希望,是每個青年學生“中國夢”的最直接體現。政府、學校、行業應三方聯動,不斷探索、創新育人機制,切實提高畢業生的就業創業能力,提高就業質量,這才是檢驗就業工作成效的重要標準。
參考文獻:
方黛春。高職畢業生就業質量影響因素及提升.出國與就業,2011,(4 )。
王振,黃雪飛。高職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的研究與思考.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1 )。
王利剛,張響英,張力。高職畜牧獸醫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機制探索.大學教育,2013,(22)
【高職畢業生就業質量現狀分析與提升論文】相關文章:
化學專業就業現狀分析06-28
高職物流專業就業形勢分析01-19
數學與應用數學現狀分析與就業前景分析06-27
高職學生就業心理問題分析及應對策略論文11-24
大學生就業形勢現狀分析05-11
高質量就業創業教育分析03-02
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分析04-24
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分析01-26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就業方向與就業前景分析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