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國外職業指導理論的借鑒與運用
摘要:理論是實踐的先導,職業指導工作要有新的發展,理論突破是關鍵。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外許多職業指導專家運用發展心理學、自我心理學和社會學等方法,探討職業選擇和職業適應問題,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在目前我國職業指導理論體系尚未形成的情況下,學習、借鑒國外職業指導理論對我國職業指導理論和實踐工作都具有重要作用。關鍵詞:國外,職業指導
職業指導我國的職業指導工作,由于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局限,起步較晚,目前尚未形成較完整的理論體系。在這種情況下,加強國外職業指導理論研究,對于新時期職業指導理論體系的形成、職業指導工作的開展都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一、國外職業指導理論概述國外職業指導理論的全面發展要歸功于心理學,尤其是心理測驗技術的發展。二戰后,社會學家和職業指導工作者廣泛運用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研究職業問題。50年代之后,逐漸形成眾多的職業指導理論派別,職業指導理論趨于系統化和多樣化。較成熟的理論研究成果有:特性——因素論、人格類型論、需要論、心理動力論、職業選擇發展論、行為論、決策論等。這些理論派別,盡管模式不一,見解各異,但各種理論之間互為補充,或者強調個人因素,或者強調社會因素,或者強調兩者的綜合,F將各理論派別作一概述。
1.個人取向。
這類理論重在從個體的角度來探討職業行為,重視個人的需要、能力、興趣、人格等內在因素對職業選擇與職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個人取向的理論又可大致區分為三類:以強調個人特性與職業特性相匹配的特性論模式(如特性—因素論、人格類型論);以強調個人內在動機為核心的動力論模式(如需要論、心理動力淪);以發展的觀點來研究個體職業行為的發展論模式。
2.社會取向。
這類理論傾向于研究作用于個人職業選擇和職業發展的社會環境因素,強調個人所處的家庭與社會環境等外在因素在職業選擇與職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包括社會學理論、經濟學理論等。
3.綜合取向。
這類理論認為,無論是個人因素還是社會環境因素,都不能單方面決定個人的職業選擇和職業發展。職業選擇與職業發展既受個人因素的影響,也受個人所處的家庭與社會環境的影響,兩者相互作用,共同決定個人的職業行為。這類理論有行為論和決策論。
上述職業指導理論在學校職業指導工作中廣泛應用的是特性—因素論和職業選擇發展理論,現將這兩種較有代表性的理論作一簡要介紹:
特性—因素論主要以個性心理學和差異心理學為基礎,承認人的個性結構存在客觀差異,強調心理因素在職業選擇中的匹配作用,重視心理測量技術的運用和問題的診斷。職業指導的過程由三步組成:第一步是評價求職者的心理和心理特點,第二步是分析各種職業對人的要求,并向求職者提供有關職業信息,第三步是人—職匹配,指導人員在了解求職者的特性和職業的各項指標的基礎上,幫助求職者進行比較分析,以便選擇一種適合其個人特點又有可能獲得的職業。職業選擇發展理論是一種縱向職業指導理論,重在對個人的職業傾向和職業選擇過程本身進行研究。發展論認為,人們的職業意識和要求并不是在面臨就業時才具有,而是在童年時就孕育了職業選擇的萌芽,隨著年齡、資歷和教育等因素的變化,人們職業選擇的心理發生變化。職業傾向形成的各個不同發展階段,既與身心成熟程度密切相關,也是個人社會化的重要內容。發展理論的提出,打破了人們歷來把職業選擇看作是個人生活在特定時期出現的單一事件的觀點,明確指出人的職業選擇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職業指導要研究人的職業心理發展階段,根據人的職業成熟發展程度,通過日常有意識的教育工作來進行。同時,人的職業發展貫穿于人的一生,因而職業指導工作也是一個長期的系統的過程。
二、國外職業指導理論的借鑒國外職業指導理論,對于我們確立學校職業指導的任務、形式、方法、途徑等都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1.學校職業指導的任務。
根據職業選擇的發展理論,職業選擇不是個人面臨就業時的某個單獨事件,而是貫穿于個體生命的全過程。為此,職業指導應作為發展個體健全的職業自我觀念而貫穿于教育的全過程。
學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從個人的角度講,是促進個人的全面發展,包括德、智、體、美諸方面;從社會的角度講,是為社會培養合格的勞動者。合格的勞動者這一概念意味著個人不僅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質、專門的知識與技能,以及良好的身體素質,而且要具備基本的“職業角色技能”,用發展論的話來講,就是“職業自我概念”。因而個人的全面發展同時也包含著職業角色技能的發展,這方面恰恰是我國以往教育中的薄弱環節;谝陨险J識,學校職業指導的基本任務在于:幫助學生認識自我,了解職業世界,促進學生職業自我概念(包括職業角色技能與生活角色技能)的形成與發展。
2.學校職業指導的基本形式。
學校職業指導的基本形式有兩種:一是開設專門的職業指導課程;二是將職業指導滲透入各門專業課程教學之中。兩種形式互為補充。
職業指導課程是通過正規教學的形式,由專職教師或職業指導專家擔任教學工作,全面系統地向學生傳授職業知識,幫助學生探索自我,了解職業世界,合理地設計自己接受教育的計劃和選定未來的職業。其教學方式多種多樣,除課堂教學之外,還可采取其他方式,如利用補充讀物實施職業指導或利用聲像資料實施職業指導,此外還有參觀與訪問、勞動實習等。
職業指導的另一種形式是將職業指導滲透于各門專業課程的教學中。任課老師結合專業課程教學不僅傳授具體的專門知識和技能,而且闡明這些知識與技能在職業領域中的應用,以及應用中所應遵循的各種規則。這樣,學生不僅學到了專門的知識和技能,而且知道這些知識與技能的運用價值,以及如何在職業領域中運用這些知識。
3.學校職業指導的方法。
學校職業指導的關鍵就是要全面了解學生,并使學生正確地理解自己。學校職業指導的方法主要有心理指導、信息咨詢指導和校正性指導。
心理指導主要針對在職業選擇方面個人心理準備不足的學生,指導的目的在于使學生增進自我認識,并確定與個人特征相符合的職業領域。心理指導必須建立在對學生心理狀況(包括能力、興趣、理想、價值觀、職業發展水平等)充分了解的基礎上,通過心理測驗技術和心理咨詢方法的運用,幫助學生確定適合于自己心理特點和能力范圍的職業領域。
信息咨詢指導是一種通過職業信息的提供來幫助學生增進對職業世界的了解的方法。學生職業定向方面的許多問題都源于缺乏對職業世界的廣泛而深入的了解,因而職業信息咨詢服務便成為職業指導的一種常用的方法。職業指導者可通過口頭的或書面的、聲像的等形式向學生全面深入地介紹社會職業狀況,各種職業的性質、條件及發展機會等信息。在介紹各種職業資料時,指導者應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說明與分析,這樣才能使學生對有關職業的知識與自我進行對比性評價,從而收到良好的指導效果。
校正性指導主要針對職業選擇錯誤的學生。這類學生包括:職業選擇與個性心理、生理素質不相符合者,職業選擇與個人能力、所學專業不相符合者,以及非主觀原因引起的職業選擇錯誤的學生。校正性指導應了解造成學生職業選擇錯誤的原因并幫助他們去克服。
4.學校職業指導的途徑。
國外尤其是發達國家學校的職業指導已形成了國家、社會、學校、企業、家庭網絡化格局。借鑒國外職業指導理論,我國學校的職業指導途徑可以采用網絡化形式進行,即國家成立學校職業指導服務機構,學校設置專門課程,學科職業指導滲透,校內專職教師咨詢,校企合作等形式。同時應建立和完善學校職業指導的各項規章制度和管理細則,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國外職業指導理論的借鑒與運用】相關文章:
職業指導踏上征程08-07
古人招聘面試智慧借鑒08-09
《中國好聲音》對險企的借鑒07-26
如何對被動型求職者進行職業指導07-31
抽屜理論介紹03-20
國外高校人才培養方案08-16
人在國外還能AC面試?08-09
面試者語言運用的技巧04-20
生涯發展理論概述08-11
職業指導員提醒:求職面試應避免五種錯誤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