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創業春秋:趙書龍的創業故事
風趣儒雅的趙書龍正在小笠原鑄造有限公司寬敞的廠區內巡視。他不時詢問公司的生產情況,周圍的管理人員一一回答。這位坐擁兩億資產的商界精英白手起家,憑借超人的膽略,書寫出了富有傳奇色彩的創業故事。
棄政從商創大業
晉東南衛校畢業的趙書龍,早年被分配到陽城縣機關工作,一干14年。1997年,他籌措10萬元資金,下海創建了陽城縣融恒商貿有限公司,開始了艱苦的創業歷程。
從政界走向商界是他人生的一大轉折。雖然做好了吃苦的準備,但商海之險惡仍然讓他充分品嘗到了艱辛。在搞礦石換生鐵的貿易中,他曾獨自一人到礦區尋找優質礦石,足跡遍布陜西、甘肅、內蒙、安徽、東北等地區,有時候一次進山七八天出不了山,經常和礦工們睡窩棚、啃窩頭。經過半年的考察,他終于弄清了礦石的分布及成分,購回礦石做成第一單生意。信心滿懷的他又籌措到30萬元準備大干一場,從甘肅發回了2000噸礦石,從鐵廠換得300噸生鐵發往南京,但一個月過去卻無人問津,有客戶說生鐵不合格。又兩個月過去了,他不但沒有銷出去一塊鐵,還賠進去十幾萬元。趙書龍傻了眼,經過咨詢才知道生鐵含磷量過高,不適合做精密鑄件,但是卻適合做汽缸套。趙書龍茅塞頓開,“順藤摸瓜”將生鐵銷給了正在急需貨源的南京缸套廠。
有了大買主,趙書龍用以貨易貨的方式輕松做了兩年生意,搜集了大量市場信息。他常常琢磨,晉城有豐富的煤鐵資源優勢,為什么長期以來只會挖資源、賣資源,不去將資源就地轉化,提高產品的附加值?經過分析,他決定在晉城上個生鐵深加工項目。而當時全國農用柴油機生產廠家上百家,柴油機缸套用量非常大,市場前景廣闊。他找到南京缸套廠供應經理,提出合作辦廠的想法,竟然順利簽訂了合作協議。
他盤回沁水縣的一個停產企業,帶著14名員工進駐到當時只有滿目荒草的院子。他撿起半根粉筆,在工房的黑板上寫下“創業艱難,務求同心,爭做英雄,共鑄輝煌”十六個字,激勵大伙艱苦創業。他們用了不到半年時間,拆除上百噸廢舊設備,建成1座5噸熱風化鐵爐,安裝了28臺離心澆注機,一次試產成功。南京缸套集團先后派出28名技術和管理人員,為他們培養出技術過硬的員工骨干,使產品很快批量生產并投放市場。
借船出海邁大步
2004年,是趙書龍創業的又一轉折點。建廠不久的`山西晉城小笠原鑄造有限公司對晉城市鳳巢建設有限公司進行股權轉讓,但該企業由于資金緊張,收購存在很大困難?春萌毡拘◇以I株式會社先進管理理念和企業品牌的趙書龍,毅然買下了開發區鳳巢公司的全部股份,成為小笠原的經營者。
進入小笠原后,面對自動化的設備、全新的生產模式,趙書龍仔細觀察、學習、實踐,常常工作到深夜一兩點,終于搞清了企業的基本情況,從外行變成了內行。他認識到,資金困難并不是企業的主要問題,人才才是企業發展的關鍵。小笠原員工多是農民,為了讓他們盡快駕馭現代化設備,他高薪聘請技術人員培訓員工,還把幾個大中專畢業生送到日本實習,為企業發展網羅人才。
通過與日本客戶的合作,他們不僅學到了日本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理念,也學習了日本人一絲不茍、任勞任怨的工作作風。一次給客戶生產的20噸產品,按照技術標準要求只達到下限,這樣的產品可以出廠卻存在風險隱患。為保證質量贏得信譽,趙書龍決定全部報廢回爐,企業的損失達10多萬元。許多人想不通,趙書龍專門召開職工大會做職工的思想工作,使大家認識到質量才是企業的生命,雖然輸的是產品,贏得的卻是市場。
多年來,小笠原在與客戶的合作中,無論有多大的困難都保證按時供貨,沒有出現一次違約。他們經常采用小批量多批次長途運輸供貨,雖然增加了成本,但保證了客戶生產的需要,贏得了客戶的信任。在良好的信譽下,小笠原產品的市場越來越大。為了擴大生產規模,公司董事會決定投資3.5億元,實施年產9萬噸汽車配件項目。昆山富士和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得知信息,主動提出合作事宜,并簽訂了合作協議,預計該項目建成投產后,企業年銷售收入可達2億元,同時帶動冶煉、運輸、印刷、包裝行業發展。
如今,趙書龍帶領他的團隊,正在一步一個腳印地書寫著更加輝煌的篇章。
【晉城創業春秋:趙書龍的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關于創業的故事03-04
2016創業故事02-27
草根的淘寶創業故事04-07
2016我的創業故事03-17
2016求職創業故事03-02
2016創業故事案例02-26
著名人物創業的故事03-26
80后的淘寶創業故事03-06
來自農村的淘寶創業故事03-06
張向東的創業故事經歷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