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培訓的三重境界
歷史上,有關三重境界的提法很多,比較經典的有:
宋代禪宗認為,修行的第一重境界是"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芳跡";第二重境界是"空山無人,水流花開";第三重境界是"萬古長空,一朝風月"。這三重境界中都有一個"空"字,每一重境界體現的就是對"空"的三種不同理解。第一重境界中的"尋",表明人向上天追問自身起源,追問所謂"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到哪里去?"的千古難題;第二重境界中的"無",表明人已經從自然中剝離出來,與外在的"水流花開"自成一獨立世界;而第三重境界中的"萬古"與"一朝"的融合同一,則說明了人對有限時空的超越,經過否定之否定之后達到天人合一之境。
唐代王昌齡也提出過"詩有三境"之說:一曰物境,欲為山水詩,則張泉石云峰之境,神麗絕秀者,神之于心,處身于境,視境于心,瑩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娛樂愁怨,皆張于意而處于身,然后弛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張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則得其真矣!王昌齡的三境說主要由熔裁佛學"三識性"而來。所謂"詩有三境",指詩有三種審美心靈品格與境界,而從佛教的美學角度分析,所謂"物境"、"情境",僅"物累"、"情累"而已,惟有"意境"作為"真"境,才是無悲無喜、無善無惡、無染無凈、無死無生之空靈的一種"元美"境界,
不僅詩有三境,學詩亦有三境。受禪宗思想的影響,南宋詩論家嚴羽在《滄浪詩話》中,提出學詩的三境:"其初不識好惡,連篇累牘,肆筆而成;既識羞愧,始生畏縮,成之極難;及至透徹,則七縱八橫,信手拈來,頭頭是道也。"就詩人的主體而言,心靈最初是自由自在的,不辨美丑,處于童真狀態;當認識到規矩和成法之后,就陷入束縛和捆綁之中;最后擺脫一切外在的桎梏,獲得了主體與客體的契合,也獲得了真正的、純粹的自由。這時,方能"行住坐臥,無非是道,縱橫自在,無非是法"。
晚清一代宗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指出:"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罔不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说谝痪辰缫!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说诙辰缫。‘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他講的是治學的三個境界。 第一境界是總結和學習前人的經驗這是做學問的起點。 第二境界是應深思熟慮,就像熱戀中的情人那樣熱切、不惜一切的追求自己的目標。第三境界只有在學習和苦苦鉆研的基礎上,才能夠功到自然成,一朝頓悟,發前人所未發之秘,辟前人所未辟之境。
【培訓的三重境界】相關文章:
員工關系管理的最高境界07-30
好領導7種境界08-01
挑戰實習生的最高境界08-03
職場江湖的3+1種境界07-30
就業者必須知道的三重三輕規則08-09
不要為了培訓而培訓08-05
培訓札記:面授培訓的感悟08-09
求職培訓:培訓“面霸”08-01
培訓中國與中國培訓的關系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