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圍獵”海外中國職場精英
如果在海外工作,工作的內容是吃飯、喝酒、聊天,目標是認識中國人,是不是很愜意呢?
這樣的工作不是傳說。
生活在英國倫敦的華人AMY,白天的主要工作就是“認識中國人”,晚上再向公司設在中國的辦公室匯報自己的收獲。
當然,AMY要認識的,都是在倫敦職場圈中各行業的華人中高級人士。他只是“潛伏”與他們做朋友,建立信任。待到合適的時機,也就是在中國的客戶——大部分是在華的跨國公司,在某個崗位需要既熟悉中國文化與市場,又掌握西方管理技巧的職位時,AMY就會伺機而動,鼓動他們跳槽回中國。
跨國人才需求旺盛
除了AMY,他所在的獵頭公司,還有不少同事在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地做著類似的工作——“認識中國人”,這個在海外“圍獵”中國人的“國際求職者管理”的職位主要是向公司中國辦公室匯報。
隨著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華跨國公司的市場和業務也在不斷深入拓展,使得跨國公司對有跨國管理經驗的中高級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多。比如,國際制藥巨頭諾華計劃未來五年在中國繼續投資10億美元建研發中心;咖啡連鎖企業星巴克的5年計劃是將中國大陸門店增加兩倍以上,讓中國成為美國以外的全球第二大市場等。
另一方面,一些走上國際化道路的中國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也有著與國際接軌的需求。他們需要遵守和運用國際化的標準和規則去運作企業,也需要有跨國文化背景或跨國工作履歷、工作經驗的跨國人才的加盟,以盡快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進入國際化市場。即使現在企業的產品市場還在國內,但如果產品市場的競爭范圍是國際的,也要引進國際人才以國際化的眼光和戰略去思考、部署、運作企業的未來。
AMY的工作,就是不動聲色地滿足這些“需求”。“誰都想去干這個活。”AMY的上司、摹根麥肯立人才服務(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黃薇雯笑稱,他們為這個一邊吃喝玩樂,一邊尋找中國人的職位付出薪酬,甚至比在中國類似級別的顧問還要高,目的就是為了在自己的數據庫中積累足夠數量優秀的候選人。
如此關注海外的中國人,源于摹根麥肯立自己的一項調查:中國從海外引進的人才中,有海外生活經歷的中國人數量最多,其次是外籍華裔,最后才是真正的外國人。
另一方面,從一些獵頭的案例來看,在從跨國公司跳槽到中國公司的高級職業經理人中,成功轉型的比例并不高,有的一年內就離職了。“不熟悉中國的文化和語言,與中國高管和員工的溝通存在障礙,對中國市場的運作規則和人文傳統不熟,其戰略和運營就很可能出現‘水土不服’。”
專業海歸人才搶手
“即便是在國外的生活和工作都已經比較穩定了,但有些在國外生活了很多年的中國人,還是想著回到祖國。”在日本工作和學習了近10年后,于去年年底回國的郗慶告訴記者。
在美國學習生活多年的陳宇,也有回國的打算。近日,趁著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學院在上海舉行的創新論壇活動的間隙,他就向記者打聽“國內現在哪家銀行最好?”陳宇從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本科畢業后,在美國讀完碩士,畢業后在花旗銀行和VISA工作多年,最近在哈斯商學院讀EMBA。“畢竟離開中國多年,對國內市場的情況了解較少,人脈也少,只能先觀察、觀望。”陳宇表示。
在郗慶看來,像他們這些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出國潮時出去的人,之所以會產生回國的想法,一方面是大都存在贍養父母、家庭團聚等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因為中國市場逐漸成熟,管理人員的薪資水平也趨向國際化,逐漸具有競爭力,特別是較高層級的職位。即便某些中層的職位薪酬相對國外較低,但對那些已經在國外具備一定工作和管理經驗的三四十歲的留學人才,對經驗運用、事業發展的要求更高,而對薪資也沒有很強烈的要求。
“重要的是,他們都在選擇最好的時機回來。”郗慶說,特別是金融危機后,歸國的中國人特別多。“當然,海歸現在并不是特殊群體,也沒有特別的優勢。只有那些在專業領域有著獨特經驗的海歸人才,才會特別受到青睞。”
黃薇雯也觀察到,中國市場發展得非?欤瑢θ嗣}好的專業人才需求量也非常大。比如在金融領域,前臺負責銷售、交易、市場等方面的人才,后臺的IT、財務、人力資源等方面的人才,都有特別大的需求量。金融危機后在企業兼并領域的人才,需求量也非常大。
【“圍獵”海外中國職場精英】相關文章:
職場精英如何搭建職場人脈02-21
如何成為職場精英11-13
職場菜鳥成精英之后02-20
職場精英VS稱職母親11-11
怎樣做職場效率精英11-11
職場精英必備的抗壓食物11-16
你想成為職場中的精英嗎?11-11
職場精英直面后學歷時代11-11
職場精英創業的六根軟肋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