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最理想的就業并不一定最合適
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意向”調查顯示,“大、名、公、外”仍是畢業生的首選目標,但就業是現實問題。專家指出,選擇職業時,大學生應該從主客觀結合的意義上考慮問題。“除了北京,哪兒都不去!
雖然對一些畢業生諸如此類的豪言壯語感到憂心,但北京工業大學人文社科學院副主任劉曉明領銜的課題組,經過詳細調研后還是發現,大城市、名牌單位、公共管理機構公務員、涉外機構(概括為“大、名、公、外”),仍是北京高校畢業生的首選目標。
這個獲得北京市教委科技發展和人文社科計劃項目資助的課題,以“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意向”為主要調查內容,從2004年5月開始歷時一年多完成,近日對外公布。
來自官方的看法也印證了這一調查結果。北京市人事局一位負責人表示,不少畢業生甚至只愿待在北京內城四區,“寧要二環一張床,不要四環一間房”。人事局統計同樣表明,要求在四城區工作的人占要求在北京工作的人的83%,而實際能如愿的僅占15%。
北京新增崗位主要在郊區和城鎮社區
北京高校畢業生的“城市情結”越結越深,這讓課題組老師擔憂。調查顯示,在選擇就業地域時,68.6%的人首選北京,排在第二位的是經濟發達的大中城市,占17.5%,而選擇小城鎮的比例僅為1.56%。
經濟發達的大中城市生活的優越,讓“老少邊窮”地區離大學生選擇越來越遠。凡此種種透露出一種帶有普遍性的心理,高校畢業生在對就業地域的選擇上除了尋求有利于事業的進取之外,還同時希冀文化的豐富多彩、生活的便利富足。
課題組人員說,從積極的一面看,它反映出當代大學生敢于挑戰競爭、沖擊嚴峻的可貴品質。但消極面亦十分明顯:重視眼前,忽略長遠;相信直覺,忘卻思想。未能透過大城市優越的工作和生活條件促進人才成長的現象中,看到其不利的一面,過度競爭反而形成了不利于人才成長的外部環境。
畢業生對名牌單位的青睞并不遜于對地域的選擇。調查發現,多數畢業生往往首先瞄準國內外有名的企業及公司。不少畢業生說,“單位知名度越高,越有發展前景,越給自己爭臉”。
劉曉明說,青睞名企并無不當之處,但就業是現實問題,它受多種因素牽制。“并非所有畢業生都適合去名企。當畢業生都蜂擁至名企時,名企必然抬高招聘門檻。如果不從自身客觀情況出發,一味攀高,不僅會因屢試屢敗而增大就業成本,即使有機會進了名企,在眾多精英中也難獲升遷。而且名企也有一個時機問題,一般來說,企業初創、擴展時期,對人才的吸納較為迫切,而當企業的規模已定型時,對人才的吸納則較為有限。一些名不見經傳但極具發展潛力的企業,特別是一些正處于人才吸納周期的企業,反而重視對人才的培養,更能造就人才”。
就職于國家經貿部門的一位碩士畢業生說:“時下最高明的生涯設計是:畢業后先當公務員,在政府機關里混個一官半職,可以到國外去開開眼又能分到房子。然后再想法跳槽,去公司或其他理想單位,能去涉外機構更好。因為這些單位非常愿意接收從政府機關過來的人,他們看中的是他的社會關系。”
這種觀點在大學畢業生中頗有市場,同時“公務員待遇比較好,工作穩定,壓力也不大”,也是愿做公務員的多數畢業生的主要想法。
在北京多數大學生的心目中,外國公司不僅資本雄厚、經營有方、薪酬優厚,而且人際關系明快,能夠珍惜、使用、培養和提拔人才。
選擇“大、名、公、外”的人占了多數,“從尊重畢業生職業選擇權的視角看,此種現象無可厚非”,但是客觀存在的數字卻同樣讓人擔心。課題組人員的老師說,從現實的可能性看,這些選擇顯然偏離了社會的需要。有關部門統計,北京新增崗位主要在郊區和城鎮社區,例如2003年北京市開發的社區就業崗位達12.35萬個!霸趽駱I方面的理性選擇,是畢業生越來越需要認真思考的課題”。
就業像買鞋,最好選一雙適合自己的
在北京乃至全國高校畢業生中,有一種比較普遍的心理:似乎只有在發達地區、有影響力的單位、有一定的權勢依托、有較高收入的狀況下,才能取得職業的成功。劉曉明說,這實際上反映了職業成功的路徑問題。“是否只有高起點才能獲得高成長?如果從低起點做起,是否就難以獲得高成長?即使獲得了高成長,也將付出比高起點高成長的人更多的艱辛?”
中國企業家協會雇主工作委員會委員汪大正曾專門研究過中央領導成員的簡歷,發現他們中很多人都是從基層做起,一些人在起步階段還經歷了相當長時間的“煎熬”。這一過程積淀下來的體驗,鑄就了他們今后“高成長”的素質:堅定的目標、頑強的意志、寬容的心胸、奮進的品格。
但是,從基層做起的想法似乎并不讓當下的一些大學生認同。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的一位同學說:“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大學生總覺得自己是天之驕子,當然應該進管理層、坐辦公室,等等,你馬上讓他進工廠、下車間,他當然是不會干了!
課題組另一名老師趙炳琴說,把搞管理、坐辦公室、當白領看作是向上走,把進工廠、下車間看作當藍領向低處走,“這種觀點未免太陳腐了”。
北方機車車輛廠廠長就曾表示,他們廠最急需的人才是數碼機床操控人員。一些工人會操作卻不會編程,一些技術員會編程,但因不會操作,編出的程序無法實施!斑@種現象啟示大學生,或許今后生產力的發展不是靠在辦公室中筆下生花,而是在生產第一線的靈感迸發。由此我們可以推測,今后科技人才的價值恐怕不在單純白領,而是藍白領,類似于人們常說的灰領!闭n題組的分析報告這樣寫道。
劉曉明說,“大、名、公、外”作為一種時尚的職業目標,對于某些極為優秀、極具實力的畢業生來說,并非不妥,但對于多數畢業生來說則如同水中月、鏡中花。
她認為,選擇商品,如買雙皮鞋,假定最漂亮的鞋最貴,你就不一定會買它,因為你要考慮“口袋里有多少鈔票,還要考慮鞋的式樣是否適合自己”。選擇職業時,大學生卻往往忽略了要從主客觀結合的意義上考慮問題。“最理想的就業不一定是最適合的就業”。因為最理想的只是一種主觀判斷,它不能代替最適合的這一客觀現實。反過來說,“最適合的,不一定是最理想的”。最適合的職位,反映了適合個人的素質、潛能,但它不一定符合個人意愿、理想!案咝.厴I生由于年齡和人生經驗的欠缺,對自我的評估往往高于社會特別是用人單位的評估,這種偏離不僅大于一般成年人,甚至大于其他同齡人。”劉曉明說。
【最理想的就業并不一定最合適】相關文章:
找工作 永遠沒有最理想的11-17
上海仍是“最理想”投資城市11-11
女人如何投資理財最合適11-23
大學生怎么求職最合適11-07
什么樣的職場著裝最合適?02-08
面試應如何著裝最合適?面試攻略11-20
什么時間做職業生涯最合適11-11
護理專業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09-29
藥學專業就業前景就業方向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