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景觀”助推沁水旅游業
“才聞空山鳥語,又聽林濤隱隱”是地處太行、太岳、中條3大山系銜接處的山西沁水人生活所居的真實寫照。近年來,借地域優勢,沁水縣將全域旅游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重點工程來打造,使縣域經濟駛入快車道。沁水縣旅游發展委員會主任侯杰說,僅在2016年,沁水縣就接待游客406.87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3.75億元。
沁水是人民藝術家趙樹理的出生地,他創作的《小二黑結婚》深受沁水人文情懷的.影響。近年來,沁水縣深挖趙樹理文化底蘊,不斷加大投入力度,打造旅游品牌。沁水縣委宣傳部部長張瑞忠告訴記者,“沁水對弘揚趙樹理文化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也應該承擔弘揚趙樹理文化的責任”。正在舉辦的首屆山西沁水趙樹理文化旅游嘉年華活動以“千年古縣·如畫沁水”為載體,把文化旅游同體育健身、生態休閑、農業體驗結合起來,把杏花節、黃花節、梨花節、槐花節等特色活動串聯起來,將各種旅游活動、景點和線路推廣出去,促進全域旅游的發展;顒訌4月持續到9月,覆蓋整個旅游旺季。
2016年以來,沁水縣大力引進外來資本助力旅游發展。去年下半年,山西高新普惠旅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成功收購歷山旅游公司65%的股權,邁出了沁水縣全域旅游發展的第一步。據了解,山西高新普惠旅游公司將斥資5億元,采取“旅游+互聯網+金融”的組合發展戰略,依托歷山景區豐富的自然、人文等旅游資源優勢,通過弘揚虞舜文化、舊石器農耕文化,整合周邊柳氏民居、沁河古堡等景區,以沁水為依托,打造全域旅游經濟圈,發展泛旅游產業集群。沁水縣副縣長張海芳告訴記者,自2013年開始,晉煤集團與沁水縣柳氏民居實業開發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先后投入1000萬元,用于景區開發建設、基礎設施維護以及環境改造,極大地豐富了旅游內涵,促進了旅游業提檔升級。
沁水境內共有數十處國家、省、市、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歷史遺跡,100多項文化遺產,還有華北地區面積最大、物種資源最豐富、保存最完整的原始森林——歷山原始森林。近3年來,沁水縣因地制宜,打造“一城山水半城園”的特色景觀,其中太行洪谷國家級森林公園占地2039.53公頃,有洪谷棧道、荊浩故里、青禪寺、碧峰寺、舜王廟等歷史遺跡,也有碧峰聳翠、銀沙洞、坎牛洞等自然景觀,成為沁水縣全域旅游的重點組成元素。
文化交匯,景觀交融,助推沁水縣的旅游業蓬勃發展。
附:沁水旅游概述
沁水縣有河頭村漢墓群、武安村戰國古寨、東峪村北齊石刻造像、玉溪村唐代古塔、竇莊村宋代竇將軍墓、郭南村元代崔府君廟以及明清建筑柳氏民居、湘峪古城、上閣古民居、竇莊夫人城等名勝古跡。
柳氏民居
柳氏民居,位于沁水縣城西南25公里處歷山腳下的土沃鄉西文興村,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主要保護對象為明清建筑及唐末至清代以來的古建筑群、木雕石刻、名人碑文、書畫工藝、壁畫、皇賜金匾、石器雕物等。
柳氏民居,原為河東解州鎮(今運城永濟縣解州鎮)唐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史稱“永州司馬”的柳宗元后裔的宅第。1942年,在沁南抗日縣政府領導下,西文興村的世襲柳府始變為民宅至今,故稱為柳氏民居。
歷山自然風景區
歷山,位于山西省南端沁水、垣曲、翼城三縣交界處,面積 150平方公里,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歷山是華北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森林風景區,素有“五絕、十勝、百景”之稱,被譽為“天然大公園”。
舜王坪是歷山主峰,傳說為舜帝躬耕之處,山頂有四千余畝的高山草甸,主要景點有南天門、斬龍臺、龍翻訕、舜王廟、犁溝、石猴觀海等景點。
西峽景區距下川村1公里。全長5公里,最窄處3米許。舜王"刀劈一線天,高山湖泊變桑田"的傳說即源于此。此外還有天石、樓坎、試刀石等景觀。
三都古城
“湘峪古堡”位于沁水縣東南58公里處的鄭村鎮境內的湘峪村。南距皇城相府6公里,西距趙樹理故居5公里,背山臨河。
湘峪村因明朝戶部尚書孫居湘(萬歷20年進士)、御史都堂孫可湘、四部首司孫鼎湘三兄弟同朝為官而聞名.其古堡歷史上民間俗稱“三都堂”。
“湘峪古堡”建成于崇禎七年(1634),至今已有374年的歷史,是一座典型的防御性城堡,占地面積3.25萬平方米。
郭壁古鎮
郭壁古鎮距山西省沁水縣東部的沁河西岸,西距沁水縣城50余公里,東距晉城40余公里,隸屬嘉峰鎮。古代,這里曾是沁河渡口之一。由于村子地處灘涂戈壁,故名郭壁。
趙樹理故居
趙樹理故居,位于山西省沁水縣加豐鎮尉遲村。故居內存有趙樹理生前書籍、柳制箱、皮箱和生活用品等遺物。
【“文化+景觀”助推沁水旅游業】相關文章:
沁水廉租房申請條件03-08
旅游業總裁助理簡歷范文11-03
旅游業個人簡歷范文08-06
旅游業人事文員簡歷范文10-19
旅游業財務管理簡歷范文11-03
旅游業經營管理專業簡歷10-26
旅游業職業生涯規劃書11-23
酒店及旅游業專業個人簡歷范文08-20
酒店及旅游業管理專業-個人簡歷08-18
酒店及旅游業管理專業個人簡歷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