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成立始創于1976年,由著名教育家、數學家、計算機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湘浩教授創建。1958年,王湘浩院士以其敏銳的洞察力,率先認識到開拓計算機科學研究的重大意義,毅然從代數方向轉向計算機科學方向,創建了控制論專業,開展了計算機理論研究,做出了國際領先水平的成果,為計算機專業培養了骨干人才,使吉林大學成為國內最早開展計算機科學研究的單位之一。 2001年5月,由原吉林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原吉林工業大學計算機工程與技術系、原長春科技大學計算機系、原長春郵電學院計算機系合并組成新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早在1958年,中科院院士王湘浩先生建立了“控制論”研究室,對計算機系統結構進行了研究。六十年代,在“多值邏輯”和“自動機理論”兩方面取得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1960年到1975年,先后研制了 6 臺計算機。1974年,完成了 “ALGOL60編譯系統74”。 1977年,王湘浩先生在國內率先開拓了“人工智能”研究方向,有力推動了國內人工智能研究。同年完成了“NOVA機多用戶BASIC”分析和TQ- 6機“FORTRAN編譯系統”。學院學科門類齊全,具有雄厚的科學研究實力,學術團隊結構合理,有國內一流的先進儀器設備,具有“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計算機應用技術”和“計算機系統結構”等專業辦學優勢。在計算機科學的前沿研究領域人工智能、定理機器證明、智能規劃與自動推理、知識工程與Agent 系統、軟件工程與軟件自動化、分布式系統、計算機圖形學、計算機網絡和計算智能等研究方向取得了國內外公認的成果,一直處于國內領先行列。
學院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網絡與信息安全 2 個本科專業,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系統結構和網絡與信息安全 4 個碩士點,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系統結構和生物信息學 4 個博士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學院擁有 1 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1 個國家重點學科、 3 個吉林省重點學科、 1 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 個信息產業部重點實驗室、1 個吉林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 個吉林省重點實驗室、1 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2 個“211”重點學科、1 個“985”二期科技創新平臺。學院現有 18 研究室和 6 個教學實驗室,F有教師 199 人,其中博士生導師 27 人、教授 50 人、副教授 49 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 59 人。學院有雙聘中科院院士 1 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 1 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3 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3 人、吉林省高級專家 2 人、吉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6 人、吉林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4 人。
學院在校本科生 2719 人,碩士生 726 人,博士生 244 人。多年來始終以培養高質量、高層次,適應社會需求的計算機專門人才為宗旨,經過多年的努力,形成了計算機學科和數學學科相融合、與其他學科相交叉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鮮明特色,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理論基礎堅實、學風嚴謹、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強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