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暑期工,謹防陷阱!
眼下大中院校已全面放暑假,不少學生為了能多點接觸了解社會,利用假期打起了暑期工,這也給一些不法份子趁機有空鉆,他們利用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分析能力較差,利用暑期急于求職的特點,給學生們設計一個個打工陷阱,引誘他們往里跳,非法謀利。最近,公安機關接到了一些打暑期工的學生稱被“黑中介”黑了的報警求助電話,針對此現象,警方提醒廣大學生,求職時務必擦亮眼睛,小心上當!
目前較為常見的.暑期工騙局主要有如下種類:
一、遭遇“黑中介”。 非法中介將黑手伸向校園,不少學生被非法中介機構利用,做他們的招工代理,在同學之間組織學生外出打工,慘遭非法勞務中介層層“賣豬仔”,有的學生甚至到達目的地后,與中介失聯或被拒收。
二、收取押金、抵押物。上崗前,學生往往被要求繳納押金,或被收取身份證、學生證作為抵押物。交錢后,招聘單位又以種種理由讓學生回去等候消息。有的用人單位在學生打工結束后,以扣留身份證、學生證相要挾,拒付薪金。此類押金還包括資料費、登記費、服裝費和培訓費等。
三、拖欠或克扣工資。一是當下社會的部分用人單位招聘暑期工沒有和學生簽訂書面協議,而是口頭協議,往往出現上崗前承諾高薪,結算時以各種理由克扣工資的現象。二是工作結束后,用人單位往往以沒到工資支付周期而不及時結算工資。
警方提醒:
1、學生找暑期工,如果要通過中介機構的,一定要看其是否有工商局頒發的《營業執照》和勞動部門頒發的《職業介紹許可證》原件,辦公地址是否與證件一致;
2、 一定要求和用工單位簽訂合同或協議,在簽證合同或協議的過程中要注意所從事的工作是否有違法的行為,是否有危險性等,證件切勿隨意讓人使用,同時應當事先和打工單位談好薪金、工作時間,要保存好收款收據、推薦函等材料,以便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3、當人身安全或者個人利益受到侵害時,在確保人身安全的情況下,也可到當地公安部門報案或者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投訴。
【打暑期工,謹防陷阱!】相關文章:
“暑期工”-謹防不法分子設下的陷阱10-29
學生暑期打工謹防陷阱10-29
謹防寒假工各種陷阱06-24
暑期“學生兼職”,謹防“打工陷阱”!07-18
暑期求職謹防網絡陷阱10-24
打暑假工注意陷阱06-09
大學生暑期打工謹防陷阱07-18
大學暑期工常見陷阱07-21
2017暑期工求職陷阱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