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4應屆畢業生小心十大求職騙局
畢業季后,2014的應屆畢業生漸漸走進了職場,但是,這些沒社會閱歷,經驗淺薄的應屆畢業生,在求職的時候總是容易上當受騙。為了幫助應屆生識別求職騙局,小編總結2014最常見的求職騙局。
騙局一:只“試用”不聘用
求職者:我應聘進入一家公司做項目助理,說好試用期3個月,試用期間工資2000元,表現好才能轉正。試用期間工作量繁重,天天都要加班,堅持三個月后人事經理稱“人職不匹配”,讓我走人……
專家建議:用人單位對新招聘的人員會設置試用期,其間雙方互相考察和適應。有的單位為了降低用人成本,在公司業務特別繁忙的時候大量招聘低成本的應屆畢業生。等試用期一過,就以各種理由解聘。大學生在求職時一定要仔細閱讀勞動合同,尤其是其中關于勞動報酬、工作內容、合同期限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細節。
騙局二:“儲備經理”變“保險推銷員”
求職者:在網上投給某金融公司簡歷,應聘“儲備經理”職位,沒多久就接到面試電話,興沖沖去面試兩次后告知被錄取了,試用期2500元,轉正3500元。簽訂合同后,經過兩周的培訓,才被告知,招我主要是做保險業務員。如果業務做得不好是無法轉正的。“儲備經理”竟然成了賣保險的!
專家建議:一些招聘單位在發布招聘信息時,經常對招聘職位的工作內容做模糊化處理,以儲備經理、總裁助理、管理人員等高職位名義進行招聘,然后把求職者安排到跑業務、拉客戶的崗位上。因此,求職時一定要搞清楚職位的具體內容,仔細分析,詢問工作細節。在面試過程中求職者也要多加留心,免得上崗后發現實際工作與預期的有出入,使自己陷入困境。
騙局三:不交培訓費 工資別想領
求職者:接到一家公司的面試通知,去了之后發現還算正規,沒有向我索要任何費用,讓我留下先試用一段時間,然后再考慮是否錄取。我辛辛苦苦做了一個月,結果他們卻說我專業知識不足必須參加公司內部培訓,培訓費300元。我不愿意,對方就說,不交培訓費可以走人,一個月工資也免談。
專家建議:以錄取作為誘餌騙取培訓費已屢見不鮮了,但仍有畢業生求職心切,掉入此類陷阱。一般正規公司會向求職人員說明試用期的工資情況,即使在試用期沒有通過考核,求職者也會得到相應報酬。另外,按照有關規定,招聘單位不得以招聘為由向求職者收取任何費用,收取報名費、培訓費等等其實是一些企業變相斂財的手段和方法。對于這類打著招聘旗號的收費需要警惕,切勿盲目交錢以免被騙,同時還應留好相關證據,以便將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騙局四:工資稅前稅后差距大
求職者:面試一家公司,談好“基本工資”3000元,當時以為是到手3000元,也沒看合同就簽字了。由于工作繁重,每天都工作10個小時,到了發工資那天,竟然發現自己僅僅拿到2000元。直接咨詢人事部門,被告知“扣了稅、服裝費、培訓費……”
專家建議:工資其實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常見有稅前工資、稅后工資的區別。有的用人企業盡管聲稱工資很高,可是求職者最后實際拿到的工資與預期的數額完全對不上,仔細詢問才知原來公司從中代扣了各種有關費用。因此,在正式簽用工合同前,一定要把薪酬待遇談清楚,并在勞動合同中清晰注明。一旦發現企業不履行其工資、保險與福利可以向當地勞動保障部門舉報,及時解決,以免更大的損失。
騙局五:必須上街發廣告的“業務經理”
求職者:我突然收到一家房地產公司的電子郵件,通知我去面試“業務經理”,待遇非常優厚,是同類崗位市場價位的三倍。上網查了一下,卻發現招聘簡章上學歷要求竟然中專就可以,網上還查到各種求職者的吐槽,說入職后根本不簽勞動合同,“業務經理”都要上街發廣告……
專家建議:通常這類公司是以低標準將畢業生招進來為公司干活,而其承諾的高工資是不會兌現的,且存在各種不規范用工。若接到自己并未曾投過簡歷的公司的面試通知,應該事先進行查詢,核實該公司的情況,可以上網搜索一下該公司的網站,確定其規模與用人需求,然后再去進行面試。
騙局六:聲稱進名企 騙取中介費
求職者:因為求職心切,在網上偶然看到一家職介機構可推薦求職者進入500強企業就心動了。咨詢下來對方要求我先交1500元的費用,才能安排推薦。為了能進500強,我就網上付款了。誰知道付款后,長達一個多月,對方遲遲不推薦工作。多次催促后被告知:等聯系好了會通知你……
專家建議:誰都想進名企,一些求職心切的畢業生見到“包你進500強”的廣告就信以為真,最后不僅入職500強的心愿落空,付出的“報名費”、“咨詢費”、 “服務費”、“資料費”等種種費用也統統要不回來了,徹底“錢職兩空”。因此“黑中介”千萬不可信,天上不會白白掉餡餅,有真才實學的求職者才是500強企業歡迎的。
騙局七:月薪縮水8000變3000
求職者:在報紙上看到一條招聘廣告,月薪8000元招“IT經理”。面試兩次后才得知試用期月薪3000元,還是稅前工資,到手就2500元;轉正后通過各種考核再加上績效獎金才有可能達到8000元。抱著“以學習為主”的想法就先簽了試用期合同。但才2個月,對方就以我“沒有發展潛力”為由把我給開除了。
專家建議:有些企業在招聘信息中打出對大學畢業生非常有誘惑的薪資,而且不設入職門檻,面試程序也非常簡單。等簽合同的時候才告知試用期內只有2000元左右月薪,當這些職場新人在試用期快結束的時候,企業在試用期內就會找個理由開除,或者稱試用期滿解聘,讓大學畢業生有苦說不出。對于此類招聘伎倆,畢業生一定要警惕,清楚自身實力,從基礎做起,逐漸展現自己的才華,不要輕信高薪誘惑。
騙局八:“就業協議書”不能代替勞動合同
求職者:畢業一個月前,我與一家私企簽訂了“高校畢業生就業協議”。畢業后,那家單位一直沒有和我簽勞動合同。因為對簽訂勞動合同的重要性不了解,就沒當回事。在辛苦工作了4個月后,公司突然把我裁員了,最后我什么賠償都沒得到。
專家建議:“就業協議書”不能代替勞動合同,單憑“就業協議書”,學生正式報到就業后的勞動權利無法得到保障!秳趧雍贤ā返谑畻l明確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騙局九:忽略合同條款 “被交”違約金
求職者:我與一家公司簽合同時還未畢業,但公司要求我先進入實習期。在2個月的實習期中,我只拿到1500元“實習工資”。實習結束后,我以為工作已經敲定就打算回學校修完剩下的課程,9月再回到公司正式上班。但我向公司請假時,公司卻以合同中“工作前兩年不得連續請假一周以上”的條款為由,認定我違約,最后我不得不交了高達2000元的違約金。
專家建議:由于就業形勢嚴峻,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往往處于弱勢地位,很多用人單位都提出了一些明顯的不合理條款,如違約金、服務期等。對于畢業生來講,雖然知道這些附加條款不公平,但也不敢明確表示異議。在合同中,有些單位設置一些模棱兩可或帶有誘惑性的條件,畢業生在簽訂合同時一定要仔細閱讀各項條款,慎重簽約,注意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騙局十:“招而不聘”陷阱
求職者:我參加了很多招聘會,但問詢下來發現很多公司其實根本就不打算招人。有些只是小企業借機來做宣傳,還有一些就是走個形式而已。
專家建議:大學生在求職前要做好充分準備,要對企業的情況、招聘職位有全面了解,可以提前通過網絡查詢,或去相關服務中心咨詢,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以免無功而返。
面對形形色色招聘陷阱,職業規劃師提醒畢業生求職者,求職心切可以理解,但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此外,職業規劃師還提醒畢業生求職時要注意以下九大事項:
1、忌臨時抱佛腳
找工作時根據自己的求職意向制作幾份具有針對性的簡歷,另外在參加招聘會時須事先了解招聘企業,以便在現場與企業形成良好的互動。
2、忌盲目投簡歷
為了加快求職進度,很多求職者在網上密集投遞簡歷。專家表示,網絡招聘時應避免盲目投簡歷,要將個人的求職意向、專業知識、技術背景與用人單位的職位要求對口。
3、忌只盯綜合網站
在當前求職的“井噴”時期,切勿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嘗試在一些專業性較強的網站注冊簡歷,搜索招聘信息,或許更具有針對性。
4、忌過分“包裝”
厚厚的簡歷,漂亮的藝術寫真……似乎成了招聘會上必備的行頭。專家提醒,求職切勿華麗包裝,突出個人優勢即可,簡歷以精簡為好,以便人力資源部門篩選。
5、宜先就業再擇業
面對就業壓力,大學生應以開放的眼光立足長遠,調整求職觀念,不要完全被薪酬、崗位、工作地點等條條框框所束縛,先就業再擇業。經過自我沉淀和積累,才能夠在將來機會來臨時一展所長。
6、宜拓寬求職路徑
除了傳統的現場招聘會及綜合招聘網站外,圈子求職或行業招聘都是近年來頗受認可的求職新招,形成了專屬行業的招聘平臺。
7、宜自我清晰定位
缺乏定位,沒有主見,很容易從眾行事,在找工作時自然處處碰壁。因此,大學生需要明確個人的職業定位以及期望的工作崗位。
8、宜多交流求職經驗
招聘淡季得到一份工作不容易,去一家公司應聘,單單了解該公司是不夠的,要多了解行業內求職的相關信息,或者與在這一行工作的學長交流求職經驗,將使你在面試中一舉成功的概率大大增加。
9、宜主動推薦自己
現在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大學生可依靠招聘網站的自薦平臺進行“人才自薦”,主動展示自己,而不是被動等待,以獲得更多的面試機會。
【應屆畢業生小心十大求職騙局】相關文章:
求職要小心遠離招工騙局11-03
求職中常見的十大騙局04-13
招聘連環騙局小心上當08-02
畢業生求職應防范的十大騙局11-25
參加創業投資基金要小心騙局03-03
加盟餐飲業要小心的騙局06-06
畢業求職騙局11-26
求職陷阱騙局11-19
求職騙局的幕后11-13
應屆畢業生求職謹防五大騙局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