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學反思(集錦1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么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美術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美術教學反思1
長期以來,美術一直是一門不被學生、家長、老師重視的學科。而現行的教學改革又不可能立刻解決這種矛盾。那么,有什么方法能讓學生在課堂短短的幾十分鐘的時間里掌握一節課的內容呢?
一次偶然給了我不小的啟示。
我經過一個班級門口,有一個學生問我下節美術課上什么內容,我想了一會兒說:“你們想上什么課?”他回答我:“手工課!蔽乙惑@,這叫我怎么辦?還有兩節課的時間,而我現在一點準備都沒有。我急忙回辦公室,著手準備。想了一會兒,我決定讓學生學習剪紙。剪刀比鉛筆更敏捷,一剪在手,就可以輕松隨意地表現自己心中的想法,可是憑空剪出一幅圖對學生來說并不容易。
上課了,我走進教室,發現今天學生都瞪大眼睛看著我,好像在期待什么。一開始我沒有告訴學生怎樣來剪紙,而是告訴他們今天制作的主要材料是蠟光紙。然后,叫學生一起討論怎樣才能把蠟光紙剪成為一件精美的手工藝作品。意想不到的是學生的積極性比以往都要高,討論異常激烈。方案出來了,學生出乎我意料的創造性又一次讓我震驚。這一節課,我知道我成功了。同時我想到了以前的課,找到了以前的誤區,頓時我恍然大悟:原來孩子的興趣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學生的積極性怎樣才能調動起來呢?怎樣才能激發其興趣呢?對此,我對我的教學進行了一些調整。
對于教學大綱,我先去掉枝葉,從中選擇了一些比較適合學生,學生感興趣的內容。然后,把進度調慢,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來掌握這些他們喜歡的東西。比如說,在繪畫這方面,我不給學生一個題目,而是給學生一段時間、一個要求和一些工具的選擇及應用。每次—上課,再對一些出現問題的學生進行糾正、鼓勵;而一些畫得好的學生則進行表揚,把好的作品貼在黑板上讓大家欣賞點評。有時,我—邊給學生修改著作品,一邊告訴學生再好的畫家也不是天才,而是經過刻苦的長久的努力才成功的`。
在手工課上,我讓學生走出課堂,到課外尋找內容。在操場上,學生找了一片樹葉,我就教學生做一幅樹葉畫;學生什么都沒找到,我就叫他找來一些廢年歷紙,做成一幅漂亮的粘貼畫;學生拿出一些卡紙,我就讓他做一串彩色的星星和自己喜愛的書簽。學生看著自己的一件件作品,瞪大眼睛,或許他還不相信自己會做出這么漂亮的東西來,一下子學生們的積極性就上來了,學習緊張的神經也放輕松了,F在,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而我上課也輕松了許多,或許這就是“寓教于樂”道理吧。
藝術源于勞動、源于交流、源于娛樂活動,而興趣的發現與培養也正是在這中勞動和活動中建立并達成的。所以只有讓學生在自己高高興興地參與實踐中,才能使得他們的思維高度集中,創新的火花迸發,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把課堂知識掌握了。
作為一名美術教師,我常思考:素質的培養在于有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而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源于興趣,興趣是創造的動力。教師要在教學上利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興趣,把興趣作為點燃智慧火花的導火索,充分發揮學生內在的潛力,使之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恩格斯指出:“就個別人來說,他的行動的一切動力都一定要通過他的頭腦,一定要轉變他的愿望的動機,才能使他們行動起來!笨梢姡诮虒W活動中,教師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帶著愉快的情緒參與到學習創作中,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條件。而且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那單一的,枯燥的美術教學已遠遠不能適應當前的學生。我們作為美術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根據學生自己的需要來設計美術課堂的教學,從而使每一個學生都在良好的情緒中通過豐富新穎的教學內容、方法等不斷獲取新知識,創造新作品,把學生帶入美妙的學習樂園。
小學美術教學反思2
美術課程作為當今教研教改中的一枝新綠,只有經過夏的不斷修剪、培植與澆灌,才能達到秋的成熟。因此,我們對每節實驗課都要認真總結,積極反思,積累經驗,發現不足,為進一步的實驗工作鋪平道路,打下根基。針對本節課,我具體有以下幾方面的深切體驗:
第一,“大藝術”的教學理念給予課堂更豐富、更深層次的人文主題。基礎教育階段的藝術課程日益走向綜合,建立起了多門藝術學科的溝通與交融的“大藝術”的教學理念。這無疑對學生的情感陶冶、智能提高、人格成長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這一理念指引著我在課堂中充分挖掘教學內容里蘊藏的各種人文主題,力求使課堂向深與廣兩方面不斷拓開。
本節課中,對繪畫、文學、音樂、舞蹈的欣賞和音、視頻等新教學手段的運用始終貫穿全堂課;各種深入淺出的自然科學知識和生活健康常識構成了豐富的課堂資源,教師也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進行“有米之飲”。學生相應地從視覺、聽覺與精神、意義上全方位、立體地由表及里、由外而內地對春天進行感受認識,對春意進行理解和內化。
第二,“生態式”的教學方法,使課堂更加靈活生動,更具愉悅性與創造性。藝術與游戲有著內在聯系,藝術與生活也密不可分。想象和自由創造是藝術和游戲的共同本性。本節課中設計開展了大量自然生動的具有游戲傾向的藝術活動,潛移默化地養成了學生開朗活潑的性格,使學生通過藝術的學習形象生動地理解了生活與知識。
整節課有思想感情到口頭表達,再到肢體表現然后至書面表達,層層遞進,把書面世界、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融會起來。
“生態式”的課堂,達到了深、美、淳的效果,師生皆受益良多.
第三,“人為本”的教學觀點,使課堂更具兼容性與開放性,更關注人格的健全發展。強調藝術學習的個性化是“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發展為本”在藝術課程中的重要體現,藝術教育關注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在教學中教師注意了充分調動他們的主體意識,讓他們體驗、探索并積極實踐,認識自我、展現自我。
學生的心理特點是我安排組織這節課結構的主要依據。在感受與欣賞過程中,我把自然規律與學生心理規律結合起來。由感受春的氣候變化到動植物的變化、由靜到動的變化、由具體春景感受到抽象春天藝術的.體驗、由感受到表現創造的激發,循序漸進、合情合理地引導學生一步步深入課堂。
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是課堂的最大資源,我把他們加以最充分的利用。課堂中,我教給學生自主放松的金鑰匙,讓他們盡情打開思維的大門,打開個性的窗口,在課堂中大展拳腳,釋放天性。師生之間的交流對話,學生之間的熱烈探討,還有學生內心對話的激發,使他們在課堂中一次次講出了精彩的言語,展現出了獨特的表演才能,迸發出了與眾不同的想法。
以人為本,使這堂藝術課不僅愉悅了每個學生,與發展了每個學生。讓每一個孩子都得到了最大的益處,這才是一堂成功的藝術課的最終目的。
正如學生在課堂中感受到春意,領會到春的本質一樣,作為教師的我同樣認為,這堂課也是我進行藝術課程實驗工作的春天,在這里我播下了嘗試的種子:人文性、終合性、創造性、愉悅性能在這里互相滋長,相映生輝;個性化、情感化、知識化讓我們脫離了傳統課堂的束縛;師生在這里都得到了精神上的放松,獲得知識上、能力上、心靈上的進步,更堅定了我進一步積極探索改革的信心。
小學美術教學反思3
20xx年x月x日上午第一節的全校課堂教學評價活動中,我執教了四年級的美術課《愉快的春游》。在上課前經常有其他學科的老師羨慕地對我說:“你們美術課最好上了,不用從頭講到尾,學生興趣自然有,上課輕松又愉快!蔽倚σ恍Γ南胍钦婺茏屆恳还澝佬g課輕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這個美術老師的造詣可不一般了。美術課要想上好,還真不是那么容易,課前的精心準備,課堂的情景創設、環節安排、個性輔導、多樣評價以及課后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老師下工夫來思考、推敲。
《美術課程標準》提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課程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
二,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
三,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四,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
五,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應該說,課程教學改革給美術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僅僅停留在過去的以學習美術技能為主的教學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質的內涵,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需要美術教師有很高的綜合素養、人文素養。
課程標準是新的,兒童是新的,在教學中肯定會有更多的新問題新現象新思路值得我們去思考,完善美術課堂教學是一件長期并且值得堅持的事情。
小學美術教學反思4
美術課程被公認為是對創造力的培養最具成效的課程之一。“想象力既是藝術創造的源泉,也是科學發明的源泉!北菊n的設計,是讓學生對人的臉進行大膽地想象、夸張,設計表現一張“有趣的臉”。通過這樣一種富有挑戰與創意的.學習活動,給予學生發揮個性的自由,表現獨特個性的空間,在活動中讓學生初步感知、了解人臉部的基本特征,發展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本課重點是讓學生用聯想、夸張的手法表現人臉。難點是把人臉表現得生動、有趣。我的設計如下:
1.猜猜、看看,激趣導入。
(1)教師用暗色布包裹好裝飾盤,讓學生上講臺摸一摸,猜猜是什么。提高學生的關注力,激發學習興趣。
。2)看一看、說一說花瓶(盤)上的圖案,初步感受“有趣的臉”的圖案。
。3)導入新課,板書課題:《有趣的臉》。
(這一環節主要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初步感知有趣的臉與一般的臉的不同。)
2.欣賞范作,啟發想象。
。1)出示課件,欣賞名家作品。(感受不同材質、不同形式表現的“有趣的臉”,拓展學生的美術視野,開啟學生的想象空間。)
(2)出示課件,欣賞同齡人作品。(感受同齡人的大膽想象與創造,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增強自我表現的信心。)
3.討論探究,開拓思路。
。1)用小鏡子看一看自己的臉,了解人臉部的基本特征。
。2)提問:怎樣把臉畫得有趣、好玩?
。3)引導學生做做“鬼臉”,再用小鏡子看一看,啟發學生想象。
(4)思考:結合人物的臉部特征、個性等,用聯想、夸張的手法構思有趣的臉。
4.學生練習,創作體驗。
。1)作業要求:想象、創作一張“有趣的臉”。
。2)提示:練習中要敢想敢畫,畫出自己獨特的想法。
。3)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5.展示交流,學生互評。
(1)讓部分學生展示、介紹自己的作品。
(2)指導學生互評作品,感受同學作品中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這節課我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動了腦筋,學生學習積極性高,但由于時間緊學生制作的作業大部分沒有完成,因此沒有進行交流評比。
小學美術教學反思5
美術課向來都是簡便愉快的課,在一節美術課上,孩子的畫都是雜亂無序,亂七八糟。大人看了,往往都會搖搖頭,但仔細一看,在無序中又會發現兒童天然的童真,爛漫稚拙的雕琢,豐富多彩的心理世界。有的孩子喜歡色彩,有的孩子畫畫喜歡用線條。還有的孩子只喜歡畫抽象的形狀,就是這些點點滴滴都足以讓大人相信,孩子所擁有的優點,是很多大人所不能比的。所以對每個小孩子,我都十分喜歡和尊重他們的畫。
結合美術科特點,發揮其特殊優勢,發展學生的智力,學生的素質如何,與其本身智力有著莫大的關系。智力,包括了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等幾方面,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藝術教育對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和創造力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許多著名的教育家對美術教育的功能有著共識,他們認為美術教育直接的目的是尋找種種機會,用種種方法訓練兒童身心和各種感官,使他們的各種感官及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創造力及道德情感等本能漸漸地自由生長發育。
美術教育是基礎教育的一部分;也就是素質教育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有著特殊意義。把藝術教育由專門傳授技法技能轉為培養素質這是美術教學的革新。貼合現代教育思想與規律,在基礎教育中,學生應具備的基礎素質主要是思想品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勞動技能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審美素質等,學生的素質是一個和諧的整體。忽略和缺少哪一方面都不健全。
美術教育的定義是將人類在視覺藝術方面創造的理論,技法及成果,按照教育規律再創造成適合不一樣對象的教學材料,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來培養公民對美的認識、確定、創造本事的教育活動?梢娒佬g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公民的素質,也是立足于提高學生的文化層次,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本事上。
《美術教學大綱》明確了美術教學的目的、性質、任務,并要把美術教學的重點放在提高全體學生的美術素質、審美修養和培養本事、發展智力上。在教學中利用本學科的特點,根據不一樣的教學資料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學習基礎知識進行簡單訓練的同時,進一步加強美術欣賞、藝術原理、美學知識的教學,變單一的知識技能為多元的知識結構,使美術教學真正落實素質教育。
那么,學生學習美術興趣的差異是怎樣構成的呢?
主要體現在教師的影響。
一個班級的教師,異常是班主任教師,能夠從很多方面影響學生,如教室的布置是美術的綜合應用,這些應用是很具體的美術基本為支持的,這樣影響的結果,學生美術的學習是很踏實的。美術教師能夠采取比較“正統”的方式組織美術教學。相對的,如果這個班級的教師是以文藝為特長的,那我們美術教師會覺得這個班級的學生比較“浮”,往往不能靜下心來做需要耐心做的`事兒,這就需要美術教師改變教學方式,只要方式得當,你會發現這個班的學生也有特長,比如想像大膽,不拘成法等。
學生學習經歷的影響來自這個班級體中相當一部分學生曾參加過社會上的美術學習班或部分學生有較好的美術天賦,他們道德得到教師的肯定同學的崇拜,這就是所謂“榜樣的力量”。只要班級體中有這樣的學生存在,那么這個班的美術教學必須是比較容易開展的。以上學生美術興趣差異的構成客觀上構成了不一樣班級不一樣的美術興趣點,作為美術教師,要深入了解,善于發現,然后有針對性地組織教材,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上美術課的興趣。新接手一個班級,我們要從師、生兩個方面去調查了解這個班的美術學情。教師方面,這個班有哪些任課教師,他們的興趣愛好是什么,特長是什么,經常為班級體開展一些什么活動,怎樣樣開展的;也能夠直接向學生了解美術學習現狀,采取問卷調查,交一件最滿意的美術作品的形式得出結果。那么,之后的教學應當是發揮學生的長處,讓學生感到美術既好學又趣味,使他們的興趣找到生發點,步步推進,不斷生發新的興趣,構成一個良性循環,從而完成學期美術目標。
書法是我最擅長的一項,但要談教學,又是覺得最難的一項。書法的學習,是要有天賦的。有書法天賦的人,雖然沒學習過書法,天生就要能把字寫得端正。一個天生就不能把橫寫平、豎寫直的人,學習書法會很折磨人。在小學教學書法,其實主要就是圍繞后者做文章,是教學的重難點對象。這部分人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沒有靜下心來寫,那么好了,經過學習書法,讓這部分人的心靜下來了,就是書法教學的功勞。
根據我多年的書法教學經驗,我認為在小學應采取小班化組織書法教學,最好是興趣小組的形式。
一、對那部分有天賦的學生,采用適當點撥的方法,在關鍵的知識技能上以引導
這些學生天生就是搞書法的,讓他們少走彎路就是教師的功勞了。但既然是在一個班團體中,還要發揮他們的作用,就是帶動其他學生提高。那么,教師要有意思地分好合作小組,主要是注意性格相近或相同的學生在一齊比較好,能先進的學生起到領導作用比較好。
二、對前文所提的后部分學生,是教師組織教學的的重點
1要認真分析書法的基本技能點,逐項訓練基本功,扎實推進基功訓練。從點畫上計,書法的每一個點畫都能反映書寫的基本功,起收、提頓、絞轉、頓挫等等都是技能點,當學生書寫時,教師要善于發現學不足的是哪一點或幾點,然后逐點突破。當然這件事情能夠由“小教師”來做。
小學美術教學反思6
上學期低年級的美術是以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為主。主要方式是涂色、添畫。整個學期下來,孩子們的繪畫水平都有了必須的提高。本學期我是在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的基礎上,注重對學生知識經驗的積累,及培養學生的創新本事。我以指導為主,強調創造的過程,注意學生的情感體驗,并與其他教師在交流中要多了解孩子,主動觀察、分析孩子的各種情景準確把握,在適當的時候以適當的方式教給孩子技能技巧,讓孩子畫出心中的畫,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孩子從小就喜歡亂涂亂畫,他們把亂涂亂畫作為一種自由的游戲活動。學生借助畫畫能夠充分施展自我的想象力,發揮自我的創造才能,但低年級孩子年齡小、控制力差,繪畫水平低,正處于涂鴉期,我覺得正確的觀念和適當的方式引導是激發學生美術活動興趣的關鍵。
1、豐富孩子的感性經驗。
春天,它蘊藏著無窮的奧秘和想象的空間。所以在開展美術教學中,我盡可能捕捉孩子感興趣的事物,讓孩子運用自我的感官去看一看、摸一摸、嘗一嘗、玩一玩,并在教學過程中,多給孩子觀察、欣賞的時間,引導他們進行細致的觀察,使孩子的腦海中留下清晰豐富的印象,幫忙孩子們積累豐富具體的、直接的生活經驗,從而激發孩子們想畫、愛畫的欲望。如:在進行繪畫“小蝸牛”前,我們經過讓家長先帶孩子們一齊去觀察小蝸牛,先對蝸牛有個初步的了解,從它的形態、形狀,身體上的紋路。不但引起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并且從中獲得了許多關于蝸牛的感性認識,為繪畫“小蝸!狈e累了豐富的經驗,從而更好地把它表此刻畫面中。
2、適當的示范。
孩子對事物的美感、形象思維還處在啟蒙階段,缺乏相應的表現本事,若任憑孩子自由發揮,而沒有正確的示范、引導,那么就會出現空有過程而沒有結果的局面,從而使孩子失去學習的興趣,不利于孩子美術表現力的發展。為了避免學生對范例的'機械模仿,所以我在向孩子示范時,并不要求他們模仿,而是經過把所要表現的事物進行分析,然后示范其主要的外形輪廓。在這過程中,我結合本班孩子的年齡特點,用自編的小兒歌幫忙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表現事物。
3、恰當地指導。
學生自我約束本事差,坐不住,繪畫活動中總喜歡自言自語,任我多次提醒、控制,但還是鬧哄哄、始終難以安靜下來,他們的繪畫水平也較低,不能自如的用繪畫來表達自我的感受。因而,在作畫時,我總是鼓勵孩子邊說邊畫,盡情地釋放孩子自我的情感,大膽地表現自我的感受。為此我改變以前的這種做法,相反地在繪畫活動中引導學生放心地邊畫邊說,如:在繪畫在畫小朋友的身體時。學生邊畫邊說:“一條線是媽媽,一條線是爸爸,再畫一條線手拉手,”邊畫邊說,孩子們既掌握了繪畫的技能,他們自我的感受又能得到釋放,乍一看,活動室有點亂哄哄,仔細瞧,孩子們十分投入,一幅幅生動趣味的畫完成了。所以說,在指導學生作畫時引導學生“說”比較可行,每一次美術活動,我都允許他們繪畫的結束后與同伴交流、提問。如:請小朋友悄悄地告訴旁邊的好朋友,“你畫的是什么?它們在干些什么事情?他們在什么地方呢?”孩子經過說,掌握了繪畫的技能,在與同伴的交流中起到了相互學習、相互影響的作用,從而促使孩子大膽用色、大膽表現及想象創造力的發展,提高他們的繪畫水平,發展學生的口語表達本事。其次,在指導學生畫毛毛蟲的不一樣動態時,我嘗試使用“基本形”不變的方法,引導孩子讓自我的毛毛蟲從不一樣
的方向爬過過來。經過多次的示范、指導、練習,孩子們對此有了初步認識,孩子們都能從不一樣的方位變出自我想象中的毛毛蟲。所以在繪畫中對孩子們要求要高一點,這樣才能讓孩子們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不一樣程度的發展。
總之,在今后的美術教學活動中,還有許多的地方值得我們去探究,值得我們去反思。我將努力探索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教學方法,讓他們在進取愉快的情緒中,獲得經驗和知識,使每個學生都能在不一樣的水平上有所提高。下學期我將讓孩子們嘗試了其他不一樣的畫法,如滾畫,吹畫,染紙畫、刮畫等,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創造力。以學生為本,決不能把自我的意志強加于孩子,要充分理解孩子、信任孩子、欣賞孩子,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呵護他們的創造潛能。
小學美術教學反思7
(一)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教師應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魅力,使課程內容呈現形勢和教學方式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同時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在一起,強調了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這學期,技能訓練比較多,如布貼畫、紙塑動物、剪紙、橡皮泥等,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ǘ┦箤W生形成基本素養
在美術教學中,我注重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發展為本,培養他們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為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進他們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我選擇了基礎的、有利于學生發展的美術知識和技能,結合過程和方法,組成課程的基本內容。如《紙塑動物》,小動物是小朋友最喜歡,廢紙又是同學們最多的,再加上舊棉絮,用這些東西扎成所塑造的基本型,然后用廢紙片一條一條地粘貼出小動物,最后進行彩繪美化。既輕又美觀。同時,課程內容的層次性,適應不同素質的學生,使他們在美術學習過程中,逐步體會美術學習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和學習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三)教師自身素質的培養
教學之余,我除認真參加其他學校課堂教研活動學習外,還經常去新華書店學習美術教學刊物,從理論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并虛心向老師學習 ,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使自己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工作上能更快地適應二十一世紀的現代化教學模式。
小學美術教學反思8
《花地毯》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一年級下冊中的一個課例,是讓學生運用剪貼、繪畫方法來設計制作一塊小地毯,并指導學生用許多“小地毯”拼成一張“大地毯”。我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引導學生主動尋找、嘗試不同的材料,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的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表現出來,休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這節課中,我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了生動、直觀的活動情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在活動中充分體現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一開始我就抓住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通過游戲“猜一猜”導入,學生猜的五花八門,有的說床,有的說桌子,氣氛非;钴S,最后學生猜到了花地毯,馬上就把注意力轉移到了本課主題,緊跟著我又適時激趣,給學生講了一個《小狐貍家的花地毯》的故事,讓學生羨慕小狐貍,自己也想有塊花地毯,很自然的就調動了低段學生的學習欲望,效果非常明顯。另外,讓學生親自感受地毯的質感,并小組合作將“小地毯”拼成兩塊“大地毯”,使學生在活動中無形的學到了美術知識(顏色搭配)。讓學生學會學習,把課堂還給學生,一切讓學生來支配,自主地探究學習。
本課中最大的亮點就是通過“展銷會”的形式讓學生互相推薦自己的地毯,把教學活動推向了高潮,整個活動中運用多種方式,例如學生與學生之間成為買賣關系,教師與學生之間成為買賣關系,讓學生互評互議,告訴大家為什么買他的地毯,如何推薦自己的地毯,很自然的提高了學生的評價能力;顒又形易罡吲d的是學生爭先恐后的把自己制作的'地毯推薦給我,都希望老師買他們的,教師好似開心的調合劑,使每位學生都獲得快樂。
這一課我分別在兩所學校上過,第一次是在本校,第二次是參加區教研室舉辦的“送課下鄉”活動在長崗鎮中心學校,同是一個內容卻有著不同的感受,兩次講課都使我難忘,都有許多值得我反思的地方。在本校上這堂課,由于非常了解學生,學生思維靈活,參與性極高,課堂氣氛活躍,較好的完成了教學目的。但在教學中我也體會了幾點不足:
1、小組欣賞討論時,問題有些不明確,教師要參與活動中。
2、要及時地肯定和表揚學生的奇思妙想,并幫助他們克服一些制作中的困難。
第二次在長崗上這堂課時改進了上次的不足,努力的完善了此次課,但因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及條件差異,上課時經常有一些異想不到的事情發生,需要教師的隨機應便。記得剛上課時我和平常一樣喊了一聲“上課”,可是學生毫無反應,班長也沒有喊“起立”,這時我隨機應變立即向學生做了個自我介紹,馬上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記得上這堂課中間有一個環節是讓小組同學邊欣賞邊討論,可是讓我沒想到學生并無行動,這時我才明白他們平時可能較少接觸到小組討論的活動,緊跟著我馬上耐心的引導他們如何欣賞,如何討論,不一會同學們互相討論各自的想法,我也從他們臉上看出了一絲笑意。在長崗上這節課時最讓我難忘的是由于鄉鎮學校對短線學科專職教師的缺乏,其美術課多為主課教師兼帶,他們對我的到來特別熱情,學生也很高興。我事前通知學生帶彩色紙、膠水、水彩筆等工具,竟然沒有一位學生沒帶,課后我才知道他們在家里把有顏色,認為好看的紙(廣告紙,掛歷紙,舊書)全拿來了,這使我特別感動。在教學生制作的花地毯竟然和城市的學生制作效果不分上下,而且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總之,有許多值得我回憶的也有許多不足:
1、教師要善于營造一個輕松、自由的創作氛圍,讓學生充分地表達自己的見解。
2、在評價活動中,學生的膽子小,教師應多舉例、多引導,調動學生的參與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才能力求每位一學生都成功。
小學美術教學反思9
《我們身邊的痕跡》是一節抽象的造型表現課,它強調的不是對形象的把握,而是要求學生通過實際體驗與造型游戲,運用基本造型語言表現對環境觸覺的`獨特感受。根據老師課堂上設計的活動及作業來看,效果還算不錯,能潛移默化地傳授知識點,學生也能從畏懼的心理逐漸產生強烈的自我表現欲。但是要用抽象的造型語言來表現感覺難度很大,很難讓每個學生都能做到的。雖然整個教學過程由淺入深,層層深入,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有個別學生只是跟在背后熱熱鬧鬧地“摸”,“畫”的時候卻無法按照要求用點、線、面、符號、色塊來表現。因此,在輔導學生時,差生應得到更多的關注。課堂的延伸應有深度。在本教學活動的延伸部分,讓學生回家后通過嗅覺、聽覺來進行感受,一句話的交代比較較輕描淡寫,沒能更好地挖掘知識的深度。一堂課過后,學生只模糊地認識到對身邊事物的“感覺”是可以表現的,而對它美在哪里、這樣表現有什么意義等還是渾然不知。所以我想,如能讓學生欣賞一些抽象派大師的作品,讓學生明白原來用抽象的畫法可以產生這么美的作品,使他們從小就懂得藝術的奧妙所在,這將會震撼他們幼小的心靈,對他們美術的學習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小學美術教學反思10
美術是門有魅力的學科,優秀的美術教師也總有自己獨特的個人魅力。其實個人魅力包括很多方面的素養,教學能力素養則是一個美術教師綜合能力的體現,是一個美術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它包括知識、管理、分析判斷、語言表達等,只有具備了這些素養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美術這門學科的獨特魅力,享受到美術教學的幸福。
一、 有智慧的美術老師要有在夾縫中求生存的精神
在新課程改革下,美術教育有了新的發展,但是由于學科自身限制,與其他學科之間存在差距,仍然沒有擺脫“落后”的位置。鏡頭一:已打過上課鈴數分鐘,孩子們各忙各的,有的在寫數學作業,有的在忙學習用品,有的在忙著尋找美術書,似乎還顧及著美術老師殘存的“面子”,有的舉著手,皺著眉沖刺狀,估計下課還沒上廁所??等學生都安定下來一堂課已過去了十分鐘。
鏡頭二:新課講完了,學生正在安靜地做美術作業,進來了一位主課老師問,我來找兩個學生訂正下作業可以嗎?不容分說便把孩子叫到身邊,給孩子講解作業要點。
這些場景我想大多數美術老師會有些“似曾相識”吧!面對這樣的場景,我們還會有怎樣的教學激情呢?有的美術老師面對這樣的現實,順其自然,不可置否;有的逆來順受,習以為常;有的“反抗”過,可又沉默了??美術老師主觀上的不重視,行為上的不作為,也造成這種現象的惡性循環。有句話說得好:如果自己都不把美術當回事,還有誰還會在乎。為什么我們不能打起精神,重新審視我們的的教學態度,教學理念。只要我們對自己有信心,對學生有信心,滿懷斗志,就能在“夾縫”中求生存。我想作為美術老師自己要有一種信念,我的課堂我做主,自己要把自己的學科當回事。
針對這些情況,在教學中我總是提早到課堂,用行動給予學生我很重視的心理暗示。不需要說什么,講什么,課前提前五分鐘到教室,在班上走一走,摸摸孩子的腦袋,幫孩子整理整理美術用品,通過一系列的肢體語言,告訴孩子:“快上課了,老師已經準備好了,你們準備好的嗎?”其他老師看你這種架勢,就知道你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燈,八成也撈不到什么“好處”了,多半會給你個面子,趕快收尾吧。長期堅持下去學生,老師們都知道了你的“固執”,自然不會占用美術課的`時間。你的“重視”讓孩子感受到了,別的老師也認同了你的“重視”,誰還會不重視呢?我認為一名美術教師要真正游刃有余的駕馭課堂,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還要有過人的教學智慧。
二、有追求的美術老師會把美術課堂當成自己成長的訓練場 長期以來,中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規矩和模式,無非就是講授一操作一交流三段式。所謂公開課和“榜樣”也就離不開這三段模式。這種“三段式”其實是傳統美術教學過于注重美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所致,如果教學過程設計為此“三段式”所困,即使在某一段中有所改革,也是“換湯不換藥”,沒有大的創新作為。如果每天的課堂,我們認真思考,認真準備,我想我們總會給自己留下點兒什么。那么,我們的課堂就是自己成長的訓練場,就是自己成功的加油站,就是自己快樂人生的催化劑。
一堂小學低年級美術課我捧出一個小玻璃水缸放在投影儀上。投影儀一開,大屏幕上立即出現了一群游動著的小蝌蚪。小蝌蚪的身體通過投影,反射到屏幕上的影子或清晰,或模糊。它們扭動著小尾巴,或聚或散,猶如一幅變動著的水墨畫。孩子們先是一愣,接著完全被屏幕上活生生的畫面吸引了。有的小朋友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此時在黑板上用工整的楷體字寫上了本課的課題──成群結隊的小動物。這種使孩子們眼前一亮的、活的、生動的教具不能不說是一種創新。以后課程的進行就始終洋溢著這種活潑歡快的氣氛,屏幕上不斷變換著的“活”的畫面,使學生親身體驗了成群結隊的小動物們聚散疏密的自然美。很直觀、很容易地理解了點的疏密、對比所體現的節奏和形式美感。這堂課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課題為《中國畫──梅雀圖》,中國畫是傳統藝術,但對于孩子來說,雖然見過,但到底如何畫,還是非常陌生的。這堂課的教學目標,不僅要讓學生知道如何畫,還要使學生了解梅花的枝干組織,疏密穿插關系,即“出枝”方法等深一層次的形式美法則。在此之前,不少美術教師也上過這堂課,但難免會使學生陷入機械臨摹,一知半解的境地,難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思維與操作積極性。我在上課時從容地拿出一把枯枝,挑出一根較粗的在投影儀上一放,屏幕上立刻出現了“梅”的主干,再加上幾根較細的,于是“梅”的枝條也形成了??我邊講邊撥弄著那些小枝條,把梅的出枝規律分析得清清楚楚。接著,又讓學生上講臺擺弄樹枝,并引發各組學生討論:怎樣“擺”枝干,梅樹才是最美的?中國畫梅花出枝的疏密、長短、穿插、曲直等形式美法則的學習就在這種愉快而熱烈的樹枝游戲中進行著。當學生在畫梅時,那種大膽和自信,儼然已成了熟練的中國花鳥畫家了。
這兩堂美術課學生均能自主學習、課堂氣氛特別活躍。而學生主動探索學習的積極性,源于我創造性地運用教具。美術教學本身就是一門藝術,一堂生動的美術課就是美術教師的藝術作品。一個活的教具,一種生動的教學手段的發明使用,往往是一位教師創新意識、創造思維的結晶。課堂是老師的戰場,是詩與畫的具體結合,是一種創造,是一種新鮮的滋味,是一位老師對教材、生活、學生咀嚼玩味后的行為藝術和轉變為學生所得的方式。用自己的課堂培訓自己,讓學生聽到花開的聲音,讓自己也聽到成長得聲音。這樣的課堂,才會越上越好,越上越新,才是屬于自己真正的課堂,才是學生最需要的課堂。
三、有思想的美術老師要有愛讀書的好習慣
一個不愛讀書的老師很難帶出一幫愛讀書的學生,一個沒有書香底蘊的老師,專業成長將會乏力,自身發展后勁將會嚴重不足,課堂教學也會缺少靈氣與智慧。我認為,小學美術老師也應該是一個博古通今的“雜家”,上課也要有那種“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大將風度,要能撒得開,收得住。那如何才能達到這樣境界?我想,只有讀書。
在教學之余我經常讀一些教育理論著作、專業刊物,如《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杜威教育名篇》、《葉圣陶教育文集》、《小學新課程教學論》等。書中最新的教育理論,像源頭的活水一樣,不斷地豐富我的知識,開闊我的眼界,改變著我的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讀著這些鮮活的理論,我常常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在理論知識的“內存”逐步升級的同時,我越來越自覺地在教育教學中踐行這些理論。我漸漸成為一個有心人,大至教材設置,小至某個環節,都會讓我聯想到所學所思所想的一些理論,都會讓我的心有所動、有所感。記得教二年級《感覺肌理》一課時,我突然想到《小學新課程教學論》中提出的觀點:作為老師可以對教育環境的各種要素進行選擇、組合、控制和改善,實現教學的最佳狀態。受到書中教學理念的啟示我決定把孩子帶出教室。孩子們快樂地飛出了教室,在學;ㄆ缘男〉郎,新奇地用小腳感覺鵝卵石的清涼和多姿。在綠樹下,孩子們一個個儼然成了鑒賞家,像在欣賞一件件稀世珍寶一樣,有的還伸出小手,細細地撫摸樹皮。原本抽象的概念在孩子們頭腦中漸漸清晰起來,形象起來。他們紛紛動手,爭著用紙對著樹皮、地面磨印,把物體的肌理表現出來?吹胶⒆觽兡樕咸焓拱愕男θ,我不由感慨書的力量,是它提升了我的教育教學理念,讓課堂煥發出活力。
小學美術教學反思11
《漂亮的小鐘表》一課的內容是小朋友們熟悉且喜歡的伙伴——小鐘表,這非常貼近他們的生活,對他們來說具有強烈的誘惑力,極大地調動了小朋友們參與的主動性。課后就有不少小朋友對我說:“老師,我最喜歡上手工課了!
這節“設計應用”領域的課程,能夠給同學提供很大的發明空間,培養同學的創新意識,并能讓小朋友在制作中充沛的享受勝利的喜悅。當小朋友做好了表針能夠轉動的鐘表時,那種喜悅溢于言表。教材中選擇了中外不同形式的鐘表,目的是引導同學感受不同形式的鐘表給人的不同美感。課堂上我還展示了一些同學利用不同的資料設計、制作的鐘表作品,目的是引導同學充沛利用身邊的廢棄物和多種資料設計、制作小鐘表,協助同學在設計制作的過程中開闊思路。
首先,通過欣賞、了解鐘表的文化和造型特點。通過對不同鐘表的`欣賞,提高同學的審美能力。
欣賞,是美術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局部。它能提高同學的認知能力與審美能力。從課件中,同學了解了鐘表的歷史文化,振動原理與不同種類,激發了同學求知的欲望與對鐘表的興趣。在教學中,同學的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最喜歡的造型是卡通類型,這為接下去的制作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其次,通過鐘表的設計制作,培養同學的創新意識,以和設計與制作能力,激發同學對美術學習活動的興趣,體驗勝利的快樂;顒拥膭倮c否,并不在于同學繪畫水平的高低,而在于同學心靈快車能否啟動,能否提速。所以很多平時畫兒畫的不是很好的男小朋友,在這次活動中卻表示的很突出。
巧用資料以和對表盤的設計是本課的重點。通過對作品的分析,使同學在制作中即快又好的完成簡易的漂亮的小鐘表,并且同學制作的作品形式各不相同,想象極為豐富。有的做出了心型鐘表,有的做出了花朵鐘表,有的做出了懸掛式的鐘表,有的做出了機器人鐘表,有的還給鐘表加上了開關按扭……花樣繁多,五花八門,讓人嘆為觀之。這不正是我們所想得到的教學效果嗎?
最后,在同學設計制作完鐘表之后,布置作息時間游戲,培養同學的時間觀念。同學分小組一起認一認鐘表。撥出每天早上幾點起床,幾點上學,幾點吃午飯,幾點睡覺……同學總結發言,今天制作的鐘表即是一件藝術品,又可以提醒我們節約時間,時間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
這節課在每個班里都是下課鈴聲響起時,隨同著小朋友們:“唉——雜下課了! 的遺憾聲結束的。我想假如以后每節美術課都是這樣,那該多棒。我應該在上繪畫課時,更多的關注小朋友的興趣,讓小朋友在繪畫中體驗勝利,享受美術的快樂。
小學美術教學反思12
新課改是以新教材的形式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新教材傳達了新課標培養目標的三大領域,即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和學習過程與方法。這表明,教材的功能已經遠遠超越傳遞知識的界限,升華為培養人。這是新課改帶給我們的第一個新理念——新的教材觀。
以我區現在試行的美術實驗教材為例,我們可以看出下面幾個方面的變革:
1、目標。
課堂教學目標不再是單一的知識與技能,而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的整合。新的教學目標觀,體現了課堂教學功能的本位轉移,即由以知識為本位轉向以發展為本位。教學不僅是獲取知識與技能,更要學會獲取,培養學力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個性的解放與發展。比如《尋找美麗》,教學活動是“找自己認為美麗的物品,談自己喜愛的理由”,按舊的標準來說,這樣的課根本沒有“知識點”。我認為它的目標之一就是培養每個人個性化的審美觀。又如《小鳥找家》,能很好地激發學生幫助弱者的美好情感,繪畫的訓練要求為這種情感提供了表現和宣泄的載體!段业奶枴,這一課的標題就很能說明編者的意圖,每個孩子心里都會有一個屬于自己想象王國的太陽,他們在繪畫中寄托的情感就很不一般了,這樣非常有利于培養孩子對自己個性審美和想象的肯定與自信。
2、課程。
新教材的課程內容“體驗”味很濃,更加強調學生自身的體驗,強調在學習過程經驗的積累和能力的提高。另外,學生的體驗對象在時間空間上有了拓延,強調老師、學生、環境,材料等多種因素的整合。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做”、“考察”、“實驗”、“探究”、“設計”、“制作”、“想象”、“反思”、“體驗”等一系列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如《會飛的娃娃》,利用塑料袋來做玩具,這種自己創造樂趣的藝術體驗會給學生留下歷久彌新的印象,很大程度上啟蒙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尋找美麗》,促使學生在身邊、家里、社會中尋找美麗,體驗環境中蘊涵的藝術美,感受生活;還有《童年的手印》,當學生的手觸摸到涼涼的泥,隨意地揉、搓、壓、印,邊做邊與老師同學交流時,學生的心情真可以說是“心花怒放”,在實踐中體驗快樂,建構知識。
在教學實踐中,基于上述理念,為了更好的與新教材同行,教師首先應該要樹立正確的培養目標,不僅僅滿足于把知識和技能灌輸給學生,更重要的是培養一個健康、快樂、有完善人格的人。一堂好的.課不應該只是教會學生什么,還應千方百計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了突出學生的情商發展,有的老師在教學中反復大聲詢問學生:心情怎么樣?開不開心?這樣的教學行為可以大力提倡,讓課堂有濃郁的“人情味”。
其次,教師要藝術性控制自己“啟”和“引”的度。整個教學過程當然是要老師控制的,問題是,陳舊的課堂教學秩序被老師嚴密設計好了,學生任何打破這個流水線的行為都是擾亂課堂。課堂上應該有情感的投入和體驗,有探索研究的氛圍,有學生驚喜、疑惑、苦思、雀躍等心理活動進行,教學的過程成為激情與智慧共存的綜合體。此外,教師必須創造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這種互動和會話,就是體驗。單向的授——受方式應該被我們教師堅決淘汰。要大膽、創新地“用新教材教”,而不僅僅限于“教新教材”。新課改帶來的第二個新理念是新的學習觀。
具體地說,是學習方式的變革。什么是學習方式?學習方式不是單純指具體的學習策略和方法比如背誦、練習等,這些行為方式只是載體。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認知、行為、情感以及社會化參與的有機結合才叫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表現出來的認知和情感因素表達了學習方式的實質內涵。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是新的學習方式的特征!稗D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作為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被寫進了《綱要》中——“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象,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學習方式之所以要改革,因為“發展”是硬道理,學生從課堂上應該能學到怎樣獲取知識的方法,提高可持續發展的潛力,以利于學生自主發展、全面發展、終生發展。
小學美術教學反思13
本課屬于“造型、表現”領域中陶藝系列的內容。
無論你生活在南方還是北方、城市還是鄉村,都會發現身邊有一些歷史悠久的老房子,它們可能是鄉村的老戲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居、昔日大宅、名人故居,也可能就是你的老家。這些老房子有的是磚石結構,有的是土木結構,有平房、有樓臺、有院落。它們都曾經輝煌,曾經人聲鼎沸,曾經有著美麗的裝飾,曾經熱鬧溫馨。它們有些雖然出自鄉村工匠的手,卻代表著一個時代或一個地區獨特而精湛的工藝水平,蘊含著濃厚的地域文化,散發著淳厚的鄉土氣息,就像一位位飽經風霜的'老人,在悠悠的歷史中感受著時代的進程。這些老房子是我們難以忘懷的鄉土瑰寶!
引導學生發現老房子的美,用泥塑的方式制作老房子,實際上就是引導學生關注鄉土文化,從不同風格的建筑中體味文化,同時也培養他們對建筑、家鄉風貌、家鄉歷史文化的感情。也許,在他們略顯稚拙的小手下,只能表現老房子的一隅,但是我們相信,源于創作中的感悟與關注,會對他們一生的審美產生影響。
小學美術教學反思14
寓言故事文字淺顯易懂,幽默有趣,具有民族傳統特色,并反映深刻的道理,讀后耐人尋味。神話故事美麗動人,充滿神氣色彩,不僅可以豐富我們的歷史知識、提高文化素養,而且可以讓我們看到祖先們在征服大自然、與大自然抗爭的歷史長河中那種勤勞、智慧、勇敢的精神。
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用了后羿射日這個美麗的'故事,再結合一連串的問題設計,將怎樣給“羿射九日”配畫具體化,極大地活躍了學生的形象思維,同時營造了良好的作畫氛圍,激發強烈的創作欲望。
通過給寓言、神話配畫,不僅可以形成各學科的知識對流,加強學科間的輻射,而且通過美術這一視覺形象,凝固藝術再現文學這一語言想象。流動畫面,做到圖文并茂。使學舌功能從小受到各種藝術的熏陶,從而活躍思維,拓寬視野,提高表現力和創造力,同時也為兒童畫創作開辟了另一新天地。<
小學美術教學反思15
現代的美術教育不僅僅是知識與技能的教育,而且是美感知能與表現的教育、創造力的教育、審美文化教育、人格成長教育的綜合載體。
教學思路的設計,就是本著“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愿學、樂學。
創設情境刺激內需,以激發學生的內在潛力,確定教學目標,尊重學生的內在需要。課一開始,學生欣賞錄像,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刺激內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這是一節命題創作與手工制作的'綜合課。
過新年幾乎是每個孩子盼望已久的日子,每逢新年到來,大街小巷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寫對聯、剪窗花、掛燈籠、貼“!弊帧藗儼溩、吃年夜飯、看花燈、走親訪友,到處是一片喜氣洋洋的景象。孩子們更是樂不可支,一個個穿著漂亮的新衣服,歡悅戲耍,給節日增添了喜悅,增添了甜蜜。每個新年都會給孩子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節課我設計了以下環節: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進入角色合作探索
感知體驗展示表現
我對剛剛上完的這節課,主要遺憾就在“日歷”處,直接進入大年三十——過年。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主體,而不是老師忙里忙外,從而增加年味兒,少一些老師當導演領著學生過的味道。
在討論《頭飾與面具》一課時,想到評價,又產生了一個疑問:讓學生拿著作品到前面接受夸獎、批評,有必要嗎?我認為積極的評價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信心。
學生做完之后,愿意得到別人的積極評價,有學生自評和教師評價。看著一幅作品,學生們講優評劣的評價方式,造成在評與比的過程中,有的同學發出“嘖嘖的”贊嘆聲,有的顯露出難堪的神色,有的學生顯出不甘落后的神色,一瞬間,有的學生的上進心,競爭心充分的被激活了;有的學生自尊心、自信心受到傷害,下次不愿去大膽嘗試,而造成繪畫、制作中的大量臨摹、仿制,很難放開手腳去勇于創新。
我就這樣處理評價這個環節。我意在讓學生不但做過春節的禮物(包括畫),而且充分感受集體過春節的樂趣,體驗到人間真情。我認識到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作品一旦得到老師的認可,學生興趣會更濃,信心也就會加強。因此,我在學生的作品中多找優點多給予表揚,對作品中不夠完美的地方給予鼓勵性表揚;并頒發小標志,從而讓他們以更大的熱情和信心進行下一次的創作;為了進一步提高創新水平,我讓學生們的“小作品”放在投影儀上,進行全班展示。學生的作品變得多了幾分好看,他(她)們爭先恐后的前來展示自己的作品,就連接受禮物的同學也倍感禮物特別的好,歡呼雀躍。唐瑞陽講到:“我都撐著了,送我餃子的人太多了!”
這節課的不足之處還需改進,我會更加努力研究。
【小學美術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教學反思06-13
小學美術教學反思(精選)07-06
小學美術教學反思05-12
小學美術的教學反思11-13
小學美術故事教學反思04-16
小學美術學期教學反思04-20
小學美術工作教學反思04-21
小學美術教學實踐反思01-11
【推薦】小學美術教學反思01-03
小學美術船教學反思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