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近似數》的教學反思(精選8篇)
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反思我們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近似數》的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數學《近似數》的教學反思 篇1
《近似數》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77頁的內容,學生在學校本內容之前,已經學校過簡單數的估數,以及10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學生基本能理解大約、左右、大概等詞的意思,并且已經學習了萬以內數的讀寫法,數的組成。這些知識構成了本節課的學習基礎。
我的教學處理是這樣的:首先提示我口袋上的錢大約是100元、我們學校學生總數約是310人,讓學生猜錢的數量和學生的總數,在猜出結果基礎上,告訴學生像102元、313人這些數,它們準確地反映了事物的真實情況,可以把它們叫準確數,而100、310接近真實情況的數,稱為近似數。再讓學生思考,我們生活中,你還遇到哪些數,它們是準確數,還是近似數?在學生說一些準確數和近似數之后。讓生思考近似數有什么特點,又有什么作用?
課堂設計的板書如下:
近似數
準確數: 近似數:
102元100元
313人310人
41人 40人
9992人 10000人
近似數接近準確數,近似數一般是整十、
整百、整千、整萬的數,所以較容易記憶。
在練習過程中,我發現學生存在幾個問題:
1、學生沒有真真切切地體會到近似數的特點與作用。比如說對于603米,有的學生的答案是約為601、602米。
小學數學《近似數》的教學反思 篇2
近似數在日常生活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它與精確數不同,它僅表示某一對象的一定范圍。本課的學習是讓學生認識近似數,理解近似數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及意義,掌握求近似數的方法,即四舍五入法。能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求一個數的近似數,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發展學生的數感。上課時提供富有生活氣息的不同班級學生的人數,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32人大約是幾十人,并談談理由。從學生用“接近”一詞來表述理由可以看出:學生不僅體驗到了這些數的近似數,而且明白了為什么。在此基礎上引入“近似數”和“≈”,順理成章,學生非常容易接受。
1.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
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滿數學,并最終服務于生活。教材安排了兩個生活情境,讓學生讀一讀,注意劃線的數在表達時有什么不同,引導學生發現“約”字,體會其表達的意思,從而引出近似數和精確數的含義。接著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聯系本班人數說說32人大約是幾十人,并談談理由。從學生用“接近”一詞來表述理由可以看出:學生不僅體驗到了這些數的近似數,而且明白了為什么。在此基礎上引入寫法32≈30,順理成章,學生非常容易接受。
2.讓學生在比較中體驗。
比較是常用的一種數學思考方法。通過比較事物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便于抽取出事物普遍存在的規律、區分出個體獨有的特征。只有經歷這樣的過程,才能使直觀感受到的經驗得以提升,進入學習數學化的過程。教學如何求近似數是本課的一個難點,我通過出示480000到490000之間的數,讓學生口答它們的近似數,并觀察比較,和同學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給他們提供一個廣闊思維的空間,鼓勵他們自己去發現數學中的一些規律和方法,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從中體會探究與發現帶來的樂趣。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們把自己個性化的想法展示出來,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小學數學《近似數》的教學反思 篇3
上周五學生放學后,老師們坐在一起針對“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在操作過程中的困惑與困難進行了探討,牛主任的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不能完全拋開情境,教學模式也要針對各種不同課型有所改變,不要完全被導學案范例框住。只要本著“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學生能學會的老師不教”的原則,就可以了。
昨天我們學習《積的近似數》,我覺得這節內容很簡單,所以課前沒有做任何準備。上課伊始,我問孩子們:“孩子們,你們認為,是人的嗅覺靈敏,還是狗的嗅覺靈敏呢?”“狗的嗅覺靈敏”孩子們異口同聲。然后我在黑板上寫下了“人的嗅覺細胞有0.049億個,狗的嗅覺細胞是人的嗅覺細胞的45倍!辈㈦S口問道,“你知道狗的嗅覺細胞有多少億個嗎?”孩子們馬上動筆算起來,我讓兩名后進生來黑板板演。孩子們計算很準,速度也很快。全班只有5個孩子算錯。然后我在問題里加了“大約”兩個字,題后加了括號,要求保留一位小數。大約三分之二的學生馬上就有了結果,興奮地舉起了小手。我找了一名沒有舉手的孩子說出了結果,孩子們都贊同這個結果。然后我又組織孩子們在小組內說說,該怎么求積的近似數。不足2分鐘,孩子們都美滋滋地坐好了。又找了幾個后進生匯報,雖然語言組織不太好,但大家也都能聽明白她的意思,看來學習效果還不錯。接著讓學生總結本節課的內容,板書課題,然后做練習鞏固。課后反思有以下幾點:
。1) 學習內容比較簡單,學起來比較輕松。
(2)課前的情境也起到了激趣作用,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3) 評級機制跟得上,小組評比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促使優等生主動幫助組內的學困生,(我給他們講過短板效應,并且經常提醒她們記住短板效應)學習的氛圍濃厚,學習效果也好。開學一周以來,這節課是學生合作學習(主要是優等生幫助學困生)面積最大的,效果最好的。我已經將各組評比表張貼上墻,希望它能起到應有的作用,促進良好學風的形成。
小學數學《近似數》的教學反思 篇4
1、教學目標要明確,內容要準確。這是基礎,學生做題出現問題跟教師有直接關系。
2、教師要明確自己的角色,地位。教師要有自己的威嚴,要嚴慈相濟;教師是教學活動的指導者,處于主導地位,把控課堂活動,要顧及全體學生,不能只看回答問題的學生。
3、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自己積極主動的'探討,不要滿堂灌。
4、備課要全面。備教材,備學生。對于知識體系有關全面的了解,知道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對于新授課程有鋪墊的作用;尤其是學生的了解,可能直接決定教學方式的選擇。
5、主副板書使用要合理,主板書部分要留給新授例題。
6、小組活動探究或者學生自己做練習時,教師要下面巡視,掌握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和易錯點和共性問題,做到心里有數。
7、教師之間可以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取其精華,轉變成適合自己的模式。
小學數學《近似數》的教學反思 篇5
我在教學《商的近似數》一課時,對教材進行了處理,有意識得開發生活資源。首先我出示例7:爸爸給王鵬買了1筒羽毛球,一筒羽毛球12 個,這筒羽毛球是19、4元,買一個大約多少錢?并以談話的形式引出數學問題,營造一種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氛圍。使其積極主動地學習,同時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再要求學生根據提出的信息練出計算。當學生除到商為兩位小數時,還除不盡,我在巡視中發現,有的學生一直往下除,根本沒有停下來的意思。這時教師就問:“實際計算錢數時,通常只算到‘分’,應該保留幾位小數?除的時候該怎么辦?”聽后。同學們都明白了保留兩位小數的道理,使學生學會了根據實際、生活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數。本以為求近似數是數學難點。但在實際數學中才發現計算是真正的數學難點。由于例題及做一做中所有習題全是小數除以整數,所以當作業中出現小數除以小數時,許多學生都忘記了“一看,二移”的步驟,所以在設計鞏固練習是應增加小數除以小數的練習。
其次在上課的時候,不能因為需要保留兩位小數或幾位小數而強調學生只能除到小數部分的第三位或第二位。遇到學生除了比實際需要更多的數位。應加以鼓勵表揚并及時提示學生根據實際需要去除,這也許是學生創新的靈感之花,是一種鉆研精神的表現,新課程改革需要的是這樣的教學,也需要這樣的老師,更需要我們培養有創新精神的學生。
小學數學《近似數》的教學反思 篇6
教學如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是本課的一個難點,在課堂上,學生沒有知識積累,這以前他們沒接觸過數字估算,根本不會估算,當然也不可能有不同的策略交流;當要求舉生活中的近似數的例子時,學生沒有生活積累,舉不出生活中估算的例子,我覺得一是學生沒有仔細觀察生活,另外也是學生的估算經歷少;在作業中,求近似數也是出現了不少問題,有的亂估,有的離準確數太遠,還有一些學生不會做題,我覺得他們是沒有找到做題的方法。
估算就是推算出某數的大概數,即準確數的近似數。教學時重點強調,估算是沒有唯一答案的,但在比較多個答案之后,讓學生明白估算[]出的數要最接近于準確數。實踐中我認為下列方法效果會好一些:讓學生看十位。十位是1—4就把十位和個位都寫成0,百位、千位不變。例如:7046≈7000、1837≈1800。如果十位是5—9就把十位、個位寫成0,在百位上加1,千位再隨百位變化而變化。例如:6080≈6100、9960≈10000。
總之,學生估算意識和能力的形成需要長期的潛移默化地滲透,需要教師每堂課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當學生將估算內化成一種自覺意識,才會迸發出許多有價值的、創造性的估算方法,學生的估算能力才能真正的提高。
小學數學《近似數》的教學反思 篇7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求整數的近似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數的近似數,在學習之前,我先讓學生復習了求整數的近似數的方法——四舍五入法,在求小數近似數的過程中,重點把握了三個教學重難點,即:理解“保留幾位小數;精確到什么位;省略什么位后面的尾數”這些要求的含義;表示近似數的時候,小數末尾的“0”必須保留,不能去掉;連續進位的問題。
教學從生活出發,讓學生感受數學與實際的聯系。在引入環節,在超市買菜時,總價是7、53元,而售貨員只收7元5角錢,這就是在求7、53這個小數的近似數。在創設情境環節,結合教科書的主題圖,創設了鄰居家的孩子“小豆豆”測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的引入新課,使學生看到小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在鞏固環節,讓學生說出把4、85元精確到元、精確到角分別是多少錢,這樣把學習的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的知識還原與生活,應用與生活。
在求小數近似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理解保留幾位小數的含義。保留一位小數就是精確到十分位,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數;保留兩位小數就是精確到百分位,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數。這個環節我是讓學生看書自學的,在講完第一個小題0.984≈0.98后,我讓學生比較了求小數近似數的方法與求整數近似數的方法,使學生很快就明確了求小數的近似數要把尾數部分舍去;在教學完0.984≈1.0后,讓學生討論“0”能不能舍去,使學生明確了“0”如果舍去了,小數部分沒有數字就沒有保留到十分位;在教學0.984保留整數時,也讓學生充分討論了小數部分要不要加“0”。最后引導學生總結出求小數近似數的方法。
但在“保留幾位小數、精確到什么位、省略什么位后面的尾數”都出現以后,沒有把它們之間的聯系梳理出來,這樣就會給學生造成要求太多記不住的麻煩。如果讓學生明白保留兩位小數就是要精確到百分位,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數也是要精確到百分位,學生審題后就會自然地歸到精確什么位,看什么位進行四舍五入的思維模式,這樣就有了更加清晰的思維。
小學數學《近似數》的教學反思 篇8
《用四舍五入法把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這節課并不簡單。學生既要學會四舍五入法,又要學會用四舍五入法對數進行改寫,而且還并非僅僅是課題中所寫的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還需要根據要求改寫成以“千”、“百”等作單位的數。而教材的編排意圖顯然是充分利用學生前面學過的把整萬的數改寫成“萬”作單位的數的經驗,力圖讓學生經歷先把一個大數用四舍五入法省略萬后面的尾數求出近似的整萬數,再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的過程。顯然,前面的過程是關鍵。而四舍五入法,四舍比較簡單,難的是五入。
從課堂反應及學生的作業批改來看,學生對這一課的掌握情況很不好,出現了一些問題。如:反思學生出現的問題,我覺得是因為我的教學不夠嚴謹、細致,才導致問題的面這么多而廣。
原因一、 沒有激發部分學生的興趣
原因二、 上課內容比較抽象,后進生難以理解,故此沒能投入學習互動中來。
改進后,二次教學設計。
汽車價格是193500元,558800,( ),( )
理清幾個概念。
1、什么叫尾數?1389567萬位(千位、百位)后面的尾數分別是什么?
2、“省略”是什么意思?是像語文里講的一樣直接省略不寫嗎?(區別語數中“省略”一詞概念的不同)
3、那么,什么情況下直接舍去尾數,什么情況下要向前一位進1呢?關鍵看哪一位?
4、辯證思考:193500為什么不看成20萬?558800為什么不看成55萬?
5、拓展:怎么改變這個價格,使它能約等于55萬?
預設:生1“千位上改成4、3、2、1、0”,師追問“百位、十位、個位上的數呢?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生2:萬位上改成4,千位上改成5、6、7、8、9。
師板書各情況,并追問“百位、十位、個位上的數呢?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小結:約等于55萬的數,最大的是四舍得到的554999,最小的是五入得到的545000。
6、完成作業本第6頁第5題。
7、完成練習二。
一步一步地使學生明白“把12756省略萬位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就是把1后面的尾數都去掉,并寫0占位,寫成10000,但是題目要的是“萬”做單位,所以還要把10000改寫成1萬。這樣就使得學生對求近似數的每一步的用意都有一個清楚的認識。
通過這節課的反思,我認識到教學一定要順應學生的認知特點和過程來進行,每一步的設計一定要從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從教學的重難點來分析。那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不僅苦的是學生,害的是學生,其實受害最大是老師,因為課后你得利用更多的時間來輔導那些知識上有缺漏的學生。
【小學數學《近似數》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積的近似數》教學反思09-11
小學數學下冊《近似數》教學反思10-22
積的近似數教學反思11-05
小學數學《積的近似值》教學反思10-03
《求一個近似數》教學反思12-18
小學數學《比較數的大小》教學反思12-28
小學數學《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說課稿11-25
小學數教學反思05-04
小學數學《認識1000以內的數》教學反思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