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公倍數和公因數》教學反思
以下是《公倍數和公因數》的教學反思,僅供參考!
《公倍數和公因數》的教學反思(一)
去年教學《公倍數和公因數》這一單元時,依照學生預習、閱讀課本進行教學,老師沒有作過多的講解,從學生的練習反饋中,部分學生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錯誤百出,反思教學后,覺得用課本上列舉的方法,真的很難一下子準確找到最大公因數或最小公倍數。如:8和10的最小公倍數,有學生寫80,25和50的最大公因數有學生寫5。……調查詢問學生找兩個數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或者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感受,他們都說“太麻煩了”。
今年教學《公倍數和公因數》這一單元時,我在去年教學《公倍數和公因數》的基礎上作了一些改進:
一、仍然是將預習前置。
二、動手操作,想象延伸。
讓學生動手操作,提高感知效果,幫助學生形成豐富的表象,是促進形象思維發展的有利途徑。例題教學中讓學生動手鋪,鋪后想,想后算,算后思。
用長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紙片分別鋪邊長6厘米、8厘米的正方形,能鋪滿哪個正方形?拿出手中的圖形,動手拼一拼。
學生分組操作,用除法算式把不同的擺法寫出來。
提問:通過剛才的活動,你們發現了什么?
以直觀的操作活動,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體會公倍數和公因數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經歷公倍數和公因數概念的形成過程,加深對抽象概念的理解。
思考:根據剛才鋪正方形的過程,在頭腦里想一想,用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紙片正好鋪滿邊長多少厘米的正方形?在小組里交流。
三、在教學中嚴格要求學生先用“列舉法”教學“求兩數公倍數與公因數”;在學生相對較熟練的時候嘗試讓學生直接說出公倍數與公因數;在此基礎上適當介紹后面的閱讀知識,但不要求學生使用。
四、在教學了用“列舉法”“求兩數公倍數與公因數”的知識之后,適當提高訓練難度,將求“最小公倍數”與“最大公因數”合并訓練。通過聯系“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知識,引導學生發現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擴倍法等其它的方法。要求學生根據情況,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這樣,給學生結合題目中兩個數的特點,自主選擇方法的空間,學生比較喜歡,掌握較好。通過練習引導學生感悟、概括出了一些特殊情況:(1)兩個數是倍數關系的,這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是其中較大的一個數,最大公因數是其中較小的一個數;(2)三種最大公因數是1,最小公倍數是兩數乘積的情況(“互質數”這個概念學生沒有學到):①兩個不同的素數;②兩個連續的自然數;③1和任何自然數。
課后反思:
一、預習后的課堂教學,還要教,直接放手要出問題。
二、介紹一下短除法是有必要的。但不能直接按傳統的教學思路以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簡單代替列舉法。
三、應逐步鼓勵學生把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過程想在腦中,直接說出結果。引導感興趣的同學在課后探索其它的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內容,適當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
《公倍數和公因數》教學反思(二)
《公倍數和公因數》在新教材中改動很大,新教材將數的整除中有關分解質因數、互質數、用短除法求幾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教學內容精簡掉了,新教材突出了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探究認識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突出了運用數學概念,讓學生探索找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最大公因數的方法,注重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主動探索簡潔的方法,進行有條理的思考,加強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教學以后與以前的教材相比,主要的體會有以下幾點。
一是在現實的情境中教學概念,讓學生通過操作領會公倍數、公因數的含義。例1教學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例3教學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都是形成新的數學概念,都讓學生在操作活動中領會概念的含義。學生通過操作活動,感受公倍數和公因數的實際背景,縮短了抽象概念與學生已有知識經驗之間的距離,有利于學生運用公倍數、最小公倍數、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二是有利于改善學習方式,便于學生通過操作和交流經歷學習過程。在教學中,讓學生按要求自主操作,發現用怎樣的長方形可以正好鋪滿一個正方形;用邊長幾厘米的正方形可以正好鋪滿一個長方形。在對所發現的不同的結果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聯系除法算式進行思考,對直觀操作活動進行初步的抽象。再把初步發現的結論進行類推,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正方形的邊長與長方形的長和寬有什么關系,再揭示公倍數和公因數,最小公倍數與最大公因數的概念,突出概念的內涵是“既是……又是……”即“公有”。并在此基礎上,借助直觀的集合等圖式,顯示公倍數與公因數的意義。讓學生經歷了概念的形成過程。
三是刪掉了一些與學生實際聯系不夠緊密、對后繼學習沒有影響的內容后,確實減輕了學生的負擔,但是找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時由于采用了列舉法,學生得花較多的時間去找,當碰到的兩個數都比較大時,不僅花時多,而且還容易出現遺漏或算錯的情況。相比之下,用短除法來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就不會出現這方面的問題,所以我在實際教學中,先根據概念采用一一列舉的方法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待學生熟悉之后就教學生運用短除法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這樣的安排效果不錯,學生也沒感到增加了負擔。
【《公倍數和公因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體育教學反思:小學體育教學反思和感想10-04
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及反思06-17
初中《分子和原子》教學反思01-27
6和7的認識小學教學反思04-16
狼和小羊教學反思(精選8篇)09-13
小學語文《長城和運河》教學反思05-30
小學數學《幾和第幾》教學反思05-06
《找最大公因數》教學設計(通用7篇)11-24
酸的和甜的教學反思(通用6篇)07-20
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通用12篇)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