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生物的進化2》教學反思
《生物的進化》屬于高中生物下冊第七章內容。
在第一課時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容;種群,種群基因庫、基因頻率的概念,以及基因頻率的計算方法;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的原因等知識的支持下,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是:通過對樺尺蠖在工業區體色變黑例子的學習,了解自然選擇在生物進化中的作用;了解隔離的概念和類型,以及隔離與物種形成的關系。
教學重點是:自然選擇在生物進化過程中的作用;隔離的概念和類型,以及物種形成的方式。
我的教學過程和設計意圖如圖所示:
目標與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導入質疑:突變和基因重組只是提供了生物進化的原材料,那么是什么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呢?
呈現課前收集或準備的資料,提出自然選擇。
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1.演示不同環境中樺尺蠖圖象資料。引導學生觀察樺尺蠖生活習性和結構上的特點。
2.從宏觀(性狀)和微觀(基因)兩個方面分析英國從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中期,樺尺蠖比例的變化,說明樺尺蠖進化過程的原因。
3.角色扮演環節:曼徹斯特區環保局首席執行官。為了解決環境污染問題,你會怎么做?并預測樺尺蠖的體色會發生什么變化?突出環保概念。觀察、設想、討論、交流與作答。讓學生通過真實的圖片資料和數據資料來了解生物進化的過程,從而獲得準確的'結論。
知識鏈結點質疑:
1.樺尺蠖的進化過程中是否產生了新的物種?引出物種概念。
2.同一物種有沒有不能交尾的情況?引出地理隔離概念。
3.不同物種有沒有可以交尾的情況?引出生殖隔離概念。討論,交流作答,歸納。學生充分參與,課堂氣氛空前高漲。
隔離導致物種形成
1.給出加拉帕戈斯群島地圖。請同學們用地理知識估算島與島之間的距離。再出示不同島上的植被情況(突出果實的大小),讓學生了解各島嶼的生存條件。最后出示有不同特征的地雀,特別突出地雀喙形大小的特征。
2.質疑:根據不同島嶼的生態環境特點分析14種地雀形成顯著差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教師根據學生討論結果歸納總結。分組討論,組內、組間交流、歸納,F代生物進化理論進化的基本單位是種群;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物種形成的基本環節。給予學生時間,空間,自行歸納。
【高中生物《生物的進化2》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高中生物教學反思【熱】01-22
高中生物優秀教學反思09-16
高中生物的教學反思(15篇)10-05
高中生物的教學反思15篇10-05
高中生物課的教學反思01-07
高中生物《群落的演替》教學反思12-17
高中生物教學反思 15篇12-06
高中生物教師教學反思范文07-03
高中生物教師優秀教學反思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