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學反思(匯編15篇)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中地理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
回顧整節課的教學,我認為自己在以下兩方面做出了突破,具有一定的價值:
1、利用“探究式”教學方式解決了教學難點。
地勢特點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之一。學生可以直觀地從分層設色地形圖上得出“西高東低”的特點,但不容易形成“階梯狀”分布的認識。通過我一步一步教學引導,特別是學生探究性活動----繪圖,直觀地把這一特點展示在紙上(或黑板上),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比學生就直接地從書本得到結論,效果要好得多。
2、認真組織教學,改變知識的呈現方式。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能夠靈活使用教材。在本節課外,我采取如下教學思路:
什么是地勢?→由分層設色地形圖感知地勢特點→由各階梯地勢海拔數據探究地勢特點→繪制地形剖面圖展示地勢特點→提出證據證明地勢特點。把課本中“我國東西向(北緯32度)地形剖面圖”改為學生繪圖比賽,然后與課本中對比,既讓學生感覺有趣,又讓學生們在相對比較中加深對“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緯度位置、海拔及水平距離有了更深的認識。把活動2-4轉化為學生提出證據證明地勢特點。如此的特點,勢必給氣候、河流流向、交通等造成一定的影響,提示學生從日常現象、諺語、古詩詞等方面考慮。經過師生共同探討,最后收獲頗豐:“東風不倒,大雨不了”(說明地勢與氣候的關系),“一江春水向東流”(說明地勢與河流流向的關系),“飛流直下三千尺”(說明地勢與水能資源的關系),“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地勢無情,阻礙東西方來往,河流有情,溝通東西交流)。因涉及到相關學科知識,學生們興致格外得高,教學效果自然很好。
不足之處:
1、導入不具特色。建議以后用歌曲《彩色的中國》作導入,優美的旋律,繽紛的色彩,會平息學生一切雜念,會讓學生激動,也會讓學生對我國地勢地形有一個淺顯的了解,心中卻已叢生萬般自豪!
2、繪制地形剖面圖環節,準備還不夠充分,對相關地形的數據,應提前予以收集,在學生用到時及時給予展示,省去學生查書、查資料(較費時)的時間,給后面教學留下充足的時間。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2
通過國培遠程學習,我認為老師要置身于整體的地理教學情境中,從更廣的社會、倫理及教育的層面激發自我意識的覺醒,更重要的是,地理教學是一種面向未來的教學活動。進行新理念下的教學反思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教學觀念反思
老師應進行新課程理念的系統學習,積極對自身教學觀念進行反思,在較深層次上促進教育觀念的更新與轉變,并以此指導教學實踐。
例如,以學習“以某種自然資源為例,說明在不同生產力條件下,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對人類生存、發展的意義”的相關內容時,我以礦產資源為例,一方面我用相關的例證向學生說明礦產資源的分布、數量、質量和組合狀況對是影響工業布局的重要條件,一些工業基地往往是建在礦產資源的附近。但有些工業基地附近并無礦產資源,但卻是著名的工業區,原因是借助優越的地理位置的發達的海運擺脫了礦產資源 的地域限制。如上海寶鋼。通過上述辯證的分析,一方面學生明確了自然環境可以影響人類社會牟發展。另一方面明確了這種作用不起決定性作用。
二、對教學設計的反思
在進行地理教學反思時,地理教學效果與預期的效果相差很大,課后仔細分析一下,原因 在于,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忽視了對教學實踐的反思,因而也就難于使教學設計發揮預期的目標。因此,教師應積極反思教學設計與教學實踐是否合適。及時看到教學實踐中出現的反差,不斷探索教學目標、教學工具、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問題。積極改進,從而優化教學,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
三、對教學過程的反思
新課標提倡的是“探究式學習”,這樣能提供更多的學習渠道,了解知識的發生的過程。推動學生關心現實,了解人生,體驗現實,并積累一定感性知識和實踐經驗。
四、對自身教學行為進行反思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認真的檢討自己的言行:是否從權威的教授轉向平等的師生對話與交往;是否有公正的品質、豁達的胸懷、豐富的情感,以及敏銳的判斷力和豐富的想象力等。
五、對教學反饋的反思
課堂上不公要觀察學生的行為,還要通過學生作業獲取教學信息,在信息反饋中對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的發展,學習中情感的體驗等獲取全方位的體察。這樣常會發現在課堂上教學的內容和習題,在考試中學生往往還會有許多困惑,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學生知識的習得不是自己學會的,而是老師教會的。所以我們給學生學習和方法比教會知識更為重要。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3
新課標強調的是地理與生活的聯系,這一點我們在實際的教學中有比較深的體會。讓學生在學習中,更好的體驗生活,體驗地理與生活的關系。學地理為了什么?可能很多老師都曾經考慮過這個問題?墒窃谄綍r的教學中,卻沒有很好的解決?偸且晃兜奶铠喪降淖寣W生掌握我們要他們掌握的知識,而這些知識在生活中卻沒有很好的體現。更加離譜的是,學生掌握的知識,很多在我們教師的指導下,只是成為記憶的,感性的。并沒有上升到理性的知識。所以,學生學地理是為了升學,為了以后有好的工作。這樣就違背了地理的生活性。
我們覺得在教學中,多讓我們的學生探討一些問題會更好。因為,在平常的教學中,學生有時會覺得地理的學習非常的枯燥無味,對學生的興趣有很大的打擊。如果我們能多思考我們的教學內容。多想一些適合學生探討的地理問題。那么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就會增加。并且,我們還可以將一節課的內容轉化為若干個問題。然后讓學生去研究和解決。這樣學生有了這些課堂的點綴,就會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我們的地理課堂也就不會那么枯燥了。我們的差生面也不會提高的很快。地理的學習,在某些時候總有一些人會退出學習。
地理教學的現狀表明,退出的人就很可能回不來我們的地理學習中。而興趣的再現讓放棄的學生就會重新回到我們的前進的隊伍中來。我們希望走的學生越來越少,回來的學生越來越多。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反思,希望能帶給大家一些思考。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4
新世紀之初,我國建國以來的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直接領導下,正以令世人矚目的迅猛之勢在全國順利推進。教學改革是課程改革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課程改革在實施過程中的標志性體現。強調指出: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理解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潛力、獲取新知識的潛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潛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潛力。本人從事地理教育教學近20年,經歷了幾次的課改,這次的課改,讓我感受很多,下方僅從地理教學方式上進行反思。
一、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和情感體驗
關注人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鬃诱f過: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地理教學過程就應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用心的情感體驗。
此刻的初中生思維活躍,由于認識水平的局限性及觀念意識,普遍對地理科不重視,在課堂上的情緒不是冷漠呆滯就是惟恐天下不亂。如果教師在教學觀念上不更新,上課時只是做學科體系的傳聲筒,勢必造成學生更加冷漠更加的不興趣。因此,我們教師務必用“心”去施教,熱切地關注學生。建立一種以師生個性全面交往為基礎的新型師生情感關系。
首先,我們教師的課前準備除了寫教案,更需要走進學生中間,了解他們對即將講解資料的興趣、知識儲備和他們所關心的話題,了解學生的需要,指導學生收集和利用學習資源,幫忙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并能針對不一樣的學習資料,選取不一樣的學習方式。
其次,教師在課堂上的主角:一是用心的旁觀者,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狀況,思考下一步如何指導學生學習。二是給學生心理上的支持,尊重學生,贊賞學生,啟迪思維,激勵斗志,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三是培養學生的自律潛力,讓學生學習在“熱鬧”中“有序”的進行。以“34個省級行政區”(《地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教學為例,該片段如果采用傳統教學法中的講述法組織教學則效果不佳。從教學方法創新角度出發,教師嘗試以“快樂教學”中的巧用游戲法,采用多媒體技術制成“中國政區拼圖”,引導學生開展拼圖競賽活動,寓教于樂,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活化了課堂教學。具體操作如下:
[教師啟發]簡要地介紹拼圖游戲的操作方法及競賽規則。
[學生活動]學生出于好奇,躍躍欲試地進入競賽活動狀態中:
第一輪:能夠看課本(《地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七頁“1。7中國政區圖”),并按地理方位的排列(一、位于東北的3個省;二、位于北部邊疆的1個自治區;三、位于黃河中下游的6個省、直轄市;四、位于長江中下游的7個省、直轄市;五、位于南部沿海的7個省、自治區、個性行政區;六、位于西南的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七、位于西北的5個省、自治區。)在電腦上完成拼圖。
第二輪:不能夠看課本(同上),并按地理方位的排列(同上)在電腦上完成拼圖。
第三輪:正式開始競賽,不能夠看課本(同上),并按地理方位的排列(同上)在電腦上完成拼圖。
[教師點評]對學生所取得的成績及時給予肯定。成績居前六名者,能夠獲得獎品(注:“中國政區拼圖”競賽游戲,在學生完成拼圖時電腦能夠自動記時)。
這樣的教學方式使“死”圖變“活”,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從游戲中體驗了簡單愉快的學習過程,實現了“快樂教學”。在這一過程中他們的創新精神得到了體現、創造潛力得到了提高。不難看出,一堂課的質量與教學法創新性呈正相關。
再次,善于處理偶發事件,一要做到冷靜沉著,不急不燥,善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先把偶發事件的影響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和最短的時光內。二要充分認識和挖掘偶發事件所包含用心因素,善于引導,即使進行批評也不能埋沒了閃光點?傊,教師用自我熱切的情感去影響著學生,關注學生,使學生在地理課堂上其樂融融,興高采烈,伴隨著學科知識的獲得,學生對地理學科學習的態度是越來越用心,信心是越來越強。
二、注重雙方交流溝通
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資料,求得新的發現,從而到達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本人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改變傳統好處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不斷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彼此構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教師不再僅僅去教,而且也透過對話被教,學生在被教的同時,也同時在教。師生共同對整個成長負責。對教學而言,交流意味著人人參與,意味著平等對話,意味著合作性好處建構,它不僅僅是一種認識活動過程,更是一種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精神交流。對學生而言,交流意味著主體性的凸顯、個性的表現、創造性的解放。對教師而言,交流意味著上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而是一齊分享理解,促進學習;上課不僅僅是單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動、專業成長和自我實現的過程。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
三、重視課本地圖的使用
地理新課程用圖文并茂的資料、形象直觀的圖表、生動搞笑的閱讀材料、貼近學生生活的課堂活動,創設了充滿時代氣息的地理教學情境,用生活中具體搞笑的`地圖、圖片、圖表,給學生展示了生動活潑的思維過程。應對這樣的教材,你該如何使用?又該怎樣上課?怎樣發揮教師的作用?怎樣挖掘學生潛能?……需要地理教師冷靜、用心地不斷反思,才能適應新課程下的地理教學。
地圖是地理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可將知識化繁為簡,不僅僅能幫忙學生構成空間觀念,理解鞏固學過的地理知識,獲取新的地理知識,而且有利于教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培養學生的觀察潛力。地理新課程中附有超多的插圖,如八年級上冊就有120幅左右,而且種類很多,有示意圖、素描圖、景觀圖、統計圖、曲線圖、柱狀圖、餅狀圖等,并且均是彩色圖。應對這些種類繁多的地圖,作為教者,你想過沒有在地理教學中應怎樣充分發揮這些地圖的作用?又如何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讀圖、析圖、描圖、繪圖?怎樣將地圖變成學生學習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怎樣培養學生查閱地圖、獲取地理信息分析解決地理問題的潛力?這些都是我們地理教師值得思考的問題。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教師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教師不僅僅要關注那些理性的共同的知識,關注學生對知識目標的認知和追求,更要關注學生個性的差異,關注學生潛力的發展和人生價值的確定,關注學生個性的張揚,注重學生對學習方法的主動探究,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針對學生的個性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作為一名地理教師,想一想自我是否正在學習、提高自身的業務理論水平,是否已在研究學生心理動態的發展,是否想探究構建適應新課程的地理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等。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5
一、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觀念轉變不夠,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在教學中多數的課堂學生能夠參與到課堂之中,但學生參與的時間、程度是遠遠不夠的。以自己的講敘,占據了課堂大部分時間,結果學生自主活動的時間太少,甚至練習時間都很少,學生的主體性也就沒有充分地體現出來。
2、教材理解不透,教學方式比較單一,缺少靈活性
形式為內容服務,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的不同,以及在教學中所處的地位不同,都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如果一味地采取同一種教學方式,使學生喪失學習的積極性,而且也會使教學目標難以很好地實現。學生的思維受到抑制,發揮不出學生的主動性、能動性,能力培養不夠,或者不夠準確。
3、教師輕視學生的學習能力,對問題實行包辦代替
忽視教學過程本身的含義,平時缺少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因而遇到問題總想包辦代替。如在做課后復習題時,不是去引導,讓學生去思考,而是把答案直接呈現給學生。使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斷降低,同時也會使學生養成上課不注意聽講,不積極思考的不良學習習慣。
4、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足,課堂氣氛不夠熱烈
二、改進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措施:
1、加強學習,轉變觀念
認真學習現代的教育教學理論,學習新課改思想和新的教學理念。要將學習與我們的教學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不能將學習只停留在表面上和口頭上,要深刻理解其內涵和精神實質,且不可生搬硬套。通過學習要使我們的思想統一到素質教育的軌道上來,同時逐步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學生觀,使自己的教學行為與新課改思想和新的教學理念保持一致。
2、注重教學過程中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在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讓學生有更多地參與教學的時間,學生的主動性、能動性得以更充分地發揮。
3、在探究教材的基礎上要勤思考、多觀察,注重知識素材以及案例的積累,
把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這樣才能使們的地理教學更加生動,富有生活色彩,使學生容易對地理產生濃厚的興趣。
4、要為學生富有個性的學習創造時間和空間。要解放學生的口,讓學生自己去說,解放學生的腦,讓他們自己去想,解放他們的手,讓他們自己去做。也不能包辦代替,更不能把課后問題的答案全部呈現給學生。
5、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地學習。主動性是現代學習方式的首要特征?鬃釉唬骸爸撸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知者”。幾千年來的經驗已經得到證實,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學習活動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6
本節課是八年級地理(中國地理)學習的開始,既是初一的承接也是初二的開始,所以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我精心做了以下的設計:
一、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并能維持好學好地理的興趣。
依據初中學生心理和生理特征,本節課教學一開始,我就以學生較為喜歡和直接的方式,運用多媒體效果展示吸引學生眼球,并創設輕松融洽的教學氛圍,建立了探究、體驗、合作的新型學習方式,促使師生共同成長進步,尤其是對于我國地理位置的分析,經過合作學習,極大地激發學生想探個究竟的欲望,增強學生學好地理的自信心。
二、多方位培養學生意識和能力。
本節課教育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 、 合作意識 、參與意識和情感意識,使學生在一種生動、民主、融洽、快樂的氛圍中暢所欲言,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今天的教是為了明天的不教,為其今后的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了基礎!墩n程標準》倡導體驗 、實踐 、參與和交流的學習方式。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組織學生開展活動,學生各抒己見,個性得到了充分發揮,照顧到了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提高了學生主體參與效率,同時拓寬了學生間情感交流的渠道,擴大了學生之間的交流,給學生創設了展現自我的時間與空間,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自主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三、給學生獨立思維的空間。
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地位,請同學們自己發現問題,師生一起探究問題。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凸現,課堂上把時間還給學生,把思維還給學生,整個教學過程注重學生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成為課堂的主人,營造出自由和諧的學習氛圍和個性張揚的空間,充分體現新課改精神。
四、強化人文素養,肩負起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功能。
本節課不僅注重了知識技能目標的達成,而且也重視了過程和方法,重視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新課標準強調“三維”目標的達成,通過我國地理位置優越性的分析和探討,以及遼闊的疆域的教學滲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對于愛國主義熱情,樹立建設好祖國的信心和志向。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7
一、設計思路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第六章 認識省級區域》的最后一節,前面幾節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一個區域學習的基本方法。但是,《新疆》的自然、人文現象復雜多樣,教學內容非常龐雜,如何用一條主線將復雜的自然地理現象和人文特色貫穿其中,同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本節內容的關鍵。旅游是現階段的一個熱門話題,也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事情,同時與旅游活動相關聯的事件往往蘊含著豐富的地理知識。因此,以旅游為主線進行新疆的教學是我的設計初衷。
“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學科新課程理念的核心內容,通過旅行交通工具的選擇、旅行時間的選擇、物品的準備、旅游點和線路等的設計使學生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對地理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得到提高。
運用數據、資料、地圖,分析得出某些地理事物特點及分布規律是新課程標準在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通過一些數據、地圖資料的展示,由學生從其中找出新疆氣候、人口、城鎮、交通的分布規律是這節課關注的另一個重要內容。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通過對這些自然美景的展示,使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懂得珍愛自然、敬畏自然。
二、幾點收獲
1.選擇一個合適的線索
本節課以旅游為線索由西安至烏魯木齊的航空和列車時刻表入手,引出新疆的地理位置特征;進一步引導出新疆的旅游景點和美麗的自然風光,由美景的分布圖引導學生分析新疆地形的特點,從而引出新疆的氣候;通過新疆降水量分布圖和各月氣溫曲線圖、西安與烏魯木齊各月日照時數統計表對比、西安與吐魯番日氣溫最高最低值的對比等數據資料引導學生分析新疆的氣候特點,進而分析氣候對植被、河流、旅游活動的影響;通過旅行線路圖的演示,引導學生分析新疆的人口、城鎮和交通的分布特點,從而引出新疆農業生產的基本情況,最后歸納總結新疆各種自然和人文現象之間的關系。以旅游為線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地理位置、地形、氣候、人口、城市、交通、農業特點等知識內容有機地串聯,形成一個互相影響的知識體系,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將地理知識貫穿其間,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首先,選取的線索要有代表性,每個區域都有其獨到的特點,這個特點不僅要突出,而且要能夠與其它地理事物的聯系要緊密,否則,就難以引出其它內容或者過于牽強。其次,設計問題要環環相扣,邏輯關系嚴密而且過渡自然。一個個緊密聯系的問題或者活動使知識內容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既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又對學生的邏輯思維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
2.設計一個需要解決的任務
本節課一上課首先提出了設計新疆旅游計劃的任務,學生一下子就來了精神,興奮、激動,從表情上都不一樣了。在這個任務的帶領下開始了后面的學習。
上課的一開始先提出一個需要解決的“大”任務或者問題,對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自主學習起著重要的作用。這個任務一定要新穎或者貼近學生的實際,最好是和學生平時的已有經驗形成沖突,造成懸念。隨后的一個個“小”問題或者“小”任務引導學生完成每一個具體內容的學習。
在平時的教學中和本節課的設計中,這個“任務”都不盡相同!侗本芬还澥菫槭裁次靼惨砸黄敝盥溥x首都?《香港》一節是旅游購物買什么?《臺灣》一節是為什么美國把臺灣稱為永不沉沒的航空的母艦?
3.數據分析和讀圖分析能力不能少
地理課程標準對基本技能的要求定位于“根據資料得出地理事物的特點”、“讀圖分析地理事物的分布規律”。因此,數據分析和讀圖分析能力的培養應該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本節課通過西安與烏魯木齊各月日照時數統計表對比、西安與吐魯番日氣溫最高最低值的對比等數據資料引導學生分析新疆的氣候特點;由美景的分布圖引導學生分析新疆地形的特點;通過旅行線路圖的演示,引導學生分析新疆的人口、城鎮和交通的分布特點。
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既關注實際應用又使得學生的基本技能得到了提高。
三、一點思考
課余時間資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對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升是很重要的,但是,以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于大多數學生是不現實的。目前的情況是:如果有查資料的任務,要么是家長代勞,要么是學生在網上忙到深夜,要么是應付差事草草了事。作為教師,與其差資料的工作落不到實處,還不如代勞查好一些數據或者地圖,由學生分析得出相應的結論或者規律。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如何解決這一矛盾是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8
新課程標準要求課堂的教學必須立足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傳統的地理教學偏重地理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生的地理學習過程。這就要求我們及時變革傳統的"知識本位"、"學科中心"的地理教學,努力創設貼近現實生活,切合學生實際,注重人文關懷的全新地理教學。在教學中著眼于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創新思維。
反思之一:解放學生認知習慣,培養學習興趣。
對于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識能力,可以讓他們聯系身邊的事物來認識、獲取地理知識。例如結合生活中南方民居多用尖頂,而西北民居多用平頂的事實來加深理解我國降水空間分布的特點。
反思之二:解放學生的頭腦,培養創新思維。
在具體學習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不越俎代皰,不包辦代替,鼓勵學生大膽動腦,大膽創造。不怕出錯,不怕重復,讓學生在不斷總結經驗教訓過程中增知長智。
反思之三:解放學生的嘴,培養表達能力。
“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課堂上讓學生大膽發言,表達自己的看法、體會,得到能說會道的鍛煉,并能和老師、同學經常性交流。例如在地理教學中,通過激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也能獨立提出問題。
反思之四:解放學生的雙手,培養動手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動手,開展小論文、小制作、小調查、小發明等活動,讓學生得到勞動成果的樂趣。初步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和深入細致的作風。
反思之五:解放學生的眼睛,塑造美的情操。
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組織學生參觀訪問,讓學生到大自然、大社會中開辟智能活動空間,增大手腦活動頻率。從中增長見識,陶冶情操,得到美的感受。
反思之六:學習對生活有用的知識,增強學生的生存能力
“學習對生活有用的知識”是新課程標準中非常重要的理念。人總是生活在特定的自然環境和人文背景中。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生活即教育”。“生活中處處有地理,地理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從根本上說,學習生物、地理等文化科目,是為了更好地了解我們的生存環境,并在改造利用環境的同時,協調與它的關系,達到“天人合一”,實現可持續發展。
初一學生年齡較小,缺乏生活經驗和生活技能,因此結合教材資源,如“野外迷路怎么辦?”“地圖定位與估算距離”等,對學生進行有關地理技能的訓練,幫助學生應對生活中的困難,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增強生活能力,提高對未來生活的適應能力,更大程度地滿足生存的需要。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9
1、講究學習方法,培養創新精神。
教材倡導對學生探究式學習方法的培養和訓練,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根據教學的內容特點及學生年齡特征,開展探究學習法,為學生創設一個具有研究性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在形象感知、自主感悟、合作討論、相互評價、自由表達、創造想象等探索性活動中,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和創新的情感,逐步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2、學習對生活有用的知識,增強學生的生存能力
“學習對生活有用的知識”是新課程標準中非常重要的理念。人總是生活在特定的自然環境和人文背景中。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生活即教育”!吧钪刑幪幱械乩,地理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從根本上說,學習生物、地理等文化科目,是為了更好地了解我們的生存環境,并在改造利用環境的同時,協調與它的關系,達到“天人合一”,實現可持續發展。上冊地理教學中,有許多“生活地理”的內容。由于生活中的地理問題,學生看得到、摸得著,學生容易接受,便于理解。例如,夏季的白天,站在海灘上的人感覺地面“好燙”而水中的人則感覺“水里還是涼的”,晚上情況相反;冬季感受與夏季相反這些老師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因此在學習“海陸因素”對氣候的影響內容時,聯系生活實際借助于學生的生活體驗,引導學生運用“水陸受熱散熱的差異”原理解釋生活現象與問題,從生活中理解地理知識,學生易于接受“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于海洋,冬季相反”。
初一學生年齡較小,缺乏生活經驗和生活技能,因此結合教材資源,如“野外迷路怎么辦?”“地圖定位與估算距離”等,對學生進行有關地理技能的訓練,幫助學生應對生活中的困難,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增強生活能力,提高對未來生活的適應能力,更大程度地滿足生存的需要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0
新課程標準要求課堂的教學必須立足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傳統的地理教學偏重地理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生的地理學習過程。這就要求我們及時變革傳統的"知識本位"、"學科中心"的地理教學,努力創設貼近現實生活,切合學生實際,注重人文關懷的全新地理教學。在教學中著眼于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創新思維。
一:解放學生認知習慣,培養學習興趣。
對于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識能力,可以讓他們聯系身邊的事物來認識、獲取地理知識。例如結合生活中南方民居多用尖頂,而西北民居多用平頂的事實來加深理解我國降水空間分布的特點。
二:解放學生的頭腦,培養創新思維。
在具體學習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不越俎代皰,不包辦代替,鼓勵學生大膽動腦,大膽創造。不怕出錯,不怕重復,讓學生在不斷總結經驗教訓過程中增知長智。
三:解放學生的嘴,培養表達能力。
“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課堂上讓學生大膽發言,表達自己的看法、體會,得到能說會道的鍛煉,并能和老師、同學經常性交流。例如在地理教學中,通過激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也能獨立提出問題。
四:解放學生的雙手,培養動手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動手,開展小論文、小制作、小調查、小發明等活動,讓學生得到勞動成果的樂趣。初步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和深入細致的作風。
五:解放學生的眼睛,塑造美的情操。
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組織學生參觀訪問,讓學生到大自然、大社會中開辟智能活動空間,增大手腦活動頻率。從中增長見識,陶冶情操,得到美的感受。
六:學習對生活有用的知識,增強學生的生存能力
“學習對生活有用的知識”是新課程標準中非常重要的理念。人總是生活在特定的自然環境和人文背景中。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生活即教育”。“生活中處處有地理,地理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從根本上說,學習生物、地理等文化科目,是為了更好地了解我們的生存環境,并在改造利用環境的同時,協調與它的關系,達到“天人合一”,實現可持續發展。
初一學生年齡較小,缺乏生活經驗和生活技能,因此結合教材資源,如“野外迷路怎么辦?”“地圖定位與估算距離”等,對學生進行有關地理技能的訓練,幫助學生應對生活中的困難,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增強生活能力,提高對未來生活的適應能力,更大程度地滿足生存的需要。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1
俄羅斯這一課的重點在俄羅斯的位置、疆域、資源優勢和經濟基礎。俄羅斯氣候和經濟的地區差異。
如果一開始就介紹它的位置,講起來顯得很枯燥,無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如何讓學生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了,我想到用俄羅斯的民俗來導入,于是我找了許多這方面的資料。
一上課,我微笑地對同學們說:”同學們平常你家來了客人你用什么來迎接他們呀?有的學生說:”茶”,有的學生說:飲料,有的學生則說:”吃一餐唄”,你們知道俄羅斯人用什么迎接他們的客人的?猜一猜。是酒,是茶,是———不對,是面包和鹽,這時學生都興致勃勃想知道更多。這時我就繼續讓猜俄羅事?打破杯、碟子呢?一連串的猜一猜讓同學們一下子喜歡上了俄羅斯。
能吸引學生的導入是一節課好的開始。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2
教師為了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主動學習的意識,就要教會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的策略和發展,為學生可持續性發展打好基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時間自主預習教材,但是地理課堂教學的預習的效率并不高。雖然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是安排時間給學生預習了,但是學生預習時速度過慢,或者課前沒有預習,還是沒有太大的收獲。因此,課前學生預習對學生學習新的知識非常重要,對學生能更好地學習和交流展示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能力、概括總結能力等都能得到發展。但是有的學生的預習效率低,所以教師要在預習的時候做好工作,安排好學生的預習。
一、學生預習的時候的注意點
1、精心設計預習的引領性的問題
教師不能打沒有準備的仗,備課的時候要把問題設置得更加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領學生自發地想學習,教師不能逼著學生學,教師要根據教學的總體的進度來科學合理地安排預習的時間,預習的時間科學自由調節,讓學習困難的學生也能有信心完成,全面積極參與預習。教師設計的問題不能太過于籠統,讓學生有明確的預習的目標,要將問題分解成幾個小問題,讓學生能夠找到答案,通過思考和交流能夠總結出答案,這樣就能增長學生學習的信心了。
2、培養學生養成好的預習的習慣
教師要加強學生預習的指導和培訓。地理教學中,很多學生預習的時候只是填空,而不是有的學生那樣能在教材中進行適當地圈點,或者能在地理的圖中找到答案。教師要通過教學讓學生感覺到好的地理預習的習慣是可以通過長期的訓練加以提高的。很多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預習后,覺得學習成績并沒有獲得明顯的提高,就想放棄預習的環節,這樣是不好的,教師不能僅僅重視在學生知識上的幫扶,更應該重視在學生學習方法上的幫扶。
3、重視對自己的預習的評價
我們要對學生的預習進行及時科學的評價,對于預習認真,預習速度快的學生,或者對于學習上有明顯的進步的學生,教師都要給充分全面的肯定,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形成學生比學趕幫的學習氛圍。
二、掌握科學的好的預習的方法
預習是學生好的自主學習的方法,也是學生行為習慣,也可以當作是地理作業。學生預習可以讓學生上課的時候注意力集中,心中有數,更好地學習新知識。初中地理內容繁瑣,抽象,學生可以通過預習來提高學習效果,可以擠出時間來預習課文。預習沒有定法,但是可以有以下幾種方法給學生參考:
1、做作業式的預習形式
預習課文是按照“是什么――怎么樣――為什么”的過程來進行,教師可以教學生當預習時做作業,明確課文學習的內容和重點,難點等,記錄自己的疑惑,記錄課堂學習的重點,這樣來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時間長了學生就能感受到預習的好處,就能主動去預習課文,并形成好的預習的習慣了。
2、瀏覽式的預習方式
教師可以教會學生運用快速瀏覽的形式,弄清楚學生自己弄不懂的問題,并加以標注,課堂學習中質疑,并在同桌小組討論的時候拿出來共同探討和參考,解決學習中的疑問。
三、預習教學的實踐與反思
1、活躍的課堂和學生,打破課堂常規的行動策略
我們的預習的地理學習方式可以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學生預習,可以讓學生愿意學習了,會學習了,學生的學習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的體現,學生敢于提出疑惑,提升學習的境界。此外,通過課前的預習,課堂再組織學生合作討論交流,可以讓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相互質疑,相互交流,共同解決問題。
2、通過地理預習,張揚學生的個性
教師通過預習和反饋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課堂教師主導的教學原則。學生在預習和反饋中增長了知識,提升了能力。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學習的成功,學習起來更加激情滿懷,激發了學生探究的學習興趣,實現了學生主動學習。
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升。學生愿意學習了,會學習了,課前預習,保證每個學生投入到思考、討論和相互評價和互動學習中,創造了學生完善個性的機會。
3、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得到充分體現
學生通過自主預習,學會學習,敢于質疑,學會合作學習,學會獨立思考,學會學習,有了對問題的思考和解決,就產生了研究問題的氛圍。有的問題預習的時候解決不了,課堂,課后可以研究討論。有的學生的奇怪的問題讓老師意外和驚喜。學生為了解決問題,也更加愛鉆研教材,拓展知識面,閱讀相關書籍,養成了好的學習習慣,提升了學習能力。
4、增加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和機會
通過預習,課堂學習的過程,學生單干的機會少了,合作的機會多了,學習程度逐漸深入,合作意識都增強了,都意識到了預習的好處,合作學習的好處,實現了相互啟發和相互學習。通過課前預習,進行了自主學習,再經過課堂積極的交流,提升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這樣就加強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和機會。
5、科學合理的預習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
科學合理的預習教學實踐后,學生的學習的上進心和學習積極性得到增強,成績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能全方位地提升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拓展地理教學的思路,增強了學生和教師對地理研究的重視程度。
通過一系列的研究表明,科學有效的預習能讓教師也能重新審視自己,用新形勢、新理念武裝自己,完成教學觀念和教學角色的轉變,準確定位,優化教學行為,備課更加科學合理,更有利于教師精講,讓學生更加輕松地掌握教學的內容。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3
第一對學生一定要嚴格要求。對學生要做到:不管是哪堂課,不管是哪個學生,在課堂上都必須認真聽,F在我感覺絕對不能放縱學生,不能讓學生以地理是副科為借口而不認真學或者甚至是違反紀律干擾我的教學,F在初一3個班,我對每一位學生都是一樣的要求:上課必須認真聽講,作好筆記和我布置的作業,積極思考問題。當他們有分神,做小動作,甚至講小話時,我都馬上上前提醒,如屢次犯錯則施之以措辭嚴厲的批評,再輔之以叫起來讀地理課文和閱讀資料,我覺得這樣對他們有好處,且他們能接受老師的批評和關心。如果他們不聽課,看其他與地理無關的書籍時,我都是當場繳獲,這樣做的目的是讓他們明白,上地理課時看其他書是多么愚蠢的一件事,哪怕你多么地不喜歡地理,多么地學不進地理,地理課都不是耍課,都不是可學可不學的課,要打好基礎,老師一律對其他書的沒收是要他們有一個好的開始,要他們在初一對地理知識就有最基本的了解,否則以后學習地理知識是如何的艱難。我跟他們講,現在很多高中生反映高中地理很難,總結原因大多是讀初中時根本就沒怎么認真學地理,或是根本就沒學過地理,因此初一就必須學好地理,不能重蹈覆轍。對學生唯有嚴格要求,學生才會真正地尊重這位老師,這是我的真實體會。不管學生有多么的不情愿,有多么的反感和抵制老師的批評和教誨,老師都不能害怕心虛或是心軟,尤其是新老師,一定要度過這一關,對學生要嚴而又嚴。
第二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如學生對某一科有興趣,課堂上不該有的“活動”就會少許多,對老師的關注和對知識的渴求就要多許多。初中時期要求我們要教給學生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因此我上課盡量旁征博引,縱橫捭闔,緊密聯系生活實際,舉一反三,不時抽學生回答問題,或是發表看法,形式新穎活潑,不拘一格。沙區初中地理教學用的是湘教版教材,此教材活動題多,有利于發揮學生思考能力的作用,因此我基本上在講述活動題時都是抽學生來回答,或是闡述觀點和意見。在啟發學生思路的時候我是不拘一格,盡管課堂氣氛異;钴S我也覺得理所當然,要讓學生的大腦活動起來總比壓抑好,學生有表現自己的天性和欲望,老師要盡量滿足,有時候我還組織學生辯論,盡管有些學生給出的答案另類,我都是鼓勵他們回答。當然對少數故意大聲吼叫,有意擾亂課堂正常教學秩序的學生則要另當別論。我還建議學生多到新華書店去轉轉,關于地理方面的百科知識都可以去了解,比如《中國國家地理》、《中學生地理百科知識》和《華夏人文地理》等雜志可以多去看看,這樣可以使學生對地理的興趣經久不衰。對學生興趣的培養方面,我做了大量工作:首先,《地理地圖冊》是學生必須要看的,不但要看,而且要看懂看透,要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還有我還帶有一些有趣的圖片,有時候電視報紙上有的問題我會在課堂上提出來,引導學生思考:如20xx年暑假重慶的干旱問題,重慶大學城最終落戶虎溪鎮的原因,修建三峽水庫的利弊分析問題等等。記得上“地圖”這一節時,為了讓學生能對在地圖上如何判別方向有深刻的認識,我讓全班同學畫出學校的簡圖,圖上可有指向標,注記和文字說明,很多學生都欣然完成任務。
第三一定要因材施教!督虒W大綱》中規定的教學任務是不是我們一定要完成呢?我看不一定,因為《教學大綱》是針對具有一般知識能力基礎的學生,且具有良好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學生量身打造的,對于那些學有余力的學生和基礎特差且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都差的學生來說,要靈活處理教學任務的完成與具體的教學方法之間關系的問題了。比如在講述《俄羅斯》這一節時對有的班級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摩爾曼斯克港為何是個終年不凍港?而有的班級我只是告訴他們摩爾曼斯克港是一個終年不凍港。對于這個問題,學生的回答五花八門,漏洞百出,可以說全班沒有一個學生回答正確了,但我還是給他們鼓勵,表揚他們的思考精神。摩爾曼斯克位于俄羅斯西北部,在北極圈以北,屬于極地氣候,按理來說摩爾曼斯克港一年中很長時間是冰封的,但我們同時也從報紙上,電視上得知俄羅斯經常在巴倫支海舉行軍事演習,他們演習的軍艦就?吭谀柭箍烁,有時候冬季也在演習,為何?學生認為正是因為極地氣候,所以終年不凍;還有的認為摩爾曼斯克港在北冰洋沿岸,有北冰洋的作用,所以不凍。我引導他們看地圖,在結合上學期所學的氣候洋流問題,告訴他們海水終年不凍,關鍵是水溫,氣候是影響水溫的,但除此之外,還有洋流呢,這里有強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流來,終年不凍就順理成章了。還有課本第78頁的活動題,題目要求說出上揚斯克和莫斯科的氣候各有什么特點以及氣候不同的成因,對某些學生我只要求答第一問,而另外一些我要求兩問都答,尤其第二問難度較大。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第一問都能回答準確,只有少部分學生誤以為-48℃比-17℃要高。很明顯上揚斯克冬季氣溫比莫斯科低許多,而夏季則與莫斯科相差不大,降水量來說上揚斯克不莫斯科全年都少,所以我引導學生總結上揚斯克又干又冷,那里人口稀少,而莫斯科屬于溫和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是俄羅斯首都,人口稠密。第二問就是原因分析。我引導學生從氣候,地形,地理位置來分析。首先讓他們看《地理地圖冊》第39頁,就氣候來說,上揚斯克屬于極地氣候,所以又干又冷,且冬夏氣溫相差大,莫斯科為溫暖的溫帶大陸性氣候。上揚斯克位于東西伯利亞山地,海拔較高,莫斯科位于東歐平原,所以更加劇了兩地的氣候差異。第三地理位置,上揚斯克緯度更高,且更靠近北冰洋,冬季北冰洋是個寒極,寒冷氣流對其影響大過莫斯科,而莫斯科雖是溫帶大陸性氣候,但受盛行西風影響使其冬夏季降水都不太少,冬季氣溫不過于太低,因此雖圣彼得堡比莫斯科緯度更高,也曾作過俄羅斯的。
通過知道學習較為認真的學生看地圖,跟著我的思路分析思考后得出來的答案可以使他們印象更為深刻,同時對實在對地理不敏感的學生以及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學生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可以使他們在沒有太大壓力的情況下學到地理知識。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4
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是師生互動、師生交往、師生合作的過程。課堂上教師應成為學生們學習的助手,學生應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我的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能積極創設符合教學內容的問題情境,教學內容的組織以學生的活動為主要形式,啟發學生在觀察、分析、思考、討論中靈活運用地理知識。但經過我的教學實踐證明:要想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只有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學習,才能學得好。由此可見,學習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條件,它與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密不可分。從地理知識來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點,它為學生獲得直接興趣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教學中可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圖片美、文字美、動畫美、語言美,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喚起學生學習的欲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可讓課堂動起來,活起來,以興趣帶動學生的學習。
二、培養學生的主體作用
地理教材中有許多地理圖像,包括分布圖、統計圖、示意圖、景觀圖,以及一些帶有啟發性、思考性的漫畫,而地理圖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生動、形象、直觀的特點,它對于學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規律及各要素間的內在聯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學中,我注意發揮圖像作用,運用圖像引導學生“動起來”,使學生充分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例如,在學習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布特點時,首先引導學生閱讀《六大板塊示意圖》,注意六大板塊的范圍及其邊界,然后閱讀《世界地震帶和火山分布圖》,引導學生觀察地震帶和火山的位置,再與前圖對照,學生相互討論得出結論:火山和地震多集中在兩個板塊的交界處。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圖像來設計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耳、口、手、腦等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同時,又培養了學生讀圖、分析圖的能力和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要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自我發展,使他們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成為學習的主人。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就要教會學生學習地理的方法,我充分利用地理教學的特點,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使學生學會思考地理環境問題,學會解決問題,學會創新和自我發展。針對地理學的特點,在地理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有:
(1)歌訣法:如記我國的行政區劃和簡稱,利用歌訣記憶,學生學起來就很容易了。
(2)圖像法:地圖是地理知識的重要載體,但平時許多學生對地圖心存畏懼,地圖應用能力較薄弱。指導學生多看圖、識圖、繪圖、用圖,并盡可能使地理知識圖像化,做到以文析圖、圖文結合,尤其像地球的公轉,中國的行政區劃等知識難點。
(3)觀察法: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地理事物,聯系課本上所講授的地理知識,分析地理現象的成因和規律等,要使學生掌握正確學習的方法,就要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地理”,不斷向學生“授之以漁”,減輕學生學習負擔,使學生好學地理。學生只有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就能充分地發展自我,不斷的成長。
以上是我的一些認識,在課程改革的今天,對老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探索,運用符合學生自身發展特點的教育教學方法,才能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才能適應當今教育的要求。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5
老師們,近幾年我連續承擔了初四畢業班的地理教學工作。經驗談不上,有一些做法和遺憾說出來供大家指正。
一、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每個人都有優缺點,教師也不例外。而且我的體會是教師的優缺點表現的比其它行業更加明顯。有的老師講課的優點是重難點把握的準,處理的好;有的老師復習思路清晰。我經常聽老師拉的課,特別是在第一輪復習時,基本上每周必聽。其它老師也經常聽我的課。除聽課活動外,我們平時也經常就教學問題進行交流,共同商討授課計劃、重點難點、教學方法、解題思路。大家相互取長補短,增益己所不能。
二、抓好課堂教學,提高效率
由于初四時間很緊,我沒有占過一節自習課,也沒有布置過過多的作業。我的想法是在課堂上下功夫,提高課堂效率。首輪復習,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完整系統的講解知識體系,這會占用絕大多數的課堂時間,學生的唯一工作就是聽講。我的做法是,精心設計學案,上課時師生共同組建知識網絡。采用提問等方式讓學生自己把知識體系豐滿。加強了隨堂練習的份量,講練結合。這種教學方式,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整個教學環節學生全程參與。我個人認為這種方式比教師講滿整節課,學生被動接受要好。對于習題,我們總是精心選擇,不讓學生做無用功。因為我認為,題目永遠沒有做完的時候,做完了這一本還有另一本,更沒有講完的時候。關鍵是挑出來講的題目有代表性,能帶出重要的知識點,并且能對學生答題有指導性就可以了。所以在復習時,我并不面面俱到,精選例題,精講多練。每節課講完重點例題后一般都能留出一些時間讓學生自己回味、提問和練習。
三、強化讀圖技能,形成空間概念
地圖是初中地理的靈魂。地圖訓練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學生應具備一定的讀圖能力,能從地圖上獲取充分的信息;第二方面是學生應對一些重要區域形成清晰的空間概念。針對這兩個方面,我將地圖訓練貫穿于整個初四教學的始終。在第一輪復習時,做到每節課都要有圖,以板圖為主。課堂上要求個別學生上講臺上來填注板圖,全體學生在下面畫出簡圖并填注。在復習世界地理時,我專門印制了一些空白地圖,每復習完一節課,都要求學生將本課知識點落實在地圖上,并作為作業交上來,檢查后改錯。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精選」10-29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0-17
精選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0-13
初中的地理教學反思10-31
初中地理的教學反思11-02
初中地理教學的反思10-25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06-24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范文12-14
初中地理復習教學反思01-15
初中地理日本教學反思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