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著》讀書筆記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活著》讀書筆記(精選8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書筆記吧。你想好怎么寫讀書筆記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活著》讀書筆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著》讀書筆記 篇1
“少年去游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边@也許是福貴對自己這一生的總結,同時也是對大家的勸誡。
好多年前看過電影版《活著》,可能是年齡和時間的關系,幾乎沒有了太深印象,只是記得他的,他的敗家,他的落魄。記得村長說一個包子里包了一頭羊,那時感覺到很荒唐。而今再讀余華的《活著》,倍感人活著之不易。命運有時讓人感到無奈、無力,卻又無法改變、無處逃避,只能默默承受,引頸受戮!
福貴最大的錯大概就是輸掉了家產和祖屋,變成了一個一無所有的窮光蛋。氣死了父親,拖累了家人。但他真正意義上的生活,卻是從輸掉家產的時刻開始的。之前的福貴渾渾噩噩,不分晝夜地呆在青樓賭場,那種醉生夢死的日子不叫生活,只是活著——行尸走肉般地活著!福貴辜負了生活,生活便還給他一記響亮的'耳光,扇醒他沉睡已久的感覺和良知。此后的福貴才開始悔悟,才學會了珍惜與擔當。從這個意義上說,一無所有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福貴最大的福則是娶了家珍這個女人,任勞任怨、不離不棄。在福貴被抓壯丁時照顧臥病的婆婆,同時養育一雙兒女。在生病的時候還要堅持下地干活,只為多掙一點工分。這樣的女人作者是不忍心讓她早早離世的。相較于其他人,家珍也算是善終的一個。讓她在送走兒女后依然堅韌地活著,與福貴共同承受這份悲痛,也彼此溫暖,相攜前行。
從父親開始,福貴先后送走了身邊的七個親人。對父親的悔恨,對母親的遺憾自責,有慶的難以置信,鳳霞的猝不及防,二喜的飛來橫禍,苦根的貧窮無知,唯有家珍離開時平靜安詳。如果說有慶、鳳霞、二喜的死都是外界造成的,對于父母的死則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苦根的死則似乎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從父親死時的渾身無力,到有慶死時的大哭大鬧,再到苦根死時的平靜,我們看到福貴變了。死亡是一把大錘,擊打著福貴的肌體。當第一次敲擊時,痛不欲生,當敲擊接踵而至,肌體變得堅韌也變得麻木,不再徒勞地反抗,只是接受。
生活就像一個調皮的孩子,你不知道它下一個惡作劇是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到來。所以也不作預設,要么等待,要么迎接。
土地因踩踏變得結實,生命因苦難變得堅強。當胸懷如土地般寬廣,便有了承受苦難的力量。土地召喚黑夜,生命迎接苦難,如果黑夜注定要來臨,與其躲避,不如堅強面對!
不管生活賜予我們什么,我們都需要直面相對?嚯y是一壇酒,醞釀、發酵,最終都會化作支撐我們前行的力量。不管生活多么艱難,只要走過坎坷,就能迎來希望。只要活著,就是強者;只要活著,就是英雄!
《活著》讀書筆記 篇2
《活著》,長篇小說,作家余華的代表作,本書主要描述地主少爺福貴嗜賭成性,終于輸光家產。父親被活活氣死,母親重病在床,福貴卻被國民黨抓去當壯丁,后被解放軍所俘虜,回到家中。之后隨著社會變革,他的人生和家庭都經受苦難,后來所有的家人都離他而去,最后只剩下老牛與他相依為命。
面對家境的沒落,面對自己的父親母親,甚至自己的兒子、妻子、女兒、女婿,還有五歲大的孫子相繼離開人世,一位老人仍堅強的活著,他就是福貴,當他的家被他敗光時,他是堅強的;當他被國民黨拉去當兵時,他是堅強的;當他的兒子因抽血過多死去時,他是堅強的';當他的妻子因病去世時,他是堅強的;當他的女兒因生產大出血死去時,他是堅強的;當他的女婿出事死去時,他是堅強的;風雨無法使其失去力量,別人的歧視也不能使其喪失斗志,他用行動向我們詮釋了——堅強!
快樂的活著,是一種樂觀面對人生的態度;幸福的活著,是努力改變逆境的人生態度;堅強的活著,是永不言敗的人生態度。
人不能白活一世,人活在世上是為了使自己和別人過得更好,任何一種職業都是有價值的,無論是國家總統還是清潔工人,只要是對自己和別人有好處的,都是有價值的,而那些勇于放棄生命卻不勇于活下去的人,他就沒有真正活過。無論什么時候,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應該堅強的活著。
活著是一種勇氣的體現,更是堅強的體現,當你不再堅強時,你就會失去許多。
一個人沒有金錢,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爭取。一個人失去了健康,可以用鍛煉去改善。一個人失去了學問,可以用自己的努力去獲得。但以上幾點,基于一個前提:堅強。如果這個人不堅強,他失去了什么都不會去想辦法兩次獲得,所以,一個人失去了堅強,就失去了一切,甚至生命。
人為什么能活在世上:因為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堅強支撐著人們,這種力量使人們生活幾萬年,使人類可以在地球上繁衍生存。
海倫凱勒因為堅強在雙目失明后堅強活了下來;霍金全身癱瘓仍堅強的活了下來;史鐵生雙腿癱瘓仍堅強的活著。因為堅強,他們勇敢地活著,并為人類創造出民財富,使許多人更好地活下去。
每至農家見到一位老頭牽一頭老牛,我就會想起那位叫福貴的老人,一個人生活在農家。時而拍拍黃牛,時而向西方望去,那是他七位親人的墳墓,他放下鋤頭,向著落日,看太陽將最后一抹光芒灑向西邊的黃土上……
堅強地活著,不應白在人世間經過。堅強地活著,面對一切困難欣然向前,面對逆境毫不退縮。
每每想到這位老人,我想對他說:你的名字叫堅強!
《活著》讀書筆記 篇3
這是一本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書,講述的也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故事,但簡單的故事在沒有任何華麗詞藻的修飾下向人們展現了一個深邃的哲理。樸實的語言中流露著真摯的感情。往往讓人在不知不覺中淚流滿面。抑或是陷入深深的思考。
作者余華為大陸先鋒派小說代表人物,與葉兆言、蘇童等人齊名。1960年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因父母都為醫生,所以他從事過五年牙醫。后棄醫從文,正因為他有過醫生的經歷,所以他的作品也像一個熟練的外科醫生慢條斯理地將生活俄殘酷本質從虛假人道中剝離出來一樣,而《活著》正是他眾多代表作品中的經典之一。
本書以獨特的寫作特點,以第一人稱的獨特視角向讀者展現了本書主人公福貴平凡而又坎坷的'一生。地主少爺福貴嗜賭成性,終于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貧困之中的福貴因為母親生病前去求醫,沒想到半路被國民黨抓了壯丁。后回到家鄉才知道母親已經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帶大了一雙子女,女兒不幸成了聾啞人,兒子機靈活潑……然而真正的悲劇從此才開始漸次上演。每讀一頁都讓我們止不住淚濕雙眼。因為生命里難得的溫情一次次被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下老了的福貴和一頭老牛在陽光下回憶。
人為什么而活著?這是每一個讀過此書的人都會思考的問題,也許大家的回答都是不一的,但作者卻給出了一個統一的答案:人活著本身除了活著以外并無任何意義,那么如果一定要賦予其意義,那么唯一可以作為意義的只有活著本身。正如書中所寫:人只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
作者將一個個希望展現給讀者卻又一次次無情的將其打破。這就是本書的一個特點,其實人生也正是如此。上帝就像一個精明的生意人,給你一份快樂就搭配幾倍于快樂的苦難。所謂的幸福與生命存在的價值也在快樂與苦難不斷交替中有所體現。
一個生命的消逝如同一顆流星的隕落,那么自然,自然的讓我們害怕,但生老病死如同四季的變更,沒有人能夠改變,我們所能做的就只有好好的活著,即使有多大的苦難,我們依然有存活下去的信念和勇氣。
《活著》讀書筆記 篇4
這星期天,我讀了余華的長篇小說《活著》。這本書講述了一個令人深思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名叫富貴的少爺。他本來是一個富家子弟,可他呢,整日好吃懶做,吃喝嫖賭,不但敗光了家產,還氣死了父親,他不得已帶著母親、妻子和兒女住進了茅草屋。貧窮的生活,煎熬的歲月,他的親人一個一個離他而去,最后只剩一頭老牛默默地陪在他身邊。
剛開始讀的時候我特別憤怒,氣得我飯都吃少了。我心想世界上怎么會有這樣無恥之徒。但是越往后讀越平靜,直到讀完了小說,我被富貴深深地感動了。
他本是一位富家子弟,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一場變故他活成了最底層的`窮人。昔日好友的冷漠輕視,親人的離去都沒能打垮這個曾經的紈绔子弟,他不抱怨生活,不消極怠慢,而是樂觀去面對生活。
富貴讓我想起了村里那個收破爛的爺爺。聽說那個爺爺原本是個大學生,不知道什么緣故,淪落成靠收廢品度日,但他卻那么樂觀。他有一條可愛的狗,是在路上撿來的,名叫長毛,他視若珍寶。每次我爺爺請他來我家,他都會把長毛帶過來跟我玩。
富貴的樂觀令我感動,收破爛爺爺的樂觀也令我感動,他們這種不怕困難,面對生活的精神更是值得我學習的!痘钪分羞有很多這樣的人物,去讀讀《活著》吧,它會讓你受益匪淺。
《活著》讀書筆記 篇5
余華說:“活著在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活著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的起伏,親人一個個地離去,獨自忍受著生命帶給他的痛苦和折磨。當我們經歷種種磨難時,該怎樣去做,這本書給了我們答案:活著,就這樣活下去。
剛看完《活著》,心中的.沉重感久久不能釋然。文中所記述的生命,是那么脆弱,摔個跤、一次抽血、吃幾個豆就能使它結束。以及福貴自身的遭遇,讓我感覺到命運的不公平。后來細細體味,便被福貴的頑強感動到了。不禁想到,福貴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么,為什么他經歷了如此悲慘的遭遇,還能頑強地活著。以前覺得,活著的意義嘛,無非就是金3錢,名利,親情,地位,生活享受……但這些福貴都沒有,可他依舊活著,就這樣平凡地活著。后來,我覺得,活著本身沒有意義,活著就只是為了活著而已。
福貴用自己的意志在努力地活著,如此過完自己的一生罷了。我想,遵從自己的意愿,不虛度光陰,自由地過完一生,就是活著最好的方式了。
正如蘇軾所言: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磉_地看待人生,平凡地活著。
不過《活著》告訴我的道理我都懂,但是,或許因為我未曾經歷過什么磨難,對活著的理解也沒有那么深刻。可能,當自己成長到一定階段,才會對福貴的人生態度和活著有更深刻的感觸吧。
《活著》讀書筆記 篇6
下班的路上,聽到旁邊兩個小年輕在感慨“每天過的這么累,人是為了什么在活著呀”。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余華的那本小說《活著》,或許在那里面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小說以“我”作為一個民間歌謠作者,在鄉間田埂上聽到的一個故事為主體。故事的主人公“福貴”年輕時好賭成性,賭光了家產,而后在時代的大潮裹挾下,經歷了形形色色的苦難,身邊的親人一個又一個的逝去,最終落得伶仃孤苦與一頭老牛相依為命。全書通篇以第三人稱視角展開,余華在字里行間以一種平淡到近乎冷酷的文筆敘述了“福貴”的苦難。讓讀者以一種上帝視角俯瞰“福貴”的.一生,高超的文學敘述手法,使得那些發生在“福貴”身上的生離死別好像也真實的發生在讀者身上。家珍、有慶、鳳霞、二喜,這些人好像就是在你我生命中真實存在的一樣,每當書中的他們逝去的時候我們的心里也象是被人用刀剜去了一塊。
全書沒有抒情的描寫,沒有直寫對生命的禮贊,但是讀者卻能從字里行間感受到余華關于“活著”的思考鋪天蓋地奔涌而來。書中“福貴”的家人一一離他而去,重復的死亡給人以心靈的巨大打擊,然而“福貴”對于這生活的“饋贈”也都一一接納!案YF”豁達的活著,勇敢的活著。
或許這就是活著的意義: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
《活著》讀書筆記 篇7
一位老人最終失去了所有的親人,只剩下一頭年邁的水牛伴其左右。他也曾經擁有富裕的家境,曾經擁有賢惠的妻子、乖巧的女兒、聰明的兒子,但它卻失去了所有的一切:父親被氣死了,因為他賭博輸光了田產;母親死了,因為沒錢治病;兒子死了,因為獻血過多;妻子死了,因為不治之癥;女兒死了,因為難產;女婿死了,因為意外事故;年僅七歲的外孫最后也死了,因為用藥不當。
一切都走了,所有和他有關的生命活體都死了,死的合情合理,但是,唯有他活著,在這觸目驚心的“死”中活著,用他的韌性承受著千斤的重壓,走過一茬又一茬的'光陰。
活著,不時降臨塵世瀟灑地走一回,也不是只做生命的過客;钪,充滿力量。從某這意義上,他比死更需要勇氣,死只需一時的沖動,活著卻需要一世的膽識;钪顷柟馀c風雨的搏擊,是歡樂與痛苦的交替。
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只有帶著希望,為希望努力創造,活著才有意義。在苦難臨頭之時,有人選擇了活著,因為他善于尋找希望,這種人叫做強者。在陽光明媚、前途燦爛時,有的人仍不懈地為希望而努力,這種人叫智者。強者就如創造出“無韻之離騷,史家之絕唱”的司馬遷,智者則如成功編纂《資治通鑒》的司馬光。
既然我們選擇了活著,那么就選擇為希望而創造吧,只有創造才能讓生命熠熠生輝。選擇活著,擁抱希望,努力創造。因為生命有限,創造無限。
《活著》讀書筆記 篇8
這個周六的早上,陽光充沛的很,肖舒文還沒起床,他爸已經上班走了。閑來無事,拿起床頭那本翻了幾頁的《活著》看了起來,誰知,這一看,我的淚水竟然止也止不住。
掩上書,紅著眼睛起床做飯。可福貴坎坷的一生,卻始終在心頭揮之不去。
這是怎么的一個人物呢?可恨嗎?!可落魄后的他,又是如何竭盡所能地活著?蓱z嗎?!富甲一方時的他,又是如何的渾渾噩噩,終至家財敗盡。他是多么的不幸,父母、妻兒、女婿,甚至可愛的孫輩都一個個的先他而去?伤质嵌嗝吹男疫\,這些親人,縱使他之前是如何的荒唐無度,如何的讓人不恥,卻始終沒有拋棄他,始終和他一起度過日月的艱辛。善良慈愛的母親,美麗大度的妻子,懂事堅強的女兒,天真勤勞的.兒子,從民國到現在,用不同的方式愛著他,讓他不管遭遇到何等苦難,心中一直想著的,都是“活著”。
想讓肖舒文也看看這本書?墒牵聛,反復思量著,除了余華那一個字都不多余的文筆之外,還能讓她感受到什么呢?
想起了大概是寒假的時候,和她一起讀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真是費了好大的勁兒,看完了第一本。可她除了對為什么老大就得做出犧牲,就得為弟妹放棄人生,感覺很是憤懣外,其他的完全沒有留下印象。
要什么有什么的孩子,如何去理解福貴呢?
【《活著》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精選16篇)04-07
我的媽媽是精靈讀書筆記(精選18篇)10-18
《理想國》讀書筆記(精選8篇)06-08
我與地壇讀書筆記(通用20篇)10-24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精選5篇)03-16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通用22篇)12-02
二十四孝圖的讀書筆記(精選10篇)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