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戰略的定義
引導語:談起戰略的定義不得不提的就是管理大師明茨伯格的5P模型。下面是yjbys小編為你帶來的淺談戰略的定義,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由五種規范的定義闡述的,即計劃、計策、模式、定位和觀念。下面我從這五個定義的不同角度對企業戰略這一概念進行闡述。
戰略是一種計劃(Plan)
幾乎每個人都認為,戰略是計劃,是某種有意識的行動過程,是處理某一形勢的指導方針。一個公司有占領市場,贏得競爭優勢的戰略。戰略對行動具有指導和引領作用,從這一角度來考慮,戰略是一種計劃。作為對企業資源的統籌安排,需要體現其計劃性的特征。 根據這個定義,戰略具有兩個本質屬性:戰略是在企業發生經營活動之前制定的,以備人們使用;戰略是作為一種計劃寫進企業正式文件中的,當然不排除有些不公開的、只為少數人了解的企業戰略。
戰略是一種計策(Ploy)。
戰略在特定的環境下會轉換為行動過程中的手段和策略,一種在競爭博弈中威脅和戰勝競爭對手的工具。
戰略是一種模式(Pattern)。
戰略可以體現為在企業一系列行動里顯現出來的模式。即,無論企業是否事先制定了戰略,只要有具體的經營行為,就有事實上的戰略。按照這個定義,當畢加索一度畫藍色時,那也是一種戰略。在選擇戰略時要充分考慮并尊重企業原有的行為模式,因為它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企業未來戰略的選擇和戰略實施的有效性。
明茨伯格認為,戰略作為計劃或模式的兩種定義是相互獨立的。實踐中,計劃往往沒有實施,而模式卻可能在事先并未計劃的情況下形成。 戰略是一種定位(Position)。
戰略對企業而言就是確定自己在市場中的位置。因此制定戰略時應充分考慮到行業競爭結構對企業行為和效益的影響,確定自己在行業中的地位和達到目標地位所應采取的各種措施。把戰略看成一種定位就是要通過正確地配置企業資源,形成有力的競爭優勢。
戰略是一種觀念(Perspective)。
企業制定的戰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戰略決策者的價值觀念。當企業戰略決策者的主觀判斷符合企業內外部環境的實際情況時所制定的戰略就是正確的;反之,當其主觀判斷不符合環境現實時,企業戰略就是錯誤的。
戰略是一種觀念的定義,強調了戰略的抽象性,其實質在于,同價值觀、文化和理想等精神內容為組織成員所共有一樣,戰略觀念要通過組織成員的期望和行為而形成共享,個人的期望和行為是通過集體的期望和行為反映出來的。因此,研究一個組織的戰略,要了解和掌握該組織的期望
如何在成員間分享,以及如何在共同一致的基礎上采取行動。
除了明茨伯格的5P模型之外,歷史上還有一些著名的關于戰略的定義。 ----哈默爾和普拉哈拉德曾提出的“戰略是一種意圖”著名論斷,越來越契合當下的經營環境。
----對德魯克來說,戰略是“有目的的行動”;
----對摩爾來說,它是“對行動的設計”。在不同領域的大量定義強化了這一觀點。比如: 在----軍事學里,戰略與以下內容聯系在一起:“起草戰爭的計劃到設計各個戰役,并且決定各個戰役內的各個戰斗”。
----在博弈論里,戰略是“一個完整的計劃,一個詳細說明在每個可能情形中博弈者將作出何種選擇的計劃。”
----在管理學里,“戰略是一個統一的、綜合的和完整的計劃„„精心設計來確保企業的基本目標得以實現。”
----在字典里,戰略是“一個計劃、方法或一系列為獲得一個特殊目的或結果的機巧或謀略。”
拋開這些著名的'對戰略的定義,我最贊同的還是美國營銷專家杰克-特勞特指出了著名的定位理論。即“定位就是要與眾不同、獨特的差異化,它是戰略的全部。
當代戰略理論領軍人物邁克-波特的三大一般性戰略中的“差異化戰略”就是這個原理。“戰略并不是要涉及最佳的做法,戰略是要選擇什么樣的做法可以使你與眾不同,通過不同的方式開展和你的競爭對手的競爭。”邁克爾-波特這樣描述著競爭戰略。在競爭對手如云的情況下,企業必須找到一種方式令自己與眾不同,這是成功的定位策略的基礎。“你要告訴顧客為什么他應該購買你的而不是別人的產品。”
戰略除了是與眾不同的定位之外,還強調理性地放棄。德國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指出,“戰略最重要而又最簡單的準則就是集中兵力。要做到兵力集中,需要清晰的取舍,確定哪些事不去做。不放棄次要的機會,就不可能集中兵力。戰略性的取舍會使得戰略更持久,并且不容易被模仿。因此邁克爾-波特說道:“戰略,其核心是選擇不做什么。”特勞特在倡導“差異化”的同時,始終不忘
強調“聚焦”。企業應該“聚焦”,讓自己的品牌成為同種類產品的代名詞,并且堅持專一的“專家”形象,拒絕品牌延伸的誘惑。而且特勞特進一步談到,不管規模大小,企業的戰略都應該圍繞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而制定。這是因為,人們會對那些專注于某個領域或產品的企業留下深刻印象,他們會視這樣的企業為“專家”。
因此對于一個企業的戰略制定來說,做到“差異化”和“專業化”是必不可少的成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