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6年演藝區文化生活的新名詞
演藝區是什么?從北京、上海等地的演出市場看,演藝區的興起,是近年來城市文化發展的一個亮點。
>>>>
人們一說起北京天橋文化,多少年來似乎都是些歷史故事,可如今再走進天橋,一個連接傳統與現代的演藝區正在興建,沿中軸路一路向南,你會看到,以天橋街道為核心的207萬平方米土地上,幾十座大大小小的劇場正在逐步聚集。
剛剛建成的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開幕演出季自去年11月20日起一直延續到今年1月31日, 131場音樂劇、話劇、舞劇、音樂會、娛樂秀讓人目不暇接。天橋藝術中心包括大、中、小三個劇場和一個多功能廳。其中,大劇場是專業音樂劇場所,連演64場的《劇院魅影》上座率達95%,票房7200萬元;中劇場推出了韓國著名的《涂鴉秀Hero》,新概念的表演藝術和舞臺彩繪令觀眾驚嘆不已,而話劇《北京法源寺》則持續演出12場;小劇場里是“十大新銳導演作品展演”,10位青年導演的10部作品輪番登場。
>>>>
上海人民廣場位于黃浦區,一直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旅游的中心和交通樞紐,人民廣場周邊地帶歷史上也曾是著名的戲碼頭。
今年1月21日,上海黃浦區與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簽署了進一步建設環人民廣場演藝活力區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演藝活力區現在已初具規模,2015年,劇場和展演空間增加到20個,年均演出2300場,占全市劇場演出總場次的近1/5,票房收入約3億元,占全市的近1/4。
從綜合禮堂到場地細分
30多年來,我國的劇場建設突飛猛進,想當年,集開會、放電影、演戲、唱歌于一體的禮堂曾是最為普遍的演出場地,而如今,各地的大小劇院、音樂廳、藝術廣場紛紛拔地而起,從1998年到現在,全國新建和改建劇場260多個,劇院總數達到2000多家,投資在10個億以上的大型多功能劇院已有40多個。
前些年,雖然很多劇場的演出條件日益提高,但在廣東省雜技家協會主席寧根?磥,這種劇場仍然不適合現代舞臺演出的需要。寧根福剛剛在摩納哥舉辦的第四十屆蒙特卡洛馬戲節慶典上獲得最高榮譽“特殊貢獻獎”,他親眼見證了我國各類劇院數十年的發展歷程。他認為,從前一出劇目、一個節目往往只演幾場,劇院舞臺條件可以將就,而現在的演出市場,不駐場演上個十幾場幾十場,甚至上百場,恐怕就沒有多少票房,這就要求劇場具備很強的專業性能。
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總裁、上海大劇院院長張哲在不久前國家大劇院舉辦的“中國劇院管理論壇”上發言說,劇院的專業性非常重要,所謂專業,就是這個劇院屬于什么類型,到底是只演交響、芭蕾、歌劇一個門類為主,還是各個藝術門類都有。只有定位以后,才有利于劇院的運營管理,也可以讓表演團體知道自己的節目應該去哪里演出,從而把自己的創造力盡情發揮出來。
寧根福不滿意的那種劇場狀況已在改變。其實,傳統藝術一直都很講究演出場地的專業性,所以,這幾年戲園子、書場、相聲社恢復得也很快。另外,小劇場在各大城市正成批涌現,音樂廳已成為城市的一景,而在紛紛落成的大劇院內,又下分音樂廳、戲劇場、歌劇院和小劇場,國家大劇院還創辦了北京喜劇院,這些都使舞臺藝術演出得以細分。
不演音樂劇、雜技,屬于國家大劇院的定位,其他城市的一些大劇院也有類似的要求,其原因之一就是這些演出需要很強的專業劇場條件,而且駐場演出時間長。事實上,對雜技和音樂劇而言,落戶在專屬劇場里才更具演出效果。遍布北京、上海等地的雜技駐場演出,票房一直極為可觀;自從世界經典音樂劇多次來中國駐場演出后,巨大的演出效應和誘人的票房,也讓專業音樂劇劇場成為北京、上海、天津、廣州等城市的文化建設重點。張哲介紹說,上海大劇院中心管理著上海歌劇院、上海音樂廳和上海文化廣場三家機構,其中,新建的文化廣場主要演出音樂劇,F在,文化廣場、音樂廳和大劇院各具特色,形成了“差異化”的演出格局,避免了無序競爭和“內斗”。
走專業化的道路,是演出場所的發展方向,這是北京、上海、天津、廣州等地劇院管理者的共識。
專業化帶動演藝區建設
在英國倫敦旅游,人們大多會游賞南岸藝術區,這是利用廢舊港口碼頭和古老倉庫改造出來的一個文化景觀,特色的影院、優雅的餐廳、琳瑯滿目的紀念品商店、風格迥異的咖啡廳,無不給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沿著泰晤士河岸,游客可以欣賞到泰特當代美術館、英國藝術節中心、莎士比亞環球劇場以及英國最知名的兩大劇院新維克、老維克,具有國際聲譽的國家劇院也坐落在此。南岸藝術區的魅力已經啟發了北京、上海等地,原來,專業化演出場所如果形成規模,再融入博物館、美術館、餐飲業、旅游業,其市場綜合效應遠遠超過了劇場演出本身。
舊時的北京天橋,“日日有戲曲,天天有鑼鼓,獨門雜藝無處不在”;今天,“新天橋”正在興起,依照北京西城區的規劃,天橋演藝區除了天橋藝術中心以外,還建有天橋藝術大廈、天橋匯、天橋市民廣場。天橋藝術大廈定位為首都演藝文化產業的辦公基地,目前已引進40多家文化演藝機構;位于天橋藝術中心北側的市民廣場將為演藝區提供多種多樣的餐飲和娛樂;而天橋匯的定位是特色化小劇場群,上演的都是戲曲、曲藝、雜技等傳統藝術,同時配套建設多廳電影院、主題餐廳、品牌茶館等,天橋“八大怪”從此不再只是廣場上的雕塑,老藝人們可以重回天橋“撂地攤”,再現一身絕活兒。
中國對外文化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張宇對演藝區非?春,他說,從前我們對舞臺演出的時間概念就是幾小時,而演藝區卻讓舞臺藝術的效應延長到24小時。演藝區里不僅有各式各樣的舞臺演出,還有餐飲、住宿、博物館、寫字樓,既有夜晚的藝術消費,也有白天的文化活動,這里是藝術場所,更是旅游景觀,還是藝術策劃機構的基地,互相關聯,相互帶動,融為一體,用綜合效應推動文化產業。
專業化的演出場所,如果孤零零地各處一地,效應并不明顯,只有形成演藝區,統一規劃,集中優勢,才可以發揮最大的能量。這也是上海黃浦區的認知。
“十三五”期間,環人民廣場演藝活力區的運營劇場和展演空間數量將達到40家左右,一個集商業、旅游、科創、金融、教育為一體的演藝區正在形成。這里的黃浦劇場今年完成裝修后,專門聚焦創新戲劇;中國大戲院今年年底完成改建后,將以音樂劇為主;天蟾逸夫舞臺是地方戲曲的展演中心;白玉蘭劇場則是上海首個舞臺藝術公共排練中心。以中外聞名的“新天地”為核心,從今年起,每年6月將舉辦創新藝術節展,為觀眾演出國內外新型劇目。今年預計將有近百名國內外藝術家演出音樂、舞蹈、新馬戲、創意物件劇、浸沒式戲劇、室內小歌劇等,表演遍布在“新天地”區域的咖啡館、餐廳、博物館和戶外空間。
藝術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
別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經進入了專業化演出場所的建設期,而且正向演藝區發展,但是,有些地方還在一門心思興建大劇院,更多已經建成大劇院的地方,仍在為如何尋找節目填塞舞臺、擺脫空殼現象發愁。據“中國劇院管理論壇”介紹,目前國內劇場演出總收入不足百億,全年演出超過50場的劇場只占劇場總數的35%,經營業態偏低、功能開發不足、資源浪費嚴重的現象比較普遍。各地專家和管理者都深感在各個城市之間,演出場所的管理水平、節目資源、經營人才,分化日益嚴重。
演藝區建設,在張宇等專家看來,正是藝術供給側的一種結構性改革,這種改革將從供給側入手,改變演出資源不足、經營滯后、結構單一、場地零散、節目與觀眾需求脫節的局面。而過去,有的觀點卻一直將演出的不景氣歸結于觀眾不懂藝術、多數人不愿意買票。“這種歸結是片面的”,張宇這樣說。
僅僅3年就將天津大劇院建成知名的藝術重鎮、改變了天津舞臺滯后狀態的總經理錢程認為,前些年各地將演出場所的建設都投向大劇院,實際是一種認識誤區,這種誤區造成的巨大浪費現在已經凸顯。其實,與其新建一個耗資巨大的大劇院,還不如將過去的一些老舊禮堂、文化宮、影劇院改造成專業化劇場,再根據本地觀眾的欣賞習慣和藝術現狀加以定位,這樣既省錢,又實用。1978年指揮家鄭小瑛曾率領中央歌劇院在天津第一工人文化宮連演40場《茶花女》,場場爆滿,后來,這家演出場所逐漸衰敗,天津現在正籌劃將這里改造成一家音樂劇演出場所。
一些專家建議,根據本地的文化欣賞習慣,將演出場所專業化、本土化,采用演藝區形式,融旅游與演藝為一體,不失為文化建設的一種選擇。
【演藝區文化生活的新名詞】相關文章:
演藝產業要素03-18
表演藝考心得和建議02-28
電影表演藝術練習技巧03-28
演藝經紀代理加盟協議03-10
梅蘭芳演藝有哪些特點12-05
影視表演藝考專業大解析03-24
形體素質在表演藝考的重要性03-03
韓國留學表演藝術專業介紹03-19
秦腔老生表演藝術如何作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