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與網絡學院相關的條文
在教育部《關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學校建設網絡教育是學院開展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工作的幾點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文件中,有這樣的條文:
“(網絡教育學院)開展學歷和非學歷的網絡教學工作。”各試點院校的情況不盡相同:有些側重于學歷教育,有些則側重于非學歷教育;有些只招收在職人員入學,有些則在職人員和應屆畢業生都招;有些采取業余時間授課,也有些要求全日制學習。而一所試點院校,往往幾種情況并存。
《意見》指出:“網絡教育學院可根據本校已經具備的學歷學位授予資格,與學校職能部門共同商定人才培養方案,開展研究有關專業學位的教育,本科(包括主修專業、輔修專業、第二學士學位、專升本)、高職高專等層次的學歷學位網絡教學工作,有關學位授予和畢業資格審查應由學校職能部門負責。”
網絡教育已經好幾年都沒有批準招收全日制脫產生了,但是據說有學校還在招收。而且教育部已經發文規定,連成人教育,也就是很多學校的繼續教育學院都不能招生全日制脫產生,只能招收函授、夜大等性質的
《關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學校建設網絡教育學院開展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工作的幾點意見》教育部教高廳[2000]10號
(摘發)
一、試點工作的主要任務
擬建設網絡教育學院的試點學校,應在校內開展網絡教學工作的基礎上,通過現代通信網絡,向社會提供內容豐富的教育服務。網絡教育學院的主要任務應包括:
1.開展學歷教育。面向社會招收學生,主要通過網絡教學的方式來完成
學歷和學位教育的教學工作;面向全日制在校生,開設網絡課程,取得單科學分,同時可實現校際之間的課程互選和學分承認。
2.開展非學歷教育。面向社會開設繼續教育課程,包括課程培訓、崗位培訓、證書考試和自學考試助學活動等,為社會從業人員參加學習提供服務。
3.探索網絡教學模式。通過試點逐步建立起包括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件制作、自學、輔導、作業、實驗和實踐教學、網上測試、教學質量保障和監控等各個教學環節的網絡教學模式,加強教學過程的管理。
4.探索網絡教學工作的管理機制。通過試點逐步建立并完善包括招生、注冊、收費、學籍管理、考試組織、學分認證、證書發放、畢業等網絡教學工作的管理制度,建立起適應學習化社會需要的網絡教學工作管理機制。
5.協作開發豐富的高質量的網上教學資源、試題庫及網上測試系統。要依法保護知識產權,建立起資源共享的形式和運行機制,形成網上教育資源建設的滾動發展機制,促進我國信息產業的發展。
二、試點學校的基本條件
1.具有較強的綜合實力。試點學校的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在社會上享有良好的聲譽,在教學改革中取得了突出成績,已經建立了有效的校內教學質量保障與監控機制,具有較強的綜合實力。
2.能夠歸口管理。試點學校的網絡教學工作要統籌規劃,對網絡資源和遠程教育資源要進行整合,并由網絡教育學院歸口管理。網絡教育學院機構設置要合理,管理制度要健全。
3.指導思想正確,實施方案可行。網絡教育學院提出的辦學指導思想要明確,教學方案要符合現代遠程教育的發展趨勢,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和監控機制要切實可行。擬開展網絡教學的專業其主要課程要能夠在網上進行教學,培養規格和教學基本要求符合國家同層次同類專業的標準。
4.軟硬件條件符合要求。校園網絡能夠滿足網絡教學的需要,并且具有良好的前期工作基礎,特別是網上教學資源建設的基礎。校外教學支撐服務體系能夠滿足網絡教學的基本要求,具備較強的網絡教學和管理能力。
5.經費和師資隊伍。試點學校有足夠的經費投入,有高水平的教師和管理隊伍,有專職的教育技術和網絡技術人員,能夠承擔網絡教育學院的課程。
6.社會需求旺盛。擬開展網絡教學的專業或專業領域,試點學校在全國或本區域應具有優勢地位,社會對此專業或專業領域的人才需求旺盛。
三、試點工作的管理方式
開展網絡教學工作要充分發揮網絡教學工作所具有的開放性、協作性和交互性,改革教學管理體制,探索并逐步形成適應網絡教學工作和終身教育需要的教學管理體制。
1. 網絡教育學院應該是由試點學校主要領導直接負責的學院,具有教學、
技術管理與服務職能。
2. 網絡教育學院可根據本校已經具備的學歷學位授予權資格,與學校職能
部門共同商定人才培養方案,開展研究生有關專業學位的教育,本科(包括主修專業、輔修專業、第二學士學位、專生本)、高職高專等層次的學歷學位網絡教學工作,有關學位授予和畢業資格審查應由學校職能部門負責。
3. 網絡教育學院可根據社會需求,在本校已設置專業范圍內選擇開展網絡
教學的專業。社會急需的現行本科專業目錄之外的新專業,由學校提交專業論證報告,報教育部備案后,限在本網絡教育學院設置。
4.網絡教育學院可以通過國家統一的考試來錄取學生,也可自行組織考試錄取學生,招生形式和入學標準由試點學校自行規定。招生計劃由試點學校根據網絡教育學院的辦學能力自行制訂,根據校外教學點的條件確定招生地區,但應向西部地區傾斜。每年度的招生計劃和實際招生情況由試點學校報教育部備案。
5.網絡教育學院應實行學分制。學歷教育的學分有效期和修業年限由學校決定。對達到本、專科畢業要求的學生,頒發何種形式的畢業證書,由學校慎重研究后自行決定;學歷證書由學校自行印制,并實行電子注冊制度;電子注冊后,國家予以承認。
6.對網絡教育學院的學生,其收費標準和辦法由學校按國家有關規定報學校所在地收費管理部門批準后執行。網絡教育學院不得以營利為目的。
7.試點學校每年度在各地區的招生計劃、實際招生情況和校外網絡教學支撐服務機構,需報當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備案。
8.教育部將聘請專家組成網絡教學指導委員會,負責研究、咨詢、指導各高等學校的網絡教學工作,接受教育部的委托負責評估網絡教育學院。
9.本項試點期限為4-5年,每學年結束后,試點學校需及時向教育部上報年度工作進展情況;試點2年后,教育部將組織中期檢查;試點期滿后,教育部將對試點工作進行全面評估。在試點期間,對教學質量達不到國家要求的,將暫停試點的招生資格;對亂發文憑,或者以營利為目的者,將依照有關法規給予嚴肅處理。
四、啟動新世紀網絡課程建設工程,實現資源共享,支持網絡教學工作
教育部將啟動新世紀網絡課程建設工程,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
劃》中“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建設項目”的經費,重點支持若干所高等學校網絡教育學院的網絡課程建設和應用,并實現資源共享。
新世紀網絡課程建設工程將在2年之內,重點規劃建設200門左右基礎性的網絡課程,并實行項目管理。以網絡課程建設帶動素材庫的建設,以素材庫的建設推動網絡課程的建設。所建設的網絡課程,不僅要用于網絡教育學院的試點,而且還應用于校內和校際之間的網上選課以及學分的承認,特別要支持發達地區的高等學校和西部地區的高等學校通過網絡教學進行對口支援,使全國各地的學生都能夠共享先進的教學方法和豐富的教學資源,提高我國高等教育的整體質量和效益。
新世紀網絡課程建設工程還包括開設網上講座。教育部將統一規劃和協調網上講座,并對所有的高等學校開放。
五、開展試點工作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要轉變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建立新的教學模式。網絡教育學院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要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充分體現網絡教學所具有的開放性、協作性、交互性等特點,發揮網絡教學的優勢,探索網絡教學的各個教學環節,逐步形成有利于學生素質教育和創新能力培養的網絡教學模式。
2.網絡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具有多種技術模式,要加強對各種技術手段的研究,合理選擇技術路線,綜合利用多種媒體。要利用面授教育、函授教育、衛星電視教育等多種教育形式,彌補網絡教學的不足,特別要解決好實驗和實踐環節的教學問題。
3.要搞好校內的網絡教學和網上教學資源建設工作,網絡教學要與校內的傳統教育相融合,推動傳統的大學教育轉變教學思想、改革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建立起適應網絡時代的教學模式。網絡教學還要與衛星電視教育、函授教育、自學考試助學活動等傳統遠程教育相結合,推動傳統遠程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4.加強對網絡教學的研究與應用工作,處理好網絡教學與傳統面授的關系,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關系,傳授知識與素質教育的關系,并要體現到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中去。
5.樹立資源共享的觀念,建立資源共享的形式和機制。不僅要共享網上教學資源,還應共享校外的教學支撐服務體系。例如,可以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大學遍布全國的辦學網點,建立起網絡教育學院的校外教學支撐服務體系。將高等教育送到農村、邊疆和不發達地區。又如,通過認證或收購健全全國共享的課件庫,盡量減少學校自行建設課件的重復,保證國家投入的經費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產生最大限度的效益。
6.要加強國內外的交流與合作,充分把握現代遠程教育的發展趨勢。網絡教學是一項新生事物,應該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的創造性,解放思想,大膽探索,創造條件,跨越式發展。學校的職能部門要加強對網絡教學的研究與管理 ,積極探索適應網絡教學的管理模式,支持網絡教學的試點,做好服務工作。試點學校和網絡教育學院一定要把好教學質量關,積極穩妥地推動網絡教學工作。
經教育部先期批準開展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工作的學校,需按照本意見調整、規范試點工作,執行統一的政策和規定。
【與網絡學院相關的條文】相關文章:
上海交通大學網絡學院簡介01-10
建筑結構設計易違反的強制性條文09-21
插花的相關技巧10-27
英國名校相關雅思成績要求及相關錄取標準09-25
海關查驗的相關流程10-06
數字油畫的相關技巧05-22
手繪墻的相關知識07-23
濕地相關知識概述06-02
俄語電力相關詞匯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