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羽毛球姿勢不當導致的五種損傷
打羽毛球時擊球姿勢不正確以及沒有充分熱身,可導致上肢手腕、肘以及肩部的多種損傷,下面小編就向您介紹一下打球姿勢不當易致的損傷,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注意。
一、打反手球:軟骨易撕裂
打羽毛球時,無論是擊打、扣殺還是吊、挑、推、撲、勾球時都要求手腕有基本的后伸和外展的動作。隨著不同的技術要領,手腕還會快速 伸直閃動鞭打擊球或由后伸外展到內收、內旋閃動切擊球。這種情況下,手腕部的薄弱環節三角軟骨盤會不斷受到旋轉輾擠,特別容易造成損傷。
二、頻頻“殺球”:警惕肩關節受傷
羽毛球還可造成肩部損傷。肩關節是上肢與軀干的連接部位,是人體活動范圍最大的關節。王文說,打羽毛球常見的肩部損傷包括盂唇軟骨撕裂、關節囊增厚以及“肩部撞擊癥”等等。
盂唇是肩關節內的軟骨組織,其上連接著關節囊和韌帶,其中關節囊的松緊程度決定著肩部的活動范圍。奮力殺球時姿勢不正確以及用力過 猛,都可能導致盂唇撕裂。盂唇撕裂有個典型癥狀,就是不動不痛,但是抬肩就會痛,而且可聽到關節里面咔咔響。有些白領平時坐著不動,關節受了傷都不知道, 一直到周末再去打球,一抬肩痛得厲害,才醒悟到自己受了傷。
三、抽球太猛:當心“高爾夫肘”
很多人都知道打羽毛球容易得“網球肘”,其實,打羽毛球也可能導致“高爾夫肘”。高爾夫球肘與網球肘發生的原因相同,差別 是施力點的位置不同,受傷的位置也不同。“網球肘”是手肘外側受傷,患者多喜歡反手擊球,而“高爾夫肘”正相反,是手肘內側受傷,患者多喜歡正手抽球。
“高爾夫肘”,在醫學上的名稱是肱骨內上髁炎,是指發于屈肌(起到屈曲手腕和手指等作用的肌肉)起點處的慢性損傷性炎癥,因為高爾夫球手比較容易受這種損傷,所以也稱其為“高爾夫肘”。
四、反復揮拍:引發“肩部撞擊癥”
羽毛球引拍、揮拍時,肩關節外展,這時肩峰下關節內部組織可因反復摩擦、撞擊而產生一種慢性肩部疼痛綜合征,叫做“肩部撞擊癥”。 其臨床特征是肩關節主動外展活動時有一疼痛弧,而被動活動疼痛明顯減輕甚至完全不痛。主要癥狀為肩部疼痛,疼痛部位以肩峰周圍為主,夜間較重;患肢無力活 動受限,上臂外展到70度時明顯疼痛,感覺被“卡”住。肩關節開始外展時無疼痛,到達60度開始疼痛,超過120度疼痛又消失;被動活動時減輕或消失。 “肩部撞擊癥”急性發作時應進行局部封閉,緩解后立即活動,以防發生粘連。
五、飛奔“救球”:髖關節易受傷
在比賽中,球員不顧一切飛奔救球成功往往能獲得觀眾熱烈的掌聲和由衷的贊嘆。但是,實際打球的時候,這種動作容易導致“頭臼撞擊綜 合征”。眼見球落下的位置離自己還有好大一截,有的人情急之下會抬腿猛跨,恨不得一步到位追上去。救球心切固然可贊,但此時股骨頭和髖臼之間會猛烈撞擊, 如果熱身的時候沒有活動開,就可能發生“頭臼撞擊綜合征”。
“頭臼撞擊綜合征”的特點是平時沒什么異常,但屈曲髖關節就會疼痛。這種傷害一開始可能并不嚴重,但如果不能及時修復,可慢慢累計,最后造成關節內部的大問題。“關節內的軟骨是不可再生的,一旦受損就再也長不回來”。
延伸閱讀:經常打羽毛球三大好處
1.羽毛球運動可增加能量消耗
羽毛球運動的總能耗與持續時間有重要關系。人體在運動中消耗的能量,可為靜坐的幾倍到幾十倍。有研究表明,長期規律的運動,可提高安靜狀態下的基礎代謝率。所以,在你選擇了打羽毛球后,就要堅持隔日進行一小時以上的鍛練。
2.羽毛球運動可促進脂肪分解,減少其合成
脂肪是主要氧化供能物質,因此長時間在有氧情況下進行羽毛球運動,消耗脂肪自然不在話下。另外,運動還會使胰島素分泌減少,從而抑制體內脂肪的合成。因為最低體脂量應與良好的健康相協調,所以在進行羽毛球運動時,球友們一定要注意對自己運動強度和時間的控制。
3.羽毛球運動可以減少體脂,改善身體成分組成
長期進行羽毛球項目的鍛煉,尤其是中小強度的運動量,可使人的瘦體重(瘦體重=體重-脂肪重量)增加,優秀運動員的體脂低于常人即可證明這一點。
【羽毛球姿勢不當導致的五種損傷】相關文章:
羽毛球的發球姿勢03-09
羽毛球正確發球姿勢03-09
打羽毛球的正確姿勢03-09
打羽毛球正確的姿勢03-20
打羽毛球的動作姿勢03-12
打羽毛球常見的身體損傷12-27
羽毛球運動常見的損傷03-09
警惕!用筆不當會導致孩子近視01-31
羽毛球正確握拍姿勢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