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社會工作介入農村留守兒童服務分析
伴隨社會工作專業化程度不斷增強,相應的一系列的工作方法亦在不斷完善,社會工作干預已成為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和策略。那么,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社會工作介入農村留守兒童服務分析,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學校及農村社區工作方法的干預
學校社會工作方法就是要以所需要幫助的人群為特定的服務對象,通過專業的工作方法來更好地協助學生解決他們目前面臨的問題,與此同時也需要與學生家長,學校人員及社區人士進行溝通與協調或為他們提供咨詢。
這種工作方法不僅要解決如學習困難,性格孤僻,自私,任性及其他不良行為問題,更要處理如學?謶职Y,厭學癥,考試焦慮等情緒問題以及學校以外的教育環境問題。
一般來說,在“留守兒童”問題的學校社會工作方法的干預上,有三個層次的介入:發展性介入(包括學校生活指導,學習方法指導,人際關系處理等),預防性干預(包括培養學習興趣,進行游戲療法,松弛療法等),治療性干預(針對特定的有情緒問題和情緒障礙,人格異常,學習有困擾的學生)。
具體措施包括設法讓兒童愿意親近老師,求助解決問題,建立兒童同輩友誼網絡以及強化兒童的認知能力等。
關于“留守兒童”問題的社區工作方法的干預,需要充分發揮社區在“留守兒童”教育方面的作用。
“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綜合性的問題。要依靠家庭,學校和社區三方面的協調努力,積極配合,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格局。要依靠傳媒的作用,加強村民對“留守兒童”的責任感和愛心的培養,調動村民的積極性,使他們在某種意義上能像關注自己的子女一樣關注身邊的“留守兒童”,對他們傾注關愛和呵護,從而建立一種無形的,有效的社區兒童保護體系。
社會及社會政策工作方法的干預
社會及社會政策工作方法主要是由處于兒童社會工作體系中較高層次的人員所進行的關于兒童發展全局方面的計劃實施,管理和監督工作。
內容主要包括推動有關“留守兒童”問題的立法,在“留守兒童”問題上向政府提供咨詢及建議,促進兒童的健康教育,促進家庭建設,保護兒童權益等。
具體策略包括:建立綜合化與專業化關于“留守兒童”問題的隊伍與機制,強化福利服務與其他社會體系在“留守兒童”問題處理方面的互補,并以他們為本建立清晰的服務目標,配合社會發展階段,提供個人化的服務。
個案工作方法的干預
所謂個案工作,是指運用專業的知識,方法,技巧,通過專業的工作程序,幫助有困難的個人或者家庭發掘和運用自身及其周圍的資源,改善個人與社會環境之間的適應狀況。
個案作為社會工作的一個基本方法,是處理所有兒童問題常用的方法。
開展“留守兒童”的個案工作,一方面要促進“留守兒童”生理健康的發展,這包括對不良飲食觀念和習慣的矯治,現代生活觀念和習慣的養成,常見疾病的防治,對自己作為自然生物體的正確認識等。
另一方面要開展“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輔導。包括“留守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輔導(包括自我洞察,自我認定,自我尊重以及自我開放),認知技巧的輔導(了解別人的觀點,保持正面的人生觀以及自覺等),行為的輔導(包括非語言行為和語言行為等),自我管理的輔導(包括同情心,溝通能力,領悟力,接納自己,合群以及沖突的表達)。需要指出的是,孩子的身心活動是有規律可循的,對其規律的了解是提高他們心理挫折容忍力的前提。這就需要我們利用好個案方法,從向學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抓起,把學會承受心理挫折的“鑰匙”交給兒童,引導他們自測,自控,自我調節,科學認識自己。
小組工作方法的干預
小組工作又稱為團體工作,它是以小組為單位的助人工作方法。社會工作者采用科學手段有目的地組織小組,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動和相互影響,幫助組員利用小組過程來應付和解決個人社會-心理功能性方面存在的問題,促進個人發生轉變并得到成長。
小組工作方法具有植入希望,普遍性,正確的初級家庭團體要素,發展社會技巧,模仿行為,人際學習,團體凝聚力以及情緒宣泄等治療要素。
通過小組工作方法可以使“留守兒童”在良好的氛圍下獲得歸屬感,通過集體環境給他們注入希望,給兒童以自我表達和宣泄的機會,同時可以讓他們在團體中了解組員的共性,并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學會處理自己的問題。在處理“留守兒童”問題時,可以用到的學派有理性情緒治療小組,當事人中心小組,行為治療小組,現實治療小組,交互分析治療小組等;主要方法有榜樣示范法,情景模仿,競賽激勵,角色模仿等;具體的活動有團體輔導,集體活動,團體組織中小集體和小組的活動等;治療模式有發展性模式,互動模式,行為治療模式等。
家庭社會工作方法的干預
所謂家庭社會工作就是以家庭為本的社會工作介入,即動員社會及家庭資源,促進家庭正常運轉及發展的社會福利與服務。
在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進行家庭社會工作方法的干預時,不僅要對當事人進行輔導,更要從“家庭診斷”或“家族療法”的角度對整個家庭環境存在的問題進行整體的,動力學的分析和把握。尤其特別要注意的是使用社會工作方法中的“人在情境中”這一方法原則,把“留守兒童”問題放在具體的情境中去解決,例如社會環境,物理環境,臨時環境等。因為只有了解人所處的環境對其生活的影響,才能夠比較全面地了解個人的問題以及問題與環境之間的關系。
在用這種方法進行干預的時候,家庭工作方法可以采取個人心理面接,并行心理面接,以及協同心理面接等形式,做好親子溝通工作,了解兒童當前面臨的一些主要問題,采取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社會工作者需要廣泛宣傳“留守兒童”教育存在的問題,引起家長以及監護人的重視。要努力改變家長外出務工時與子女的教育溝通方式,讓他們對外出務工與孩子成長有個比較理性的認識,進而做出合理的安排。同時,家長,監護人,學校之間要保持經常性的聯系,共同商討教育的策略和方法,讓孩子能在良好的心理狀態和社會環境下成長。
【社會工作介入農村留守兒童服務分析】相關文章:
社會工作介入機構養老服務分析06-19
社會工作介入留守兒童安全保護作用07-20
社會工作介入軍休干部服務案例分析07-14
社會工作介入孤殘兒童家庭寄養分析08-23
家庭社會工作介入案例分析09-24
社會工作介入養老項目案例分析09-18
社會工作介入婚姻暴力案例分析06-08
青少年社會工作介入案例分析09-30
2017社會工作介入農村養老解析10-15
社會工作介入殘疾人康復工作服務分析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