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社會工作者初級《綜合能力》模擬備考試題「附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下頁有答案】
1.在國際社會,社會工作又被稱為( )。
A.社會福利
B.社會優撫
C.社會服務
D.社會保障
2.社會工作者需要面對不同的人群開展工作,要求他們合作處理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需要了解他們,這就需要社會工作者具備一定的( )。
A.心理素質
B.技術能力
C.文化能力
D.耐壓能力
3.社會工作維持社會秩序的功能主要通過服務( )來實現。
A.化解社會矛盾
B.推動社會互動
C.開展公民教育
D.促進相互關懷
4.在政府部門和群眾團體中,專門從事職工福利、社會救助、思想工作等類型的助人活動屬于( )。
A.普通社會工作
B.業余社會工作
C.行政性社會工作
D.專業社會工作
5.小明在家里一直嬌生慣養,平時不喜歡與其他小朋友玩耍,性格非常內向,上了小學后既不愿意與新同學接觸,也不愿意受學校規章制度的約束,經常鬧著不肯上學。于是其家長向社會工作者小王尋求幫助。在了解情況后,小王在小明的學校、家庭以及社區之間不斷協調,整合資源,為小明制訂了合理的介入方案。小王的工作體現了社會工作( )的
特點。
A.多方協同
B.強調專業方法
C.注重專業價值
D.職業助人活動
6.社會工作者在分析服務對象的困難和問題成因時,既重視服務對象的個人原因,也重視社會原因。這種分析視角強調的是( )。
A.社會決定性
B.個人適應性
C.需要層次論
D.人在環境中
7.小宋是一名參加工作不久的社會工作者,在一次接待一名60多歲、聽力有問題的老人時,由于事先沒有了解到老人的聽力問題,因此在與老人的溝通中輕柔細語地說話,老人不耐煩地大吼起來,怪罪小宋話說得太小聲。此時,根據社會工作專業的( )原則,小宋不僅要道歉而且還要向老人提供服務。
A.同情
B.保密
c.接納
D.尊重
8.在社會工作中,( )是專業社會工作者對社會大眾的統一的服務態度,是建立專業助人關系的重要前提。
A.尊重
B.接納
C.包容
D.保密
9.德國心理學家勒溫認為,人的行為是個體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他提出的行為公式是B=f(P•E),其中 E代表( )。
A.行為
B.個體
C.群體
D.環境
10.小慶家庭經濟困難,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很少與家里聯系。小慶的母親和奶奶有矛盾,關系很僵。小慶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爺爺奶奶年事已高,無力管教小慶的學習。小慶最近迷上了去網吧玩網絡游戲,常常徹夜不歸。造成小慶上述行為的主要家庭原因是( )。
A.家長疏于管教
B.婆媳關系不佳
c.經濟狀況不好
D.隔代關系疏離
二、多項選擇題
1.根據助人自助的理念,在某個家庭面臨貧困時,社會工作者的服務內容包括( )。
A.幫助該家庭分析導致貧困的原因,并提升社會工作者的專業素養
B.協助該家庭形成應對貧困的策略,并掌握好緩解壓力的方法
C.配合該家庭采取應對貧困的行動,并協助其認識家庭自身的潛能
D.鼓勵該家庭看到行動的成效,并提出社會工作者的后續服務方向
E.為該家庭提供一切經濟援助
2.下列屬于劃分正常行為和偏差行為標準的有( )。
A.統計學標準
B.心理學標準
C.內省經驗標準
D.行為適應性標準
E.社會規范與價值標準
3.根據《國務院關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的規定,下列屬于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覆蓋范圍的是( )。
A.機關和事業單位及其職工
B.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職工
C.社會團體及其職工
D.外商投資企業其職工
E.鄉鎮企業及其職工
4.有一些學者以服務對象和成立目的為基礎,將非政府非營利機構分為( )。
A.社會性
B.政治性
C.公益性
D.服務性
E.互益性
5.作為一名專業社會工作者,必須遵守的原則包括( )。
A.不盜用組織的名義
B.以維護機構利益為第一
C.履行專業行為的一般規定
D.避免瀆職和失職的行為
E.不得夸大專業資格和能力
6.作為社會工作者,在接案過程中的工作要求有( )。
A.明確服務對象的要求
B.給服務對象以專業的指導
C.了解求助對象的求助愿望
D.促使有需要的求助對象成為服務對象
E.初步評估服務對象的問題和需要
7.個案工作中,社會工作者制訂工作計劃應涉及的基本內容有( )。
A.服務對象的婚姻情況
B.工作計劃的目標
C.服務對象的年齡
D.服務對象的工作方法
E.服務開展的期限
8.小組治療模式的理論基礎主要源于( )。
A.社會學
B.精神醫學
C.心理學
D.民主論
E.系統論
9.在小組工作中期轉折階段,組員的常見特征包括( )。
A.矛盾的心理與行為特征
B.角色競爭中的沖突
C.對小組具有較強的認同感
D.互動中的抗拒與防衛心理
E.權力位置與價值觀的沖突
10.在設計小組活動時,社會工作者需要考慮( )等因素。
A.小組的目標
B.紐員的能力
C.自愿性
D.小組活動的基本要素
E.自助性
參考答案及解析:
單選題
1.【答案】C
【解析】社會工作指的是非營利的、服務于他人和社會的專業化、職業化的活動。在國際社會,這類活動還被稱為社會服務或社會福利服務。
2.【答案】C
【解析】社會工作者要對各種各樣的人開展工作,要同他們合作處理和解決他們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就要去了解他們、理解他們,而要真正地理解他們的行為,就必須了解他們為什么這樣做,他們怎樣看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了解他們的需要,才能真正幫他們之所需。這就要求社會工作者去理解服務對象的文化,具有文化能力。由于社會工作常常要面對困難群體、弱勢群體,而這些群體因為長期處于困難和弱勢地位而形成自己特殊的觀念和生活方式,所以社會工作要有較強的文化能力,或者說對不同群體的文化有較強的敏感性。
3.【答案】A
【解析】社會工作主要通過服務化解矛盾、解決問題,從而達到維持社會秩序的效果。在解決問題的方法上,社會工作不但強調社會秩序的重要性,也強調不盡合理的社會結構和制度環境會造成社會問題,因而要通過改變環境、完善制度來解決問題。所以,社會工作可以從更深層次上發揮維持社會秩序的功能。
4.【答案】C
【解析】當前我國對社會工作有三種不同的理解,即有三種社會工作:普通社會工作、行政性社會工作和專業社會工作。其中,行政性社會工作是在政府部門和群眾團體中,專門從事職工福利、社會救助、思想工作等類型的助人活動。有的面向全社會(如民政部門的社會救助、老人福利和兒童福利工作),有的面向本單位成員(如企事業單位中工會救濟和幫助困難職工的工作)。這些工作都是由國家正式人員專門承擔的助人解困的活動,工作人員較少受過助人方面的專業訓練,所以它是行政性、非專業化的社會工作。
5.【答案】A
【解析】社會工作是復雜的幫助有困難的人及群體的活動,與一般助人活動相比,它有許多特點,主要表現在:①職業助人活動;②注重專業價值;③強調專業方法;④注重實踐;⑤雙方合作;⑥多方協同。
6.【答案】D
【解析】社會工作分析問題時的基本觀點是“人在環境之中”,認為人與社會環境是相互依存的。在現代社會,社會環境應該為人的正常生活、人的成長與發展提供適宜的條件,而個人則有責任發揮自已的能力經營自己的生活并為社會發展作貢獻。這樣,人與社會環境的相互協調和適應就是社會工作者分析和處理問題的基本出發點。
7.【答案】D
【解析】對服務對象的尊重與包容是社會工作價值觀的操作原則之一,在這里,尊重的含義不僅在于對服務對象保持符合社會文化習俗的禮節和稱謂,更重要的是要認識服務對象自身的生命價值和其他基本權利,充分保障他們獲得基本的資源和可靠的專業服務的權利,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滿足他們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對社會工作專業來說,尊重不僅是一種思想上的認知,還是一種道德上的實踐。在服務過程中,社會工作者不應將自身的價值觀強加于服務對象,更不應指責和批判服務對象的言行和價值觀,也不能向服務對象發泄自己的負面情緒。
8.【答案】B
【解析】在社會工作中,接納不等于認同.它是指社會工作者對服務對象的價值觀與個人背景特征等的一種包容,也是專業社會工作者對社會大眾的統一的服務態度,是建立專業助人關系的重要前提。對服務對象而言,他們每個人都有權利獲得專業社會工作者提供的專業服務。
9.【答案】D
【解析】德國心理學家勒溫認為人的行為是個體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他提出的行為公式是B=f(P•E),其中,B代表行為,P代表人,E代表環境。
10.【答案】A
【解析】在放任型的家庭教養模式中,家長既缺少愛心、耐心,也缺乏責任感,對孩子放任自流。孩子由于得不到必要指導和正常約束,會形成缺乏自信、自制力差、不負責任、情緒波動異常、待人處事具有攻擊性、易受誘惑、做事權宜敷衍、缺乏理想等心理傾向。由于爺爺奶奶年事已高,無力管教小慶的學習,長期的疏于管教導致了小慶自制能力差,迷上網絡游戲。
多選題
1.【答案】ABCD
【解析】助人活動是社會工作者和服務對象雙方圍繞解決困難和問題而展開的持續互動。在助人活動中,社會工作者經過分析求助者或服務對象的問題,選擇科學的、合適的方法提供服務,而受助者則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對來自社會工作者的幫助行為的理解而作出反應。在這種互動過程中,雙方互相理解對方的行動,相互合作,共同去實現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目標。
2.【答案】ACDE
【解析】劃分正常行為和偏差行為的常用標準有內省經驗標準、統計學標準、社會規范與價值標準和行為適應性標準。
3.【答案】ABCD
【解析】《國務院關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指出,城鎮所有用人單位及其職工都要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屬地管理。這也就是說,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覆蓋范圍是城鎮所有用人單位及其職工,他們須在當地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具體來講,該決定確認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覆蓋范圍是:城鎮所有用人單位,包括企業(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等)、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職工。而鄉鎮企業及其職工、城鎮個體經濟組織業主及其從業人員是否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則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決定。
4.【答案】BCE
【解析】有一些學者以服務對象和成立目的為基礎,將非政府非營利機構分為公益性、互益性和政治性三種類別。其中公益性機構是指私人基金會,提供具有公益目的服務,主要由傳統的慈善事業構成;ヒ嫘詸C構的設立以其會員的利益為目的,例如各種職業團體。政治機構是在民主社會中組成的具有獨特的政治性目的,經常影響公共政策制定的組織。
5.【答案】ACDE
【解析】在社會工作領域,專業人員必須在實踐中考慮并履行一些基本的義務,從而減少倫理上的問題。作為一名專業社會工作者,必須遵守以下原則:①履行專業行為的一般規定;②以受助者利益考慮為第一,任何時候都不能損害受助者的利益;③不得夸大專業資格和能力,不得盜用組織的名義;④在有關受助者個人的信息使用和處理上,要知會受助者并獲得其同意,同時要嚴格履行保密原則,確保受助者的隱私不受侵犯,保護受助者及相關者的利益不受損害;⑤嚴格專業標準,避免瀆職和失職的行為。
6.【答案】ACDE
【解析】個案工作的工作重點包括:①了解求助者的求助愿望;②促使有需要的求助者成為服務對象;③明確服務對象的要求;④初步評估服務對象的問題和需要。
7.【答案】 ABCE
【解析】收集完了資料并對服務對象的問題進行評估之后,社會工作者接著面臨的工作重點是與服務對象一起制訂服務的工作計劃,保證為服務對象提供合適、有效的專業服務。服務工作計劃的基本內容涉及以下六個方面:①服務對象的基本情況,包括服務對象的姓名、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和職業等情況;②服務對象希望解決的問題,包括主要問題以及其他一些相關的問題;③工作計劃的目標,包括總目標和每一階段的子目標;④服務開展的基本階段和采取的主要方法,包括各階段需要發掘和運用的資源;⑤服務開展的期限,包括每一階段的時間安排和總的時間期限;⑥聯系方式,包括直接見面和不直接見面的聯系方式。
8.【答案】BC
【解析】小組治療模式的理論基礎,最早源于精神醫學和心理學,如行為修正理論、學習理論等。
9.【答案】BCD
【解析】在小組工作中期轉折階段,組員之間溝通和互動比小組初期有所增強,但自我肯定、安全感受與真誠的互動尚未完全實現,組員之間會在價值觀、權力位置、角色扮演等方面產生矛盾和沖突。這一階段組員最常見的顯著特征是:①對小組具有較強的認同感;②互動中的抗拒與防衛心理;③角色競爭中的沖突。
10.【答案】ABD
【解析】在設計小組活動時,社會工作者應該掌握和考慮以下幾點:①扣緊小組目標;②考慮組員的特征及能力;③小組活動的基本要素;④經驗分享環節。
【社會工作者初級《綜合能力》模擬備考試題「附答案」】相關文章:
2017社會工作者初級《綜合能力》考試模擬備考試題「附答案」06-14
2017年社會工作者《初級綜合能力》模擬試題(附答案)10-05
2017年社會工作者《初級綜合能力》備考試題(附答案)01-21
2017年社會工作者《初級綜合能力》備考題(附答案)01-21
2017社會工作者初級《綜合能力》備考預測題「附答案」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