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民間舞創作的思考和建議
民間舞泛指產生并流傳于民間、受民俗文化制約、即興表演但風格相對穩定、以自娛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的關于當代民間舞創作的思考和建議,供參考閱讀,希望您喜歡!
民族民間舞是中國最具有代表性的舞種,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類型豐富,形式多樣,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在當代民族民間舞發展中,應該將創作視為是發展的首要環節,通過大量優秀舞蹈作品來推動表演、教學、比賽等多種活動的開展。
一、當代民族民間舞創作的不足
藝術作品是一門藝術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沒有藝術作品,后續的表演、鑒賞、教學等活動都無法順利的開展。具體到民族民間舞創作來說,其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數量方面。回顧當代民族民間舞創作可以發現,其在整體數量上還是比較可觀的,但是相對于需要量來說還是太少,特別是在文化發展日益繁榮的今天,舞蹈事業更是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態勢,所以需要大量優秀的民族民間舞作品作為支撐,倘若作品數量不足,那么將會使這項事業的發展受到根本性的影響。其次是在質量方面。民間舞向來都是不乏經典之作的,但是從近年來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少有高質量的佳作出現。一些作品在很短時間內就被觀眾所遺忘。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從根本上來說,還是在于創作者本身,沒有真正靜下心打磨一部作品,而是受到了很多其它因素的影響,使作品帶有了一定的功利化色彩。再次是在風格方面。藝術風格是區分不同藝術作品之間最顯著的標志,而且民族民間舞之所以能夠傳承到今天,也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自己獨有的藝術風格。但是從當下的一些作品來看,創作者在風格把握上并不細致,出現了很多與以往風格完全不同的作品。藝術創作固然是提倡創新的,但是這種創新應該在遵循這門藝術本質藝術規律的基礎上,如果違背了這一規律,也就難言創新了。另一種情況則與上述這種情況相對,即沒有創新,始終以幾部經典作品為原型,進行簡單的加工和改造,難以稱得上是真正意義的作品。
二、當代民族民間舞的創作思考和建議
(一)心系時代發展
民族民間舞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時代發展緊密相連的,所以要求創作者要心系時代發展,才能使作品具有時代風貌和活力,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具體來說,這種時代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作品的主題要體現時代性。所謂主題要體現出時代性,并不是要求作品進行直白的說教,也不是給作品簡單地貼上標簽,而是要對其進行藝術化的展現,從而將時代精神充分表達出現。這一點上,很多優秀作品都堪稱是典范。如:《快樂的羅唆》《采茶舞》等,表現了建國初期人民當家做主的喜悅心情!对诠麍@里》《煉鋼人》等則表現出了人民群眾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熱情。而《奔騰》等,又展示出了新世紀中華民族的品質和風貌。其次是作品的內容要反映時代風貌。作品內容無疑是構成作品的主體所在。創作者在進行題材選擇時,既不能將當下社會生活中的全部現象全盤復制,也不能盲目的選擇其中一個方面。而是要有一種時代意識,選擇那些最能夠體現時代風貌、發展方向、主流精神的題材,通過這些題材表現,能夠塑造人的時代精神和道德風貌,引領和推動時代的發展。最后是作品的形式要適應潮流發展。形式作為藝術作品的外在表現,對作品的接受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而強調作品形式要順應時代潮流,主要包含兩個層面的含義。一個是順應社會前進的主流,一個是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審美情趣。而且后者相對更加重要。因為民族民間舞本身就是來自于民間的,如果脫離了人民群眾,那么就會陷入到孤芳自賞的境地中,難以為人民群眾所接受。比如近年來的一些作品中,主動對現代舞等進行了借鑒,在舞美、燈光、服飾等方面有了大幅度的創新,這就是一種與時俱進的表現。作品在基本風格上仍然是民族的、原生態的,但是在藝術手法和形式上卻是現代化、時尚化的,既滿足了視覺欣賞需要,也保留了民間民間舞最基本的特征,可謂是一舉兩得。
(二)表現民族風格
民族民間舞,從這個名稱上就可以看出,這是一種源自于中華民族生活的舞蹈。而且中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各民族由于生活環境、文化習俗等方面的差異,讓民族民間舞蹈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的盛景。所以說,民族性正是民族民間舞最本質的特征,如果作品沒有了這種民風、民俗和民族性,也就失去了其固有的顏色,也難以稱為是民族民間舞。而且民族民間舞之所以能夠傳承至今天,并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恰恰是因為這種民族性的展現。比如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遼寧歌舞團創作的舞蹈《珍珠湖》,不僅演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更是走出了國門,在國際舞臺上盡情展示著中國傳統舞蹈的魅力。當時曾經這樣的評價:“一部舞蹈呈現了一個民族的文化”。由此可見其含義之深遠。又比如之前并不為人所充分關注的寧夏回族舞蹈,近年來也通過系統的'挖掘、梳理、加工等工作,創作出了多部精品,形成了又一種獨具特色的民族民間舞,在當代舞臺上樹立起了寧夏的品牌。所以在當代創作中,要尤其注重對這種民族性特征的把握和彰顯,還是要扎根于生活中,堅持定期的采風,同當地人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系統地記錄和整理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舞蹈語匯,使之成為日后創作最重要的基礎,最終讓作品呈現出最鮮明的民族風格。
(三)主動進行融合
民族民間舞之所以能夠發展到今天,從本質上來說正是一個不斷吸收、選擇、揚棄和創新的過程,作為今天的創作者來說,一方面要對之前的優秀成果予以系統的繼承,一方面也要結合時代發展特點和人民群眾的審美需要,進行一定的融合和創新,以體現出當代人為這門藝術發展所做出的貢獻,這對于若干年之后的后人來說,同樣也是一種歷史。比如近年來廣受歡迎的現代舞,就完全可以融入民族民間舞中,通過對現代舞動作的借鑒,能夠使民族民間舞更加具有個性化色彩和時代感。而通過對現代舞美、音樂等方面的運用,也可以帶給觀眾耳目一新的視聽感受。如2006年在貴州省舞蹈新作比賽上獲得一等獎的《太陽鼓》,就對現代舞進行了多方面的借鑒和運用。該作品主要反映的是苗族人民祭祀的場景,在動作編排上,以苗族傳統舞蹈中擺跨甩手臂的動作為主,然后加入了甩跨360度旋轉等現代舞中的動作,同時使用木鼓作為唯一的伴奏樂器,給人以極大的視聽震撼。既有著傳統苗族舞蹈的原始風格,同時又滿足了當代人的審美需要,可謂是一舉兩得。所以一定的融合與創新是必要的,其并不是簡單地借鑒和運用一些新潮的舞蹈形式,而是在把握民族民間舞本質屬性的基礎上,使其特色得到更加鮮明的表現。如果沒有這種融合和創新意識,那么勢必會將其帶入一個封閉的環境中,對其傳承和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所以要求創作者要敢于融合創新,使當代民族民間舞呈現出全新的風貌。
(四)不斷突破自我
每一個創作者的背后,都有一段求學、創作、嘗試、探索直至成功的創作過程,也正是這個過程,使得創作者形成了一定創作風格和傾向,這是創作者長期不懈努力的回饋,也是讓民族民間舞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前提和保障。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創作者也很容易陷入到一個模式化的誤區之中,比如所有的作品都是同一種題材、形式和風格等,且因為是當局者的原因,也對自己的這種表現沒有客觀、正確的認識。所以要求創作者形成一種主動反思的精神,盡量從一個客觀的角度,系統化的回顧自己某一段時期的表現,如果自己難以做到,則應該主動向別人求教,由此保證自己始終處于一條不斷探索、發展和創新的道路上。
綜上所述,民族民間舞能夠歷經千年的傳承發展至今天,充分證明了這是一種有著旺盛生命力的舞蹈藝術。在當代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背景下,每一個藝術工作者都有責任和義務將其發揚光大。本文也正是本著這一態度和目的,對其創作環節提出了幾點思考和建議,也希望廣大創作者能夠在遵循民族民間舞本質規律的基礎上,心系時代發展,關注百姓生活,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創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讓這門藝術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得到更加廣闊的發展。
【當代民間舞創作的思考和建議】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