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物流金融與供應鏈金融知識分析
供應鏈金融主要涉及三個運作主體,金融機構、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其中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是融資服務的需求者,金融機構為融資服務的提供者;物流企業僅作為金融機構的代理人或服務提供商為貸款企業提供倉儲、配送、監管等業務。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物流金融與供應鏈金融知識分析,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一、物流金融與供應鏈金融的發展
在國外,眾多的銀行及大型物流公司(如UPS)對物流金融和供應鏈金融業務進行了實踐,獲得了良好收益。在國內,經濟的發展和企業融資的迫切需求為物流金融和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提供了內在動力,和國外相比,它們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
這是因為:
一是銀行迫于競爭壓力,需要對金融產品進行創新。例如深圳發展銀行及交通銀行提出的供應鏈金融,招商銀行提出的物流金融等服務,均表明企業的融資需求越來越受到金融機構的重視。
二是物流企業的蓬勃發展、不斷創新以及第三方、第四方甚至第五方物流的服務方式相繼出現,為物流金融及供應鏈金融提供了物流保障;目前,國內大型的物流公司,如中國外運、中國遠洋、中國儲運等均與金融機構合作開展了商品融資及物流監管業務。
實踐證明,這兩種融資方式既能有效盤活企業存量資產,緩解融資難問題,又為金融機構及物流企業拓展業務范圍,開拓廣闊的市場。
二、物流金融與供應鏈金融的相關概念及區別
兩種融資方式的相關概念
(一)物流金融
1、定義。物流金融(Logistics Finance)指在面向物流業的運營過程,通過應用和開發各種金融產品,有效地組織和調劑物流領域中貨幣資金的運動。這些資金運動包括發生在物流過程中的各種存款、貸款、投資、信托、租賃、抵押、貼現、保險、有價證券發行與交易,以及金融機構所辦理的各類涉及物流業的中間業務等。
2、運作主體。從定義可以看出,物流金融主要涉及三個主體:物流企業、金融機構和貸款企業(客戶)。貸款企業是融資服務的需求者;物流企業與金融機構為貸款企業提供融資服務;三者在物流管理活動中相互合作、互利互惠。
3、運作模式。根據金融機構參與程度的不同,物流金融的運作模式可分為資本流通模式、資產流通模式及綜合模式。其中資本流通模式是金融機構直接參與物流活動的流通模式,包含四種典型模式:倉單質押模式、授信融資模式、買方信貸模式和墊付貸款模式;資產流通模式是金融機構間接參與物流活動的流通模式,其流通模式有兩種:替代采購模式和信用證擔保模式;綜合模式是資本和資產流通模式的結合。
(二)供應鏈金融
1、定義。供應鏈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SCF,是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一個專業領域(銀行層面),也是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一種融資渠道(企業側面)。指銀行向客戶(核心企業)提供融資和其他結算、理財服務,同時向這些客戶的供應商提供貸款及時收達的便利,或者向其分銷商提供預付款代付及存活融資服務。(簡單地說,就是銀行將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聯系在一起提供靈活運用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一種融資模式。)
供應鏈金融是為某供應鏈中一個或多個企業的融資請求提供服務,它的出現避免了供應鏈因資金短缺造成的斷裂。在具體融資過程中,物流企業輔助金融機構完成整條供應鏈的融資,供應鏈金融模式不同其參與程度也不同。由于面對整條供應鏈的企業,金融機構易于掌握資金的流向及使用情況。
2、運作主體。供應鏈金融主要涉及三個運作主體:金融機構、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其中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是融資服務的需求者,金融機構為融資服務的提供者;物流企業僅作為金融機構的代理人或服務提供商為貸款企業提供倉儲、配送、監管等業務。
3、運作模式。從風險控制體系的差別以及解決方案的問題導向維度,供應鏈金融的運作模式分為存貨融資、預付款融資、應收賬款融資模式;采取的標準范式為“1+N”,即以核心企業“1”帶動上、下游的中小企業“N”進行融資活動,“+”則代表兩者之間的利益、風險進行的連接。
三、問題及對策
物流金融與供應鏈金融能有效盤活中小企業的動產資源,兩者具有獨特優勢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以下將逐一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1、存在問題
(1)在融資業務之初,由于存在對兩種融資方式的認識偏差,運作主體選擇融資方式時易產生混淆。
(2)中小商業銀行因存在規模小、資金少等先天問題,在為中小企業提供物流金融和供應鏈金融服務時,其未能設計出符合自身特點的融資產品,無法充分滿足中小企業多樣化的融資需求。
(3)貸款企業的融資方案均由金融機構和物流企業為其量身定做,由于物流金融、供應鏈金融在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融資流程設計往往不完善;如金融機構在設計存貨融資流程時,貨物出、入庫的物權控制在物流企業與貸款企業之間易出現混亂。
(4)目前,供應鏈金融只面向國內企業進行服務,對于上、下游企業是國外公司的跨國供應鏈還未提出合適的融資方案;同時,供應鏈金融對供應鏈的種類及核心企業的要求較高,其業務大多只集中在鋼鐵、汽車、能源和電子等穩定的大型供應鏈中,對于臨時組建或中小型供應鏈的融資涉足較少,并未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面向中小企業的融資服務。
(5)實際操作中,不同的融資對象產生不同的風險,運作主體對于各類風險的分析、規避和及時處置等工作并未到位;加上信息不對稱、運作主體各方溝通不及時,易造成信息流、資金流、物流、倉單流阻塞;同時,兩種融資方式的外部環境發展滯后,造成融資生態系統不穩定。
2、解決方法
上述問題既影響了融資活動的順利進行,又阻礙了物流金融和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在此,為兩種融資方式的各運作主體提出如下對策:
(1)在運作過程中若發現融資方式混淆,應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對于誤納入供應鏈金融的貸款企業,金融機構應適當提高企業的風險敞口,增加抵押品或倉單數量,同時加強物流企業對貸款企業及其抵押物的監管;對于誤納入物流金融的貸款企業,若為供應鏈的上、下游企業,金融機構可及時引人核心企業對貸款企業進行信用擔保,并相應增加融資金額;若為核心企業,可增加放貸金額,同時,引入上、下游企業,擴大客戶群。
(2)中小商業銀行應根據自身特點開發與大型金融機構差異化的融資產品,以此適應中小企業融資多樣性的需求,開拓廣闊的市場空間。
(3)設計融資流程和方案時,金融機構可將管理方法如六西格瑪方法應用到物流金融及供應鏈金融的流程優化設計中,并建立顧客市場細分模型,以期提高運作主體的綜合競爭能力及盈利水平。
(4)金融機構應提高核心企業的準入條件,加強與物流企業合作,在與大型供應鏈合作的同時重點扶持中小型供應鏈,關注其經營狀態和發展趨勢,并開發相應的融資產品;同時,針對跨國供應鏈的特點,與大型物流企業及境外金融機構合作,提出相應的融資和質押品監管方案。
(5)為擴大信息的采集半徑,提高信息的準確性,運作主體應加強信息平臺的建設,建立市場的前饋、反饋體系;對于可能產生的風險,設立風險等級,加強風險預警工作,如物流企業在質押品監管和交接過程中的風險,各運作主體應提出防范和規避策略;同時,運作主體應加強與保險公司、擔保機構、法律機構、統計部門等相關機構的合作,保障融資活動的順利進行,形成符合物流金融、供應鏈金融發展的穩定生態系統。
【物流金融與供應鏈金融知識分析】相關文章:
物流金融與供應鏈金融知識匯總03-25
物流產業供應鏈金融知識03-25
供應鏈金融與物流管理知識03-25
供應鏈金融風險分析03-07
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分析03-06
供應鏈金融風險案例分析12-07
餐飲供應鏈金融市場分析03-06
花旗銀行供應鏈金融案例分析03-03
供應鏈金融發展現狀與熱點分析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