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供應鏈管理的主要內容
通過對供應鏈管理的概念與內容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相對于舊的依賴自然資源、資金和新產品技術的傳統管理模式,以最終客戶為中心、將客戶服務、客戶滿意、客戶成功作為管理出發點的供應鏈管理的確具有多方面的優勢。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供應鏈成員的選擇(供應商、生產商、物流商、銷售商)
選擇供應商要考慮的主要因素:價格、質量、服務(交貨準時性、提前期、批量)、存貨政策、柔性、成本構成分析。
供應鏈銷售渠道的選擇:銷售范圍與規模、下線的客戶規模、預測能力、廣告、市場占有率、投訴處理能力、渠道相關位置、信息技術、市場口碑好。
(2)供應鏈成員間的信息共享
在供應鏈成員間的信息共享中,管理主要解決與誰共享、共享什么、怎樣共享。
(3)供應鏈成員利益分配
在供應鏈管理中,要進行利益分別,主要遵循一些原則:堅持風險與利益相平衡、堅持個人合理利益、堅持多勞多得、供應鏈總體規律(供應商獲取利益<生產商獲取利益<分銷商獲取利益<零售商獲取的利益)、供應鏈利益便向有核心資源的主體、利益分配向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分配等原則。
(4)供應鏈風險承擔與管理
在供應鏈運作過程中,加強風險管理,分好成員的責任。在風險管理中,建立好的風險管理流程:風險識別、風險衡量、風險控制、風險管理實施與評價。運用一些方法進行控制與管理:運用期貨與期權、訂完善的合同、建立好的利益分配機制、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加強信息交流與共享,優化決策過程、加強對供應鏈企業的激勵、柔性化設計、風險的日常管理、建立應急處理機制等。
(5)供應鏈的整合與供應鏈協調
供應鏈的整合是企業和它的供應鏈伙伴之間戰略性合作的程度。通過協調管理組織內部和組織之間的業務流程,實現有效果、高效率的下列幾個流的管理:物流、信息流(資訊流)、資金流、價值流和業務流目標:以低成本和高速度提供最大的價值給客戶。主要分為內部整合與外部整合。
供應鏈協調是在企業的決策和計劃系統中應用流程管理的方法,產生一個協調市場、銷售、生產、采購、物流的有效的管理機制。同時,通過滾動和整合的計劃方法進行市場目標、財務目標、庫存目標、服務目標和生產目標的適時和合理的調整,從而提高企業整體的運營效率。供應鏈的協調包括了生產計劃協調、物流的協調、價格協調、銷售協調等。
(6)供應鏈成本控制
供應鏈三個層次的成本:直接成本(指生產每一單位產品所引起的成本,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勞動力和機器成本等。這些成本主要是由原材料和勞動力的價格所決定)、作業成本(指管理產品生產及交付過程中所引起的成本,這些成本因公司的組織結構而生)、交易成本(包括處理供應商和客戶信息及溝通所產生的所有成本)。
交易成本的控制主要方法有:建立以電子計算機為中心的網絡信息系統,解決供應鏈中企業間的信息交互問題;采用ERP系統可實現對供應鏈的有效管理,降低交易成本。作業成本的控制主要方法:一是:消除不增值的作業。二是:改善低效的增值作業以降低成本。三是:改變作業之間的聯系以及通過作業再造降低成本。
(7)供應鏈契約管理
供應鏈契約是指通過提供合適的信息和激勵措施,保證買賣雙方協調,優化銷售渠道績效的有關條款。供應鏈的契約主要包括:定價決策契約、訂貨決策契約、供應商持股與零售商售股的激勵契約、批發價格契約協調契約、收入共享契約、利潤共享契約、收益共享契約、回購契約、退貨契約、期權型契約、批發價格契約、數量柔性契約、數量折扣契約、數量彈性契約、價格補貼契約。
(8)供應鏈戰略伙伴關系管理
供應鏈企業間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本質上要求各伙伴企業在共同利益目標下相互信任、信息共享,以達到“雙贏”(win-win)。企業基于相互信任、互惠互利、信息共享、風險共擔、協同工作等一些基本原則。企業之間以協議或者契約方式聯系起來,借以保障交易活動的順利進行。供應鏈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是一種競爭性的合作關系。供應鏈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具有相對穩定性。運作協調性是供應鏈管理持續追求的目標,同時也是供應鏈企業關系最重要、最本質的特征。
(9)供應鏈成員激勵
對供應鏈中的成員,必須用一些不同的激勵方式進行:價格激勵、訂單激勵、商譽激勵、投資激勵、信息激勵、淘汰激勵、新產品或新技術的共同開發、組織激勵等。
(10)供應鏈的客戶需求管理
企業必須以關鍵顧客和合適顧客的需要為起點,以顧客需求滿足過程中的價值最大化為目標,所有的資源和流程都需要進行優化以更好和更快的服務于顧客,結果是產品和服務的高質量,低成本,迅速地流向市場,最大限度地把滿足客戶的需求同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統一起來。可從如下幾個方面體現:發覺潛在客戶,不斷開拓市場。企業在為顧客提供個性化需求的高附加值的產品和服務后,還要跟蹤客戶需求,傾聽市場的需求信息,進而找到具有類似特征、有足夠多人數或有相當的需求數量且目前尚未購買你的產品或服務的其他群體或企業,這些新的群體或企業就構成了你最好的潛在客戶。通過營銷努力,他們將轉化為你的最佳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建立良好的顧客關系,F在消費者大多要求提供產品和服務的前置時間越短越好,為此供應鏈管理要圍繞“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根據顧客的需求特點進行產品的設計和服務,讓顧客參與產品方案設計,并通過生產企業內部、外部及流通企業的整體協作,大大縮短產品的流通周期,從而將客戶個性化的需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滿足。
拓展閱讀:
供應鏈管理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深入,對企業節能減排的要求更加嚴格,企業只有通過強化環境保護的自我約束機制,來降低產品和生產過程相關的環境污染所帶來的生產經營風險。綠色供應鏈管理能使整個供應鏈的資源消耗和環境負作用最小,并能有效滿足日益增長的綠色消費需求,從而提高供應鏈的競爭力。
《中國供應鏈管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數據顯示2010年,全球供應鏈管理軟件市場恢復兩位數的增長,總收入達到68億美元,與2009年的61億美元相比,增長10%。SAP仍舊領跑全球SCM軟件市場,其占全球市場份額的19.5%;Oracle 以17.9%的市場份額占據全球第二的位置;JDA軟件公司在前五大供應商中增長最為搶眼,2010年增長了40.2%。
在全球供應鏈管理服務市場上,包括企業內部運營、企業服務、供應鏈管理在內的全球業務流程外包市場規模在2009年達到了1719億美元,其中,企業服務外包約占42%;運營外包占23%;供應鏈和需求管理外包約占35%,供應鏈管理外包市場規模約為596.83億美元。
在中國,2010年供應鏈管理軟件市場增長了34.4%,收入達到1.56億美元。國內供應鏈管理行業發展較晚,由于國外供應鏈管理巨頭對中國內地市場的需求及生產資源的掌握和了解較本土企業存在劣勢,導致國際供應鏈管理領先企業在中國內地市場的競爭優勢并不突出。
相比而言,境內供應鏈管理企業由于更貼近境內企業和國內市場,掌握了境內豐富的供應商、生產廠商和客戶資源,在國內供應鏈管理市場中一直占據著主導地位。另外,在國內供應鏈管理行業的地區分布中,全國80%以上的供應鏈管理企業總部均位于深圳。
概念
供應鏈是由供應商、制造商、倉庫、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構成的物流網絡。同一企業可能構成這個網絡的不同組成節點,但更多的情況下是由不同的企業構成這個網絡中的不同節點。比如,在某個供應鏈中,同一企業可能既在制造商、倉庫節點,又在配送中心節點等占有位置。在分工愈細,專業要求愈高的供應鏈中,不同節點基本上由不同的企業組成。在供應鏈各成員單位間流動的原材料、在制品庫存和產成品等就構成了供應鏈上的貨物流。統計數據表明,企業供應鏈可以耗費企業高達25%的運營成本。
由來
供應鏈最早來源于彼得·德魯克提出的“經濟鏈”,后經由邁克爾·波特發展成為“價值鏈”,最終演變為“供應鏈”。
“供應鏈”的定義為:“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從采購原材料開始,制成中間產品以及最終產品,最后由銷售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它是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模式!彼,一條完整的供應鏈應包括供應商(原材料供應商或零配件供應商),制造商(加工廠或裝配廠),分銷商(代理商或批發商),零售商(賣場、百貨商店、超市、專賣店、便利店和雜貨店)以及消費者。
從中可以看到,它是一個范圍更廣的企業機構模式.它不僅是條聯接供應商到用戶的物料鏈,信息鏈,資金鏈,同時更為重要的是它也是一條增值鏈.因為物料在供應鏈上進行了加工,包裝,運輸等過程而增加了其價值,從而給這條鏈上的相關企業帶來了收益.這一點很關鍵.它是維系這條供應鏈賴以存在的基礎.如果沒有創造額外的價值,即增值,相關企業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這條鏈能繼續轉動嗎?
另外,全球著名市場咨詢機構國際數據公司IDC的《制造業視野》(IDC Manufacturing Insights)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制造企業將“移動”及“云”列為供應鏈四大新興技術中最重要的兩項。
【供應鏈管理的主要內容】相關文章:
供應鏈管理與供應鏈金融的關系10-25
供應鏈管理的概念06-01
供應鏈管理的優化07-07
供應鏈的風險管理09-11
供應鏈的管理與優化05-29
企業供應鏈的管理05-28
供應鏈的采購管理06-20
項目管理對供應鏈管理的作用07-22
建筑供應鏈管理的聯合庫存管理09-05
供應鏈管理在企業物資管理的措施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