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婦產科主治醫師考試考前沖刺題及答案
試題一:
1.與子宮內膜癌的癌前病變關系最密切的是
A.子宮內膜囊腺型增生過長
B.子宮內膜腺瘤型增生過長
C.分泌期子宮內膜
D.萎縮型子宮內膜
E.增生期子宮內膜
試題答案:B
題解:子宮內膜增生過長分類如下:①簡單型增生過長,即腺囊型增生過長。內膜局部或全部增厚,或呈息肉樣增生。腺體數目增加,腺體增生有輕至中度的結構異常。②復雜型增生過長,即腺瘤型增生過長。腺體高度增生,數目明顯增多,出現背靠背,細胞核大、深染,有核分裂,但無不典型性改變。③不典型增生過長,即癌前期病變。腺上皮出現不典型增生改變,此類改變已不屬于功血范疇。
2.女,50歲。近半年月經不規則,量時多時少,時有頭痛、頭暈、陣發性潮熱,情緒不穩定。婦科檢查:子宮正常大小,雙側附件無異常。最可能的診斷是
A.青春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B.更年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C.更年期綜合征
D.原發性痛經
E.繼發性痛經
試題答案:C
題解:更年期綜合征主要表現為:月經紊亂、生殖器官萎縮、性功能減退。乳房萎縮、盆底松弛、尿道縮短、黏膜變薄,易反復發作膀胱炎。陣發性潮熱、出汗、心率加快、血壓波動。精神過敏、情緒不穩定,不能自我控制等。骨質疏松、腰背酸痛,易發生骨折。頭暈、頭痛、倦怠、失眠及性格、行為、情緒改變等。
3.關于排卵性功能性出血的治療,下列哪項是正確的
A.排卵期出血可從月經第1天起服雌激素
B.排卵型月經過多用大量雌激素止血
C.內膜脫落不全用氯菧酚胺(克羅米酚)治療
D.黃體功能不全可在體溫升高第3天起用HCG治療
E.黃體功能不全亦可給甲基睪丸素治療
試題答案:D
題解:排卵型功能性出血的治療為:下次月經前10~14日開始,每日口服甲羥孕酮10mg。作用是調節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使黃體及時萎縮,內膜及時完整脫落。還可促卵泡發育和排卵,以利于正常黃體的形成。基礎體溫上升后3天起注射HCG2000~3000U肌注,隔日一次,共5次,有刺激及維持黃體功能的作用。
4.宮內節育器取器適應證,錯誤的是
A.帶器妊娠者
B.計劃再生育者
C.絕經1年者
D.放置期限已滿要求更換者
E.放置初期有少量陰道出血
試題答案:E
題解:取器適應證:①因不良反應、治療無效或出現并發癥者;②改用其他避孕措施或絕育者;③帶器妊娠者;④計劃再生育者;⑤放置期限已滿要求更換者;⑤絕經1年者。取器時間:①月經干凈后3~7天;②持續陰道流血者,應服抗炎藥物3天后再取出;③帶器妊娠可于人工流產手術同時取出
5.口服避孕藥后月經第9天不規則出血,正確的處理方法是
A.加服少量雌激素
B.需立即停藥
C.加服少量孕激素
D.加服少量雄性激素
E.加倍服藥
試題答案:A
題解:月經前中期出血,多因雌激素不足,可加服炔雌醇0.005~0.015mg;若在后半期出血,可能因孕激素不足,可加服避孕片1/2~l片,至22天服完。
6.尖銳濕疣的病原體是
A.白色念珠菌
B.蒼白螺旋體
C.革蘭陰性雙球菌
D.人乳頭瘤狀病毒
E.人免疫缺陷病毒
試題答案:D
題解:尖銳濕疣又稱生殖器疣或性病疣,是一種常見的性傳播性疾病。由人類乳頭瘤狀病毒(HPV)引起,發病與機體免疫狀態關系密切,HPV喜溫暖潮濕,故外生殖器為易感部位。多見于性活躍的中、青年。
7.患者女,26歲。停經60天后陰道出血11天。檢查:子宮正常大小,質軟,宮頸黏液見典型羊齒葉狀結晶。應考慮為
A.先兆流產
B.卵巢性閉經
C.異位妊娠
D.無排卵性功血
E.黃體萎縮不全所致的出血
試題答案:D
題解:無排卵性功血可發生在婦女的各個時期,多見于青春期和更年期。特點是月經周期紊亂,經期長短不一,經量時多時少,甚至大量出血。宮頸黏液結晶檢查經前出現羊齒狀結晶提示無排卵。
8.不是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藥物是
A.安宮黃體酮
B.雌二醇
C.達那唑
D.LH-RH類似藥
E.甲基睪丸素
試題答案:B
題解: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藥物有:炔諾酮(婦康片)、甲地孕酮(婦寧片)、甲孕酮(安宮黃體酮)、異炔諾酮、達那唑可直接抑制卵巢甾體激素的合成,使子宮內膜萎縮導致短暫閉經。
9.關于女用短效口服避孕藥的不良反應,正確的是
A.類早孕反應是由于孕激素刺激胃粘膜所致
B.服藥期間在月經周期前半期發生不規則少量出血
C.雌激素不足引起
D.白帶增多是孕激素作用的結果
E.體重增加系孕激素引起鈉水潴留的結果
試題答案:B
題解:避孕藥的副反應有:類早孕反應,胃黏膜被雌激素刺激引起惡心、頭暈、食欲不振等。陰道不規則流血(突破性出血)多見于服用短效避孕藥者。月經前中期出血,多因雌激素不足,可加服炔雌醇0.005~0.015mg;若在后半期出血,可能因孕激素不足,可加服避孕片1/2~l片,至22天服完。月經過多、經期延長多見于使用長效劑型者。
10.閉經是指月經停止
A.至少3個月
B.至少6個月
C.至少12個月
D.至少2年
E.停經時間超過2次周期
試題答案:B
題解:閉經是常見癥狀,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前者指年齡超過16歲,第二性征已發育;或年齡超過14歲,第二性征尚未發育,且無月經來潮者。繼發性閉經則指以往曾建立正常月經,此后因某種病理性原因而月經停止6個月,或按自身原來月經周期計算停經3個周期以上者。
沖刺題二:
(1~2題共用備選答案)
A.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
B.宮頸碘試驗
C.陰道鏡檢查
D.子宮頸活體組織檢查
E.后穹窿涂片檢查
1.普查子宮頸癌時,最有實用價值的檢查方法是:
試題答案:A
題解: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是普查采用的主要方法,必須在宮頸移行帶處刮片檢查。陰道鏡下在涂碘不著色區行多點活組織檢查,為確診宮頸癌的可靠方法。
2.確診宮頸癌的可靠檢查為:
試題答案:D
題解: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是普查采用的主要方法,必須在宮頸移行帶處刮片檢查。陰道鏡下在涂碘不著色區行多點活組織檢查,為確診宮頸癌的可靠方法。
(3~4題共用備選答案)
A.腹部包塊
B.月經量增多,周期縮短,經期延長
C.尿頻、排尿障礙等壓迫癥狀
D.陰道分泌物增多伴不規則陰道出血
E.腹痛、發熱
3.子宮肌瘤合并子宮內膜增生過長:
試題答案:B
題解:當漿膜下肌瘤發生蒂扭轉或肌瘤紅色變性時,可發生急性腹痛。黏膜下肌瘤刺激子宮收縮,常引起痙攣性疼痛或痛經。月經量增多,周期縮短,經期延長則由子宮肌瘤伴有子宮內膜增生過長而引起。
4.子宮肌瘤合并妊娠時紅色變性:
試題答案:E
題解:當漿膜下肌瘤發生蒂扭轉或肌瘤紅色變性時,可發生急性腹痛。黏膜下肌瘤刺激子宮收縮,常引起痙攣性疼痛或痛經。月經量增多,周期縮短,經期延長則由子宮肌瘤伴有子宮內膜增生過長而引起。
(5~6題共用備選答案)
A.黏膜下子宮肌瘤
B.漿膜下子宮肌瘤
C.肌壁間肌瘤
D.闊韌帶肌瘤
E.子宮頸肌瘤
5.最易出現蒂扭轉的肌瘤是:
試題答案:B
題解:漿膜下肌瘤發生蒂扭轉或肌瘤紅色變性時,可發生急性腹痛。黏膜下肌瘤使宮腔內膜面積增大和子宮收縮不良,或伴有子宮內膜增生過長可引起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
6.最易發生陰道多量出血及肌瘤壞死是:
試題答案:A
題解:漿膜下肌瘤發生蒂扭轉或肌瘤紅色變性時,可發生急性腹痛。黏膜下肌瘤使宮腔內膜面積增大和子宮收縮不良,或伴有子宮內膜增生過長可引起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
(7~8題共用備選答案)
A.部分性葡萄胎
B.完全性葡萄胎
C.侵蝕性葡萄胎
D.絨毛膜癌
E.胎盤部位滋養細胞腫瘤
7.絨毛水泡狀改變,組織出血、壞死,侵入子宮肌層:
試題答案:C
題解:侵蝕性葡萄胎大體可見水泡狀物,鏡檢時有絨毛結構,滋養細胞高度增生及不典型增生,侵入子宮肌層并有出血、壞死。絨毛膜癌子宮不規則增大,柔軟,形成單個或多個宮壁腫瘤,表面呈紫藍色而切面為暗紅色,直徑2~10cm。鏡檢可見滋養細胞成堆地侵入子宮肌層、血管或其他組織,組織出血壞死,但找不到絨毛結構。
8.壞死灶內見滋養細胞、血塊及凝固性壞死組織,未見絨毛結構:
試題答案:D
題解:侵蝕性葡萄胎大體可見水泡狀物,鏡檢時有絨毛結構,滋養細胞高度增生及不典型增生,侵入子宮肌層并有出血、壞死。絨毛膜癌子宮不規則增大,柔軟,形成單個或多個宮壁腫瘤,表面呈紫藍色而切面為暗紅色,直徑2~10cm。鏡檢可見滋養細胞成堆地侵入子宮肌層、血管或其他組織,組織出血壞死,但找不到絨毛結構。
9.最常見的功血為
A.黃體功能不全
B.子宮內膜脫落不全
C.排卵期出血
D.排卵型月經過多
E.無排卵性功血
試題答案:E
題解:機體內外任何因素,均可通過大腦皮層和中樞神經系統影響下丘腦-垂體-卵巢軸之間的相互調節,使卵巢功能失調并影響子宮內膜的周期性變化,導致月經不調。功血可分為排卵性和無排卵性兩類,約85%患者屬于無排卵性功血。
10.人工流產術后10天陰道出血仍較多,首先考慮
A.子宮穿孔
B.子宮復舊不良
C.吸宮不全
D.子宮內膜炎
E.宮頸裂傷
試題答案:C
題解:部分胚胎組織殘留子宮腔內引起術后持續陰道少量或大量出血。必要時行清宮術,刮出物送病檢,注意預防感染。
【婦產科主治醫師考試考前沖刺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2017衛生資格婦產科主治醫師考試考前沖刺題及答案01-22
2017婦產科主治醫師考試沖刺題及答案01-23
2017婦產科主治醫師考試《妊娠生理》沖刺題及答案01-22
2017婦產科主治醫師考試《專業知識》沖刺題及答案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