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來滿族薩滿舞介紹
薩滿舞目前流傳于我市泰來縣滿族群眾之中,保存最好的在泰來縣大興鎮。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泰來滿族薩滿舞介紹,歡迎閱讀參考!
在節慶時刻,群眾輪番起舞,一人領唱,眾人相和。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寓宗教與歌舞之中的薩滿舞,成為滿族人所喜愛的古老民族文藝形式。薩滿舞是一種原始的文化形式,遠古時代的人們對各種自然物和變化莫測的自然現象敬仰和祈求,形成最初的文化觀念,即萬物有靈。
宇宙由“天神”主宰,風有“風神”,雨有“雨神”,地上又有各種動物神、植物神和祖先神……形成普遍的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我國北方,天寒地凍,作為白山黑水間土著居民的滿族及其先民們的薩滿歌舞,是依賴于薩滿教特有的祭祀典禮儀式(俗稱燒香)薩滿跳神活動的存在而得以展現的。
從滿族燒香薩滿跳神的表演中見到的喝喝咧咧,似呼喊似唱的說著唱、唱著說、樂中舞、舞中歌的場景姿態或呼叫歌聲里,可以體會到這種歌舞頗具熱烈虔誠的性格及其"原聲腔"、"原生型"的特征。并顯示出滿族人勇敢、粗獷、強悍、機智的性格。在刀耕火種的年代,滿族人民通過薩滿舞蹈乞求上天賜給幸福、感謝上蒼賜給豐收、表達幸福歡樂的感情。
在薩滿舞蹈中,所用的器具很多,如神案、腰鈴、銅鏡、抓鼓、鼓鞭等。都刻繪有各種神的圖案,尤其是在神案上和抓鼓上古時候都刻繪有色彩豐富的神靈面具。無論是藝術價值、學術價值、民俗價值、文化價值都是彌足珍貴的。
解放后期,此類舞蹈逐漸衰亡,老藝人相繼去世,了解的人越來越少。泰來縣大興鎮依不氣滿族村的一位老藝人,人送外號“小佛爺”,成為為數不多的傳承人。“小佛爺”去世后,另一位藝人佟英山(75歲)延續了此類民間舞蹈,目前,58歲的張鎮海為薩滿舞傳承人。
薩滿舞是滿族歷史文化、社會生活、民俗風情的具體體現,反映了滿族歷史風貌和文明進程,挖掘和保護薩滿舞對研究民族文化現象有著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作為一個少數民族舞蹈藝術種類,滿族舞蹈具有重要的民族文化價值與獨特的藝術價值。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滿族舞蹈的'源頭,記錄的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漁獵生活中的成長印記,和生動的身體語言表達方式。隨著民族的發展,它也蘊含著從山野民族到中原統治民族的角色轉換所帶來的民族文化的轉變。然而在當代,滿族舞蹈卻并未像其他一些少數民族舞蹈一樣,逐漸形成較完善、系統的表演體系,它所蘊含的獨特而生動的民族文化,并未將它推向藝術創造的高峰,而是伴隨著這一民族復雜的歷史進程,面臨著生存危機,如其已演變成民俗文化歌舞的表演形式,原始建筑、制皮技藝及其服飾、靈佩、繪畫等造型藝術。這些文化至今仍是活態文化,它們為國外許多民族學家獲得了民族學和人類學研究中長期未能解決的答案,成為解釋原始薩滿文化諸多問題的鑰匙。
【泰來滿族薩滿舞介紹】相關文章:
達斡爾族薩滿舞介紹12-14
滿族舞蹈分類11-21
現代爵士舞舞種介紹10-21
拉丁舞舞種的介紹10-21
爵士舞介紹10-09
中國舞的介紹10-12
民族舞知識:“擬獸舞”介紹11-26
少兒爵士舞貓舞音樂介紹10-12
爵士舞編舞的技巧介紹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