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學習者個體差異與對外漢語教學的影響

        時間:2020-08-29 14:56:56 對外漢語 我要投稿

        學習者個體差異與對外漢語教學的影響

          一直想聊聊學習者的個體差異對漢語教學的影響,因為太有感觸了。來之前認為這個學校是第一次開漢語課程,在零基礎的情況下備課就輕松多了,基本上備一次課可以用很多年級。然而,教學開始之后才發現根本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先不說教材的不同,單單就學習者的年齡層次、學習能力、認知水平以及學習動機來說就是天差地別,所以備課上課要考慮的因素就很多,比較“燒腦”。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學習者個體差異與對外漢語教學的影響的知識,歡迎閱讀。

        學習者個體差異與對外漢語教學的影響

          年齡

          年齡是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個影響因素。因為不同年齡段的學習者在學能、認知方面存在差異,所以這些不同年齡段的差異要求我們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掌握方法,有所側重。

          年齡不影響習得語言的順序

          心靈學派認為,人類的語言能力是通過一種普遍的語言習得機制獲得的,正是這種機制使得學習者的習得過程具有一定的共性。王建勤在《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習得研究》中指出,不管學習者的母語背景是否相同,第二語言的習得順序是相同的。在實際的教學中,基本上也是遵循了這個規律。對于所有的初學者,遵循她們的母語規律,在聲韻母的教學過程中,先學習母語中已有的音(b/p/m/f/d/t/n/)再學習沒有的(j/q/x/z/c/s/zh/ch/sh);正反選擇問句一定是在學習肯定句和否定句之后出現的,初學階段盡量規避使用“了”和較難的“把字句”、“被字句”等。這些情況適用于所有年齡段的學習者。

          年齡影響習得的速度

          我教的主要是青少年和兒童兩類,還沒有涉及成人的漢語教學。在語法和詞匯上面,很明顯青少年學生要比低齡兒童的學生習得要快。拿最簡單的數字舉例,五六年級的學生用了兩次課習得了1-10,三次課習得了1-99的表達法。三四年級的學生兩次課習得了數字1-6,三次課還不能順序說出1-10。再者,只要講出一個句式,她們可以通過替換產生新的句子。例如:你叫什么?我叫XX。她們可以改為“她叫什么?她叫XX。”,“XX+好”可以說“你好、老師好、媽媽好、早上好……”,高年級學生對于語法或者構式的理解程度要高一些,所以她們可以輸出更多的單詞和句子。然而,對于低齡兒童基本上會避免講解語法,因為他們很難集中注意力來聽你講解,而且感覺枯燥、理解有障礙,所以我大部分時間只要操練就好,配合游戲進行操練。語音上面有些差異,但不是很明顯。學前階段的學生語音聽辨能力要弱一些,4-5歲的兒童在學習漢語時候發音是混沌的,他們的母語學習都處在初始階段,很多音還不能發完全,3-4年級的學生要好很多。因此,對于外語學習的低齡化和幼兒化我覺得要適當控制年齡,太小的孩子沒有學習外語的必要,他們缺乏理解能力和發音條件,達到某個年齡段(7歲開始)再學,效果會更好。

          年齡影響成功的水平

          我的一個八年級的學生之前在新加坡生活過一段時間,利用周末時間學過漢語。她開始學習漢語的年齡較早,接觸漢語時間長,于是相對于其他零基礎也沒有接觸過漢語的學生來說她的水平要高很多。在給她上課的時候就會涉及一些知識的拓展和延伸,例如講親屬詞的時候,會拓展一下中國的家譜,父系、母系之類的,讓她對比一下文化差異,“aunt”和“uncle”會對應多少中國的親屬詞,她覺得很有趣!而且她的發音和說話的流利度也明顯高于同齡沒有學過漢語的學生。

          語言能力

          語言能力也可以說是語言學能,簡單說就是學習語言的能力。包括:語音編碼能力、語法敏感性和歸納能力。當過老師尤其是語言老師的人都會有一個特別深的感觸,那就是明明老師都是一樣在教,大家都是一樣在學習,為什么有的學生就學得特別好,有的學生就在拖后腿跟不走。我覺得很大程度上是跟語言學能有關系。

          語音編碼能力強的學生擁有很好的感知和記憶新語音的能力。我的七年級學生中,有個學生這方面能力就很突出。講解新課程新單詞的時候,到了操練環節,她總是比別人最先說出這個詞語。在學前階段,學習顏色詞的時候,有些學生總是要比其他學生先記住某些顏色詞的發音。然而,也總是有些學生一問三不知,或者遺忘的非?。

          語法敏感性強的學生擁有很強的對句子進行模仿再造的意識。雖然從來沒有和幼兒園的學生講過語法、句子、構詞之類的抽象概念的東西,但是他們在學習紅色、藍色、黃色、綠色……的過程中,竟然創造了“blue色”“yellow 色”,這也算是他們在頭腦中構建和理解語法的過程吧。八年級的一個學生在學習了“可以”和“會”之后,會問你它們的區別在哪里,怎么用?在學習了“爺爺在公園里打太極拳”之后會說“我在教室里學習”。但是,七年級有些學生在學習了“這是我爸爸”和“我有一只小貓”之后,你說“這是一只小貓”,她沒有辦法理解。

          語言能力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語言的歸納能力,可以識別語法形式和意義的異同。八年級的學生學習了“明天有什么課”這一課后,理解時態助詞“了”跟在動詞后,表動作的結束和完成。當你說“今天上了什么課?吃了什么飯?”她能夠明白并作出恰當的回答。但是歸納能力如果比較弱的話就會出現理解障礙。

          認知風格

          認知風格有很多類型。包括場依存型、場獨立型、視覺性和聽覺型。

          場依存型的學生在學習語言的時候,容易受到環境他人的影響,擅長背誦和完整的模仿句子,喜歡集體學習,需得到及時的反饋。我的一個學生叫Miranda ,她就是一個典型的場依存型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給與她及時的反饋。她的行為表現也特別依賴于教師給予的`反饋,當收到肯定的時候她就特別踴躍、大膽嘗試,緊跟著老師的思路走;當她輸出的句子不是很恰當,得到的是笑聲(當然是善意的),她就有些沮喪,積極性就會下降。我上課基本上是以鼓勵為主,激發她的積極性。

          場獨立型的學生也有。他們的學習行為不太容易受到來自外界的影響,屬于內在動機下的學習,當然如果內在動機不強,他們就會放任自我。班里有幾個學生就屬于這種場獨立型的。她們內在動機不強,學習的積極性單靠外在表揚和鼓勵真的是見效甚微。其中的一個學生有輕微的閱讀障礙,但是如果你一對一單獨輔導她的時候,她也可以發出不錯的音。所以我認為如果要激發她的學習積極性,不能只是外在的鼓勵,要找到內在的動因。于是我私下里找了其他課程的老師看看是不是存在興趣方面的問題,發現她的其他科目成績也不好。但是體育、烹飪、陶藝就還可以,然后總結來說她的動手能力還可以,但是涉及學科知識層面就不是很樂觀。有一次我就嘗試改變了上課風格,那是一節復習課,外面天氣很好,我就提議去草坪上上課。大家以游戲的方式來復習:“丟炸彈”、“換座位”、“找熊貓”等,看到她的積極性也上來了,她的開口率比平時高了好多。

          視覺型學生喜歡借助一些圖片、板書、練習紙或者其他視覺型手段才可以有效的學習,喜歡閱讀類的活動。這個我本人也很有體會,我的第二語言英語就屬于這種模式,背誦單詞的時候必須要準備練習紙手寫一遍,喜歡閱讀,如果沒有視覺型的東西輔助,我會覺得很沒有方向感。低年級的學生大部分來說都屬于視覺型,如果沒有圖片、卡片的輔助,她們會很茫然,加上卡片之后她們就很有目的感,知道怎么說和說什么。簡單舉例,每次上課前我們都有課堂問候語,當你問“你好嗎?”的時候,她們會不知道怎么說,但是當你拿一個卡片和圖片出來的時候,她們就會知道怎么回答。

          聽覺型的學生對語音特別敏感,很容易發現語音之間的不同,她們更傾向于以聆聽的方式學習,喜歡小組討論和發言。七年級的一個叫Lilly學生就是這一類型的學生,她可以對教師所說的話進行快速的反應,但是對文字的反應卻比較慢。上周我變換了一種方式,把全班分成四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一課的內容,給她們準備時間,然后在讓每個小組在全班面前做展示。我在PPT上給出展示的幾個方面作為線索。一輪下來,我發現這個學生的講話邏輯還有內容的嚴密度要強于別人。

          學習動機

          我非常認同Macnamara 的一句話“真正重要的動機在于交際行為本身,正是傳達意思的需要和實現這種需要之后所體驗的快樂才是二語習得的動機”。其實大部分學生具有這種動機,每次路過小學那邊的小路的時候,學生遠遠地會對你打招呼“你好,老師”,你回應了他們之后,他們會很開心的笑起來。我想這就是最簡單最單純的學習第二語言的動機吧。

          學習動機分幾個類型,包括內在動機、外在動機、融入型動機和工具型動機。目前我們的學生融入型動機還不是特別明顯。所以在這里我主要談一下內在外在動機和工具型動機。

          內在動機產生于學生自己內心的一種求知欲并且渴望表現自我。Transition的一個4歲小男孩,是一個特別自信而且求知欲很強的男生。你可以從他的日常說話可以看出來,他對你的國家很好奇、對你的身份也很好奇,并不懼怕交際。我們在學習顏色詞語的時候,他的表現的很突出,記憶力好而且發音相對其他同齡的孩子要好。最令我驚訝的是,我們只學習了紅色、藍色、綠色和黃色的時候,只有他問了我在漢語里怎么說白色和黑色。他的學習動機很強,所以現在他是Transition 所有小孩學得最好的一個。

          外在動機和場依附型的學生類型比較相似,他們對外在的環境比較敏感。學習的主要動力來自外部,例如像來自老師、父母的表揚和鼓勵,激發積極性的獎勵機制,他們渴望一種來自大環境的身份認同,想要獲得尊重。這種學生如果能夠在學習環境中體驗到這些,那對于他們的學習來說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的一個八年級的學生叫Charlie,我曾夸過她“You have a great gift to learn foreign language!”,有一次還把她聽寫的漢字發到朋友圈,并且讓她知道大家對她的稱贊。她學習漢語的積極性更加高漲了,主要每次都主動要求聽寫漢字。這就是一個良性循環,受到鼓勵就做得好,再收到稱贊變得更好。

          工具型動機。他們學習第二語言主要是為了一些實用性目的,升學考試、找工作或者改變社會地位。這類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較強,因為他們具有目的性;旧显谛5乃袑W生學習任何一個科目,都希望自己可以通過考試。所以工具型的目的基本上每個學生都具備,只是這個目的強不強罷了。工具型目的強的學生對自己的要求很嚴格,要做到優秀;工具型目的不強的學生,認為自己只需要過線即可!有的學生對分數特別在意,會問為什么自己的是A-而不是A+,哪里做的不好之類的!有的學生只要自己沒有不及格,就無所謂,這就是強與不強的區別。

          總結來說,一個優秀的學習者應該具備這些素質:敢于嘗試、不怕犯錯;會抓住一切機會表達和實踐;具有強烈的學習動機;關注語言形式的本身也關注語言的意義。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觀察和思考,根據學習者的不同特質來采取相應的教學手段。學生如何學取決于教師如何教,所以沒有教不好的學生,了解學生很重要,循循善誘、因材施教,相信學生會有收獲的!


        【學習者個體差異與對外漢語教學的影響】相關文章:

        對外漢語學習者的需求07-29

        對外漢語教學與對外漢語的區別11-11

        對外漢語教學與修辭文化06-09

        對外漢語教學與傳統語文教學的區別07-21

        盤點對外漢語教學原則與策略11-20

        面對學習者的偏誤對外漢語教師該如何分析07-29

        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語言教學與言語教學論文08-16

        對外漢語教學模式的理論與應用論文08-16

        對外漢語語法教學的方法與技巧匯總07-19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