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臨床執業醫師助理考點:大腦皮層對內臟活動的調節
(一)新皮層
在動物實驗中電刺激新皮層,除了能引致軀體運動等反應以外,也可引致內臟活動的變化。刺激皮層內側面4區一定部位,會產生直腸與膀胱運動的變化;刺激皮層外側面一定部位,會產生呼吸、血管運動的變化;刺激4區底部,會產生消化道運動及唾液分泌的變化。刺激6區一定部位可引致豎毛與出汗,也會引致下肢血管反應的區域也與下肢軀體運動代表區相對應。此外,刺激8區和19區等,除了可引致眼外肌運動外,也可引致瞳也的反應。所有這些結果,說明新皮層與內臟活動有關,而且區域分布和軀體運動代表區的分布有一定的地方。電刺激人類大腦皮層也以覓到類似的結果。
(二)邊緣葉
大腦半球內側面皮層與腦干連接部和胼胝體旁的環周結構,曾被稱為邊緣葉(圖10-42)。這部分結構從進化上是比較古舊的;其最內側的一環狀結構(包括海馬、穹窿等)稱為古皮層,其較外圈的一環狀結構(包括扣帶回、海馬回等)稱為舊皮層。這部分結構曾被認為只與嗅覺聯系,而稱為嗅腦;但現已明確,其功能遠不止這些,而是調節內臟活動的重要中樞。由于邊緣葉在結構和功能上和大腦皮層的島葉、顳極、眶回等,以及皮層下的杏仁核、隔區、下丘腦前核等,是密切相關的,于是有人把邊緣葉連同這些結構統稱為邊緣系統。更有人見到中腦的中央灰質、被蓋等也與上述結構有密切的上下行纖維雙向聯系,于是把中腦的部分結構也包括在邊緣系統和概念之中。由此出現了邊緣前腦(limbicforebrain)與邊緣中腦(limbic midbrain)的概念,前者包括海馬、穹窿、海馬回、扣帶回、杏仁核、隔區、梨狀區、島葉、顳極、眶回等結構,后者指中腦的中央灰質、被蓋的中央部分及外側部、腳間核等。邊緣前腦的功能比較復雜,現僅述及其幾個方面。
【臨床執業醫師助理考點:大腦皮層對內臟活動的調節】相關文章:
臨床執業醫師助理考點:等長調節的具體概念06-08
臨床執業醫師助理考點:人格11-07
臨床執業醫師助理考點:癲癇09-14
臨床執業醫師助理考點:梅毒07-28
臨床執業醫師助理考點:血壓05-16
臨床執業醫師助理考點:呼吸07-11
臨床執業醫師助理考點:血液09-04
口腔執業助理醫師考點:變構調節06-24
臨床執業醫師助理考點:嘔血的臨床特性10-21
臨床執業醫師助理考點:意志過程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