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年最新三大理財風險規避
理財也涵蓋了風險管理。因為未來的更多流量具有不確定性,包括人身風險、財產風險與市場風險,都會影響到現金流入(收入中斷風險)或現金流出(費用遞增風險)。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整理的2017年最新三大理財風險規避,歡迎大家點擊查看。
一是低收益風險。
按照風險和收益對等的原則,風險低的理財產品收益率會相對較低,不過,同樣是穩健型理財產品,不同產品的收益率也會出現較大差異,據此,筆者聚金匯銀建議投資者可貨比3家,摒棄收益率很低的“雞肋”產品。隨著加息、資金面趨緊的因素綜合作用,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已出現上升。在年底存款壓力加大之下,部分銀行甚至不惜提高理財產品收益率來吸引儲蓄資金。筆者聚金匯銀提醒投資者要注意的是,一些結構性理財產品的預期最高收益率看似誘人,但若設定實現最高預期收益需滿足的條件太苛刻,或者發生的概率太低,那么預期最高收益可能變成“畫餅”,最后只能獲得低收益甚至零收益。
二是不保本風險。
許多理財產品銀行都貼上了穩健的標簽,但真正保證本金安全的是100%保本的理財產品,部分保本、不保本的理財產品,均有可能損失本金。因此筆者聚金匯銀提醒投資者不能把穩健等同于保本。
三是不可贖回風險。
理財產品分為到期前可贖回和到期前不可贖回兩大類,其中可贖回的理財產品大多為開放式設計,設定了開放日,比如每個交易日開放、每個月開放一次、每3個月開放一次等,在開放日期間即可贖回。在這里筆者聚金匯銀以每個交易日開放的理財產品為例,雖然產品稱每個交易日可自由申購贖回,不過也可能遭遇不能贖回的情形。比如有的產品規定申購當日不能贖回。此外,此類產品普遍規定了大額贖回的情形,出現大額贖回時銀行可拒絕贖回申請。對于大額贖回情形,各家銀行的規定也有差異,有的銀行規定當日凈贖回份額達到前一交易日剩余份額的30%才構成大額贖回的情形,也有的銀行規定達到15%即構成大額贖回的情形。該比例越低,投資者遭遇贖回難的可能性越大。滾動投資型理財產品雖然設定了固定期限,但由于可以自由加入或退出下一個投資期,因此資金支取同樣較為便利。
【最新三大理財風險規避】相關文章:
如何規避采購風險08-05
監理風險規避方法01-30
如何規避品牌創新的風險?09-05
怎樣規避國際貿易風險05-22
冬季建筑施工如何規避質量風險06-10
一級建造師掛靠風險與規避風險06-22
監理工作安全責任風險規避防范04-28
如何規避公司股權轉讓的合同風險07-05
教你四步規避建造師掛靠風險10-06
理財規劃師需要注意哪些風險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