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yǎng)孩子財商思維
財商就是持續(xù)不斷地流程優(yōu)化智慧與能力。我們班應該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財商思維能力呢?下文是由小編為大家分享的相關(guān)知識,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培養(yǎng)寶寶財商的誤區(qū)
焦點1:“哭窮”限制孩子花錢
蔡女士的女兒佳佳(化名)在幼兒園讀大班,別的小朋友穿了什么新衣服、靴子,買了什么新玩具,佳佳回家就又哭又鬧,纏著媽媽給她買。這樣下來,佳佳一個人一個月的花銷差不多是媽媽一個月的工資了。經(jīng)過慎重考慮,媽媽決定采用“哭窮”教育。去買東西時,故意讓佳佳看看空錢包,并唉聲嘆氣地說:“沒錢了。”該交水電費時,媽媽故意讓佳佳跟著,眼睜睜地看著錢交到別人手里。一個月后,佳佳果然省了不少錢,很少再亂要錢買東西了。
“哭窮”教育收到良好效果,媽媽很高興。可沒過多久,新問題出現(xiàn)了。佳佳是明顯省錢了,可逐漸變得摳門了。和小朋友玩時,她不愿把自己的玩具與別人共享,理由是:我家沒錢,玩壞了就買不起了。孩子的小氣行為讓媽媽頭疼,而且她又發(fā)現(xiàn)家里的空飲料瓶越來越多,都快變成垃圾場了。“我家沒錢,我撿空瓶子回來好賣錢。”佳佳一臉無辜地說。
專家的話:其實,這種“哭窮教育”方法在教育的開始階段,可能會起到節(jié)約的效果。但時間一長,孩子會變得吝嗇起來,有的孩子甚至會因為擔心家庭的經(jīng)濟變得敏感、變得自卑。孩子因為擔心要用錢,變得不愛和同伴一起玩,長此以往會對孩子的交往、心理造成負面影響。對待“錢”的問題上,家長要用“健康”的心態(tài),教會孩子合理用錢。當孩子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生活能力后,有的家長仍把錢管的死死的,這就不足取了,這會剝奪了孩子很多的學習鍛煉機會。
你不妨可以這樣做:
1、通過游戲,認識錢幣。
通過元、角、分的換算游戲,認識錢幣,不光是讓孩子說得出錢幣的`面值,還應知道它們所代表的實際價值。如乘公共汽車時,讓孩子去投幣箱投幣,知道有空調(diào)的公交車票比沒空高的的貴。也可以讓孩子去買雪糕,知道不同品牌的雪糕,價格是不一樣的。待孩子熟悉元、角之后,還可以接著教他認識十元、二十元、五十元,或者認識十元?傊,應根據(jù)孩子對錢幣的實際加深認識,也可通過購物游戲,讓孩子學會換算關(guān)系,感受到了快樂。,
推薦游戲:我是大富翁
大富翁則是一種實戰(zhàn)版的理財游戲。每個玩家收上都有相當多的本錢。如何利用這些錢去投資,讓自己變得更有錢,是玩家們所要學習和動腦的。但也有一定的“運氣”成分在里面,很可能出現(xiàn)血本無歸的局面。這種貼近現(xiàn)實生活的設計正是該游戲的魅力所在。幼兒在游戲中可以更直接、具體、頻繁的接觸“錢”,同時掌握“投資”、“財產(chǎn)”、“工資”、“賠償”等名詞。
2、把錢的支配權(quán)交還給孩子,懂得分辨“需要”和“想要”。
利用儲蓄罐來存錢,這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方法,但對于孩子卻很有吸引力。在選擇儲蓄罐時,建議家長和孩子自己一起動手做,這會大大增加孩子對存錢的興趣和決心,還可以和孩子一起給儲蓄罐上鎖,在四周貼上各種紙幣和硬幣的圖案,讓孩子存錢的同時,學會認識各種面額的人民幣。如購物時,可以事先讓孩子列一張購物清單,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精打細算,從長計議的好習慣,避免購物沖動。當父母和孩子共同面對一樣不需要買的玩具時,不要說你付不起錢購買,而是要說玩具的需要性不大,否則只是在回避教導孩子價值觀的責任,也會使孩子對家庭的經(jīng)濟條件產(chǎn)生困惑和不安。
3、培養(yǎng)孩子做事的計劃性。
另外你還可以給孩子建立一個小賬本,小賬本上面寫上孩子的名字或貼上孩子喜歡的標志,小賬本要記錄每次孩子的存錢數(shù)目,時間以及錢的來源,同樣對孩子每次花的錢也要記下它的時間、用途和數(shù)目。對每次給孩子的錢,要幫助孩子在事先準備的記帳本上記好。如積攢多了,孩子不便保管時,可單獨存入銀行,或家長代為保管。在這個過程中,將步驟、細節(jié)以及一系列的專用名詞如:開戶、密碼、利息等解釋給孩子聽,讓孩子對銀行和存款有初步的了解,這對他將來理財有很大的幫助。
焦點2:家長盲目給錢讓孩子以“錢”為上
有個媽媽想讓女兒體會勞動養(yǎng)活自己的道理,把她每天要求女兒所做的家務、自我服務和學習等項目一一標上各種不同的價格,這些錢合起來,孩子樂開了懷,以后每做一件事,就要談報酬……
孩子做家務按勞分錢,本無可厚非,但由于孩子對金錢的認識、理解還比較粗淺,長期用錢來支付家務的報酬,很容易養(yǎng)成孩子一切朝“錢”看的功利思想,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
你不妨可以這樣做:
1、讓孩子有選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享受做家務的樂趣。
其實,做家務也要讓孩子“投其所好”地選擇,正由于家務是孩子自己選擇的,孩子做事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即使簡單的剝豆,孩子也可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意,在豆豆上打洞后,用細繩將豆豆穿起來,做成一串別致的配件來打扮自己,增添了不少生活情趣。
2、讓孩子知道錢來之不易。
家長可給孩子講講或帶孩子看看自己的工作情形,讓孩子知道家長工作辛苦、掙錢不易,同時讓他們懂得只有勞動才有收獲,教育他們珍惜父母的勞動。
3、減少錢對孩子的誘惑力。
有些父母喜歡把金錢當作是獎勵孩子的犒賞,所以就告訴孩子:“如果你今天幫忙洗碗,我就給你一元錢。”雖然這是一種鼓勵的方式,但家長在運用此方式時特別小心,應避免不斷提高籌碼以及養(yǎng)成孩子習慣得到獎金的模式,否則一旦沒有獎金誘惑,孩子就容易失去做事或用功的動力。因此,在運用金錢與孩子互動的過程中,家長應謹慎拿捏分寸,不要讓孩子會錯意,讓金錢成為殺傷孩子的工具。
4、指導孩子正確使用零花錢。
如幫孩子制定一個零花錢的小計劃,列出哪些是必須買的,哪些是可買可不買的;
告訴孩子怎樣把省下來的錢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引導孩子有意義地使用錢如給災區(qū)捐款獻愛心等。
國外媽媽怎樣培養(yǎng)寶寶“財商”
德:童話打開金錢之門
一向以嚴謹著稱的德國,面對孩子卻有生動的一面。向孩子講述理財童話故事的《小狗錢錢》風靡一時。讓我們看看這本書講些什么:“如果你只是帶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那么你最后只會以失敗告終,你會一事無成。嘗試是一種借口,你還沒有做,就已經(jīng)給自己想好了退路。不能試驗,你只有兩種選擇,做或者不做。”“你能否掙到錢,最關(guān)鍵的因素并不在于你是不是有個好點子。你有多聰明也不是主要原因,決定因素是你的自信程度。”這些生動有趣的話語,相信孩子們在樹立金錢觀念外,還會學到更多的人生道理。
美:賣玩具換收入
作為移民國家的美國,歷史很短,所以美國人傳統(tǒng)、保守的思想較少,在生活習慣上也不墨守成規(guī)。同樣,在子女理財教育方面,習慣花未來錢的美國人也與其他國家頗有不同。美國父母希望孩子早早就懂得自立、勤奮與金錢的關(guān)系,把理財教育稱之為“從3歲開始實現(xiàn)的幸福人生計劃”。對于兒童理財教育的要求是:3歲能辨認硬幣和紙幣,6歲具有“自己的錢”的意識。他們有一句口頭禪:“要花錢打工去!”美國小孩會將自己用不著的玩具擺在家門口出售,以獲得一點收入。這能使孩子認識到:即使出生在富有的家庭里,也應該有工作的欲望和社會責任感。
英:能省的錢不省很愚蠢
提起英國人,給人們的印象是過于保守,這種作風體現(xiàn)在理財教育方面則表現(xiàn)為,英國人更提倡理性消費,鼓勵精打細算。所以,英國人善于在各種規(guī)定里尋找最合適的生活方式。在英國,從幼兒起就開始理財教育,并針對不同階段提出不同要求:5歲至7歲的兒童要懂得錢的不同來源,并懂得錢可以用于多種目的;7歲至11歲的兒童要學習管理自己的錢,認識到儲蓄對于滿足未來需求的作用。
日:管理自己的零用錢
日本人講究家庭教育,他們主張孩子要自力更生,不能隨便向別人借錢,主張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零用錢。日本人教育孩子有一句名言:“除了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賜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過勞動獲得。”許多日本家長都鼓勵孩子長大一點,就利用課余時間在外打工掙錢。在日本,很多家庭在給孩子買玩具時,都會告訴孩子,玩具只能買一個,如果想要另一個的話就要等到下個月。
【怎樣培養(yǎng)孩子財商思維】相關(guān)文章:
6.財商思維怎樣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