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讀書筆記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書筆記吧。到底應如何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育學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育學讀書筆記1
一、《當代教育學》簡介
教育學是師范院校的核心課程,教育學教學是在職教師、教育管理干部和師范院校學生進行現代教育觀念、教育學知識和教育研究意識培訓的基本途徑。所以,教育學課程對提高教師素質很關鍵,而教育學教材是教育學課程的主要依托。
本書主要介紹了教師職業的專業化、教育學基本知識和教育的社會功能,以及中外當代教育新理論和新理念,在不脫離傳統教育學基本思想的基礎上,結合當前科學的發展,尤其是心理科學、現代教育技術和教育科研新成果,以及當代教育家的教育實踐,力求準確、全面地闡述當代教育學的基本原理。
二、《當代教育學》讀書筆記
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養人的一種社會活動,是承傳社會文化、傳遞生產經驗和社會生活經驗的基本途徑。學校教育則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期望他們發生某種變化的活動。
2、學校教育制度學校教育制度(簡稱學制)是一個國家各級各類學校的系統,它規定各級各類學校的性質、任務、入學條件、修業年限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學制受到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科學技術發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人口發展狀況以及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約。
在現代教育制度發展趨勢的多種特征中,強化普及義務教育,延長義務教育年限,是各國最重要的特征。
(1)規模迅速增長教育增長是指教育數量的增加和規模的擴大。教育發展是教育從一個較低的水平或地位提高到一個較高的水平或地位,它涵攝數量、質量,效益的上規模、上層次、上水平。
(2)體制和結構顯著變化雙軌制即19~20世紀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分別為貴族及資產階級子女與勞動人民子女設立的篩選嚴格、差異懸殊、互相分離、互不溝通的兩個學校系統。單軌制即20世紀后期所形成的統一的、具有多樣職能的、縱橫溝通的單一學校系統。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單軌制逐漸替代雙軌制。
3、內涵逐漸擴大正規教育是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由專職人員和專門機構承擔的,以影響入學者的身心發展為直接目標的全面系統的訓練和培養活動。非正規教育是在正規教育制度以外所進行的,為成人和兒童有選擇地提供學習形式的有組織、有系統的`活動,包括各種崗位培訓、校外教育、繼續教育等。非正式教育是指每個人從日常生活經驗和生活環境(家庭、工作單位、社會)中學習和積累知識技能,形成態度和見識的無組織、無系統的終身過程。
不平等嚴重存在教育平等是個體獲得相同的受教育機會、過程和結果的歷史追求,其核心是消除因性別、種族、區域、社會經濟條件、文化狀態、社會地位等所導致的對不同受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各用其材各展其長的種種歧視和阻礙。
(1)教育全民化全民教育即全體國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權利并必須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通過各種方式滿足基本的學習需求。
(2)教育終身化 終身教育是人們充分地開發和利用各種各樣的教育資源,在漫長的一生中所接受的各種訓練和培養的總和。
(3)教育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是個體享有越來越多的平等的教育機會,并受到越來越充分的以自主和合作為特征的民主形式的教育和教育制度不斷轉向公正、開放、多樣的演變過程。
4、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基于電腦和互聯網的教育內容更新和教育形式變革的過程,教育信息化將促進教育從固定的人在固定時間、固定地點學習固定內容向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學習任何內容的徹底轉變。
(1)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層次結構 教育目的是國家培養什么樣人才的總要求,是一定教育價值觀的體現。教育目的具有不同的層次結構。一、個體發展與教育的主導作用個體發展呈現歷史性與社會性、順序性與階段性、共同性與差異性等特征。個體發展既是現實地展開,又具有無限的發展可能性。遺傳素質與環境對個體發展的作用均是與教育分不開的。教育的主導作用既表現為對個體的作用,也表現為對種族遺傳、對環境形成的重要影響作用。個體的發展離不開其能動的實踐,個體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對人的發展經常有著決定性的意義。
(2)發展個性是教育長期追求的目標 個性是人性在個體上的具體表現。它既反映人性的共同性,也反映其差別性。從廣義看,個性是由生理、心理、社會性諸方面一系列穩定特點所構成的;從狹義看,僅指心理特點而言,它是以世界觀為核心的一系列個性特征的結合。
教育學讀書筆記2
近日重讀《教育學》,是李屏編著、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版本。書中第八章談到教師的職業素養,做筆記如下:
教師的職業素養是建立教師威信的基礎,它直接關系到教育工作的成敗。作為一個合格的教師,他必須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職業素養。
1.高尚的師德
。1)熱愛教育事業。熱愛教育事業,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
。2)熱愛學生。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是教師教育事業的集中體現。
。3)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教師只有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才能確立自己在教育中的地位。因此,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應該首先做到。
2.淵博的知識和多方面的才能
(1)教師必須精通所教學科的'專業知識,熟識學科的基本結構和各部分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了解學科的發展方向和最新研究成果。
。2)教師還應具有比較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
。3)教師還應具備一定的教育理論知識。
(4)教師還應具有多方面的才能。
3.熟練的教育能力
。1)了解和研究學生的能力。
。2)語言表達能力。
。3)板書能力。
。4)組織管理能力。
。5)教育科學研究能力。每位教師在完成教書育人的工作任務的同時還要不斷總結經驗,參加教育科學研究,是現代教師素質的必要組成部分。
4.健康的心理素質
教育的活力,來自教師心理素質的活力。教師健康的心理素質是高質量教學的重要保證。教師應有健康的心理,即擁有健全的人格:性格開朗、心胸寬廣、積極進取等。
教育學讀書筆記3
不知不覺工作已將近十年,經歷了數不經的考試,每次考試之后,好的成績給我帶來很大的成就感,不自覺的就認為教師的工作就是讓學生取得優異的成績。今天讀了《教育學》,內心竟有深深的不安,多年來在我心中樹立的工作目標竟轟然倒下。原來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教出好的成績,更是教育好每一個學生,成績只是學生的一部分,而大多數教師卻一葉障目,按照學生的成績帶上了有色眼鏡。
一、端正態度
如何擺脫這種態度,那就需要教師對學生有真摯的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不能按照學生的成績來劃分愛的界限,要一視同仁,教師對學生的愛要成為一種義務。師愛是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的精神雨露,是教師工作的重要的能源和靈魂。這種愛不能是表面的應付工作,它是發自內心的喜愛, 教師如果沒有愛就不能教育學生。這種愛是無私的、高尚的,對學生的愛是教師高尚職業道德的.自我體現。
熱愛學生,喜歡學生,以溫存慈詳的態度、和藹的語言對待他們,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分享他們的快樂,分擔他們的痛苦,排解他們的憂愁,從而在感情上拉近師生的距離,使他們與自己越來越貼近,學生愿意把教師當作益友,從內心深處把教師當做自己排憂解難的朋友。教師以身作則,對學生或示范,或幫助,或促進,使每一堂課浸透著期望和成功的喜悅。沒有對學生愛,即使教學也沒有激情。沒有課堂上師生間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產生教學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學生的技巧,方法。教師關心學生,把愛分配給每一個學生和學生生活的每一個方面,不能只愛一部分學生,而對另一部分學生冷漠,那是偏愛,偏愛是一種不公平的情感。教師有“不偏愛學生的義務”由此我想到,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一種理智的誠實的公正的長遠的師愛。師愛是包含教育目的愛,而且通過愛以達到教育效果。教師愛學生,就有教育,學生愛教師,于是教育產生效果。
二、如果教學生
作為教師,對學生的愛首先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師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師不能憑個人喜好而偏待學生,絕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視為“朽木”。有的教師口無遮掩,或進行體罰,更是對學生的侮辱。任何一種體罰都是使學生肉體痛苦,它不僅于事無補,反而使學生精神倍受刺激,造成學生破罐子破摔的心里。教育學家陶行知最最反對體罰,他準確地說明了體罰的危害:“體罰是權威制度的殘余,在時代的意義上說它已成為死去的東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兒童改善行為,相反地,它是將兒童擠下黑暗的深淵!薄W鳛楝F代的教師,我們要明白我們奮斗的工具是愛力不是武力。動武,意味著教師自身的失職。 其次,對學生的愛還應表現在對學生學習、思想、生活上全面關心愛護。即父母想到的,教師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師也想到了。由此我想我們現代教師做學生“親人、朋友和導師”三個角色,這是當前教育思想的體現,也是教師這個職業的最根本的道德。
當然,愛不是肆意放縱,愛里有嚴,愛里有教育,當學生犯了錯誤,或者學生與學生之間出現爭執時,教師要以審慎的態度對待學生的自尊心,教師的批評可以嚴厲,但絕不能諷刺、挖苦。“恨鐵不成鋼”的思想感情而一時不理智地做出有傷學生人格的事,是否想到這學生也許是一塊特殊的鋼坯,需要更多的愛去熔煉鍛造呢?當我們看到學生出現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傾向時,就及時送上關懷與指導,這樣學生在承受師愛的過程中找到前進的路。
總之,作為一名教師在平日的工作中只有對學生充滿愛心,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信任和親近,才能奠定良好的感情基礎,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鞍涯愕纳旁趯W生的生命里”,樂其所樂,憂其所憂,用師愛引導他們走向光明、走向未來。
教育學讀書筆記4
讀了《愛的教育》之后讓我明白,這人世間最珍貴的,最需要的就是“愛”。“愛”會影響到人一生的成長,如何表達自己的“愛”更是一門藝術。
《愛的教育》中讓我感悟最深的是文章中主人公的父親了。他為了要求自己的孩子好好學習。他采取的措施不是沒完沒了的嘮叨,也不是粗暴的警告,而是溫柔如春風吹拂楊柳般的勸導。這位父親為了說服自己的孩子要用功讀書,給他的孩子舉了很多已經投入工作的人也不忘讀書的例子,讓他的孩子更進一步地了解讀書的重要性。這世界上有千千萬萬的孩子為了讀書而刻苦努力著,而你也要做這千千萬萬里孩子中的一員。
這位溫和的父親用他堅韌而親切的筆觸敲開了孩子的'心扉,因為他非常清楚地知道最能打動這個年男孩的心靈的是什么。他從不仗著自己是個父親而在兒子面前裝做高高在上的一個大人物,而是學會和兒子溝通,猶如知心朋友一般地親切。他教育兒子要想成為一個男子漢最重要的就是“勇敢”,勇敢地去面對成長中的種種困難和種種挫折。如果有對不起哪個朋友的事,要勇敢地去道歉承認錯誤并請求原諒。這難道不是一位成功的父親嗎?
文章中母親那“愛”的教育也讓我感受頗深。一次,她的兒子閑在家里,所以她就領著兒子到畸形兒學校去,卻讓她的兒子留在校門口,不讓他進去。出來后對這兒子說:“我之所以不讓你進去,像你這樣體質健康的小孩進去給那些不幸的殘疾兒看見,他們是多么傷心,有可能他們還會自暴自棄。是的,對于那些殘疾兒來說他們的心里都有一塊陰影,現在好心人的幫助早已把陰影拋在腦后了。如果在讓他們看見那些比他們自己健康而又更快樂的孩子,就等于重新再揭他們的傷疤。所以這位母親教育兒子要為別人著想,要有著一顆善良的心。無論誰遇到了困難都要伸出一雙溫暖的手去幫助他們。
雖然《愛的教育》只是一個孩子的成長日記,但是卻給了我無比深刻的感受。我也要向書中具有良好品質的人物們學習。學會關心別人,用一顆熾熱的愛心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幫助迷失了方向的小孩找到回家的路。讓無依無靠的老人感到溫暖,讓在異國他鄉的人不再孤單,讓這世界到處都充滿歡聲和笑語。所以我自己要做好榜樣帶動身邊的所有人。對于父母的嘮叨,我應該好好的理會;對于老師對我的要求,我應該去實踐;對于同學對我的意見,我應該去采納。因為我知道這都是對我的”愛“的教育。
教育學讀書筆記5
近日,我看了由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袁振國主編的《當代教育學》一書,里面的某些章節對我頗受啟發,特別是上當代教育學的第11章中“教師管理”這一部分的論述:“合理安排使用教師的工作,是教師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要合理安排使用,首先必須做到知人善任,就是學校領導者要能夠識別人才并善于使用人才。了解教師的思想業務水平和專長,了解教師性格愛好和健康狀況,從而量才使用,用其所長,人盡其才。要充分發揮教師聰明才智,看到每位教師的潛力所在,并積極設法為其創造發展潛力的條件,把老年教師看作是學校的寶貴財富,把中年教師看作是學校承前啟后的紐帶,把青年教師看作是學校的未來和希望。”
這里充分反映出教師在學校管理中起重要作用,教師是學校管理的主要依靠力量。特別是青年教師,雖然缺少經驗,但他們是學校的“未來和希望”。這使我聯想到我校的實際情況,我校是一所以青年教師為主的學校,青年教師的發展情況成為影響我校各項工作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加強青年教師的管理是我校管理中的一項重中之重的工作。如何使青年教師真正成為學校的未來和希望呢?這就需要對他們進行科學的管理和培養,充分發揮他們的才干。下面談談對青年教師管理的幾點做法。
1.建立健全的青年教師管理制度,有專人負責。學校要制定青年教師成長和發展的培養計劃,教師個人也要制定出個人的發展計劃。按計劃實施,定期檢討計劃是否可行,及時修改。
2.加強對青年教師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在教師隊伍建設中,應把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來抓,特別是青年教師。
。1)抓好青年教師的職業觀念,解決事業心問題。教師的職業觀念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一個不熱愛自己工作的人是不可能做好工作的,學校要積極引導教師們要主動工作、用心工作。
。2)抓好教師的職業道德和職業行為。教師的職業道德和行為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礎和保證。一個人道德低下,不可能為人師表,也難以從教。青年教師往往好勝,對學生的教育缺乏耐心,可能會出現打罵等體罰學生的現象。所以必須抓好青年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青年教師不能憑想當然去工作,也不能滿足于一知半解、憑經驗去工作,必須讓他們規范自己的教育行為。
3.業務上傳、幫、帶,促進其能力的發展。“以老帶新,師徒共進”是提高青年教師業務能力的一個有效方法。在包思想、包業務、包質量的基礎上,讓新老教師結對成為幫教對子,制定出提高目標,認真扎實地開展傳、幫、帶活動。組織教師開展研究性的備課、上課、聽課、評課等活動,以促進教師教學研究活動的開展和青年教師業務素質及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4.要為青年教師創造能施展才華的機會和空間,要信任和大膽使用他們。如讓他們上公開課、單獨組織安排活動、讓他們挑重擔,給他們表現自己、鍛練自己的機會。并允許他們有缺點,讓他們在工作實踐中進步。
青年教師具有較高的素質和無比的潛力,只要通過科學的管理和培養,一定能培養出師德高尚、素質高、有創造精神的優秀的青年教師,從而進一步推動我校教育教學工作的。
教育學讀書筆記6
一、深諳兒童心理特征的誦讀教學理念,以讀促寫
我國古代蒙學重視從兒童心理發展的角度,有針對性地指導蒙童誦讀名篇。兒童多記性,古人認為蒙童十五歲以前物欲未染,知識未開。這符合現代心理學理論。私塾先生對閱讀教學環節理解透徹,甚至已臻化境。朗讀,熟讀,精讀;教書,背書,理書,講書,步驟科學,成效卓著。誦讀是蒙學的教學傳統。如今,高中語文課堂瑯瑯書聲已漸行漸遠。誦讀是中國幾千年童蒙教育實踐經驗的結晶,這一優良傳統我們沒有發揚光大。有人反問語文教學多讀就行了嗎?但是,語文教學不多讀行嗎?葉圣陶說,語文學科不該只用心與眼來學習,須在心與眼之外,加用口耳才好。吟誦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種學習方法。讀得不熟練,記得不深刻,背得不扎實,何來思如泉涌,應筆而出,滔滔不絕,文章倚馬可待呢?北宋詩人蘇軾云:“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南宋朱熹說:“凡讀書須要字字讀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遍數,自然上口,久遠不忘!边@些觀點恰巧契合心理學對人的記憶理解能力的研究結果。
我國古代通行蒙學教本有《三倉篇》《急就篇》《開蒙要訓》《三字經》《百家姓》《龍文鞭影》《千家詩》(《分門纂類唐宋時賢千家詩選》)《詩經》《論語》《孟子》《春秋》《禮記》《千字文》《國語》《左傳》《戰國策》《老子》《莊子》《荀子》《昭明文選》《藝文類聚》《文苑英華》《千家詩》《唐宋家文鈔》《古文觀止》《唐詩三百首》《史記》等。據《中國歷史軼聞》一書中統計,古代參加科舉考試的考生要背熟精通幾十萬字的書,其中《論語》11750字、《孟子》34685字、《書經》25700字、《詩經》39234字、《禮記》99010字、《左傳》196845字。值得關注的是,古人所說的背誦不是機械記憶,絕非鸚鵡能言,而是輔之以精思、貴通、貴用之法。
華南師大附小陳琴老師致力于小學語文“素讀”經典教學的探索。素讀經典就是不刻意追求理解所讀經典內容的含義,純粹地讀。這種不求理解、大量背誦的方法是科學的右腦教育法。其一二年級素讀目標為:《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規》《聲律啟蒙》;三四年級素讀目標為:《論語》《大學》《中庸》;五六年級年級素讀目標為:《老子》,選讀《史記》《資治通鑒》。她的學生在小學畢業達到“背誦十萬字,讀破百部書,手寫千萬言”的目標。每天識記100多字,還給學生碩果累累的六年。
作為高中老師雖未能在學生十六歲以前加以引導其大量背誦,但用心理學的觀點指導學生吟誦,亡羊補牢,善莫大焉。20xx年福建省高考語文《考試說明》背誦篇目增加到三十二篇。這是有識之士的遠見,有獨到的思考。熟讀背誦,是屢試不爽的好辦法。中國古典文學成就之高,令世界為之咋舌。文學家燦若群星,哪一個不是背誦頂尖高手。現代文學巨匠魯迅、茅盾、巴金,其背功已成為美談。讀,只有先“死”后“活”,方能“死”去“活”來。
讀,還能有力促進學生寫作風格的形成。清代學者崔學古說:“通于《書》,其文必實;通于《易》,其文必深;通于《詩》,其文必逸;通于《春秋》,必斷制;通于《禮記》、《周禮》,其文必典雅。”蒙學作文教學關注學生形成寫作風格,何其高哉!縱觀今日高中生寫作現狀,這個愿景難以實現,有遙不可及之態。
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如何深刻理解、借鑒古代蒙學誦讀的要旨,有效指導高中生實現從讀到寫的涅槃,老師任重道遠。這亦是筆者寫作本文的初衷?倧土曋,高三學子根據拼音寫漢字,而這個動作已經重復了十二年,學生讀在何方呢?筆者憂思之切。每念及漢代揚雄“能讀千賦,則能為文”,筆者扼腕長嘆,我們的語文教學特別是作文教學和古代蒙學弟子學文差距多大呢?高中作文教學應特別深入研究借鑒傳統語文教育讀對寫的影響,深入骨髓地理解,厚積方能薄發。閱讀是寫作的基礎,然并非淺嘗輒止、浮光掠影般的泛讀,也非“精耕細作”的精讀,恰是系統的“誦讀”。劉勰“觀千劍而后識器,操千曲而后曉聲”,量變推動質變。讀得不好,怎能寫得好?閱讀是吸收,其為主;寫作是運化,是皈依。高中教師如不能意識到寫作的根在閱讀,高中作文教學當無法實現質的飛躍。
二、閎中肆外的人文啟蒙教育,蒙以養正
先秦至清末,古代蒙學重視啟迪兒童心靈和智慧。蒙學教材文質兼美,充滿飽滿的人文精神,為弟子未來卓爾不群奠定堅實的智力基礎。
蒙學教材內容歷史演變,簡要概括如下:先秦時期,出現我國歷史最早的兒童蒙學教材《史籀篇》;西周蒙學以“六藝”為基本學科,學生德、智、體、美等和諧發展,農業、天文、歷法、及數學等科技文化知識滲透蒙學;漢代《論語》《孝經》為最通用的經學教材,醫學、史學也滲透到蒙學領域;魏晉南北朝時期蒙學教育融入玄、黃、老、莊、釋、文、史;隋朝科舉制成為蒙學教育的指南針,經學化傾向明顯;唐代振儒術,容佛道,蒙學教育注入新的元素;宋朝尊孔崇儒,強調了道德啟蒙和文化知識;元代蒙學教育普及農業知識和道德教化;明代法律已納入了啟蒙教育的范疇;清代鴉片戰爭后,蒙學領域教授西方科技文化知識。1898年的蒙學教材《蒙學課本》已破地理上“中國中心論”,強調天外有天,開放胸懷,迎接西學。蒙童人文啟蒙教育根植于中華民族的璀璨文明,民族人文特色熠熠閃光。
據徐梓《中國傳統蒙學書目》統計,蒙學教材為一千三百多種,門類繁多。蒙學對兒童人文啟蒙教育閎中肆外。思想內容博大浩瀚,語言表達縱橫捭闔,恣肆。人文啟蒙教育使蒙童通曉天下人倫事理,精諳古今德教典故,立志建立化成天下的宏大功業。兒童為嬰稚,即識人顏色,知人喜怒;其踐行“凡出言,信為先”;誡“詐與妄、奸巧語、穢污語、市井氣”;引導蒙童珍惜韶華、克盡求學之苦,正所謂“幼而學,壯而行,上致君,下澤民”。朱熹在《蒙學須知》講到,“夫童蒙之學,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語步趨,次及灑掃涓潔,次及讀書寫文字,及有雜細事宜,皆當所知”;塑造童子“于灑掃進退之間,持守堅定,涵養純熟”。天真純樸的兒童天性最終發展為他日鑄成大器的精神底蘊、一抹亮麗的人格底色。令人嘆為觀止的是,古人讓蒙童在生活中快樂學習,實行以人為本的教育,具有人文先進性。蒙童練就的蒙學童子功具有可持續性,能良性發展,浸透人文啟蒙思想基因,為其將來寫作注入了思想和語言的博大動力。
時至今日,須指出的是,許多優秀高中生埋頭數理化題海,分配給語文學科的一點點時間又大量花在對高考滿分作文的模仿上。雖苦苦耕耘,卻一籌莫展,不得其法。沒有閱讀,高中生學識淺狹,胸中不富,作文無神氣基調。清初語文教育家唐彪說:“從古未有只讀四書一經之賢士,亦未有只讀四書一經之名臣。故欲知天下之事理,識古今之典故,欲作經世名文,欲為國家建大功業,則諸子中有不可不閱之書,諸語錄中有不可不閱之書,典制志記中有不可不閱之書,九流雜技中有不可不閱之書。”當代高中生會須痛飲一碗盛滿人文思想的.美酒。
若想提升高中生的人文思想,應格外注重學生閱讀文本的選擇,以崇高的作品塑造鼓舞學子的精神,感化和陶冶學生的情操。否則,貽誤無窮。
三、質樸的作文教學法,百鍛為字,千煉成句
古代蒙學對作文教學的認識質樸,但作文教學法科學有效。注重文道統一是傳統蒙學作文教學的重要指導原則。人文啟蒙教育客觀上使蒙童在開蒙之初就得到了文德很好的訓練。古代蒙學作文訓練內容和形式豐富多彩。
其一,屬對、連珠、錘字基本功訓練。古人通過語音、詞匯訓練,修辭、邏輯訓練,幫助蒙童弄懂語音平仄、詞匯詞性、語法結構等寫作知識。作文講究聲律和諧、形式美觀。
其二,模仿和抄寫并用。蒙童模仿前人文章,含有創造的成分。師名家名篇的神,不師其貌,最終自然純熟;抄寫有助于品味前人遣詞造句。
其三,培養觀察能力。古人把用心觀察事物,體驗事物上升到寫作基本功高度,蒙童善寫天地人物情狀,粱劉勰提到,“博見為饋貧之糧”。
其四,作文先“放”中“脫換”后“收”。歐陽修稱,“作文之體,初欲奔馳”。初寫放膽文,抒發胸臆;“脫換”即稍加限制;“收”指終要膽小,文章精雕細刻。文章從氣象崢嶸、彩色絢爛,到造平淡,其實乃絢爛之極。
其五,文章不厭改。古人善于保護學生才思,提出隨學生立意而改;擇精當處,細小筆削地改,以點鐵成金:易日經時地改,則自解雌黃。
反思中國古代作文教學法,我們要從中擷取吉光片羽,傳承創新高中作文教學。
筆者認為小學初中直至高中語文必須實現教學一體化,要有一盤棋的思維,做好銜接工作。例如,古時蒙童屬對,今天高中生做對聯,但如何深入對聯教學,這是個棘手的問題。筆者要求高一學生惡補《幼學瓊林》《龍文鞭影》《笠翁對韻》,豐富典故知識、聲律知識、自然常識。這種訓練如果能提前到小學或初中階段則更佳。
談及古人寫作模仿和抄寫并用,高中老師大有可為。有些學生只看高考滿分文章,這是誤區。畢竟為考場倉促間所作,學生限于時間和才思,無法同前世和當代名家相比,故僅僅閱讀此類文章收效甚微。筆者常年呼吁學生要看名家作品。學生讀經書、讀史書、讀時文,融會變化,是為文的真訣。學生自覺向往釀花為蜜,蜜成不見花;當釀谷為酒,酒成而不見谷時,學生文章就有自家手筆。語文老師必須設計生成一個學生將來發展的空間。高一高二時要多抄寫文章。抄同題不同人的文章,思路就能掃除枯澀阻礙;抄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研究其意思、句語、路脈,從而潛移默化,融會貫通。水融之日,則是學生揚眉劍出鞘之時。
晉代陸機《文賦》提出“玄覽”一說。“觀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學生佇中區,頤情志,激起寫作精神內驅力,這是足貴的。筆者認識到隨物賦形能力對學生來說太難了!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學會多角度地觀察生活,豐富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應試教育如火如荼開展的今天,學生遠離自然,遠離社會生活,喪失了觀察事物、體驗事物的審美需求。倘能賞“萬類霜天競自由”,何其妙哉!
古人修改文章的做法非常符合現代教育心理學原理。高中作文教學要激發學生興趣。老師改文章不能將學生的文章改得面目全非;切不可強改,要改出學生之非,改出先生之妙。清末教育家王筠提倡“少改易之,以圈為主”,筆者深以為是。若能將以前的文章拿出來改,則更有意義。這樣的老師難能可貴。學生隨寫隨丟,對自己以往文章妍媸好丑不以為意,這不可取?傊瑢W生文章多改則能助其深入揣摩、玩味、雕琢。正所謂沿根討葉,思自轉圓。
教育學讀書筆記7
在我大學時期的教育學課程上,在老師的推薦下讀過這本書。如今踏入教師隊伍再次重溫,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
書的名字很通俗——《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而這個淺顯的題目包含了三個關鍵詞:整個,心靈,獻給。由這三個關鍵詞我們又可以聯想到它們對應的三個方面:“整個”,不是一部分,說明沒有保留,完完全全地交出去;何謂“心靈”?這里我把它理解為愛心和靈魂。要我們教師交出去的是一個人最本質的東西,這很寶貴;“獻給”,意味著我們的恭敬和誠意。我用拆解詞義的方法來解讀這本著作的題目,而這也恰恰是書中所包含的三個最主要的層面,也可以說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用他本真的語言向我們傳達了社會對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三個要求。以下逐一展開。
一、讓無私融入生命。
對于我們教師來說,很少有人會把教育當成是一項機械的程式化的工作來做。孩子的個體有差別,教師也會機動地處理教學和行為事務。教不難,難的是育。我們能不能把孩子當成花圃里的幼苗來培育,怎么培育。澆多少水才合適,日照時間要多長,旁枝如何修剪,這些都需要不斷地思索,充分地花時間。這就要求老師的無私品質,一次兩次我們都可以做到,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才是真正發自內心,源于生命的。而這種無私,來自于我們對于一群小生命的理解和尊重。孩子調皮健忘的天性常常會讓很有耐心的老師都頗感力不從心,有時候真想撒手放任,在無奈之后重新撿起耐心,又會發現對孩子的感情與當初相距甚遠。所以只有把無私融入生命,把學生習慣成孩子來呵護,才能使教育本質的光芒綻放。這一點都不容易,需要長期的自身修煉。
二、給他們最寶貴的。
作為小學老師,我們很少會和孩子們坐下來聊聊天?傆X得他們和自己的想法差別太大,有了時間的代溝!澳隳呐掳研亩继统鰜斫o他們,他們照樣視而不見。”有的老師比較直白地表示。“沒心沒肺”,也許是很多老師對孩子們一致的看法。我初踏入杏壇,沒有絲毫的教育教學經驗,憑借著一腔忠心和熱血在慢慢摸索。遇到棘手的問題,我也常常陷入兩難的境地。
而每每這時,我都會想起我的小學老師,他們十幾年前的教誨是我最直觀最親切的引導。其中尤為深刻的'是我一兩年級的數學老師,她不是我們的班主任,兩年間,我記得每堂數學課完成教學任務以后,她都會空出20分鐘左右的時間來和我們對話。有時候會跟我們講一兩則勵志的小故事,問問我們的看法;有時候會讓我們說說身邊發生的事,自己遇到這樣的事該怎么辦;有時候會告訴我們一些事例,讓我們注意安全。有時候會覺得簡直不可思議,她是怎么做到跟一群七八歲的孩子做如此深刻的對話的?這么小的孩子懂什么?他們的想法有那么重要嗎?
而事實上,那兩年的課前對話,我都清清楚楚地記得,我甚至能想起她看著我們交流時,面帶笑意,微微頷首的神情。能有這樣的回憶,這很奇妙。而當我深入到蘇霍姆林斯基的書中時,我才豁然明白,這一切,都要歸功于我的那位有著大智慧的數學老師。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說:“要成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獻給他們!”我的那位數學老師無疑是做到了,她給了我們愛心,所以當我們七嘴八舌地發表自己稚嫩觀點的時候她絲毫沒有覺得嘈雜;她給了我們靈魂,這才讓她堅持每節課都給我們做寶貴的人生啟蒙。
她把我們當作成人來對話,才讓我們通往成人的道路充滿陽光;她深信當年的我們有著深刻的記憶,才讓如今的我們記憶深刻。
三、期待真誠的澆灌
在書中,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不僅要成為一個教導者,而且要成為學生的朋友,和他們一起克服困難,一起感受歡樂和憂愁,要忘記自己是個教師!苯處煹慕巧坪蹩偸歉吒咴谏系膫鞯朗跇I解惑者,我們往往不愿意去融入孩子們的生活,覺得幼稚。而蘇霍姆林斯基的想法卻很執著,他一直覺得,只有成為孩子朋友的老師,才能在教育的大道上走得更遠!耙鄮熞嘤选,這對于教師來說,是一個被升華的命題。如何做到?兩個字——真誠。不欺騙,不隱瞞,孩子們迷惑的時候不自大,孩子們玩耍的時候不退縮,有這些就夠了。孩子們單純善良的個性會讓真誠的澆灌開出格外明艷的花朵。假如放下我們老師的架子,陪孩子們踢踢毽子,跳跳皮筋;假如我們放下已有的知識面,用孩子的視角去看待困難,協助他們一起解決,我們就很容易成為他們的好朋友。這些由于實際教學的操作,同樣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我相信,用真誠的態度和孩子們交流,他們一定會接受,也一定會有共鳴。
總而言之,不管是用無私去奉獻最寶貴的財富,還是用真誠去聆聽孩子的心聲,歸為一點,就是“愛”。因為一個愛字,讓所有的未知都變得清晰而明朗。套用蘇霍姆林斯基在書的前言部分說的一句話,就是“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猶豫地回答說:愛孩子。”
教育學讀書筆記8
《愛的教育》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令我受益匪淺。我覺得安利柯是個孝順的孩子,也是個善良的孩子。他天真、活潑、好動,在他生活中有許多關懷他的好朋友,時常鼓勵他,安慰他,所以他才能夠順利成長,也能夠從中獲取經驗。給我記憶最深的是二年級的學生羅貝蒂,他為了保護一個一年級的小學生朱利奧不被馬車撞到,自我卻來不及躲開,被馬車把腳骨壓碎了,今后只能靠拐杖行走了。
在我們的生活中,幫忙別人的同學是有的.,但像他這樣了為保護別人而犧牲自我的同學,我們就不必須有幸遇到了?吹竭@一個故事,令我想到了報紙上的一則報道:一位九十多歲的老太太倒在人行道上。20分鐘里,竟沒有一個路人上前攙扶。等到120急救車趕到時,老太太已經去世約20分鐘了。同樣是兩個值得幫忙的人,可是遇到的結果卻完全不一樣,一個得到了別人舍命相救,一個去世了很久才被人發現。
這些行人跟舍身救人的羅貝蒂簡直是差之千里。正是因為安利柯身邊有這么多善良的伙伴,他才能夠明白這個世界處處充滿愛。這讓我覺得這本書很有好處,讓我體會到什么是同學之間無法摧毀的友誼,什么是師生之間無微不至的關懷,什么是父母永無止境的愛!我相信如果有了這些品質,明白了什么是真、善、美的人,必須是世界上生活的最完美的人!
教育學讀書筆記9
閱讀《當代教育學》一書后,我受到了很大啟發,我覺得老師假設想把認真準備的課付諸實施,把教學原那么成功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還必須到達上好課的一些根本要求: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內容正確、方法得當,表達清晰、嚴密、課堂氣氛熱烈。
一、目標明確,是指上課時老師明白這堂課要掌握些什么知識和技能,要養成些什么行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樣的態度,要學會什么方法,等等,也就是要明確教學目標,在一節課上,師生的活動都應圍繞教學目標展開、進行,教師上課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有時插科打渾,為了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有時把內容引申出去,涉及了教學大綱和以外的某些知識,甚至有相當廣度,只要是有利于目標的完成,都是可以的。但是,漫無目的地講故事、炫燿知識、東拉西扯,做那些與實現目標無關的事,應予以否認,對學生也同樣,教師要及時覺察并糾正學生努力完成任務。
二、重點突出,是指在一節課上教師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點內容的教學上,不要對所有任務和所有內容平均使用時間和精力,對細枝末節的知識可以蜻蜓點水地一帶而過,對重點知識、概念和原理要花力氣教學,對重點要引導學生弄懂、弄清、熟練掌握。
三、內容正確,是指教師教授的知識必須是科學的、確鑿的、符合邏輯的,技能或行為要符合標準,并且應該要生作出的反響同樣是正確的,如果不正確,教師就要及時予以糾正,學生心目中的教師往往是崇高的、萬能的,他們會向教師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對待學生的疑問應持謙虛、認真、實事求是的態度,不要輕易作出沒有把握的答復。當教師沒有把握答復下列問題時,教師可以說:“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是否有哪位同學能答復?”“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我打算查些資料弄明白之后再答復你們”“我對這個問題沒有研究,是否可以請教老師?”“對這個問題恐怕要看看有關材料,我和你們共同學習”,教師的虛心、嚴謹的治學態度能感染學生,使他們潛移默化、逐漸形成科學的態度。
四、方法得當,是指教師根據教學任務、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選擇較佳的方法進行教學,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師要善于選擇方法,創造性加以運用,力求使教學取得較好的效果,方法本身無所謂好壞,但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使用范圍,教師上課運用的方法要與教學情境相適合。譬如,對尚未定論的爭議問題,與芒用講授法,不如用小組討論法;為了讓學生認識一個他們不熟悉的物件的形狀,采用講述來描述,不如用演示法更加直觀,等等。
五、表達清晰,是指教師上課要用普通話,聲音要響亮,言語表達的速度要適合學生的可接受程度,言語要流暢、生動、明白易懂,板書要標準、大方、清楚,如果教師的表達富有感情、動人,那么效果就更好,在講到一些重要的內容時,教師表達的速度要放慢,有些字、句不妨重復陳述一遍,表達的不同知識點之間最好有停頓,留些時間讓學生思考、交流。在學生發言時,教師應同樣要求學生表達清晰,讓全班學生聽清楚,表達要防止自顧自地獨白,要注意與學生交流,抓住學生的思惟和情感,使教師的思想和情感與學生溝通。六、嚴密,是指課的進程次序清楚、有條不紊,課的節奏緊湊,不同任務變換時速度自然,課堂秩序好。教師要有一定的才干,取得學生的積極配合,才能做到嚴密。
七、氣氛熱烈,是指課應自始至終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上學生的積極性是否得到發揮取決于教師的啟發和引導,教師在課上要邊教邊觀察學生的反響,根據學生的反響調節自己的教學。一旦發現學生反映漠然、注意力分散,要立刻找原因,發揮教學機智,通過調整內容、方法、管理三個方面去激起學生的積極狀態,如果內容太深了,就該盡量的淺顯的方式來揭示的本質;如果進程太慢了,就該立刻加快來完成;如果學生太疲勞了,就該改個方法,如改講授為議論或談話,甚至講個與為課題有關的故事。
教學是藝術,是無止境的,教師要把課上得如同藝術創造的精品,實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有意識地追求和探索。
教育學讀書筆記10
暑假里,我看了許多書,我覺得最有好處的就是《愛的教育》了。它講的是:有一個小男孩,他叫安利柯,在他的身邊發生了許多感人的小故事,他把它們都用日記記錄了下來。
其中,我最喜愛安利柯的老師講的每月故事:《爸爸的看護者》這篇文章,它講了農村少年西西洛聽說爸爸病了,一大早起來冒著雨,從農村趕到城市的醫院里,看望他生病的爸爸。他看到自我的“爸爸”病得重極了,禁不住哭了起來。他無微不至的照料著“爸爸”,或是給他整理被子呀,或是給他趕蒼蠅呀,或是用手摸摸他的頭呀,或是給他喂湯藥呀等等。直到有一天,西西洛正真的爸爸來了,他才發現認錯了人,原先那個病人不是西西洛的爸爸,可是西西洛還是守護在那個病人身邊,之后,因為他病的`太重了,最終還是死了,西西洛才依依不舍地走了。我十分佩服他,他聽說爸爸病了,急著想找到爸爸認錯了人都不明白。他還關心他人,之后他明明明白病人不是爸爸了,還熱情的服侍著他,直到他死了才離開他。
我想:必須要學習西西洛關心父母的品質,我爸爸工作也十分辛苦,他常常是我睡著了才回來,我早上起來后他就去上班了。于是,晚上睡覺前,我給爸爸熱了一杯牛奶,下方有一張紙條,寫著:“爸爸辛苦了!”第二天,爸爸表揚了我,因為紙條上雖然只有一句話,可是它代表了我對爸爸的心意,我高興極了!
教育學讀書筆記11
我最近開始了一項挑戰,即閱讀并分析一系列的教育學書籍。這項挑戰對我而言既是具有挑戰性的,也是富有價值的。在閱讀這些書籍的過程中,我深入地理解了教育學的核心概念,同時也對教育學的不同觀點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我首先閱讀的是《教育人類學》這本書。這本書帶我走進了教育學的全新領域,通過人類學的視角對教育進行了深入探討。我了解到教育不再僅僅是關于學校的、學科的或者技術的,而是關于人類生活和社會實踐的。這本書讓我開始思考教育如何嵌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以及教育如何影響我們與他人、社區和社會的互動。
接下來,我閱讀了《教育社會學》這本書。這本書提供了關于教育領域的更深入的'社會學視角。我了解到教育是如何被社會結構、社會群體和社會關系塑造和影響的。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教育系統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背景緊密相連。
最后,我閱讀了《教育學概論》這本書。這本書為我提供了教育學的基本理論、研究和實踐。我了解到教育學并不僅僅關注學校教育,而是關注整個社會中人與教育的關系。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教育學的目標不僅僅是提高教育質量,而且是促進社會公正、人類發展和環境保護。
通過這次閱讀挑戰,我對教育學的理解有了更深入的層次。我意識到教育學不僅僅是理論,而且是關于理論的應用和實踐。我希望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能夠將我在這次閱讀挑戰中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為推動教育的發展做出貢獻。
教育學讀書筆記12
暑假假期間,我讀了前蘇聯偉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使我的思想受到深深的洗禮。我被這位令教育同仁敬仰的大師的敬業精神、教育機智和靈活性所打動,深深地被大師的理論所折服,被大師的教育實踐所吸引。大師書中字里行間充盈著的、流露溢出的是愛。包括他對教育事業的愛,對孩子的愛以及對孩子實施愛的教育,讓他們擁有愛心、懂得怎樣去愛別人。
作為教師的最基本的條件之一是愛孩子。愛孩子,就要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不僅要成為一個教導者,而且還要成為學生的朋友,和他們一起克服困難,一起感受歡樂和憂愁;要忘記自己是個教師,而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把一切都告訴他。”這一點,對于我們語文教師尤為重要。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作為教師我們對學生可以說是一種特殊的情感,是一種無私的愛,因為每個學生最初都是一張空白的試卷。我們每一筆書寫,都是未來的答案,愛學生就是要及時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進行賞識教育,事實上,當孩子們在犯錯誤的時候,他們迫切要得到的`是理解和幫助,而絕不是粗暴的批評和懲罰。學生看起來最不值得愛的時候,恰恰是學生最需要愛的時候。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孩子。身為語文教師,我們更應該利用所任學科的特點,賞識那些后進或處于困境中的學生,賞識那些有缺陷的孩子,幫助他們樹立自信,
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音樂所獨有的情感藝術中得到熏陶。由此可見我們愛學生、賞識學生,其根本目的就在于讓學生用同樣善良,真誠之心去愛他們、愛集體、愛社會,從而的達到受教育的目的。教師的重要道德要求是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蘇霍姆林斯基說:“在影響學生的內心世界時,不應挫傷他們心頭中最敏感的一個角落——人的自尊心!蔽蚁胱鳛橐粋教師,要想得到更多孩子們的愛戴,就應該學會尊重、理解、信任孩子,給他們信心,這應該是對所有孩子而言的。對一個靦腆的孩子、對一個木訥的孩子、對一個經常是表現平平的孩子,教師往往一句不經意的稱贊的話語,一個微笑,一個親切的小動作,就會溫暖孩子的自卑的心,給他們信心,同時也亮麗了自己在孩子們心中的形象。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努力去愛我所教的所有的孩子,并讓這種愛在我所教的學生身上得到延續。我想,這就是愛的價值;這就使愛的奉獻! 總之,讀過這本書后,帶給我極大的啟示和教育,使我懂得了不少教育的藝術,以后還要多看次類的書籍以資增強業務水平和師德修養。在以后的繳械工作中一要勤于讀書,充實自我,使自己的知識海洋不斷得到充盈,不會枯竭,才能源源不斷地使自己充滿活力。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獲得教育素養的主要途徑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弊鳛橐幻處煟蚁肽軓倪@本書學習點經驗,所以比較關心書中對于理想教師的描述。朱教授在書中描述: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 詩
意的教師;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是一個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是一個勤于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
總之,我讀了教育類這書籍,感受很深,引起的我的思考,以前我是非常喜歡看 教育類的書籍,但在這幾年沒怎么看過,是因為沒有,可現有了,我就看看,不管是那 么忙,我在休息時都會看看,從中學到一些經驗,有些隨機帶到教學活動中去。
教育學讀書筆記13
自從我班相繼成立五個讀書小組以來,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挑選了一些完善專業知識結構和提高自身內涵修養的書籍進行閱讀,這一活動得到了阮教授、孫教授、吳副教授等老師的大力支持。老師們鼓勵我們讀書之后大膽發表出自己的鮮明觀點,用積累的知識和經驗作為評論證據,用流暢的語言寫成讀書筆記形式。同學們讀書熱情很高,并寫下讀后感。
為了幫助同學們了解自己在讀書過程中的優勢及不足,班主任徐群老師要求將讀書筆記統一上交,教育系主任吳支奎老師組織了若干位老師認真評閱了同學們的讀書筆記,老師的評語以紙條的形式反饋到了同學們手中,對筆記中做的較好的方面給予了積極肯定,同時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之處,并給出一些中肯建議來幫助同學們改進。
此次活動的'開展,使同學們深刻體會到了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工程對讀書活動的重視,促使同學們日后以更加積極認真的態度對待讀書活動,老師們的肯定也增強了同學們信心,促使同學們體會到“讀書好”,更好地做到“讀好書”,最終養成“好讀書”的好習慣。
教育學讀書筆記14
赫爾巴特《普通教育學》是1806年發表的。該書所闡述的學校管理制度、道德教育的理論以及教育目的等,從其政治方向來說,是為“安定”當時的社會秩序服務的,但是,該書所論述的教學理論,說明了心理學對于教育學的意義,提出了教學的形式階段的原理,論證了教育性的教學這一概念,特別是指出了培養多方面的興趣對于促進學生學習的意義。所有這些,在教育史上都有一定的價值,這就是赫爾巴特的教育理論在世界各國得到傳播的原因之一。
《普通教育學》是從緒論開始的。在緒論里,赫爾巴特著重說明教師學習教育學的意義與作用。他指出,“教育學是教師自身所需要的一種學問,但同時他亦必須諳于傳授它的知識的方法。”這就是說,教師必須學習并掌握教育科學的知識,進而遵循教育原理的要求來施教。而教師要做好教育工作,必須具有豐富的知識。正如赫爾巴特所說的,“我曾要求教師有科學與精神的力量!倍鴮τ谝粋教師來說,應該學習心理學。因為“人類活動的全部可能性的概要,均在心理學中從因到果地陳述了!比绻處熒钊胗^察人的思想、感情,有了心理學的一般知識,“那末,教育者所應注意的事項,一定像一張地圖展開在他的面前,或者可能像一張城市建筑計劃藍圖一樣,在這張圖上所有方向相同的線條,都準確地交織成相同的角度,使得看的人不需要準備就可以一目了然?梢,教師認真學習心理學是十分重要的。
在該書的緒論中,他還論述了教學與教育的關系以及教育目的與作用等問題。
在緒論之后,《普通教育學》分三卷分別闡述了對青年一代進行教育的各種問題。在第一卷里,赫爾巴特說明了教育的一般目的,基中包括對兒童的管理及“正式的教育”。在第二卷里,他論述了興趣的多方面性,并且以“興趣說”為基本原理來解釋學校的教學計劃與學科設置,以及各門學科在智力教育中的作用。同時,他在“多方面興趣”這個論題下,闡述了“教學的進程”和“教學的結果”的一般原理?梢哉f,他在“興趣的多方面性”這個總題目之下闡述了他的全部教學論思想。這一部份是《普通教育學》一書的核心,也是比較有價值的部份。在第三卷里,赫爾巴特說明了性格的道德力量。他認為,人的性格與人所受的教育、社會環境以及人的健康是互相制約的。在上述三卷中,值得我們特別注意的兩個問題是:(一)兒童的管理;(二)教學理論。
(一)兒童管理
赫爾巴特在《普通教育學》第一卷的第一章里詳細地論述了兒童管理的理論。必須明確地指出,他是以“性惡論”的思想為指導來闡述關于兒童管理的問題的。他認為,兒童生來“有一種處處驅使他們不馴服的烈性”,“還有一種盲目沖動的種子!边@樣,兒童就不守“秩序”。顯然,這種看法是一種唯心主義的遺傳決定論。實際上,兒童并不存在先天“不馴服的烈性”。他宣傳這種觀點的目的在于:盡力加強對兒童的活動的控制,所以他說,“如果不堅強而溫和地抓住管理的韁繩,任何功課的教學都是不可能的”。更重要的是,他論述加強對兒童的管理是具有社會意義的。他一再說明,學校教師加強對兒童的管理,要達到的目的是:使存在于兒童身上的“沖動”與“欲望”的“種子”的發展,“不致是反社會的方向”的,是“避免社會本身所陷入的爭執狀態的那種沖突”的。
在“兒童管理”這一章中,赫爾巴特說明了管理的方法。其中主要有:“懲罰的威脅”、“監督”。而輔助的方法是“權戚”與“愛”。在他看來,“一切管理制度首先采取的是懲罰的威脅”。實際上是一種“強制手段”。教師利用這種管理手段有助于提高管理的“效果”。不過,教師要注意的是,在“壓制、強迫、懲罰時,某些精細的差別需要注意”。而在運用“壓制”的'方法時,教師要“冷靜、簡明、無感情”。很明顯,這是封建的等級思想在師生關系中的反映。在他看來,有一部分兒童不怕威脅,而大多數兒童是經不住威脅的,所以要用監督的方法!氨O督業已被認為是兒童管理中絕不可少的部分”。而教師加強對兒童的管理和監督的目的是“要造成一種守秩序的精神!眱和趯W校時只有“安分守已”,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如果放任兒童撒野,不予監督,不予教養,那么,是不能“培養成偉大人物”的。十分清楚,他是從教育的目的角度來看待對兒童管理的方法的。對兒童進行管理的第三種方法是命令和禁止。赫爾巴特指出,命令是兒童要絕對服從的,所以命令和禁止要具體。第四種管理方法是“懲罰”。赫爾巴特提出的懲罰方法有:“罰站”、“禁止用膳”、“警告”、“剝奪自由”、“體罰”等。
然而,赫爾巴特認為,“在經常監督的壓力之下成長的人們,不能希望他們多才多藝,不能希望他們有創造的能力,不能希望他們有勇敢的精神,不能希望他們有自信的行為。” 于是,他提出管理兒童的輔助方法是“權威”和“愛”。因為“人心屈服于權威,權威能拘束心的出乎常軌的活動,因此在壓制一種傾向于邪惡的、正在成長的意志,權威可以有很大的用處”。由此看來,在對兒童管理中,借助教師的權威也是十分必要的。而從師生的關系來說,“愛可以使師生的關系和諧。”教師要“愛”學生,把自己的“心分授以兒童”,這樣,教師就要“深入到兒童的感情中去”,并設法以某種特殊的方式使學生的情感接近自己的情感,如果做到這一點,那么,教師對學生施教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教學理論
我們在上面已經指出,赫爾巴特在“多方面的興趣”這個論題下闡述了他的教學理論體系。這個體系包括五個主要問題:
(1)教學論的心理學基礎。赫爾巴特在《普通教育學》里談到教學論的心理學基礎這個問題時,值得我們特別注意的有以下四點:
第一點就是什么是“觀念”。在赫爾巴特看來,“觀念”是意識活動的最基本的要素,同時,它也是人們認識的對象。由于他認為世界是由許許多多的“實在”組成的,而且這些“實在”的自身是不可認識的。至于人的心靈,它也是宇宙中無數“實在”的一種。這樣,人所認識的只是“心靈”和其他“實在”發生的關系而構成心靈內容的各種觀念。從這個角度來看,觀念就是知識。他的教學論,實際上就是闡明“觀念”的形成、變化和發展的原理的。但是從他的德育理論來看,“觀念”所指的并非“知識”,而是人們對于事物、社會制度等的看法。由此看來,在赫爾巴特的教育理論中,“觀念”這個概念可以說是具有多方面的內容的,應該根據他所論述的問題及其性質來判斷其真實的含義。
第二點就是什么是“統覺”。從赫爾巴特在《普通教育學》一書中所論述的教學原理來看,所謂“統覺”,就是新舊知識互相融合的過程?梢哉f,赫爾巴特是以“統覺論”為根據來闡述“啟發式”教學法的。他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考慮學生已經獲得的觀念,并以類似的觀念來“啟發”、“誘導”其它觀念的“再生”,正是在新舊觀念互相“融合”、“同化”過程中學生掌握了新知識。
第三點就是關于“觀察”、“注意”、“想象”、“思維”在教學中的作用問題。他從長期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教學經驗及其對學生的觀察、注意、想象、思維在教學中的見解是有價值的。他認為,讓兒童對事物進行觀察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官能上的印象”是最深刻的鮮明的。而教師在引導學生對事物進行觀察時,要特別注意觀念的清晰性。但是,在教學中有些事物是學生看不到的。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除了運用圖畫、教具等直觀手段外,要運用描述的方法,通過描述來“喚起”舊觀念。在這里,教師必須“慎重注意于其想象”,特別是在美育的鑒賞活動之中,更要注意這一點?墒,要讓學生掌握理性的知識,教師就要注意學生“深思”這個環節。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有勤于用腦思考,他們才能掌握一般的科學原理。然而,一般科學原理是建立在對個別事物的認識的基礎上的。因此,教師引導學生認識事物時,要有一個“層次”,則讓兒童先認識個別的事物,然后把各個個別的事物“聯結”起來,通過較高級的“致思”作用而認識事物的整體。
第四點就是赫爾巴特在論述他所提出的“教學階段”的理論時,主張把教師的活動、學生的心理活動以及教師所運用的教學方法統一起來加以論證。這是他在關于教學過程的理論方面應用心理學知識的具體表現。我們清楚地看到,他運用兒童的注意、期待、思維等心理活動來說明各個教學階段的區別,其目的在于使他的教學理論具有“科學性”。應該指出,他這種嘗試在教學論史上是有重大意義的。
(2)“多方面的興趣”的意義。赫爾巴特力圖所教學原理建立在心理學的基礎之上,在他看來,培養兒童的興趣,與實現教育目的、培養學生的能力,向學生傳授知識以及正確地安排普通學校的課程這些問題都是直接聯系著的。于是,“多方面的興趣”就自然而然地成為赫爾巴特的教學論的核心,他以“興趣說”為中心論述了教學論中很多重要的問題。
首先,赫爾巴特說明了興趣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多方面的興趣”是學生意識活動的“內在動力”。他明確地指出,“因為我們有興趣,我們內心是主動的!边@就是說,學生如果有多方面的興趣,就能使他主動地去追求知識,這樣,從學生的心理活動來看,興趣能過渡到“欲望”或“意愿”。同時,由于“興趣是在注意中展開的”,于是學生就能產生“專心的活動”,一心鉆研課業,使自身也“浸沉于其中”!坝捎趷酆枚加腥说男撵`”,學生就能有效地掌握知識,達到教學的目的。
赫爾巴特認為,“知識是在觀念中摹寫在它前面的東西”。各種呈現在學生面前的教材、直觀教具等包含著無數的觀念。從赫爾巴特的“統覺論”的觀點來看,在教學過程中,各種新觀念被舊觀念所吸收、融合的過程的各個階段都是與學生的興趣分不開的。人們由于對“外界實物”發生興趣,于是“外界實物”新引起的表象與兒童意識中的舊觀念就聯系起來。隨著兒童心理的變化,當人們進一步探求事物的本質時,興趣得到進一步激發,而這時心智則要“靜思”。由于“知識對象的范圍包括自然和人類”,因而兒童的心智隨著他們的學習范圍的逐步擴大就涉及自然與社會的現象并探求其實質。在這個基礎上,人們往往想進一步了解新的東西,“于是欲望即從興趣中產生”。而當人們運用他們的知識時,興趣表現為行動?梢姡諣柊吞厥歉鶕⒁狻谕蟆袆印边@個發展過程來說明興趣在教學中的作用的。
其次,赫爾巴特說明了培養學生的多方面興趣與對他們進行道德教育的關系。在《普通教育學》中,當他談到兒童的“德行”問題時,就在論述“多方面的興趣——道德性格的力量”中論證了培養學生具有多方面興趣對于形成學生的品格、養成“善”與“正義”的觀念的意義。他認為,培養學生具有“多方面的興趣”,這是教育目的的一個方面。在他看來,“多方面的興趣”,就是“多方面的勻稱的興趣”,學生有了“多方面的勻稱的興趣”,他們就能夠通過學習而獲得廣泛的知識,從而明辯“善”和“惡”以及“正義”的觀念,并形成人的性格,這就是他所說的“多方面的興趣——道德性格的力量”的內容。
再次,赫爾巴特根據“多方面的興趣”的理論,建立了一個包括廣泛學科的課程體系。他認為,“多方面的興趣”與學科之間的關系主要表現為以下六種:
第一種是經驗的興趣。赫爾巴特認為,“人由于經驗而達到知識”,所以經驗的興趣這是知識之源。
第二種是思辯的興趣。赫爾巴特認為,人由于“深思而了解事物的因果關系”,所以他特別注意思辯的興趣這個問題。思辯的興趣比經驗的興趣是進了一步了。他舉例說,人對所仰望的天空發生了興趣,這就是屬于經驗的興趣。如果人們在觀察天空的基礎上,進而研究星辰起源等問題,這則屬于思辯的興趣。與思辯的興趣相適應的學科是邏輯、數學、文法等。
第三種是審美興趣。赫爾巴特說明,審美的興趣是從美的自然界、優美的藝術品以及人的品行中引起的。兒童如果具有審美的興趣,則他們的心靈就會向往美的事物。與審美的興趣相適應的學科是圖畫、唱歌、文學等。
第四種是同情的興趣。赫爾巴特說明,同情的興趣是與人交往中表現出來的。學校與家庭都要培養兒童具有“仁愛”、“正義”和“善”的精神。與同情的興趣相適應的學科是國語、外國語等。
第五種是社會的興趣。赫爾巴特說明,社會興趣的中心內容是人們所表現在對社會和國家的關懷,要教育兒童關心“社會利益”,使人們能“和諧”相處,這樣,就不會引起社會“沖突”。與社會興趣相適應的學科是政治、公民、歷史、法律等。
第六種是宗教的興趣。赫爾巴特從他的唯心主義的哲學思想出發,認為必須對兒童進行宗教教育,這樣,人們的心靈才能“平靜”。在日常生活中宗教的興趣表現在對上帝的信仰上。家庭和學校都要通過宗教教育使“宗教觀念”在兒童的腦中扎根。與宗教的興趣相適應的學科是神學。
(3)培養與發展學生的智力。他提出了兒童各種能力和諧的發展這個問題。從《普通教育學》一書中聯系到關于兒童能力的發展,問題來看,他認為,人的“天資”是人的能力發展的基礎。同時,他還說明,“天資”各個人是不相同的,是“因人而有程度上的差異”的。據此,他認為,有的兒童是屬于“敏捷的人”,這種人易于接受教師的教授,“心智”發展快,勤敏而有能力。但是,為了發展兒童的智力,教師對這種人要加強培養和訓練。然而,他進一步指出,有的兒童的心智是比較遲緩的。對這種兒童,教師要負起責任來,對他們進行細心的教學。
(4)教育性的教學。在教育史上,揭示教學具有教育性這一原理的功績應該歸于赫爾巴特。他在《普通教育學》一書的緒論、“教學”、“教學的結果”等章中從不同的角度論證了教育性的教學這個問題。在《普通教育學》的緒論中,他主要是從教師要了解教育目的和努力實現教育目的的角度來談教育性的教學的。這樣,他就把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與實現教育目的統一起來,所以,當他說明教師必須學習教育學,“精通傳授知識的科學”時說:“在這里我要立刻承認,我想不到有任何‘無教學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認有任何‘無教育的教學’! “決不是所有教學,都是教育性的。例如,為了得到收益而學習,為了謀求生計,為了娛樂,不管學習的人由此是好是壞,這里都和教育性的問題無關。” “教育的唯一工作與全部工作可以總結在這一概念之中——道德!笨梢,把知識教育與思想教育結合起來,這是對兒童進行道德教育最有效的途徑。
(5)教學階段論。赫爾巴特在《普通教育學》第二卷“多方面的興趣”和“教學的進程”這兩章中論述了教學階段的理論。他以“統覺論”的思想為指導,根據教師必須向兒童傳授知識并引導與組織他們運用知識的要求,探討了教學的進程以及在這個進程中的各個階段教師的任務以及他們所運用的教學方法,提出了“教學形式階段”的理論。他把教學劃分為四個階段,就是:“明了;聯想;系統;方法。”
赫爾巴特學派萊因等人,對赫爾巴特的教學階段論加以改造,提出了“五段論”。例如,萊因的五段論就是:準備、呈現、聯合、概括、運用。萊因說明,教師開始上課時要喚起學生頭腦中的舊觀念,使它與新教材聯系起來,并集中學生的注意,為教學做好準備。然后,教師就呈現新教材,在這個基礎上,教師所講授的新知識與學生原有的舊知識“聯合”起來。第四個階段是概括和抽象,讓學生掌握科學原理、公式、規則等。最后就是讓學生把掌握的知識運用于實際。這種“教學程序”當時被德國、美國等許多國家的教師接受和運用,對于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積極的影響。
教育學讀書筆記15
讀書筆記是一種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書中內容的工具。最近,我讀了一本名為《教育學基礎》的書,下面是我的讀書筆記心得體會。
這本書的作者是兩位教育學領域的專家,他們詳細介紹了教育學的概念、歷史和基本原理,并提供了豐富的案例來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教育學的應用。
在閱讀過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教育學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例如,我們經常需要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學習,這其實就是一種教育過程。此外,教師也需要教育學知識來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學習。
此外,我還學到了教育的基本原理,如學習動機、學習方法和學習評估等。這些原理對于我來說是非常有用的,能夠幫助我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學習,并更好地了解他們的學習進度和需要。
總的來說,這次閱讀給我帶來了很多收獲。通過這次閱讀,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教育學的概念、歷史和基本原理,并學會了一些教育方法。同時,我也深刻地認識到了教育在我們的生活中的重要性。我建議讀者也可以閱讀這本書,以更好地了解教育學的應用。
【教育學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關于教育學的讀書筆記03-30
當代教育學的讀書筆記范文05-12
新教師讀書筆記《教育學》12-12
教育學論文05-18
教育學心得06-16
教育學習計劃03-21
教育學的論文06-15
教育學論文05-19
教育學的實習總結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