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14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記錄一下了。但是讀書筆記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歡迎閱讀與收藏。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1
雖然還是不明白為什么命名為《萬歷十五年》,雖然還是不清楚什么是大歷史觀,但是呈現的是立體的歷史,立體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而不是非黑即白的歷史教材或者歷史電視劇。就比如戚繼光,民族英雄,但能在盤根錯節的政治中,穩如泰山、步步高升,難道只靠軍事才能、愛國熱情可以做到的嗎?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我不懂政治,也不懂歷史,但我從歷史中讀到歷史時代賦予歷史人的枷鎖,卻掩飾不了首先是作為人的本性,萬歷作為皇帝,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然走不出深宮囚籠;作為一個男人,喜歡誰都要被人管束,想給老婆送禮物都要打白條;作為一個人,吃喝拉撒、七情六欲都要被人指指點點。一個想要贏得身邊人、天下人的認可,卻感覺力不從心、無人理解;实垡彩紫仁莻人,張居正、申時行、海瑞等等也首先是個人,然后才是歷史人物。看完《明朝那些事》,感覺王陽明活得最明白,過得隨心。
另外,看到了很多好玩的地方,火者、裸奔,比現代房車還房車的轎子……古人真會玩。
這本書可能以后再讀時會有更深的理解吧!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2
看完了《大明王朝1566》,才來翻閱此書。也對明史略有一些興趣,之前也有對本書的耳聞,更多是與明亡有關的細節,似乎很多觀點認為在1587年發生的種種細節,預示著這個朝代即將結束的危象,斷斷續續的淺讀,大而深刻的理解談不上,一閱一思,這期間也看完了紙質版的.《中國歷代政治得失》,提到了歷史意見和時代意見兩個概念可以放在這本書來討論一下,對應來說,若是拿時代意見來否定歷史意見,也是有失偏頗,歷史的細節總能代表著歷史深處的憂慮,我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學習著前人總結的經驗,當然也會出現相似的問題,這是一個輪回更替的過程。
滅亡更替的爆發點,也許從立國之初就埋下弊端的種子,積重難返,命將休矣。以如今眼光來評也是制度問題,不同皇帝執政,面臨處理的問題不同,怎樣采取措施?如何改革?如何保證政策的連續性?究其根本還是封建制度皇權獨大難以保證最優政策。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3
說到明朝,大家腦海中都會想到哪些人物或相關名稱呢?
有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永樂皇帝朱棣,海瑞、張居正,靖難之役,還有明朝東廠和西廠、錦衣衛……
今天為大家推薦的這本書叫《萬歷十五年》,書名雖為萬歷十五年,然而其內容卻俯瞰了整個明朝的興衰,并且告訴我們與以往歷史書中不同的海瑞、張居正……讀黃仁宇的書,你會深刻體會“歷史給人以智慧”!比如下面的經典段落:
一個農民家庭如果企圖生活穩定并且獲得社會聲望,惟一的道路是讀書做官。然而這條道路漫漫修遠,很難只由一個人或一代人的努力就能達到目的。通常的方式是一家之內創業的祖先不斷地勞作,自奉儉約,積銖累寸,首先鞏固自己耕地的所有權,然后獲得別人耕地的抵押權,由此而逐步上升為地主。這一過程常常需要幾代的時間。經濟條件初步具備,子孫就得到了受教育的機會。這其中,母親和妻子的自我犧牲,在多數情形之下也為必不可少。所以表面看來,考場內的筆墨,可以使一代清貧立即成為顯達,其實幕后的慘淡經營則歷時至久。這種經過多年的奮斗而取得的榮譽,接受者只是一個人或至多幾個人,但其基礎則為全體家庭。因此,榮譽的獲得者必須對家庭負有道義上的`全部責任,保持休戚與共的集體觀念。
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1587年,是為萬歷十五年,丁亥次歲,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在這個時候,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宴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和,高級將領的富于創造或者習于茍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貪污舞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保守,最后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在事業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有的身敗,有的名裂,還有的人則身敗而兼名裂。因此我們的故事只好在這里作悲劇性的結束。萬歷丁亥年的年鑒,是為歷史上一部失敗的總記錄。
讀書使人充實,思考使人深邃。每天推薦一本好書,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4
戚家軍大敗倭寇,保衛一方平安,其頭功當然是戚繼光的。戚繼光一手創立的戚家軍是革命性的,其軍紀之嚴明,戰術之先進,在當時都是獨一檔的存在,是戚繼光讓軍隊真正成為一支軍隊,而非一群散兵游勇。不過有了嚴明的軍紀,先進的戰術,是不是還缺少點什么?哦對了,軍隊戰斗力的強大,還離不開強大的武器支持。我們經常吐槽我們發明了火藥卻只是用來放煙花,發明了指南針卻只是用來游玩,然而并不是沒有有識之士認識到了火器的價值,戚繼光就曾上書陳述火器的重要性,然而他的建議并沒有得到有效的落實。糟糕的后勤制造出的火器甚至有爆炸的危險。和他有類似遭遇的還有一代名將俞大猷,他提出的是水師的重要性,他曾建議把陸軍軍費的一半用到水師上,以此來在海上就擊退倭寇,可惜這并沒有引起重視,俞大猷只能抱憾而終。究其原因,我們不能簡單地把過錯都推到當權者頭上,他們固然有鼠目寸光的一面,可是即便他們深謀遠慮,贊同俞大猷的提議,那么事情就一定能辦成嗎?倒也不見得,這些問題已經超越了軍事的范疇而涉及到了政治。再次重復一遍那句話:我們的國家是以禮儀道德為治國根本的,法律或者規章制度已經淪為形式,甚至掩飾違法行為還被認為是忠厚識大體,總之一切都是為了安安穩穩過日子,我感覺用諱疾忌醫來形容很合適。那既然沒有法律規章的約束,就自然也不能期待行政效率有多高了,而效率低下是技術的進步的天敵。松散的組織結構里容不下現代技術,而現代技術一定會推動社會趨于精密,這是兩種力量的交鋒,可惜的.是當時還是舊勢力更加強大。
既然現實如此,戚繼光也沒有因此忿忿不平,而是采取了更加務實的策略,火器不好用那就不用,我用軟實力照樣橫掃倭寇。更能體現他的智慧的地方是他對于政治也是洞若觀火,本朝重文輕武,文官們不會容忍武將和文官平起平坐,戚繼光清楚地認識到了這一點,因此他只是把軍事技術作為必要的輔助,這讓他受益良多。這一點,值得海瑞學習,雖然海瑞是文官,戚繼光是武將,然而在性格上海瑞倒更像是一個武將,戚繼光更像文官。這對他們的仕途有決定性作用,海瑞被彈劾被迫去職,而戚繼光則得到了一個武將所能得到的所有榮譽。并不是說他們做官只是為了虛名,不過有了地位才能大展拳腳不是嗎?
可單單憑借這些,亦不足以幫助戚繼光建功立業,還要朝中有人。張居正和戚繼光可謂黃金搭檔,他們都有雄心壯志,都有銳意改革的決心,也都有不世出的才華,因此張居正對于戚繼光也是盡力提攜,為他創造出了自由發揮的空間,也才有了戚繼光的赫赫戰功。
前文所述皆為作為一名將領的戚繼光,現在我們來認識一下另一個戚繼光。戚繼光會寫詩,這樣的跨界是相當難得的,這也為他贏得了文官們的尊重,看來無論什么時候都是藝多不壓身啊。
最后,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真的是一條鐵律,張居正是這樣,海瑞是這樣,戚繼光也沒能例外。其實戚繼光和張居正關系密切或多或少也有這方面的原因,他讓家人給張居正饋贈禮物就見于張居正的書牘。他娶妾生子,卻把他們隱藏起來,他潑悍的夫人對此一無所知。戚繼光并不能完美地適配于傳統的道德框架,在頌歌里我們可以忽略這些,不過在歷史中,我們要直面它。
戚繼光最后孤獨地死去,其實自張居正去世的那一刻起,戚繼光在歷史舞臺上的表演也快要結束了。在這個道德至上的國度,任何一點瑕疵都可能被大做文章,更何況是一個和張居正關系密切的武將呢?文官們自然不會放過他。戚繼光,孤獨的將領,可是孤獨的又何止戚繼光一人?武將們出生入死,保家衛國,還不如文官的筆桿子和嘴皮子管用。這是這個時代武將的悲哀,也是大明王朝的悲哀,因為在東北的白山黑水間,一個名叫努爾哈赤的人正在厲兵秣馬,虎視眈眈。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5
萬歷皇帝,明神宗朱翊鈞,在位48年,年號萬歷。
這不是一本類似《明朝那些事兒》歷史調侃小說,而是一本明史研究專著,作者以敏銳的眼光選取了1587年,即萬歷十五年,圍繞發生在這一年以及聯系前后幾年的事兒,觀察著明朝的走向。
書中介紹的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都是曾經有過片面印象的歷史人物,當然,也包括萬歷皇帝。讀罷此書,明朝人物的形象從書本中只言片語的介紹充實成一個個鮮活的立體形象。萬歷十五年,看似歌舞升平,其實,平靜水面下已經暗流涌動,這一年發生的小事,將在日后掀起巨大的波瀾。
書中最吸引我的是張居正一章,曾經路過張居正故居,那時還不知道張居正是誰,看完才明白,張居正輔佐幼年的`萬歷,鞠躬盡瘁,死后因為一些小事被抄家,政治真是一個好玩的東西。明朝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廢掉了宰相一職,所以皇權打到了頂峰,但是沒有宰相,政務纏身的皇帝就疲憊不堪,所以有人查閱史料證明了朱元璋當時有多么兢兢業業,皇帝是一個沒薪水,不升職的工作,朱元璋干的不亦樂乎,但是他的后代就未必了,明朝是出奇葩皇帝最多的一個朝代,木匠,和尚,畫畫,反正就沒幾個喜歡上朝的,等到勤勉執政的崇禎皇帝即位,明朝已經行將就木了。
還有戚繼光,影視劇中的明朝無非兩件事兒,要么東廠西廠錦衣衛,要么福建浙江倭寇亂。戚繼光一直被認為是一個民族英雄,事實上他的確是,但是戚繼光只是守土,并沒有建功立業,倭寇漸漸平息之后,便被調往京薊,拱衛京師了。
讀明朝的政治會覺得很有趣,中央雖然集權,但是在管理上,好像沒有出現一個統一的征兵募糧之類的機構,沉浸在自給自足的傳統社會中,資源協調交由下層地縣自己組織,明朝的執政是以傳統儒家觀念,用道德約束將整個國民塑造成簡單的個體,尊老愛幼,明禮誠信,所以從這方面去看,做一個明朝的子民還是挺好的,當然,是指1644年之前的明朝。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6
稀里糊涂地讀完了《萬歷十五年》,之前對明代歷史的了解僅限于朱元璋的珍珠翡翠白玉湯,和在景山公園看到的崇禎皇帝上吊的歪脖子樹,而對于中間部分就一無所知了,所以在閱讀時對書中內容也不是很懂,只能邊讀邊在網上查詢一些人物生平和詞語含義,同時借助于其它讀者的批注對內容進行理解。雖然讀得不太明白,但既然讀完了,還是想寫下點什么記錄一下理解與感受。
在此書中,黃仁宇先生選取了萬歷皇帝、兩任首輔張居正、申時行,抗倭名將戚繼光,一代清官海瑞,以及一位我之前從未聽說過的哲學家李贄,這六人,從君與臣、文與武、地主與農民、政治與經濟、道與儒等多個角度對明代當時的歷史進行了介紹與分析。表明了以道德代替法治,不求先進的經濟與科技,僅追求均衡維穩與王朝的安全,是明代衰敗的主要原因。
萬歷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年號,萬歷皇帝在10歲時便登上了皇位,在萬歷前期,在張居正的輔佐下,大明帝國也是勵精圖治,欣欣向榮。而皇帝似乎沒有想象中那么好當,帝王與群臣之間還是存在著諸多矛盾;实塾龀蔷毐,百官說這不合傳統;皇帝想立常洵為太子,百官講這不合規矩。九五之尊亦難逃倫理束縛,年紀輕輕便活得像個祖宗一般,不能有所作為。于是,皇帝30年不早朝,萬歷十五年,萬歷皇帝主持殿試,題目為無為而治,可見其對生活的厭倦。
張居正和申時行師徒二人都先后擔任了萬歷皇帝的首輔,而他們輔助皇帝治理國家的方式卻迥然不同。在張居正任職期間,萬歷皇帝尚且年幼,他得以獨掌大權,改革變法,推行新政,富國強兵,史稱“萬歷中興”。而張居正的強硬也為之后埋下了禍根,在其死后,他的政治對手群起而攻之,萬歷皇帝下詔對張居正抄家,而其家中的黃金白銀、名貴字畫以及絕色佳人更是讓萬歷皇帝傷心萬分,不禁讓人感嘆人無完人。但不可否認,張居正的變法改革對國家以及后世還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黃仁宇先生對張居正的評價為“世間已無張居正”。而張居正的徒弟申時行在成為首輔后則是選擇了另外一條路:做一位“和事佬”,通過調和運維,調節官員與官員之間、官員與皇帝之間的沖突與利益,有人說他“八面玲瓏”、“左右逢源”,但在書中作者看來他洞悉為臣之道,認識到了張居正的前車之鑒,只為國家能夠在君臣和諧的條件下平穩發展,只可惜最后皇帝的`放棄與懈怠使他在不知不覺間用盡了作為首輔的時間。
之后,黃先生講到了戚繼光。在歷史課本中曾學到過這一抗倭英雄,原以為書中會介紹他帶領“戚家軍”大殺四方,但作者缺卻說他是一位孤獨的將領。因為他處于在明朝這個文官左右朝堂,極度重文輕武的朝代,同時當時的國家后勤實力與軍事制度很難讓他這樣一位武將有所作為,雖然他自身也是一位飽讀詩書的武將,但是在支持他的文官張居正等人離開時,他便很難再繼續綻放自己的光彩。
然后,作者講到了一代清官,海瑞。海瑞是道德的模范,但黃先生卻用古怪一詞形容他。海瑞極遵守法律,而在法律不及之處,他主張體會法律的精神,重視倫理道德的指導作用。就像書中提到的斟酌標準:“凡訟之可疑者,與其屈兄,寧屈其弟;與其屈叔伯,寧屈其侄。與其屈貧民,寧屈富民;與其屈愚直,寧屈刁頑。事在爭產業,與其屈小民,寧屈鄉宦,以救弊也。事在爭言貌,與其屈鄉宦,寧屈小民,以存體也!币驗楫敃r法律的不完善,所以海瑞便借助于情理道德。然而進行社會之治、眾人之治,仍需依靠完善的規矩與制度。最終,因為海瑞極端的廉潔與誠實,眾臣均不敢推舉他,皇帝亦不敢任用他,他成為了一個“古怪的模范官僚”。作者用海瑞的例子也證明了用道德治理國家的缺陷。
最后,作者提到了一位哲學家——李贄,并稱他是一位自相沖突的哲學家。哪里自相沖突呢?因為他看不上這個昏暗的社會,這套烏煙瘴氣的制度,但是他卻無法跳出這個圈子。他渴望清靜,去當和尚,但擺脫不了家族的束縛;他一邊去抨擊,一邊卻靠著自己抨擊的人的接濟去生活。作者認為,李贄所遇到的困難,是當時政府的施政方針和個人的行動完全憑借道德的指導,而它的標準又過于僵化,過于保守,過于簡單,過于膚淺,和社會的實際發展不能適應。
在文章結尾,黃先生通過概括“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宴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和,高級將領的富于創造或者習于茍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貪污舞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保守”,在這幾個方面均未得到好的結果,從而得出結論:萬歷丁亥年的年鑒,是為歷史上一部失敗的總記錄。同時,作者通過此書表達了他的歷史觀點:能先用法律解決的問題,就不要牽扯于道德。因為道德并非萬能,它不能代替先進的技術,不能代替優秀的制度,亦不能代替威嚴的法律。國家的治理若光靠道德的約束,而無相應發展的技術與法律,則終會失敗。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7
《萬歷十五年》這本書作者是黃仁宇,是一本歷史學著作。
選取了明朝萬歷十五年(1587年)作為考察切入點,運用歷史小說的敘事模式和傳記體式的章節,通過對關鍵歷史人物悲慘命運的描述,探析了晚明帝國走向衰落的深刻原因。
書中以萬歷皇帝、申時行、張居正、僚海瑞、戚繼光、李贄等人之間的關系矛盾。
《萬歷十五年》以1587年為關節點,在歷史的'脈絡中延伸,從政治、經濟、軍事等各個方面的歷史大事與人物著手,記敘了明朝中晚期的種種社會矛盾和開始走向衰敗的跡象。作者指出,“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后掀起波瀾的機緣。其間關系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正是從這些細枝末節的中,作者認識到,萬歷十五年是明朝甚至是整個中國封建社會走向滅亡的轉折點,是歷史的關節點。
在第一章“萬歷皇帝”中,作者以萬歷皇帝的角度,描述了身為君主的種種限制與無奈,從深層角度分析了其消極怠政的原因及其逐漸消極反抗的過程。作者從萬歷皇帝的角度展開分析,剖析其怠政的原因,站在萬歷皇帝的視角,讓讀者看到了一個較為真實的、不一樣的皇帝,使讀者對萬歷皇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使得萬歷皇帝這一形象生動而豐滿,更對其昏庸的印象多了一份理解與同情。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8
萬歷皇帝自小受慈圣皇太后和首輔張居正嚴格教育儒家教育;熟讀經史,敬重天道,效仿祖法。開始萬歷皇帝也想按著他受教育的努力去做好皇帝,嚴重旱災時,甚至親自步10里為百姓祈雨。但是經過一些事情,慢慢發現的人性和體制的復雜性。首先是自己非常信任的對他嚴格說教的導師張居正個人生活被揭發是如此腐敗,而文官打倒張居正的文官的目的,顯然又和他萬歷初想的并不一樣。當他想自己能主導政治時,卻發現想做任何的改變,就會受到非常大的阻力,這些以道德和祖法為工具的阻力讓他難以對抗。黃老先生講明朝是文官體系為統治的,不如直接講以儒家意識形態為統治,任何文官甚至皇帝都很難對這種意識形態有任何的挑戰。最后萬歷選擇妥協,以道家無為來默默的發泄他的不滿和進行抵抗。書中儒家意識形態根深蒂固,以及這種意識形態和人性的沖突矛盾。就行成了一些特殊的行為。
張居正政治上厲行改革,做為萬歷的老師,對皇帝嚴格要求。但他本人又口是心非,表面滿口節儉,而私生活極其奢侈。厲行改革,卻又不了解實際情況,反而出了相反的'效果,同時也得罪了一批人。結果一死,整個家族和政治同僚就受到清算。
申時行做為首輔,行為卻和張居正完全不一樣,在處事上他信奉調劑折衷的原則來調節文官間,皇帝官僚間的矛盾。這種行為是典型中墉之道,是儒家思想和人性妥協的產物。
海瑞更是個爭議的人物,他嚴格尊崇孔孟之道,對崇尚道德,嚴守法律。他的這種行為,當時的官僚對
其即希望是一個社會道德的標桿,又知其的脫離現實性,對其不重用,并排斥其很多行為。海瑞個人可以通
過自律及對價值的追求了來到達,但由于其很多理念本生脫離人性,必然不具備大眾性。其很多行為更是暴露出儒家思想的缺陷,像由于孝道極端推崇,休了兩任妻子的,最后一任莫名死去;還有對個人欲望的極端抑制,這些本身就是和人性先背離的。其行為對具體事物的處理效果,也頗受爭議,看是完全遵守道德,然而由于社會的事情復雜,以及道德本身的局限性,往往起了并不好的效果。當時的精英階層本身并不相信他,包括當時的知識份子,對這種行為也有爭議,象李贄就明說有時清官比貪心的官更誤事,清官有道德的支持,而且就算失敗也能贏當時讀書人非?粗械拿u,處事固執而不知變通,往往導致事情往壞的方面發展。
在寫戚繼光和李贄也真實的把其多面性呈現給了作者:戚繼光有軍事才能,民族英雄的一面,但其又有偷偷納妾,行賄張居正的一面。李贄一個學者,思想家,其對人對己對社會的妥協與抗爭記述,也非常真實。這種性格多面性的記述更加體現了人性。
現代大眾社會行為學說,通常一個人對事物的看法或觀點的接受:第一位的是立場,第二位的是情感,第三位的才是客觀理性。黃老先生能客觀理性的研究這段看似平常,確是很典型的歷史時間,并且又能非常客觀理性的呈現給大家,確實是讀者的幸運。
讀后,感覺最深的是,價值觀的影響力,不僅對個人的行為,道德,和幸福觀起決定影響,而且任何團體,社會,宗教,國家都是以價值觀為基礎的,其影響深遠,決定整個體制。決策面和執行面還有基層中間過長的距離和脫節導致的低效是高度集權的社會體制所不可避免的。道德很多方面是對社會穩定其作用,社會發展更依賴于技術方法和本身的規律的研究。個人的道德及智慧在社會群體中有時是矛盾的,社會群體和個人很多規律是相反的。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9
申時行畫像,下面這幅比較合乎我眼中的他——溫和謙讓,寬厚待人,上下游走,調濟折衷,一派和事老的氣象。所以我想,他應該臉上經常帶著些笑意吧!
和張居正一樣,申時行也是個聰明極了的人,當年以殿試第一名的成績得中狀元,隨后在翰林院任職達十五年,官至侍讀,并升轉兵部及禮部侍郎,七個月后,即被命為大學士。
申時行也是張居正提拔上來的官員,但他并不是繼張居正之后馬上就擔任首輔之人,可巧的是,張居正之后,內閣排在申時行前面的幾個人不是老的老,就是病的病,死的死,很快,他就以排名最末輪到了首輔之職。
申時行和張居正的作派截然不同。張居正大刀闊斧敢想敢干,申時行步步謹慎以守為攻,張居正以個人威權凌駕于百官之上,申時行用手中職權調和文官們的“陰陽”之氣,以作平衡。
申時行最大的功績,據說是平息了張居正死后文官集團無休止的追索。這件事在我看來,是官場爭斗的登峰造極之作,不妨看一看此書是怎么描繪的。
張居正去世以后,不斷有人翻死人賬,想要清算。申時行雖然是一介忠厚長者,但他是張居正提拔入閣的,和張的關系自然非常密切,于是有人想把屠刀舉到申時行的頭上,攻擊漸漸展開——
首先,有人質問:張居正的四個兒子,三個得中進士,其中兩個入翰林院,申時行身為當時的會試主試官之一,難道沒有為討好張居正而徇私舞弊?
這一質問沒有動搖申時行的地位,于是下一步。有人建議:以后大學士的兒子一律不得參加會試。(申時行的長子申用懋躺槍)
再接著彈劾:禮部尚書楊巍,用人辦事都逢迎內閣旨意。(言外之意是首輔申時行專權跋扈)
這兩次攻擊依然無效,但他們卻成功參劾禮部尚書徐學謨,徐被迫去職。(參劾者的表面理由是徐學謨在選擇皇帝陵寢時沒有廣泛聽取堪輿專家的意見,以至于沒有選到一個真正的吉穴,這皇帝自然不高興。但真正原因是,徐學謨是張居正的人,而他最近又把女兒嫁給了申時行的次子申用嘉。)
這種攻擊被稱為“去皮見骨”。攻擊者常常從一些小事開始,使小事積累成大事,細微末節的局部問題轉化為整個道德問題。在程序上講,發展中的步伐則須前后銜接,第一步沒有收到效果之前決不輕率采取第二步。而出場交鋒的人物起先總是無名小卒,直到時機成熟才有大將出馬。這種方式,大凡久在政治圈子里的人物均有此嗅覺,可以從青萍之末預測到大風暴的來臨。
至此,看官您,有沒有感覺到官場的血腥恐怖?
面對這些,申時行險些垮臺,可大招還在后面哪。
接下來是所謂高啟愚一案。
高啟愚由于申時行的推薦,做了皇上的經筵講官,官運亨通,來日做首輔也是極為可能之事,但此時忽然被檢舉,說他幾年前主持應天府鄉試時,出了一道題,“舜亦以命禹”,這話出自《論語》,意思是皇位應該給有德之人,大禹治水有功,舜就把位置禪讓給了禹,后世也應效仿。
你高啟愚那時候出這種題是什么意思呢?明顯是在恭維張居正有神禹疏鑿之功,是想讓張取皇位而代之嘛!這一攻擊正中皇帝心理要害,既陰險又毒辣。攻擊者預料,高啟愚是申時行提拔的,在這種嚴重罪狀面前,申時行肯定要出面替高辯護,這樣就可以順水推舟把申時行搞垮了。
果然,申時行出而為高啟愚辯護。于是攻擊者按照原定部署參劾申時行,明朝有個規矩,官員被參,就得在家休息等著水落石出,于是申時行離職,二輔許國代理閣務。許國又為申時行辯護,也被參劾,同樣在家聽候處理。
只是攻擊者絕然沒想到,萬歷此時發揮了明君的'作用。他把這種種跡象聯系起來,明白了參劾者的真實用意。
為什么這幫人在高啟愚當年出題時一聲不吭,現在振振有辭?他們好幾個組織者都是三輔王錫爵的門生,如果搞垮首輔申時行和二輔許國,就輪到三輔王錫爵上位了。可惜王錫爵明智而冷靜,他不接受這樣的擁戴,反而向萬歷上書說,首輔申時行”泊然處中,重國體,惜人才“。文官”陽“的一面發揮了作用。
于是申時行和許國都被挽留,攻擊者只能作罷。
不過為了保持文官之間的平衡,繼續鼓勵監察官盡忠報國,對攻擊首輔的人也不便過重處罰。萬歷過了幾個月之后,把其中最激烈的幾個官降三級,首先彈劾高啟愚的御史被調往外省,而高啟愚也被以”出題謬妄“的罪名,被褫奪文官身分和以前恩賜的祖先誥命。
至此,張居正余波全然告終。申時行保住了地位和皇帝的信任。
申時行深得萬歷的信任,大概有一點是,他很能替皇帝著想。因為國本之爭,萬歷和百官有隔閡,心灰意冷,對上朝啊各種皇上該出席的禮儀活動啊都懶得去,一次不上朝,萬歷的理由是“腳癢”,而且頗費周折地解釋了一下為什么腳癢,為什么腳癢不能上朝:因為近日心中火氣過旺(都是這幫大臣不讓我省心),就服用了一些涼藥,可是涼藥吃下去把火氣壓到了腳底板,所以腳就很癢,腳癢就得撓啊,一撓兩撓三撓就撓破了,撓破了就不方便行走了,不方便行走了當然就沒辦法臨朝啦!
申時行的做法呢,是順著皇帝來:皇上說腳癢不能上朝,那肯定就是因為腳癢才不能上朝的。更應該慶幸的是,皇上竟然這么大費周章地細訴不能上朝的原因,這就不失為可喜的現象。這么說,皇上沒什么大病,早朝和經筵不至于耽擱太長時間,好在新的講官和展書官都已經派定,只要皇上能出席,經筵可以立即繼續舉行。如果皇帝覺得早朝太早起不來呢,我們不妨把早朝和經筵的時間稍稍推遲一下哦!這些,都是可以通融的。
瞧瞧,這么會替皇上著想,萬歷怎么會不喜歡他呢?但皇上和百官不對付,討好一端,勢必會得罪另一端。
比如有一次,大臣們上疏請求冊立太子,申時行剛好休假不在,為了表示對他的尊敬,大臣們就把他的名字也寫上去了,而且寫在第一個,他是首輔嘛。結果當然是萬歷震怒,皇上生氣的一個原因還在于平時聽話的申時行也來搗亂。申時行聽說這件事,就偷偷的自己上了個折子,告訴皇上:這事兒跟我沒關系,我在休假,根本沒人告訴我他們就把我名字寫上去了;噬吓瓪馍詼p。
可文官們不答應了:這不是我們文官集團的叛徒嗎?于是把申時行辯解的折子也傳抄出去,廣而告之:瞧瞧瞧瞧啊,我們的頂頭上司就是這么和大家伙兒不一心的!
于是,申時行得了一個“首鼠兩端”的名聲,申時行對此只能苦笑不語,他的心里話是:你們和皇帝的關系已經這么不好了,我這邊和皇上搞好關系,不是還能稍微說得上話嗎?你們逼著我一定和你們統一戰線,誰還能在皇上和百官之間調濟折衷呢?
就這樣,申時行步履艱難地騰挪于萬歷和百官之間,直至最后被彈劾,不得不辭官回家。他家居二十三年,還寫了一部《賜閑堂集》,活到八十歲去世。
王世貞對申時行的評價是“蘊藉不立崖異”,即胸中富有積蓄,但是不近懸崖,不樹異幟。但他的溫和謙讓,也并沒有讓他置身事外,最終還是被卷入事端,被迫辭職。由此可見,溫文爾雅地當官也不一定能保得周全啊,官場真是險惡。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10
歷史學領域,向來就是一個意見不同,紛爭不斷的學術領域。但是無論如何,思想的沖突還是有益于文化的進步與發展——黃仁宇先生的《萬歷十五年》一書,即是為明代歷史的研究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更準確地說,是為了歷史學領域提出了一個應當注重的話題——“大歷史觀”。盡然,書中的一些觀點不會被通篇認同,但是其意義,可謂是一次理念上的革新。
正如書中所說,1587年,在中國則為明萬歷十五年,次歲丁亥年,所發生的要事可謂寥寥無幾,而其程度則以震撼全國朝野上下的事件,則更顯得屈指可數。整個國家都在承平與祥和的氣息中度過。然而,史官與歷史學家都沒有注意到,盡管沒有關于要事大篇幅的記錄,但是在他們筆下的一次次集會、早朝、經筵、會議、談話,在大量日復一日的枯燥文字之中,我們的王朝正在經歷著它的`潛移默化的改變——而一般而言,潛移默化的改變,其影響甚于一次集中的矛盾總爆發。事實上,在1587年所發生的一切,昭示著明王朝已經失去了一次關乎它未來命運走向的變革機會,并且步入了它命運的最后一段路程,走向了衰亡。
能夠維持國家運轉的,有幾種東西——其一,乃是完善的制度,就如同今日之美利堅,無論官員如何之平庸,但是由于有一套完善的制度,那么整個國家還是在欣欣向榮地發展著;其二,乃是社會道德的制約,道德雖是無形之物,然而卻是一種巨大的約束力,統治者如果能夠靈活運用道德力量管理國家,那么儒家“大同”的構想就能夠全面實現了。其三,也就是潛規則。這種構成于各種集體的規則,成型與完善與各種游離與法令與條例之外,雖然它不是標準的形式規則,但是仍然是維持文官平衡的重要點,F在,我們的大明王朝雖然集這三者于一身,但是第一種,即制度,已經顯得死板而不合時宜,既無法控制地方,又無法領導中樞。所以,留給萬歷皇帝和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們的,只有軟弱無力而缺乏條理的儒家道德與官場內部籍以維持秩序的潛規則。
制度的不適用是本朝最大的特征,也是整個國家的悲哀之一。緩慢而缺乏效率的政府、充斥著各種關系鏈條的人事考察,等等等等都使得我們的明朝對于國家的治理只能夠維持到“平穩”而無法將其晉級為“盛世”,一旦戰爭來臨,整個國家都會由于調度不一與指令相斥而混亂不堪,1619年的遼東,正確的證明了這一點。
當制度不堪修補,社會的推動力已然消失之時,再強有力的改革也顯得無濟于事。用書中結尾的話來說,萬歷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這些人,雖然擁有著不同的抱負與藍圖,但是由于整個國家已經沒有了動力,那么“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是宴安耽樂,首輔的調和或者是獨裁,高級將領的富于創造還是習于茍安,文官的貪墨舞弊還是廉潔奉公,最后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取得有意義的成就!辈⑶視羞提到,整個國家的悲劇所造就的結果,就是一個個個人的悲劇——有的身敗,有的名裂,有的則身敗兼名裂。這些小成分,構成了整個國家的悲劇。
今天,當我們回顧這段數千年前的歷史時,也許更會對于人物在整個歷史環境下的處境而唏噓感嘆乃至同情。因此,我們也應該以更高遠的視角,去探尋那些人物心理中復雜而不為人知的一面。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11
在世俗道德要求下,人具有兩面性。張居正、海瑞、戚繼光的官場行為充分體現了古代文官的兩面性。一面是孔孟經典思想教導的仁義道德,一面是難以克服的人性弱點。人性本善還是性本惡,我覺得不存在善惡。善惡是道德要求為評價標準。拋開道德,人性存在弱點,這些弱點正是生存的需要產生的利己主義。
要克服人性的弱點,需要制度,尤其是法律制度。明朝更多的是以道德要求去評價一個人行為的對錯,缺乏制度體系規范管理和行為。一群文官集團把持朝堂國家,沒有完善的制度和法律規范,勢必造成人性弱點的爆發,愚民教育、表里不一。讀此書,才知道張居正、海瑞、戚繼光并不是課本上描述或大眾普遍認為的形象,但也不能憑此書描述,就一票否決了這些歷史人物。馬克思主義的唯物歷史觀告訴我們,站在歷史的角度評價歷史人物,在能客觀。
儒家道德思想不再符合封建社會后期的發展。朱熹的格物致知,王陽明的`心學,李贄對社會、自我帶有沖突的哲學思考。緊固思想、反對社會新生事物、培養愚民,違反社會發展的規律,這種意識必然阻礙社會發展。
儒家認為有修養的人是謙虛的。但放到社會發展的背景中,過分謙虛使人猥瑣,適當驕傲使人成功。但并不是說儒家思想中的仁義道德都是虛偽的。道德與否,應該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12
《萬歷十五年》是黃仁宇先生所寫的學術理論著作。與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都是寫歷史,但是一個學術性比較強,一個文學性比較強。我看《明朝那些事兒》比較快,閱讀也比較順暢,就跟聽人講故事一樣。但讀《萬歷十五年》的時候感覺挺拗口,也沒有《明朝那些事兒》那樣強的故事性。出于對歷史的喜好,我讀完了它。由此有了進一步了解。
正如黃仁宇在書中所說,萬歷十五年(1587)在歷史上實實在在是平平淡淡的一年,但在作者的筆下,各種弊病一一顯現。書中介紹了許多有名的人物:萬歷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蟄。
先從萬歷開始講起,萬歷皇帝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以皇帝的身份向臣僚作長期怠工。這是由于文官不容許他廢長立幼,即以三兒子常洵代替常洛為太子。大兒子乃是恭妃王氏所生,而三兒子乃鄭貴妃所生,這鄭貴妃才是萬歷以后重要的情感支柱,他們的愛持續終身。因此當他覺得受到這種力量的限制時,他便消極起來。迫于輿論的壓力,他不得不立皇長子常洛為太子,常洵被封為福王到河南之國。這是帶有屈服性的。自他消極之后,那些文官便經常上奏章抗議,而萬歷采取的做法即留中,即扣在宮中不加批示。因為不論激烈抑或平靜地答復都讓那些文官達到沽名賣直的目的而暴露他自己缺乏雍容的氣度。而有良心的官員覺得不能盡到他們的責任提交辭呈時他既不援例慰留也不準離職。在他看來,雖然經典上支持推翻無道昏君,但自己畢竟沒有到紂、桀那種地步,所以放任不管。我覺得做皇帝做到這份上也夠可以的了!不知該用無能還是無奈來形容……
再說一說申時行,其實申時行并不是有什么特別的才能,只是機緣湊巧罷了。他看到前任首輔張居正生前積極采取政策,死后卻險被開墳掘墓。他也學乖了,甚至取消一些張居正在位時實行的政策。申時行作為首輔具有窺測旁人心情的能力。他辦事的原則基于對本朝政治制度的深刻了解。
在首輔申時行看來,縱使國步艱難,政府的辦事能否收效,仍能以常識判斷。如果各部院寺的文官幾個月都見不到皇帝一面,他們就很難維持信心,認為皇帝陛下對于各種事情仍能充分掌握。所以申時行既然要影響全體文官,那他就必須提供自己的誠意。他寧可被視為大和事佬,甚至是犧牲原則的政客,但他堅持調劑折衷的`原則。他看透國家為解決問題而設立文官,而文官同時又是國家最大的問題。
而張居正作為他的前任,也稱得上是聰明絕頂,卻沒有深刻的認識到這一點。張居正的十年新政,重點在于改變文官機構的作風。加強行政效率是一種手段,張居正的目的是希望國富兵強,而且理財本來也是他的專項,但這一次他卻在他的專長之中買下了失敗的種子。
他在任時的一個錯誤是勒令各府各縣把稅收按照規定全部繳足,而事實上這些稅收根本就不可能交足,這就必將導致地方官敲撲小民甚至鞭撻致死。并且這與政府一貫標榜的仁厚精神所不符,也與“間接管制”不符。另一個錯誤是他忽視了文官集團的雙重性格:即雖系公仆,實為主人,文官在標榜“四書”中宗旨時也追求自己的利益。申時行就注意到這一點,所以他才被人稱為“和事佬”。另外,因為在文官集團中那些追求私利的文官固然多,但是也不乏鄒元標那類真正富有自我犧牲精神的人。這樣一來張居正為了提高效率而任用“私人”在那些人看來便是急功近利,任用私人了。
海瑞,其實說實話,這個模范官僚在歷史中的實際作用并沒有那么大。只不過他成了人們心目中的偶像。他極端的廉潔、極端的誠實,然而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也可能就是極端的粗線條、極端的吹毛求疵。就比如隆慶皇帝繼位后任命海瑞為南直隸巡撫,駐扎蘇州。他一到任就把他的“督撫條約”三十六款在各府縣公布。條約規定:境內成年男子一律從速結婚成家,不愿守節的寡婦應立即改嫁,溺殺嬰孩一律停止。巡撫出巡各地,府縣官不得出城迎接……這些條例大多繁瑣苛刻,而他干預境內農田所有權更是直接導致了他被參劾而下臺。
但他的廉潔的的確確,他官至二品,死后卻僅留有20兩白銀,不夠作自己殮葬之資。并且有一次總督胡宗憲以報道新聞的口氣告訴別人海瑞為了給母親做壽,大開宴席,買了兩斤豬肉。這些都足以顯示出海瑞的確清廉。還有一些瑣事可以從側面映證,即在他就任南直隸巡撫的消息發出后,縉紳之家紛紛把朱漆大門改漆黑色,以期韜光養晦;駐在蘇州的一個宦官則將他的轎夫由8人減至4人……這些人都是怕他們的作風與海瑞的清廉作風不符。
文臣說完了,接下來說說武將!度f歷十五年》中記載的戚繼光,大家應該與他比較熟悉了,中學歷史教科書里就有。戚繼光是當朝最有才能的將領,但是他被認為是與張居正關系過于密切而被劾罷三年后仍不能見用。戚繼光的名字在他死前三月被最后一次在御前提出還使皇帝深感不悅,提議者被罰俸三月。1555年戚繼光調任浙江新任時,東南沿海也迭經倭寇的蹂躪。例如一股50-70人的海寇竟然創造了一個奇跡——他們登陸后深入腹地,殺人越貨,如入無人之境,竟超過杭州北新關,經淳安入安徽歙縣,迫近蕪湖,圍繞南京兜了一個大圈子,然后趨秣陵關至宜興退回至武進,以后雖然被殲,但是據稱被他們殺傷的竟然有4000人之多。而南京作為當時的陪都,也有駐軍12萬人,這樣的軍事行動,在世界軍事史上亦屬罕見。面對這樣令人焦慮的局面,他的任務不僅僅單純的擊敗倭寇。
從他的軍事著作《紀效新書》中可以看到他如何有條不紊的實行建軍計劃,宣布招兵辦法,確立鐵一樣的軍法(連坐法)……他的確是一個有才能的將領,但他在《紀效新書》中所作的不厭其詳的規定注定他所建立的軍隊一定帶有個人色彩,所以他建立的軍隊被恰如其分地稱為“戚家軍”。可是當這支軍隊建立三十年之后,這支軍隊仍然是戚繼光的個人軍隊,這與文官們的原則不相符,所以戚繼光在文官們心中不是國家的棟梁,而是國家的威脅。又加上戚繼光與張居正的關系過于密切,所以他就不可避免地被嚴厲劾參。
其實縱觀武將的命運,戚繼光不是個例。雖然他的謝世沒有得到應有的榮哀,但在生前收到的重視仍然要大大超過其他將領。他的朋友,另一位名將俞大猷也具有再造明朝軍事力量的宏圖卻屢被參劾和申斥,壯志難酬。再看其他幾位高級將領,盧鏜先被拘禁,后被斥革,湯克寬則是被拘釋放,命他戴罪立功,最后為國捐軀。諸如他手下的將領胡守仁、王如龍、朱鈺、金科等人也受到革職或戍邊的處分。這些事例不一而足,這主要由文官的武將的關系導致的。在后面會作說明。
至于哲學家,舉了個例子,李蟄。這個大家也比較熟悉,課本上有。李蟄,黃仁宇先生給的評價是:自相矛盾的哲學家。我覺得這個形容還是比較貼切的。比如在他姚安知府任期滿后,他決定退休,后來住在好友家里靠好友接濟,和好友鬧翻之后,毅然去佛堂居住,與他妻子分隔兩地,在他妻子死后,他悲痛不已,此后好幾年他還一直規勸別人別輕易剃度,尤其是有近親的人。這不能不說他是個自相矛盾的人。他是儒家信徒,他在1587年以前已經按照儒家的倫理原則完成了對家庭應盡的一切責任后才剃度。但是他剃度又不是單純意義上的遁世,因為他以后的行為代表了全國文人的良心,他剃度僅僅是為了追求自己的個性,當時的環境已容許他追求自己的個性。他被捕后接受訊問,回答說:“罪人著書甚多具在,于圣教有益無損。”在他自裁氣絕以前,他用手寫了一句王維的詩以表死因:“七十老翁何所求!”此時他的悲觀情緒已相當明顯。具體怎樣自我矛盾,還得看原作。
書所介紹的人物至此就已全部介紹完了,接著我想談談這個朝代最突出的問題,文官問題。其實有很多問題都與文官有關。萬歷的消極怠工,張居正和申時行的做法,武將的悲慘命運……都與文官有分不開的關系。文官的數量、薪俸、做法、觀念都會影響這個龐大帝國的運作。
明朝歷史上除了草創時期的洪武、永樂兩朝,文官凌駕于武將之上,已成為絕對趨勢。文官集團機構龐大,人數眾多。而文官的工資又很低,這就說明文官就必須從收取的稅物上獲得額外收入以補貼家用。一代清官海瑞做到二品大員,死后也沒有足夠殮資。那些低級文官就更不用說了。申時行擔任首輔時,拿出了足夠的誠意,他把人們口頭上的理想稱為“陽”,而把人的私欲稱為“陰”,而他也沒有發現這種私欲絕對不可能消除。文官向追求私欲這種社會風氣投降的程度不同。大多是在似合法與似非法之間取得一部分額外收入以補貼家用,維持士大夫階層的生活標準,李蟄可歸屬于這一類。少部分極度腐敗,聲名狼藉。還有更少一部分清高自負,堅持只拿朝廷發放的那點薪俸,海瑞是這類人的杰出代表。
再從文官的意識形態上談。文官的做法大多是中庸之道,標榜穩健和平。那些武將在他們眼中是血氣之勇。當社會和經濟發展不相平衡、政治手段無效時,便會導致戰爭。而這對一貫標榜穩健和平的文官來說,則是失敗的象征。所以概括說來,武將的領兵作戰與文官的施政原則本就不能相容。這就是文官與武將的聯系。還有一點,文官會有“訕君賣直”的做法。即當皇帝的作為不符合他們的意愿時,他們會冒死直諫,因為正直是一個昂貴的商品,他們熟讀詩經,深知流芳百世之說。他們寧可犯御前不敬之罪,今日受刑,明日名揚史冊。
其實文官們的做法大多與自己的追求有關。有人追求信仰,有人追求名利,做法只不過是他們的一種手段。文官集團在歷史上的作用,得自己親自去看看原著。這些實在是一言難盡!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13
黃仁宇的這本《萬歷十五年》在我看來,是以一種小見大的手法,闡述了全文的中心思想:“萬歷十五年平淡無奇,明朝注定滅亡。”
在平淡無奇的一些日常生活背后,導致了一個不平凡的大帝國的滅亡.
細想來,這慎密的思維令人嘆為觀止。就好像你看到的,只是冰山浮在水面上的一角罷了,但他的懸浮是有必然性的,當歷史由日常最平凡的生活反應,只能暗嘆世事的無常和世道的輪回了,明朝的滅亡早已決定在萬歷十五年,在李自成打進北京城時,只是把這具早已死亡的行尸走肉踩進了塵埃罷了。
如果把我們自己代入而是的萬歷的視角,我發現,這個遙遠年度的皇帝,與我們何其相像。也曾樂于上進,也曾經勵精圖治、喜歡讀書,曾經對這世界也充滿了期待與向往,任何人,任何事,都有著最根本的原因。他本不是暮氣沉沉、消極厭世的人,我不知道錯在誰,只是想,如果在一開始就給他自主選擇的權利,讓他以自己的角度為自己做些什么,將他當作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確切的說是有尊嚴的獨立個體來看待,或許一切都會不同吧。萬歷皇帝作為學生,臣僚做為教師,最大的失敗之處,是大臣們剝奪了萬歷作為一個聰明的年輕人應有的個性、思想和活力。當一種事情變得被逼無奈,在有趣的事情,也會失去最初的興趣與對這件事的所有美好的感官。第一印象很難破壞,但并不是牢不可摧。
我也會思考,張居正是否一開始就是一個罪孽罄竹難書的奸臣,沒有人會和自己同一立場的事物或人過不去,那無異于自找煩惱。我覺得,他也曾想明朝國富民強。若是換個立場考慮,他也只是個有些剛愎自用的,有些缺點,同時也很聰明的大臣罷了。孔夫子曾經說過,“唯女人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比欢@句話所反映的,在我看來則有更深層的含義!半y養”的豈止是女人和小人?我一向信奉“距離產生美”,任何人,任何事,了解了,熟悉了,都會變得不那么好,畢竟人無完人;实凼沁@樣,張居正也是這樣,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的。中正的看待一件事后,你會發現,黑不是那么黑,白不是那么白,生活從不像京劇的臉譜,紅臉白臉分的'分明,總有灰色。
文章的最后,黃仁宇先生是這樣結尾的:“1587年,是為萬歷十五年,丁亥次歲,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在這個時候,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宴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和,高級將領的富于創造或者習于茍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貪污舞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保守,最后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在事業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有的身敗,有的名裂,還有的人則身敗而兼名裂!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14
一代名將戚繼光在萬歷十五年的十二月十二日去世。
但《萬歷十五年》,不止這一年。
在歷史書中,戚繼光是明朝杰出的軍事家,是帶領中國軍民抗倭的民族英雄。但在這本書里,他被指巴結權貴,崇尚迷信,并且都列出了實證。
大概是我學識淺薄,剛翻看這本書時,六人的名字里竟只認得戚繼光,因而率先翻看的,必然是戚繼光的那一部分。
明朝軍官的任命多數以“世蔭”的形式而繼承父業。任命的程序相當復雜,大致是高級將領的子孫需要降幾級繼承,低級軍官則無需降級。中期開始,情況稍有改變,推行武試,任何有志于成為軍官的人只要考試及格就可以取得進身之階。但事實上由考試及格充當軍官并上升為高級將領的,可謂絕無僅有。而且這種武生的考試又重在刀槍弓馬是否嫻熟,由文官主持的筆試,其要求不過是粗通文字而從未涉及軍事科學。各處所開辦的“武學”,也以儒家經典作為主要的講授內容,其教學進度,以“每日總授不過二百字”為原則。用這種方法培養出來的高級將領,幾乎很少有人具備運籌帷幄的謀略。在這種情況下,戚繼光就顯得彌足珍貴。
戚繼光在所招募的新兵中建立鐵一般的紀律,這是戚繼光的軍隊取勝的必要保證。除了部隊的`素質以外,主帥戚繼光卓越的指揮才能是決定勝利的唯一因素。
這些都是我們在歷史書中所認識的戚繼光,那個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但這本書中,還有我們不曾了解的那一面。
他巴結權臣張居正,曾花重金購買美女作為禮品奉給張居正;他崇尚迷信,親自設計制作各營連的軍旗,在軍旗上繪繡天上的星星或者傳說中鳥首人身的圖象,以象征他們的指揮官。他重視黃道吉日和生辰八字,而在向部下訓話的時候,又常常提到善惡的因果報應;這位民族英雄的結局似乎也不大配得上他的榮耀。戚繼光在生命中的最后幾年墜入了寂寞和凄涼。張居正死后7個月,他被調任為廣東總兵,官職雖然依舊,實際上已經失去了拱衛帝都的重要地位。
戚繼光死去以前,他的妻子已經遺棄了他。他不事私蓄,在被斥退以后,竟至一貧如洗,甚至醫藥不備,令人唏噓不已。
我也不曾想過一代民族英雄晚景竟是如此凄涼,這與我們印象中的戚繼光相去甚遠。但細想,卻又似乎是合理的。一個人的存在,是立體的,總有一面被陽光籠罩,也因為這抹陽光,這個人的身上也必定存在處于陰影中的一面。有人可以永遠站在陰影里身上沒有一絲光亮,卻沒人可以做到無死角地被光亮籠罩。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08-20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09-01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12-05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04-27
最新《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08-19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摘抄12-20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書評)12-20
關于《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03-05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15篇03-04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精選9篇)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