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范文(精選5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書筆記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1
《如何閱讀一本書》最早出版于1940年,在70年后的今天仍然是一本不能錯過的經典讀本。從閱讀的目的,閱讀的層次和不同讀物的閱讀方法三部分出發,幫助你重新認識什么為什么閱讀,怎樣閱讀。
第一章閱讀的活力與藝術。
閱讀的目的:為獲得資訊而讀,以及為求得理解而讀。
太多的.資訊就如同太少的資訊一樣,都是一種對理解力的阻礙。
閱讀是一件主動的事,越主動,效果越好。
真正的閱讀:沒有借助任何外力的幫助,你就是要讀這本書。你什么都沒有,只憑著內心的力量,玩味著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從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為止。
為獲得資訊而閱讀,是讀的懂的東西;為增進理解而閱讀是必須要讀的東西,讀某樣一開始并不怎么了解的東西。
我們只能從比我們“更高桿”的人身上學習,我們一定要知道他們是誰,如何跟他們學習。
閱讀就是學習:指導型的學習,以及自我發現型的學習之間的差異。
你學到的知識,如果你運用的只是你的記憶力,其實你除了那些訊息之外一無所獲。你并沒有被啟發。要是能被啟發,除了知道作者所說的話之外,還要明白他的意思,懂得他為什么會這么說。
蒙田:初學者的無知在于未學,而學者的無知在于學后。
要避免這樣的錯誤——以為讀得多就是讀得好。
思考只是主動閱讀的一部分。
如果我們打算繼續學習與發現,我們就要懂得如何讓書本來教導我們。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2
5.26在讀書會上聽到一個大學生在講這本書。他用了很大的一個篇幅來理清資訊和了解的關系。舉了一個我們聽書的例子,我們聽書但是卻很少按下暫停鍵來思考。這點也是我需要反思的,我每看完一本書,沒有用到實處,也沒有任何的輸出,為了看書而看書,成為了知識的奴隸。我應該更多的停下來去思考,去懷疑。
通過主動的閱讀和更多的技巧來讀好它,作者想要傳達的正好被讀者理解到,類似于棒球賽的投手和捕手,閱讀雙方互動的`過程,沒有誰是被動的,除了那個球。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主動閱讀的人會提出問題并自己回答問題。提出的問題主要包括:1、這本書在談什么?2、作者的論點有哪些?是如何論述的?3、這本書有道理嗎?4、這本書和我有關系嗎?”我在想我寫讀書筆記的時候是否也可以根據這4各方面來寫呢?
在技巧方面就是記筆記,書中也提到了三種做筆記的方法。在做檢視閱讀的時候可以采用結構筆記。在分析閱讀的時候可以使用概念筆記,在做主題閱讀的時候可以使用辯證筆記。這三種方法為我今后的閱讀筆記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次是閱讀的四個境界(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基礎閱讀在我們小學階段就已經學會了,檢視閱讀是真正進入閱讀的層次。分析閱讀是更深入的更系統化的閱讀,主題閱讀是閱讀的最高層次。具體的內容我覺得還是需要再細讀一遍文章后才能對書中的方法有更深的了解。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3
翻開《如何閱讀一本書》,是因為有好多同學老師都推薦這本書,都說是值得反復看的好書。
我看了序言才知道,這本書在1940年就已經有了第一版,現在的版本是1972年的改版,一樣是越來越受歡迎。
可以說,單單是看譯者和作者的序,就讓我有了閱讀這本書的興趣。那就是他們說出了很多我對閱讀的看法,其中有一點就是大多數人的閱讀水平還只是停留在小學六年級的水平。
1972年的時候,作者所在的國家已經漸漸地掃除了文盲,跟我們現在這個時代也是差不多的一個文化普及的狀態,可以說很多人都能看懂書畫字報,可是卻大部人是看不下去稍微結構嚴謹的文字,就如一些論文,理論性地文章書籍。不是說字體不認識,可是不能真正地理解。
在看到作者提到這一點的時候,我真的有很深刻地體會。
因為我就發現小時候自己非常喜歡看書,可以不用家長的陪伴也能自己一個人看圖畫,看拼音,看童話故事,那個時候的閱讀量很大,同時也幫到了我寫作文?墒堑搅松铣踔懈咧兄螅业恼n外閱讀書籍減了很多,大部分就只是看學習上的'書本。
如果說你給我一本小說或者故事的文章,我會看的很入迷,可要是讓我看一些解答類的文章,或者大部頭的理論的話,就看幾眼就不耐煩,一點也看不下去。
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我就看到了自己需要提升的就是學會主動去思考,去閱讀,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讓一本書為自己所用。
這的確是一本可以反復閱讀的好書,很多值得一再揣摩的學習點。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4
今天的閱讀內容為主題閱讀、閱讀與心智的成長兩個板塊。
閱讀的第四個階段:主題閱讀。其實主題閱讀挺像我們在寫論文的過程,通過不同書籍的閱讀,截取相關性的東西來完成整個閱讀過程。
主題閱讀也分為兩個階段:一為準備階段,在這個階段里,我們需要針對研究的主題,參考圖書館目錄、相關專家意見列出一系列書目,并通過對書目上的書進行瀏覽,確定哪些與你的主題相關,并對你的主題確定清除的概念。
二為閱讀階段,在這個階段大致有五個步驟。
第一步驟為:檢視閱讀所有書籍,并找出與主題相關的關鍵章節。
第二步驟為:根據主題創立一套中性的詞匯,帶引作者與你形成共識。
第三步驟為:根據主題建立一個中性的主旨,并就此主旨列出相關問題,并在書籍中尋求解答。
第四步驟為:界定主要議題及次要議題,然后將作者對各個議題的不同意見整理陳列在議題之旁,形成不同作者間的討論。
第五步驟為:分析討論,把問題和議題按順序排列,以求凸顯主題,并將各個議題之間的關系清楚的界定出來。
在主題閱讀的過程中,要注意用自己的詞匯表達作者的'意見,但形成議題的觀點時盡量用作者的原句,避免自我設限,更為客觀。
在閱讀與心智成長這一塊,作者強調如果你的閱讀目的是想成為一個更好的閱讀者,你就不能任何書任何文章都讀,你必須有所揀選,對你所讀的書要有所要求,這些書一定要看起來超過你的能力才行,這樣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才能不斷提高自己。
心智其實就像肌肉一樣,如果不常運用就會萎縮,而主動的閱讀,思考對于心智就是一種運用,雖然社交媒體發展迅猛,我們看似動動手指就可以找到我們想要的任何信息,可是那些信息并不是來自于我們,往往會看過就忘了,并不會給我們帶來更好的成長。
所以,今天起開始閱讀吧,拿起你手邊的書,去主動閱讀,取主動思考,去讓每一本書帶領你邁向更好的自己吧。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5
閱讀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獲得信息,一種是增進理解力。
當一本書的知識量與我們自身知識儲備對等時,讀這本書時,我們只是了解了我們已了解的事情,讀懂了我們讀得懂的東西,從中只是簡單地獲得了一些訊息。
當一本書的知識量超出了我們自身的知識儲備時,讀這本書我們會對作者想說的話不是很了解。這時我們仔細推敲不懂的那些文字,從模糊的概念到似懂非懂的了解,至到摸到頭腦里的某個開關,突然茅塞頓開,清楚地理解了。
這個過程如同破繭,我們從一開始不相等的理解力,克服到了一定程度的理解范圍。因為理解力增進了,我們比未閱讀此書時高上一截了,同時自我也提升到了可以與作者自由對話的地方了。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有一個快速找到好書的方法。一本書拿到手里只看書名,然后閉目想著這幾個問題的解答,這本書如果我來寫會有什么?知識點要如何構架?如何謀篇布局?
把這幾個問題想清楚后才翻開書本。如果這本書與自己想的一樣就不會去讀。如果書里有一些自己開始想不到的獨到、新的東西,就會仔細閱讀。
華羅庚只讀作者超出自己的書,并不是所有的書都值得我們閱讀。
散文家余秋雨提出:“應該著力尋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閱讀成為一種既親切又需花費不少腦力的`進取性活動。盡量減少與自己已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閱讀層面,樂于接受好書對自己的塑造。我們的書架里可能有各種不同等級的書,適于選作精讀對象的,不應是那些我們可以俯視、平視的書,而應該是我們需要仰視的書!
大多數人讀書只是被動地接收書里的訊息,只知是什么,不問為什么。
而讀一本我們需要仰視的書,最大的好處是增進了我們的理解力。因為它超出了我們以往的認知,讀懂它要花費很多的腦力活動,這種主動的閱讀方法,便是《如何閱讀一本書》所要講的一種閱讀技能。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02-17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02-24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02-24
《如何有效閱讀》讀書筆記11-26
《如何閱讀一本書》的心得05-06
如何閱讀一本書 經典語錄05-13
《如何閱讀一本書》心得體會03-29
如何提高閱讀速度06-04
閱讀名著的讀書筆記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