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陶行知教育名篇》的讀書筆記

        時間:2020-08-24 18:31:44 讀書筆記 我要投稿

        《陶行知教育名篇》的讀書筆記

          陶行知先生是教育的先模,多少教師是踩著陶行知先生的足跡一步一個腳印地成長,陶行知先生可謂是每個老師的老師,在老師的金玉良言中,我讀懂了應該怎樣做老師。下面是《陶行知教育名篇》的讀書筆記,歡迎閱讀。

        《陶行知教育名篇》的讀書筆記

          《陶行知教育名篇》的讀書筆記一

          《陶行知教育名篇》一書,通過一段段短小卻精辟的文字體現了陶老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的教育理論。不禁深深地佩服這位教育大家的遠見與深刻。

          書中第一篇就是“教學合一”。陶行知認為教學應該合一的第一個理由是:“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對于一個問題,不是要先生拿現成的解決方法來傳授學生,乃是指導他自己將這個方法找出來,這樣學生才能探知識的本源,求知識的歸宿。這不僅為我們指出了教師教的方法,還為我們指出了學生該如何去學,同時也告知我們學生到底要學什么。

          的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強調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點,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積極思索,自主實踐,生動活潑地發展。課堂教學活動中應該充分體現教中有學,學中有教,教與學相互作用,即所謂“教學相長”。在教育活動中,要引導學生自覺地、主動地、積極地參與其中,把它作為自己的發展方式,自主地、生動活潑地發展自我,促使受教育者成為教育的主體、發展的主體。

          “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這個理論實際上就是告訴我們對于學生要做到“因材施教”,對待不同的學生要“個別對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對學生的能力進行細致的了解,諸如其性格脾氣、運動能力、學習能力、思維特點等等加以熟知,從而在課堂上為不同的學生創造能發揮他們自身能力的學習情景,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達到學習目標,都能感覺到他們也是在不停地進步,從而避免學生因為經常不能獲得成功而失去興趣,產生厭煩心理。

          最后,陶先生用“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這句話給了我們一個忠告,我們現在處于一個網絡信息時代,知識更新非常快,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獲得許多的知識,作為老師,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不斷地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不斷地豐富自己的內涵,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一個有著廣博知識的老師,可以讓教材上的內容變得更精彩,更有趣。而一個故步自封,不思進取的教師,他的課堂會日漸單調、陳舊,這樣的教師又如何能讓學生獲得快樂與幫助呢?

          就如陶老所說教育的確是一門深而活的學問,《陶行知教育名篇》是一本很值得看和學習的一本書,我也將于它置于案頭,讓它指引我們在這條學習之路走得更遠。

          《陶行知教育名篇》的讀書筆記二

          對我們從事教育的人來說,陶行知的名字是耳熟能詳的,陶行知先生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畢生致力于我國的教育事業,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他的許多教育理念對我們教育者觸動都很大。

          陶行知先生認為: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老師如果只“教”或只“教學”,這是把學生當作“容器”,被動地接受知識,調動不起學生的積極性,也不能啟發學生獨立思考。老師只有“教學生學”,交給學生學習方法和鑰匙,啟發他們的思維,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才能“探知識的`本源,求知識的歸宿”。“因為老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著學生,熱心的先生固然想將他的所有傳給學生,然而世界上新理無窮,先生安能把天地間折奧妙為學生一齊發明?”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學生在學校里獲得一種學習能力比學習知識本身更重要。有了這種能力,即使離開了老師,離開了課堂,他們照樣能獲取知識。

          當今時代知識更新非常快,過去那種在學校里十幾年所學到的知識畢業后受用一輩子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教師要在傳授文化知識的同時指導學生學會學習!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學生只有不斷地充電、加油、完善、更新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這也是當今社會所提倡的素質教育的真正內涵。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讓我感觸頗多。“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那么,什么是“生活教育”呢?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

          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他還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進棺材才算畢業”。生活教育強調的是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反對傳統教育以書本為中心,認為不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傳統教育脫離生活實際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單純知識教育的對立物。

          在學習新課程理念,研究有效教學的今天,我們再回頭品位陶行知先生的話,是預見?還是巧合?在震撼的同時,我想還是思考和學習。在學習中領悟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在學習中整合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在學習中進行自我提高。

          《陶行知教育名篇》的讀書筆記三

          未認真讀陶老作品之前,就已久聞其“生活教育”大名。

          “生活教育”應該是“生”的。學生是有生命的,絕不是我們手中的復讀機,不能以其對標準答案復述的準確程度來做唯一評價標準;教師也是有生命的,絕不是車間流水線上的一臺臺機械,不能單純用工業化的數據來評定其“績效”。所以,教育也應該是有生命溫度的,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搖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的事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與其讓一個孩子能進重點大學但還需要母親去給他洗衣做飯,不如讓他走出校門后能夠以一個獨立、健全的人過平凡普通的生活。

          “生活教育”也應該是“活”的。知識是活的,并且隨著社會發展而不斷更新,所以不能死守那一本本教材;方法是活的,適用于這個孩子的未必適用于另一個孩子,適用于今天的未必適用于明天;過程是活的,不必非得按部就班一絲不茍;環境是活的,不必非得拘泥于一室之內……遺憾的是,我們總要面對太多的“規則”甚至是“細則”。

          有“生”,有“活”,孩子們才能生龍活虎,教育才能活色生香。

        【《陶行知教育名篇》的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書筆記1000字09-19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后感12-30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后感范文500字03-24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后感作文1500字07-27

        教師《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后感范文2000字11-24

        陶行知教育思想論文10-07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后感范文600字(通用6篇)08-10

        陶行知教育學作文08-04

        關于陶行知生活教育論文12-07

        讀陶行知教育故事讀后感03-16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