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論讀書筆記范文
一、“有效需求”及《通論》概述
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以下簡稱《通論》),將古典經濟學就業理論作為論證的起點。凱恩斯首先指出,古典經濟學的就業理論基于兩個假設。一是工資等于的勞動的邊際產品;二是當就業數量為既定時,工資的效用等于就業數量時的邊際負效用。前者構成了就業的需求曲線,后者構成了就業的供給曲線。針對于此,凱恩斯則通過對于經濟現實狀況的考察,否定了第二點假設。他認為:“在貨幣工資不變的情況下,由于價格上升而導致的實際工資下降一般不會使在現行工資下的勞動供給量低于價格上升前的實際就業量。如果說會使勞動供給量低于價格上升前的實際就業量的話,那就等于說:現在的失業者雖然愿意在現行的工資下就業,但卻會在生活費用稍微上漲時,拒絕為現行工資而工作。”此外,作者也不同意工資協議可以直接決定實際工資的一般水平這一假設。古典經濟學的就業理論將失業嚴格限制在“摩擦性失業”和“自愿失業”兩類。而通過指出“非自愿失業”的存在,凱恩斯否定了古典就業理論中“充分就業”的基本前提。不過令人多少感到困惑的是,用顯而易見的經濟現實證偽充分就業理論,在今天看來并非難事,那么古典經濟學家們固守自己的理論到底為何?
隨后,凱恩斯將矛頭對準了“供給創造需求”的學說,該學說由薩伊、李嘉圖等經濟學家構建,并一直居于經濟學課堂的主流。該學說認為,“在產量和就業的任何水平,總需求的價格等于總供給的價格! 這實際上是指出儲蓄與投資之間的普遍形成一致。然而,凱恩斯則對此予以否定,整本《通論》的內容很大程度上是在構建對儲蓄、投資各自內生因素及其之間關系的全新理論框架。此外,作者對于穆勒及庇古等學者將實物交易與引入貨幣后的經濟體系等同提出了質疑。后來的內容的確證明,貨幣絕非簡單的交易媒介,相反,其引入使經濟運行機理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凱恩斯試圖建立起結合貨幣理論與價值與分配理論的關于貨幣經濟的統一理論體系,這可以被視作其理論的主要突破之一。
如果將凱恩斯的觀點進行總結,可以簡單概括為“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論。那么何為有效需求?凱恩斯指出“就業量被決定于總需求函數和總供給函數的點交點”,“而總需求與總供給函數相交時的D(即企業家雇用N個人時所預期的賣價,或者國民收入)的數值被稱為有效需求。”在當下的宏觀經濟語境中,有效需求可以被理解為總支出,包括消費、投資、政府支出,以及凈出口支出構成。不過,僅僅如此,尚不足以把握其在凱恩斯理論中位置。從更通俗的意義上講,有效需求由全社會愿意消費的數量和愿意投資的數量兩部分構成。之所以說其在凱恩斯理論中居于中心地位,是因為如下事實:有效需求決定了社會就業總量,換句話說,是有效需求在總體供需分析與就業理論之間建立起邏輯聯系。
隨之要問,何為有效需求不足?凱恩斯指出,古典理論的“供給創造需求”意味著在任何就業量之下總會存在供給與需求的均衡值,即有效需求在任何狀況下都會恰好等于社會所供給的數量。然而他卻認為,只有現期投資恰好補償社會總收入與現期消費之差時,才存在這一種最優關系。問題則恰恰在于,關于經濟的現實運行狀況,給我了我們相反的結論:沒有足夠證據證明,在就業量擴大時存在恰到好處的力量確保投資需求與消費需求之和達到與總產出相等的程度。
接下來的問題則是,為何會產生有效需求不足?對這一問題的回答牽涉到凱恩斯用全書
構建起的全新理論體系。上文已經說道,有效需求由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兩部分構成。凱恩斯認為,在一定收入狀況下決定某社會消費量的因素被定義為消費傾向。消費傾向這一心理因素使得消費以低于收入(或者產出)增加的幅度變化。而有效需求中的投資部分,則取決于“資本邊際效率”與“各種期限和風險的貸款利息率結構之間的關系”。資本邊際效率可以理解為資本預期收益與投資成本之間的差值。而消費和投資的數量(即有效需求)二者共同決定了均衡就業量,就業量進而決定了實際工資。這與古典就業理論中以實際工資衡量的勞動邊際負效用決定就業量的觀點恰恰相反。這便是凱恩斯就業理論的核心內容。在理解了以上問題后,筆者試圖通過一張簡單的框圖來反映《通論》一書的邏輯體系。圖中的部分內容將在下文中逐一進行解讀。
二、概念的定義和考察
他對收入、投資及儲蓄進行了定義,并對工資衡量單位及預期對基本問題的影響作用予以探討。
凱恩斯所界定的收入與馬歇爾理論中并無差別。這一概念發展至今,與宏觀經濟學理論中的國民收入賬戶也具有一致的內涵。只是在收入的考察中,凱恩斯指出:凈收入“奠基于模糊的標準之上”,因此,這一概念尚不明確。而對儲蓄、消費、投資三個概念而言,需要重視的關鍵在于在對其定義的過程伴隨著如下關系建立:儲蓄量與投資量在數額上的相等。至于其中的原因,凱恩斯解釋道這源于“交易雙方的性質”。簡單說來,投資與儲蓄都等于總收入超出消費的部分。但是,二者的等量關系只建立于特定的收入、投資定義條件下。在此之后,關于儲蓄與投資是否恒等成為眾多學者爭議的重要問題之一。這一論述體現出凱恩斯從個人分析到總量分析,從微觀到宏觀的轉換過程。凱恩斯指出,不能將個體的情況簡單累加得到社會總體的結果。個體儲蓄的增加,并不一定會引起社會總儲蓄的增加,而個體儲蓄的減少也并不一定使社會總儲蓄減少。
三、消費傾向與乘數原理
如何理解消費傾向?作為“基本心理定律”之一,消費傾向衡量消費隨收入的變化狀況。凱恩斯指出,平均而言,隨著收入增加人們傾向于更加消費,但是其消費的增加幅度通常低于消費。用正式的方式表述消費傾向,就是指總收入與消費量之間存在著函數關系,消費傾向是決定函數本身的主要因素。由于邊際消費傾向小于1,“因此,如果增加的就業量被僅用來滿足現期消費量的增加,那么,企業家將蒙受損失! 將總收入與消費的函數關系轉化為就業量與消費的函數關系,是此處分析的前提。隨即,凱恩斯逐個討論了影響消費函數的主觀及客觀因素?陀^因素包括:
1、工資單位之改變;2、所得與凈所得之差別之改變;
3、在計算凈所得時并未計及的資本價值之不虞之變;
4、時間貼現率-即現在物品與未來物品之交換比例-之改變;
5、財政政策之改變;
6、個人對其未來所得之多寡,忽改變其預期。
而主觀因素也包括應對突然需要的準備金、未來開支準備、為獲得利息和財產增值、為逐漸能取得日漸增加的生活開支等八個方面。在逐一考察后,作者得出結論:“改變消費傾向的主觀和社會動機一般說來行動遲緩,利息率和其他客觀因素的變動的短期影響往往居于次要地位,因此,消費的改變主要取決于收入多寡,而不是消費傾向的改變!
但作者也重新討論了利率對于消費的作用。作者發現,利率增大往往并不會增加儲蓄,因為,利率的增大同時抑制了投資,儲蓄也會隨之下降至與投資相同的水平。只有在收入不變的情況下,利率上升才會增加儲蓄,但是事實上這不可能發生。
此外,凱恩斯發現了與邊際消費傾向相關的投資乘數原理,這一原理反映了凈投資增量與其所導致的就業量之間的'關系。其表述為:如果邊際消費傾向為1-1/k,那么“當總投資增加時,收入的增加量會等于k乘以投資增加量”。筆者將其理解為,每增加一部分收入,都要對該收入做出消費和儲蓄的分配,消費傾向使得這種分配比例關系恒定。而該部分收入所對應的投資增加量恰恰對應該情境下的總收入,也就是就業量。從這樣的說明中就能較為明白地體現出投資與就業之間的乘數關系和消費傾向之間的對應關系。也就是邊際消費傾向越高,投資乘數和就業乘數就越高,那么提高邊際消費傾向有利于增加投資和促進就業。凱恩斯也指出,這里的投資乘數區別于卡恩的就業乘數,即“投資品行業的初期就業量的增量與由此而導致的總就業量的增量之間的比例”。正因為以上分析的原因,使得凱恩斯提倡消費并且減少儲蓄,提高邊際消費傾向,而反對古典學派的儲蓄傾向,他認為節儉對個人是美德,但對國家卻是災難。
四、投資邊際效率與乘數原理
正如第一部分所總結,凱恩斯理論中,投資是由邊際投資效率與利率共同決定。在凱恩斯這里,投資被定義為“對資本品的購買” ,而金融投資并不包括在這一概念之內。投資效率由預期收益與現行的供給價格與成本決定。而邊際投資效率被定義為:使一系列預期收益的現值恰好等于資本品供給價格的折現率。正如凱恩斯所說,歐文·費雪在《利息論》中提到的“超過成本以外的收益率”與其邊際投資效率的概念內涵相同。費雪認為,任何投資數量決策實際上是將該收益率與利息率進行比較的結果。此外,區別邊際投資效率是“預期”而非“現行”收益也值得特別注意。邊際投資效率與投資量的函數關系構成投資需求曲線。凱恩斯還使用了不少篇幅對邊際投資效率與利率的互動關系進行考察。
對于利息率的論述則擁有更加復雜的內容。畢竟,利息率始終是經濟學理論研究中最為核心的概念。在筆者看來,凱恩斯所構建的利息理論是顛覆性的。凱恩斯之前的利息理論認為,利率源于全社會儲蓄總量與投資需求量之間達到均衡的狀況。但凱恩斯認為這兩個因素不可能得出利息率。他指出,一個人的心里偏向決策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心理上的時間偏好,既消費傾向,第二則是將剩余部分以何種形式保存。凱恩斯提出,后者取決于“流動性偏好”。即一個人在各種不同情況下愿意以貨幣形式保存的資產的價值。而已有的利息理論錯誤之處在于只是試圖從上述偏好的第一方面得出利息率。
馬歇爾將利息定義為等待的報酬,而凱恩斯則認為,利息是在一個特定時間內放棄流動性的報酬。另一種表述是“能使以現金形式持有財富的愿望和現有現金數量相平衡的價格”。在對古典利息理論的糾正過程中,凱恩斯申明一點十分重要的結論,即投資與消費是經濟制度的外生因素,而非內生因素,換句話說,他們是“因”,而不是“果”。今天看來,也許足以明白這一論述在經濟學理論學說中的基礎性地位。在十五章中,凱恩斯一如往常的對他所創造的“流動性偏好”進行了較為細致的剖析。流動性偏好源于三大動機:交易動機、預防性動機、投機性動機。除流動性偏好外,決定利息的另一大因素是貨幣數量。正如凱恩斯所言,這是首次把貨幣引入我們的因果環節中。而貨幣數量取決于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流動性偏好構成一條斜向下的貨幣需求曲線,而貨幣數量則畫出一條毫無彈性的豎線。二者的交點即均衡的利息率。相比于前人,凱恩斯對理論的重構至少看起來具有似乎更加合理。
講清了邊際投資效率與利率各自的內涵,利率實際上是投資的成本,而邊際效率則被看做是收益,因此,“投資將會繼續下去,直到投資的邊際效率等于利率為止”。由此來看,正如大部分經濟決策一樣,投資數量的決定,最終也不過是一個進行成本收益衡量的過程。
隨后,凱恩斯通過對實物和貨幣的比較,將貨幣與利率論進一步深入。此處在筆者看來應該是較為難以理解的內容。不可否認的是,凱恩斯貨幣論,開始將貨幣對于經濟運行的作用拓展至價值表現和交易媒介之外,這極大地拓展了之后經濟學的研究空間,具有深遠的意義。
五、凱恩斯主義的政策主張以及對《通論》的評價
在《通論》中,凱恩斯并沒有系統地描繪一幅現實圖景,明確地展示對經濟體系施加影響的方式及信條。然而這樣的思想滲透在他從頭至尾的理論論述中。凱恩斯理論圍繞有效需求不足展開,最終則指向就業量這一經濟指標。因此,簡單來講,凱恩斯主義的實踐主張便是在回答如何解決有效需求不足,從而提高就業率這一問題。眾所周知,凱恩斯主義看重政府對于經濟的主動作用。而措施則是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兩個方面。前者是指在經濟蕭條時,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資,后者則是指采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擴大政府支出和公共投資,實現投資的乘數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財政政策還是貨幣政策,政府干預經濟均以增加投資為目標,而對于有效需求的另一組成部分提及較少。這一方面是由于消費傾向在短期內難以改變,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作為決定消費的另一因素的收入,其增加則同樣有賴于投資的推動。
無論從何角度看,《通論》的出版對于世界產生了深刻的革命性的影響。凱恩斯主義誕生于近代西方世界所經歷的最為嚴重的一次經濟蕭條的歷史背景下。當時的西方各國正深陷高失業率的危機當中,經濟長期停滯。資本主義世界在經歷了初期的飛速發展后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而各國都在應對危機方面難有作為。與此同時在經濟學界,亞當斯密、李嘉圖以來的被視為鐵律的“看不見的手”仍然占據主流,政府干預經濟則缺乏理論與實踐上的支持。雖然在《通論》出版之前,就有很多學者開始提倡后來被看作“凱恩斯主義”的政策,部分也被用諸于實踐,但是直到凱恩斯《通論》出版,一套全新的系統的理論體系被構建起之后,才在全世界范圍內掀起了一場“凱恩斯革命”。從某種程度上說,凱恩斯主義是資本主義度過危機后進行自我反省和修正的核心的思想成果,時至今日,其政府干預經濟的思想已經成為超越社會制度、經濟發展水平的共識。此外,凱恩斯開啟了宏觀經濟和總量分析的學術傳統,正是以其理論體系為基石,才建立起宏觀經濟學的理論大廈。就理論本身而言,正如第一部分所說,凱恩斯經濟學并非之前微觀分析的簡單加總,而是整合需求、供給、就業及貨幣的“全盤體系”。另外,“有效需求”理論徹底顛覆了古典主義供給創造需求的理論主張,使得人們開始重新審視經濟運行內涵的機理。
然而,沒有永遠正確的理論。當凱恩斯主義在世界盛行將近半世紀之后,美國等經濟體迎來“滯脹”的全新問題情境。對此,凱恩斯主義的信奉者們難以給出富有說服力的解釋。用今天的眼光審視,會發現其理論較為基礎性的問題。如,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在短期內即使見效,又該如何消化在長期埋下的隱患。再比如:在擴大消費成為迫切需要的今天我們發現,并不能從凱恩斯的理論中尋找到有效的答案。另外,筆者認為,客觀上,凱恩斯主義所宣稱的政府干預也在今天被用作政府過分管制經濟、破壞市場機制的理論幌子。這種情況當然不是凱恩斯之本意,但卻不可避免。
在經濟理論的世界中并不存在終結性的完美學說或理論。不同的理論之間也不是非此即彼的替代關系,其針對彼此的互補及修正的意義,遠遠大于該理論自身所擁有的價值。因為有自由放任的學說,政府干預理論才成為必要。由于人類社會和經濟的復雜性,我們有必要在研究與實踐中保持一份謙卑,以開放的心態接納隨時出現的事物。
【通論讀書筆記范文】相關文章:
普通論文格式范文04-09
普通論文致謝詞08-07
手寫普通論文格式模板09-14
大學普通論文格式模板09-07
經濟法律通論教學體系研究11-02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的參考文獻07-05
歷史教學中如何與學生溝通論文06-16
有軌電車主導中心城區交通論文08-09
臨床教育學視角下的師生溝通論文06-17
城市軌道交通論文的參考文獻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