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溝通論文
醫患溝通是一個外來語,一般釋義有傳播、傳達、交流、聯系等。醫患溝通是一門值得研究的學問。人類生活離不開人際溝通。然而,人類很早就意識到,要準確表達自己和理解別人都十分困難。醫患交流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之所以需要貫穿于醫學教育全程,落實在醫療服務實踐中,是因為醫者的醫患交流水平直接和間接地關聯著醫療質量、效率和效益,影響到社會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
醫患溝通論文1
一、醫學生醫患溝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培養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可以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近年來,醫療糾紛呈現逐年上升趨勢。調查顯示,50.56%的醫療糾紛是由于醫患溝通不夠所引起的,而醫療技術水平低下造成的醫療糾紛僅占17.56%。[4]因此,加強醫生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使醫生了解患者的需求,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解答疑惑,同時也使患者理性認識醫療活動,這樣就可以加深醫生與患者之間的理解與信任,有利于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減少醫療糾紛的產生。目前,我國的高等醫學教育多注重醫學知識的掌握和技能的訓練,對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使得醫學生缺乏溝通技能,醫學生引起的醫療糾紛從無到有,逐年遞增。因此,對醫學生加強醫患溝通教育,不斷提高他們的溝通能力是防范日后執業生涯中醫療糾紛發生的需要。
2.培養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有利于臨床實習順利進行。醫學生學習的最后一年是離開學校進入醫院進行臨床實習的時間。臨床實習是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橋梁,為醫學生畢業后成為一名合格醫師奠定基礎。[5]因此,臨床實習是培養醫學人才的重要階段。醫學生剛開始臨床實習時,由于體格檢查及治療手法還不嫻熟,患者不愿意接受他們的問診查體,更不愿意接受他們的實踐操作,這將大大減少醫學生的學習機會,影響了臨床實習質量。如果醫學生能積極主動地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關心、幫助他們,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將有利于得到更多的臨床實踐機會,提高臨床實習質量。
3.培養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是提高醫療質量的需要。通過采集病史可以獲得病人的醫療信息,這對疾病的診斷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病史的采集過程就是醫生與患者之間的溝通過程。醫生只有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才能獲得正確、全面、可靠的病史。在疾病治療過程中,醫生同樣依賴于有效的溝通,才能了解病人對藥物及手術治療的反應,有助于醫生改進治療方案,提高治療效果。醫學生作為未來的醫生,將在日后的醫療工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提高醫院的醫療質量中發揮著重要作用。[6]因此,醫學生在學校學習和醫院實習期間就應該加強對醫患關系的認識,努力學習各種醫患溝通技巧,為日后提高醫療質量打下基礎。
二、培養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的主要舉措
1.開設醫患溝通教育課程。歐美國家的醫學院校很重視培養醫學生的醫患。溝通能力,通過開設醫患溝通教育課程,向學生傳播醫患溝通的知識與技能。[7]例如,美國大多數醫學院校開設了《醫患溝通的藝術》、《與病人溝通》等課程。英國許多醫學院校開設了《醫生與病人相處的能力》、《醫患溝通》、《如何告訴病人壞消息》等課程。而我國絕大多數醫學院校尚未開設醫患溝通教育課程,僅少數試點高校開設了《醫患溝通學》等課程,且存在課程性質大多數為選修課、課時數相對偏少等問題。[8]尚未開設醫患溝通教育課程的醫學院校,只是在《臨床技能》、《臨床導論》、《醫學倫理學》等課程中才涉及與醫患溝通有關的內容,講授內容十分有限,不能滿足醫學生進入醫院以后與患者溝通的需要。因此,我國醫學院校應該借鑒歐美國家成熟的教學經驗,對原有的教學計劃進行調整,開設醫患溝通教育課程,并列為必修課程,提高醫學生的醫患溝通能力。
2.實習前教育。醫學生在進入醫院進行臨床實習之前,對醫院的情況缺乏了解。因此,教師有必要對他們進行實習前教育,內容包括醫療法律法規、醫院規章制度、醫療技術操作規范、職業道德規范、醫患溝通技巧、醫療糾紛的防范和處理等等,使醫學生認識到目前嚴峻的醫療形式,增強醫患溝通意識,用法律規范自己的行為,防止醫療糾紛的發生。
3.在臨床實習中培養醫學生的醫患溝通能力。在臨床實習階段,醫學生每天與患者接觸,這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能力,還有利于培養他們的醫患溝通能力。鼓勵學生多去病房,與患者交談,幫助患者解決問題,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的醫患溝通能力。當學生在與患者交流過程中遇到問題時,多請教臨床教師,使老師了解學生的醫患溝通情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樹立起與患者溝通的信心,增強其溝通能力。此外,醫學生在實習時應當仔細觀察臨床教師如何與患者溝通,學習老師的溝通技巧。醫學生應當掌握的常見溝通技巧包括:(1)良好的儀表和儀態。醫生良好的儀表和儀態可以給患者留下好的第一印象,有利于后續的醫患溝通順利進行。如果醫生衣冠不整、手忙腳亂,則會給患者留下邋遢的印象,失去患者的信任。(2)耐心傾聽。醫生應當耐心傾聽患者的訴說,不要隨便打斷,這既是對患者的尊重,又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有助于正確診斷。(3)解釋。《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規定:患者對自己的疾病有知情同意權。因此,醫生在適當的時候要向患者介紹各種檢查的目的、必要性和局限性、疾病的診斷、各種治療方案的利弊及選擇的依據、治療后的效果和并發癥、疾病的預后和醫療費用等,取得患者的理解和同意。(4)提高語言溝通能力。在醫患溝通時,醫生應當使用禮貌的語言,尊重患者的人格,不要傷害患者的自尊心。在告訴病人壞消息時,要運用保護性言辭,防止交流信息對患者心理產生不良刺激。此外,醫生在溝通時,應當多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以便患者容易理解,盡量少用患者不易聽懂的醫學專業術語。(5)正確使用肢體語言。研究發現,影響面對面溝通效果的三大因素中,肢體語言占55%,語氣、語調占38%,語言僅占7%。[9]因此,在語言溝通時要配有肢體語言。例如,醫生在門診與患者交流時,面帶微笑,同時給予患者親切的目光和關愛的身體觸摸,讓患者感受到醫生的關懷,增強了患者對醫生的信賴,有利于溝通順利進行。(6)避免沖突。有些患者在患病期間心情不好,脾氣比較暴躁,作為醫生要理解病人的痛苦,學會寬容,避免沖突。
4.提高臨床教師的素質。臨床教學實踐證明,臨床教師的言談舉止會對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指導醫學生實習時,臨床教師的敬業精神、與患者積極溝通的行為會自然而然地傳輸給學生,這對學生在日后的臨床工作中建立起良好的醫患溝通模式具有直接和深遠的影響。因此,要提高醫學生的醫患溝通能力,必須建立一支高素質的臨床教師隊伍?梢酝ㄟ^以下途徑來建立:(1)建立臨床教師資格審核制度,聘請教學能力強、臨床經驗豐富、醫患關系融洽的臨床醫師擔任教師。(2)通過舉辦“醫患溝通能力培養”專題講座,對現有臨床教師進行培訓,提高其臨床帶教水平。(3)嚴格的教學評估。根據教學管理規章制度,教學副院長、科教科和教學督導組專家定期檢查臨床教師的教學質量,發現及解決教學中的問題。另外,科教科定時召開醫學生座談會,由醫學生對老師的帶教進行評價,并將評教結果反饋給帶教老師,對優秀教師進行表彰、獎勵,對存在問題的教師提出整改意見。
5.對醫學生的醫患溝通能力進行考核。為了讓醫學生認識到醫患溝通的重要性,在醫學生的出科考試中,除了考查學生的專業知識和臨床操作技能外,還要考核學生的醫患溝通能力。國外許多醫學院校主要采取真實臨床場景考試法。[10]在真實的臨床環境中,學生被告知需要完成的任務,例如獲得病人對某項治療的知情同意、告訴病人壞消息等等。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后,教師根據專門制定的評價標準,對學生的溝通與交流技能進行評估。其他的考核方式還有理論考試、問卷調查、學生自我評估等?傊,學校應該通過各種途徑來加強醫學生的醫患溝通能力,為培養全面發展的醫學人才做出貢獻。
醫患溝通論文2
當前,醫療糾紛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醫院和衛生行政管理的難點,時常困擾著醫務人員,嚴重干擾著醫院的正常工作。究其根源既有醫患雙方的問題也有社會的問題。眾所周知,醫學科學是所有科學中最復雜、最高尖和未知領域最多的一門科學。醫療服務行業具有很高的風險性。而患者缺乏相應的醫學專業知識,對疾病治愈的期望過高,同時,醫務人員能力和水平局限等等,都是醫患矛盾的潛在因素。在這種情況下,醫患之間的及時有效溝通,加深理解、尊重和信任,消除不必要的誤解,更好地建立起和諧融洽的醫患關系顯得尤為重要。另據我辦近年來接待的醫療糾紛信訪投訴資料顯示80%的醫療糾紛與醫患溝通不到位或未能有效溝通有關,只有不到20%的案例與醫療技術有關?梢娽t患溝通在醫患關系中的重要性],F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1溝通及有效溝通
溝通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相互之間的信息交流過程。包括思想觀念、價值情感等多個方面。如果交流的信息能夠被溝通雙方理解和接受,那么這種溝通就是有效溝通。
醫患關系是一種“性命相托”的特殊關系,因患者對醫學專業知識的缺乏,溝通中醫方就成了溝通的主體。醫患糾紛,大多存在著醫務人員與患者溝通不到位、不全面,效果不佳。即溝了未通,未能達到被理解,認同和接受。
如手術知情同意書,醫務人員可能存在著對患者簡單介紹,草草了事,讓患者認為是常規手術簽字,結果出現了并發癥或疾病轉軌而發生糾紛。
2有效醫患溝通的主體及意義
(1)因醫患之間對醫學知識認識的差異性,導致醫患溝通中,醫務人員占主導地位,即成為溝通的主體。
(2)有效醫患溝通能促進雙方的相互了解、信任,有利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如接診中的病史采集工作,醫生除仔細耐心地聽取患者對自身病情的描述外,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真誠和謁的態度告知患者如何配合進行必要的體格檢查,及檢查的目的等,達到有效溝通,并從患者對疾病的描述過程中,捕捉重要的有價值的信息,發現可疑信息或可能性,以便詳細全面的考慮病情,以免誤診或漏診,盡可能排除以后糾紛的隱患,同時,為接下來的輔助檢查及明確診斷奠定基礎,也為加深醫患理解、信任,減少醫患矛盾,構建和諧醫患關系作鋪墊。
(3)有效溝通有利于醫院又好又快地發展:現階段,病人不僅可以選擇醫生提供的治療方案,而且可以自由地選擇醫院或醫務人員。因此,醫院要發展就必需努力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提高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樹立良好的形象,贏得良好的聲譽。吸引更多的就醫者。通過與首診患者的溝通交流,讓患者感受醫院良好的服務態度、高超的診療水平,嚴謹的治學態度,從而在患者和社會中建立起良好的信譽,吸引更多的就醫者。
(4)醫患的有效溝通是醫學科學發展的要求:醫學科學有很多未知的領域,醫學科學的發展,有賴于廣大醫務工作者的不斷探索、不斷總結、不斷提高,同時也非常需要廣大患者的支持和配合。
3有效溝通的技巧
3.1和謁可親的態度是有效溝通的前提態度是每個人心靈的表白,易受個人感情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和謁可親態度體現了醫務人員的人文素質和道德情操,做到真誠面對患者,尊重患者的人格、同情患者的疾苦,使患者感受到接診醫生對自己疾病的關心、重視和認真負責精神,為獲得有價值的信息,擬定治療方案打下堅實的基礎。
3.2優美動聽的語言是有效溝通的良藥通過患者對疾病的描述,適時通過幽默詼諧或質樸易懂的語言消除患者對自身關疾病的恐慌,穩定患者的緊張情緒,并適時加入引導,是全面獲取患者信任及采集相關疾病信息的主要來源。當然在傾聽時,做到要全身心的投入,不無故打斷患者的敘述。其次,注意談話藝術,講究方式和技巧,做到善解人意,尊重和關愛個體生命。用親切、平和的語言,體貼的心態交待疾病治療中相關問題,以提高交流的質量,達到有效溝通的目的。
4有效溝通應把握的原則
4.1合理合法原則醫患關系是也一種法律關系。在與患者溝通時,要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切實恪守醫療道德。厘清患者依法享有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對于患者提出的合理合法問題,設法幫助解決,違法違規的事情要耐心地向患者講明,并取得理解。
4.2真心實意原則醫患雙方是平等的,溝通中抱著真誠的態度,真心實意為病人著想,竭盡全力地為患者解除病痛,使病人放心,愿意推心置腹的溝通,使之配合治療,達到有效溝通。
4.3換位思考原則不管何時何地能夠設身處地的為病人著想,站在病人的角度上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難題自可迎刃而解,溝通更是水到渠成。
4.4時機把握原則溝通中,特別注意在溝通遇到困難或患者或其親屬情緒激動時,可以溫和的態度采用冷處理、沉默等方式,給患者和家屬調整情緒和整理思緒的留出一定的時間,以免產生矛盾,影響溝通效果。
總之,醫患雙方的有效溝通在診療工作十分重要,作為醫務工作者要在工作中不斷的總結經驗,善于用真誠去感動對方,用淵博的醫學知識、熟練的業務技能和高超的語言駕馭能力化解醫患交流中的矛盾。為密切醫患關系,加深患者對醫院和醫務人員的信任,構建和諧社會,贏得良好聲譽推動、助力。
參考文獻:
。1]孫海濤.加強醫患溝通.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J].華北煤炭醫學院學報,20xx,11(1):105-106.
。2]顧文英,孫斌,童瑩.制度化的醫患溝通會在臨床實踐中的應用及效果[J].中國衛生資源,20xx,12(2):77-78.
。3]于恩彥,祝世法.淺談醫患溝通[J].中華醫院管理,20xx,24(10):683-684.
。4]支凱林,金月紅.淺談加強醫患溝通在醫療工作中的作用[J].人民軍醫,20xx,52(1):11.
醫患溝通論文3
近年來,醫患關系成為各大媒體、廣大醫護人員及患者關注的熱點問題。醫患關系緊張已成為制約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重要因素[1-2]。其中,良好的醫患溝通無疑是解決這一社會問題的關鍵手段,F代醫學模式即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也要求醫學檢驗人員尤其是門診檢驗工作人員建立以患者為中心的主動服務方式。門診檢驗作為醫院的窗口單位如何在增進患者的信任、提高對治療的依從性、縮短醫患之間心理距離并建立良好醫患關系中發揮積極作用是目前需要探討的重要課題。如何使檢驗醫學生在從業之初就能樹立為患者考慮的意識、提高與患者溝通能力直接關系到日后良好的醫患關系能否成功建立。
1了解醫患關系緊張的原因
1.1服務態度問題
患者及家屬對醫務人員的服務態度不滿意是影響醫患關系最常見的問題。在綜合性醫院中,由于工作量大,門診檢驗人員對待詢問、檢查的患者常常語言生硬、神情冷漠、不耐心解答患者疑問。尤其對于聽力不好、語言表達能力差的老年患者,以及方言地區、文化程度低的患者,醫護人員常常缺乏耐心,甚至不愿回答,導致醫患關系緊張。醫療工作直接關系患者身體健康、生命安全。隨著醫學知識的普及,患者對醫療機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是社會的進步,但同時也要求醫護工作者不斷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及責任心。對于門診檢驗人員,有些病情復雜的患者可能需要做多項檢查,在收發各種票據及報告單時如出現錯誤將延誤患者就醫時間,造成患者不必要的麻煩,導致糾紛的發生。
1.2醫患溝通問題
有時由于病情、糾紛、經費等其他原因,患者來做檢驗時已帶有較重負面情緒,或患者與醫生并未進行較好的溝通。此時如果門診檢驗人員繼續忽略患者的溝通訴求將可能進一步導致醫患溝通障礙的加重。
1.3服務流程不合理、等候時間長
大多數患者并不熟悉醫院環境及科室設置,在候診、繳費環節已耗費太多時間和精力。由于患者數量大、機器設備運行速度的限制、試劑反應時間的制約,患者在門診檢驗階段仍需等候較長時間。此時如果檢驗人員醫患溝通能力不強將可能導致糾紛的發生。
2目前醫學檢驗專業實習生在醫患溝通中存在的問題
2.1對于與患者溝通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許多實習生沒有在心理上完成由學生向臨床醫療工作者角色的轉變,依賴性強。遇到問題認為有帶教教師解決,不能主動思考如何提高自身溝通技巧。許多情況下,患者對實習生常缺乏尊
及信任。這一方面與青年學生的心理期望
有較大差距,容易打消其為患者服務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可能加重學生的心理負擔,害怕操作不規范或犯錯,更無暇顧及醫患溝通能力的訓練。
2.2專業知識欠缺
許多實習生人際交往能力一般,而缺乏臨床經驗是客觀事實,這就導致面對患者的疑問常常無法做出準確的回答,造成患者的不信任及自身的挫敗感。長此以往容易滋生對于與患者溝通的畏難情緒,最終選擇只完成基本的標本接收及檢驗工作而不愿與患者多交流。
2.3未掌握正確的溝通技巧
檢驗醫學專業實習生剛完成課程學習,還未正式走入社會。面對復雜的人際關系缺乏應對經驗,無所適從。
3醫學檢驗專業實習生需要掌握的溝通技巧
3.1仔細傾聽,耐心解釋
要耐心傾聽患者對所檢驗項目的陳述,準確耐心地告知檢測注意事項、可能不適感及索取檢驗報告的方法。認真核對檢驗申請單上姓名、性別、年齡、送檢者、檢驗項目。如對采血方式等存在疑問應主動與臨床醫生溝通,避免檢驗報告出現差錯或延誤患者就醫時間。尿液、糞便標本應告知患者正確的收集方法。
3.2注重肢體語言
應具有強烈的愛傷意識,對待患者的訴說應注意力集中、表情和藹并注重自身儀容。尊重患者隱私,不歧視乙型肝炎、艾滋病等傳染病患者,拉近與患者的心理距離,使患者消除自卑心理。
3.3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保障檢驗結果的準確,具備豐富的醫學專業知識是與患者有效溝通的前提。帶教教師應培養實習生“全面質量控制觀”,避免發生錯誤的檢驗結果,需要保證醫生正確地選擇檢驗項目、正確的標本采取、正確的實驗室分析過程及結果解釋。因此,實習生在進入科室前應復習專業知識,閱讀相關文獻,了解窗口設置及儀器操作方法。同時注重培養實習生動手操作能力,熟練的操作將增進患者的信任,利于醫患溝通的順利進行。如果遇到不了解的問題應及時與帶教教師溝通,避免操作錯誤及不合理地解釋患者病情。帶教教師應幫助樹立實習生信心,多給予其操作及接觸患者的機會。不能因門診工作量大而安排實習生一直做簡單重復的雜事,無法做好真正的檢驗工作。綜上所述,良好的醫患溝通是保證醫療行為順利進行的保證。應像重視專業知識技能教學一樣注重培養檢驗醫學專業實習生醫患溝通能力。只有如此才能為患者提供滿意的醫療服務,促進實習生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增加自我認同及善于溝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