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實施美好鄉村建設推進城鄉生態一體化發展的調研報告
為進一步推動我市美好鄉村建設工作,按照市政協《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資政會實施方案》的要求,市政協組成專題調研組,通過制訂計劃、座談學習、到縣區和外地調研等形式,初步了解了我市美好鄉村建設的現狀,分析梳理了存在問題,提出了相關對策建議。
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設美好鄉村的決策部署后,我市迅速啟動了美好鄉村建設的相關工作。全市83個中心村截至目前共投入美好鄉村建設資金42797萬元,31個重點示范村共實施項目158個。相關部門以推進重點工作和解決主要問題為導向,及時出臺配套政策,逐步完善制度體系,進一步從調查研究、幫扶指導、溝通協調和優化環境四個方面下功夫,美好鄉村建設工作得到了較好推進。同時,我市美好鄉村建設工作還存在鄉村規劃進展緩慢、形式單一、群眾參與不足、農村垃圾收集處理設施缺乏、農業面源污染嚴重等問題。為此建議:
一、高度重視鄉村總體規劃編制工作
1.加快鄉村總體規劃編制進度
按照聚集發展、方便群眾生產生活的原則,構建布局合理的鎮村體系,統籌規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業發展、風貌特色等,在全市加快建設一批規模大、層次高、公共服務配套完善的宜業、宜商、宜居、宜學新型社區,使其成為農村基本公共服務的單元。將城鄉規劃的編制和管理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建議在每年市級財政預算內安排不少于2000萬元的專項資金作為鄉村規劃補助,規劃鄉村所在縣區財政按比例配套,爭取在三年內完成我市所有鄉村的規劃工作,平均每年完成200個左右。
2.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因地制宜進行編制
在規劃編制過程中,要尊重稟賦特征、尊重歷史傳承、尊重發展基礎,突出村莊個性,凸顯差別化優勢,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一村一業”格局。在規劃編制結束后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各類規劃一經批準,強制性的規劃內容不得擅自調整和改變。
3.要賦權于民、以人為本
改變以往政府主導下的自上而下的編制過程,確立農民在鄉村規劃中的主體地位,使農民真正參與到規劃中來,尊重農民的意愿和選擇,充分調動農民建設美麗家園的積極性。規劃編制要全程公開,廣泛聽取村民的意見建議,規劃結束后必須經村民委員會討論同意后方可報送審批。
二、科學處理鄉村垃圾問題
1.解決好“源”的問題
要開展多種形式宣傳教育活動,倡導移風易俗,引導、促進廣大農民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逐步建立“農戶自覺分類匯聚,村街入戶收集分揀,鄉鎮區域壓縮運輸,縣區無害處理”的垃圾收運模式,以提高農村垃圾處理的效率,從源頭上減少垃圾的污染。
2.解決好“收”的問題
針對各鄉(鎮)、村地理位置、基礎設施和經濟實力等現狀,科學研究制定多種可行辦法,如戶集、村收、村處理;戶集、村收、鄉(鎮)處理等多種處理方式。推行環衛體制改革,建立生活垃圾經營許可證制度,對垃圾收集、運輸、處理部門逐步實行企業管理體制,并采取入股、合作、合資等多種形式,建立垃圾處理專業公司,培育垃圾處理產業。
3.解決好“錢”的問題
拓寬渠道,多方籌措垃圾處理經費。一是拓展上級政策。用足用活各項補助政策,爭取更多資金補助。二是要將“農村清潔工程”長期納入市民生工程,市級財政安排專項資金進行補助。三是建立“市補助一點,縣區配套一點,鄉鎮、村自籌一點,社會各界贊助一點,村(居)民自愿交一點”的農村清潔工程經費保障機制。四是搭建多元融資平臺。
4.解決好“管”的問題
完善“部門分工協作、縣區負責、鄉鎮組織、村組實施、群眾參與”的管理機制。建議明確由市容管理局統籌協調“農村清潔工程”的相關工作和督查考評,由原負責單位市農委密切配合,各鄉鎮統一部門,明確責任領導和專門工作人員,負責本鄉鎮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的組織推動。
6.解決好“推”的問題
抓好規劃,堅持試點先行、穩步推開。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結合美好鄉村建設規劃,對各鄉鎮、村的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進行統一規劃。選擇美好鄉村建設試點村作為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試點村,在充分總結試點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成功經驗基礎上,逐步鋪開,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三、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
1.完善政策法規,為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提供法律保障
結合我市實際,抓緊制定完整、具體、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強的治理農業面源污染的政策法規。規范化肥、農藥使用。加強監管,認真執行農藥安全使用標準和規范,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從銷售源頭上進行遏制,杜絕有毒有害投入品在市場上銷售流通。
2.科學合理地使用化肥和農藥
全面開展測土配方施肥,積極提倡施用有機肥,從技術層面來控制化肥的使用量。采取綜合防治技術,大力推廣誘蟲燈、昆蟲性信息素、色板、防蟲網等無害化防治技術。同時要加快農藥新品種和新制劑的研發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工作,提高防治效果。
3.加強污染監測,建立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長效機制
進一步完善市、縣(區)農業生態環境和農產品安全監測網絡體系。在重點地區建立監測站,第一時間掌握農業面源污染動態。加快土肥檢測和信息體系建設,為培肥地力、測土配方施肥提供基礎保障。加強病蟲害監測網絡建設,強化病蟲信息傳遞能力,加快實現病蟲預報可視化,減少盲目用藥、過量用藥。
4.加快發展生態循環農業
積極推廣和開發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生產技術,規范農產品生產過程中各項措施的落實,實現農產品生產標準化,提高產品質量,減少農業環境的污染。積極發展生態型種養模式。大力推廣已被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豬—沼—菜(果、魚)模式、加工—養殖—沼氣處理模式、果—草—畜—沼模式。
5.全面開展“農村清潔工程”
加快“農村清潔工程”的推進速度和美好鄉村建設步伐,以農村沼氣工程為抓手,把“一池三改”戶用沼氣建設與庭院經濟開發、農村環境整治結合起來,建設村莊排污管網和農村垃圾污水處理設施。
6.針對不同區域開展農業生態治理
沿湖沿河低洼地通過加大投入,建設排灌設施,新建、加固堤防,疏浚河道等辦法,增強低洼地排澇減災能力,解決低洼地群眾防洪安全問題,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糧食生產能力。江淮分水嶺地區通過植樹造林,發揮森林植被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節氣候的作用。力爭用3—5年時間建成10萬畝森林苗木基地,并配套發展高效節水農業,從根本上改變我市江淮分水嶺地區的生態面貌。
【實施美好鄉村建設推進城鄉生態一體化發展的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城鄉發展調研報告10-25
鄉村建設調研報告12-06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四個城市建設調研報告08-13
關于鄉村旅游發展的調研報告02-12
鄉村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10-14
鄉村旅游發展情況調研報告09-02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調研報告09-16
推進林業生態建設調查報告07-29
縣生態文明建設調研報告(精選10篇)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