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熱調研報告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地熱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地熱調研報告1
隨著“超級寒潮”的來臨,北方地區供暖“火力全開”,卻不免讓人擔憂霧霾頻頻造訪,南方地區則“供暖”呼聲一片。分布普遍、利用簡便的新型清潔能源——地熱的開發利用,或可以解南北之憂。據測算,我國336個主要城市淺層地溫能可利用量折合標準煤7億噸每年。豐富的資源如果有效開發,可大大優化能源結構。我國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xx~2020年)明確提出,到20xx年,地熱能開發要達到5000萬噸標煤。路線圖、時間表已定,我國地熱資源正迎來迅猛發展時期。
地熱資源作為一種新型清潔能源,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我國地熱資源的潛力怎樣?開發利用前景是否看好?如何讓地熱資源發揮更大的作用?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他們表達出一個共同的觀點——在不久的將來,地熱資源一定能“熱”起來。
地熱資源是我們的“老朋友”
地熱資源如今被看作是一種新型能源,但我國利用地熱的歷史卻十分悠久。早在先秦古籍《山海經》里就有溫泉的記述,當時稱溫泉為“湯”,秦始皇曾建“驪山湯”來治療瘡傷。唐代《法苑珠林》中《王玄策行傳》也有對西藏地熱資源的記載:“吐蕃國西南有一涌泉,平地涌出,激水高五六尺,甚熱,煮肉即熟,氣上沖天,像似氣霧!蔽覈刭|事業創始人之一章鴻釗先生的遺著《中國溫泉輯要》,共搜集到我國古代各史書有關溫泉的資料972處。
我國地熱資源勘探與大規模開發利用始于上世紀中葉,大致可以劃分為初創、初步發展、重要進展以及市場化等幾個階段。
1949年之后,隨著地質找礦工作的開展,為建立和擴建溫泉療養院,我國開始對溫泉進行調查,在若干溫泉區進行了地質勘探,根據所獲得的資料對某些地區溫泉分布特點和其形成機制作了初步的分析和討論,并首次編制了全國溫泉分布圖。為配合大地構造的研究,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和地礦部地質力學研究所于20世紀60年代初期先后開始研制巖石熱物理性質測試和鉆井測溫裝置,地質力學所在包括房山花崗巖巖體在內的若干地點測得了較準確的傳導地溫梯度數據,地質所估算得出了松遼盆地3個熱流值。這個時期,由于投入地熱工作的力量有限,工作進展緩慢,處于起步階段。
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地熱能作為一種新能源在國際上逐漸興起,在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教授的倡導下,地熱資源在我國引起廣泛的注意。我國地熱研究工作在區域地熱資源普查、地熱資源開發利用、地熱基礎理論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進展。
上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在20多個省區開展地熱資源普查和考察,累積了一批資料,其中尤以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于1973年~1976年對西藏高原地熱活動地表熱顯示的考察最為系統而全面。同時,我國開始進行地熱發電站的建設。1975年開始布鉆勘探的西藏羊八井地熱田,是我國大陸經勘探證實的第一個高溫地熱田,并于1977年建立了一座裝機容量為1mwe的示范性電站。羊八井地熱電站的成功運行,有效緩解了當地的用電困難,鼓舞了國家和地方的能源決策部門,對于推動地熱田開發有著重要意義。
在地熱利用的其他方面,北京、天津和西安等地區相繼開展了低溫熱水溫室種植、水產養殖、療養—洗浴和取暖等地熱綜合利用的試驗研究。在地熱基礎理論研究方面,我國的地質科學家初步分析了華北平原地溫分布的特點和局部地熱異常的形成機制,發表了我國第一批大地熱流數據并作出相應的解釋;以板塊構造觀點,討論了西藏高原現代強烈水熱活動的機制,首次提出喜馬拉雅地熱帶的概念性模式;用流體力學方法,探討了海底擴張的驅動機制,大陸巖石圈的熱模式和地饅熱柱上涌等問題。
進入上世紀80年代,我國地熱研究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有了重要的進展,主要表現為:在地熱上有重要意義的地區或地質構造單元有計劃地進行了研究;有重點地開展了地熱資源勘探研究,對我國地熱資源分布特點,或對其潛力作了分析和評估;地熱研究地域由陸地向海洋擴展;礦山地熱和油田地熱工作進一步開展。
隨著地熱資源的自身優勢和我國社會發展與經濟技術進步,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掀起了地熱資源開發熱潮。地熱井越來越深(最深已過4000米),范圍也遠遠超出了“地熱異!钡母拍,具有十分明顯的市場特征。這期間的勘查工作多圍繞井點進行,未進行全面系統的區域性勘查評價工作。由于地熱資源勘查與開采的市場化,造成了不科學的無序開采局面和資源的極大浪費。雖然天津、北京、西安等主要開發區采取了必要的政府干預手段,但效果并不明顯。
為摸清我國地熱資源家底,推進地熱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自1999年國土資源大調查開展以來,基礎性、戰略性的地熱資源調查評價逐漸展開。中國地質調查局先后組織實施了寧夏銀川平原、北京市城區等地地熱資源調查評價工作,并于20xx年開始部署“全國地熱資源調查評價”工作,基本摸清了我國地熱資源家底。
近年來,我國十分重視能源結構調整,鼓勵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作為一種新型清潔能源,地熱資源的“熱度”越來越高,其開發利用正迎來迅猛發展的歷史時期。
我國擁有十分豐富的地熱資源
專家介紹說,地熱資源是指貯存在地球內部的可再生熱能,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淺層地溫能,分布最為廣泛,溫度一般低于25℃,埋藏深度較淺;第二種是水熱型地熱,大家都熟悉的溫泉就屬于此類,溫度高于25℃;第三種是干熱巖,一般沒有流體或有少量流體,溫度高于150℃,埋深數千米。
三種類型的地熱資源,我國都蘊藏豐富。近年來,中國地質調查局加強了對地熱資源的調查評價和潛力評估,基本摸清了我國地熱資源的家底。在淺層地溫能方面,我國336個主要城市淺層地溫能可利用量折合標準煤7億噸/每年,如果這些淺層地溫都能開發利用,可實現夏季制冷空調面積232億平方米,冬季制熱供暖面積225億平方米。
在水熱型地熱資源方面,目前我國已查明溫泉2334處,地熱井5818眼。我國地熱資源量折合12500億噸標準煤,已探明地熱流體可采熱量相當于1.17億噸標準煤每年,高溫地熱資源發電潛力為846萬千瓦。我國最具高溫地熱資源潛力的地區位于西藏自治區南部,在西藏自治區措美縣古堆高溫地熱顯示區實施的地熱鉆探,400米深度的溫度高達205℃,為我國同深度最高溫度。近年來,在四川省西部也發現了大量高溫地熱資源,顯示出巨大潛力。
全國干熱巖資源潛力評估顯示,我國大陸3~10千米深處干熱巖資源總計為2.52×1025焦耳(美國的估算結果為1.67×1025焦耳,不包括黃石公園地區),折合860萬億噸標準煤。如果能提取其中的2%,就相當于我國20xx年能源消耗的4040倍。近年來,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開展干熱巖勘查試驗,于20xx年與青海省合作開展干熱巖勘查,在共和盆地和貴德盆地3000米深鉆探發現了溫度達180℃和150℃的干熱巖。20xx年,中國地質調查局實施的我國第一口4000米干熱巖科學鉆探孔在福建漳州開鉆,目前鉆探深度達到3100米。
地熱調研報告2
隨著“超級寒潮”的來臨,北方地區供暖“火力全開”,卻不免讓人擔憂霧霾頻頻造訪,南方地區則“供暖”呼聲一片。分布普遍、利用簡便的`新型清潔能源——地熱的開發利用,或可以解南北之憂。據測算,我國336個主要城市淺層地溫能可利用量折合標準煤7億噸每年。豐富的資源如果有效開發,可大大優化能源結構。我國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xx年)明確提出,到xx年,地熱能開發要達到5000萬噸標煤。路線圖、時間表已定,我國地熱資源正迎來迅猛發展時期。
地熱資源作為一種新型清潔能源,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我國地熱資源的潛力怎樣?開發利用前景是否看好?如何讓地熱資源發揮更大的作用?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他們表達出一個共同的觀點——在不久的將來,地熱資源一定能“熱”起來。
地熱資源是我們的“老朋友”
地熱資源如今被看作是一種新型能源,但我國利用地熱的歷史卻十分悠久。早在先秦古籍《山海經》里就有溫泉的記述,當時稱溫泉為“湯”,秦始皇曾建“驪山湯”來治療瘡傷。唐代《法苑珠林》中《王玄策行傳》也有對西藏地熱資源的記載:“吐蕃國西南有一涌泉,平地涌出,激水高五六尺,甚熱,煮肉即熟,氣上沖天,像似氣霧!蔽覈刭|事業創始人之一章鴻釗先生的遺著《中國溫泉輯要》,共搜集到我國古代各史書有關溫泉的資料972處。
我國地熱資源勘探與大規模開發利用始于上世紀中葉,大致可以劃分為初創、初步發展、重要進展以及市場化等幾個階段。
1949年之后,隨著地質找礦工作的開展,為建立和擴建溫泉療養院,我國開始對溫泉進行調查,在若干溫泉區進行了地質勘探,根據所獲得的資料對某些地區溫泉分布特點和其形成機制作了初步的分析和討論,并首次編制了全國溫泉分布圖。為配合大地構造的研究,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和地礦部地質力學研究所于xx年代初期先后開始研制巖石熱物理性質測試和鉆井測溫裝置,地質力學所在包括房山花崗巖巖體在內的若干地點測得了較準確的傳導地溫梯度數據,地質所估算得出了松遼盆地3個熱流值。這個時期,由于投入地熱工作的力量有限,工作進展緩慢,處于起步階段。
xx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地熱能作為一種新能源在國際上逐漸興起,在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教授的倡導下,地熱資源在我國引起廣泛的注意。我國地熱研究工作在區域地熱資源普查、地熱資源開發利用、地熱基礎理論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進展。
上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在xx年~ 976年對西藏高原地熱活動地表熱顯示的考察最為系統而全面。同時,我國開始進行地熱發電站的建設。 975年開始布鉆勘探的西藏羊八井地熱田,是我國大陸經勘探證實的第一個高溫地熱田,并于 977年建立了一座裝機容量為 MWe的示范性電站。羊八井地熱電站的成功運行,有效緩解了當地的用電困難,鼓舞了國家和地方的能源決策部門,對于推動地熱田開發有著重要意義。
在地熱利用的其他方面,北京、天津和西安等地區相繼開展了低溫熱水溫室種植、水產養殖、療養—洗浴和取暖等地熱綜合利用的試驗研究。在地熱基礎理論研究方面,我國的地質科學家初步分析了華北平原地溫分布的特點和局部地熱異常的形成機制,發表了我國第一批大地熱流數據并作出相應的解釋;以板塊構造觀點,討論了西藏高原現代強烈水熱活動的機制,首次提出喜馬拉雅地熱帶的概念性模式;用流體力學方法,探討了海底擴張的驅動機制,大陸巖石圈的熱模式和地饅熱柱上涌等問題。
進入上世紀80年代,我國地熱研究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有了重要的進展,主要表現為:在地熱上有重要意義的地區或地質構造單元有計劃地進行了研究;有重點地開展了地熱資源勘探研究,對我國地熱資源分布特點,或對其潛力作了分析和評估;地熱研究地域由陸地向海洋擴展;礦山地熱和油田地熱工作進一步開展。
隨著地熱資源的自身優勢和我國社會發展與經濟技術進步,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掀起了地熱資源開發熱潮。地熱井越來越深(最深已過4000米),范圍也遠遠超出了“地熱異!钡母拍,具有十分明顯的市場特征。這期間的勘查工作多圍繞井點進行,未進行全面系統的區域性勘查評價工作。由于地熱資源勘查與開采的市場化,造成了不科學的無序開采局面和資源的極大浪費。雖然天津、北京、西安等主要開發區采取了必要的政府干預手段,但效果并不明顯。
為摸清我國地熱資源家底,推進地熱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自 999年國土資源大調查開展以來,基礎性、戰略性的地熱資源調查評價逐漸展開。中國地質調查局先后組織實施了寧夏銀川平原、北京市城區等地地熱資源調查評價工作,并于xx年開始部署“全國地熱資源調查評價”工作,基本摸清了我國地熱資源家底。
近年來,我國十分重視能源結構調整,鼓勵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作為一種新型清潔能源,地熱資源的“熱度”越來越高,其開發利用正迎來迅猛發展的歷史時期。
我國擁有十分豐富的地熱資源
專家介紹說,地熱資源是指貯存在地球內部的可再生熱能,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淺層地溫能,分布最為廣泛,溫度一般低于25℃,埋藏深度較淺;第二種是水熱型地熱,大家都熟悉的溫泉就屬于此類,溫度高于25℃;第三種是干熱巖,一般沒有流體或有少量流體,溫度高于 50℃,埋深數千米。
三種類型的地熱資源,我國都蘊藏豐富。近年來,中國地質調查局加強了對地熱資源的調查評價和潛力評估,基本摸清了我國地熱資源的家底。在淺層地溫能方面,我國336個主要城市淺層地溫能可利用量折合標準煤7億噸每年,如果這些淺層地溫都能開發利用,可實現夏季制冷空調面積232億平方米,冬季制熱供暖面積225億平方米。
在水熱型地熱資源方面,目前我國已查明溫泉2334處,地熱井58 8眼。我國地熱資源量折合 2500億噸標準煤,已探明地熱流體可采熱量相當于 . 7億噸標準煤每年,高溫地熱資源發電潛力為846萬千瓦。我國最具高溫地熱資源潛力的地區位于西藏自治區南部,在西藏自治區措美縣古堆高溫地熱顯示區實施的地熱鉆探,400米深度的溫度高達xx年來,在四川省西部也發現了大量高溫地熱資源,顯示出巨大潛力。
全國干熱巖資源潛力評估顯示,我國大陸3~ 0千米深處干熱巖資源總計為2.52× 025焦耳(美國的估算結果為 .67× 025焦耳,不包括黃石公園地區),折合860萬億噸標準煤。如果能提取其中的2%,就相當于我國xx年能源消耗的4040倍。近年來,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開展干熱巖勘查試驗,于xx年與青海省合作開展干熱巖勘查,在共和盆地和貴德盆地3000米深鉆探發現了溫度達 80℃和 50℃的干熱巖。xx年,中國地質調查局實施的我國第一口4000米干熱巖科學鉆探孔在福建漳州開鉆,目前鉆探深度達到3 00米。
地熱調研報告3
開啟地熱發展空間
作為一種可再生清潔能源,地熱資源儲量大、分布廣,具有清潔環保、用途廣泛、穩定性好、可循環利用等特點,與風能、太陽能等相比,不受季節、氣候、晝夜變化等外界因素干擾,是一種現實且具競爭力的新能源。
“全球地熱資源量約4900萬億噸標煤,中國約占全球資源量的1/6。 地熱利用效率高,地熱發電平均利用效率達73%,是太陽光伏發電的5.4倍,風力發電的3.6倍!敝锌圃涸菏、中國地源熱泵產業聯盟名譽理事長汪集暘表示。
我國地熱能儲量
盡管與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不可同日而語,但經過多年蓄力,我國地熱直接利用連續多年位于世界首位,“中國地熱直接利用是第二名美國的兩倍多。如果加上地熱發電折算成年產出熱能,20xx年中國地熱總體利用為48570 GWh,仍遠大于美國的36328 GWh!敝袊こ淘涸菏、國家地熱中心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地源熱泵產業聯盟名譽理事長曹耀峰用數據說了這番話。
在地源熱泵領域,中國不論是發展速度還是發展規模都已遠超美國。國際地源熱泵協會研究委員會主席劉小兵告訴記者,“美國地源熱泵經過30—40年發展,才占市場份額的1%。美國40%的能源供應是天然氣,當前頁巖氣也維持在20年前的低價,客觀上制約了其他能源形式包括地熱的發展。
盡管20xx年前,美國對地熱供暖有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但經濟蕭條,并沒有對產業形成大的影響,現在特朗普執政,對新能源態度并不積極。美國地熱發展仍面臨能源價格低、缺乏政府支持等壓力!
相較之下,中國地熱迎來發展的春天。
霧霾圍城催生清潔供暖,地熱發展由此推進。與此同時,在地熱能利用領域,包括海利豐、永高股份等不斷創新技術產品和商業模式,地熱能應用在中國遍地開花。
就政策層面來看,盡管在地熱供暖方面國家沒有專門統一的補貼政策,“但是各地都有一些相關的政策,比如北京,深層地熱供暖財政在熱源部分直接補貼50%,對地源熱泵補貼30%。其他地方的地熱供暖,有的每平米補貼50元,有的是80元!敝袊刭|調查局淺層地溫能研究推廣中心常務副主任、北京市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能源處處長李寧波告訴記者。
今年2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及國土資源部聯合發布《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中國將新增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11億平方米,其中新增淺層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7億平方米,新增水熱型地熱供暖面積4億平方米,新增地熱發電裝機容量500MW。
“這是國家首個地熱產業規劃,是地熱產業發展的里程碑,必將對我國地熱產業快速、健康發展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辈芤灞硎。
“目前全國地熱能供暖面積已達4.78億平方米。隨著地熱‘十三五’規劃的出臺,到20xx年按照其10倍發展速度,就要達到50億平方米,潛在市場規?蛇_萬億元!崩顚幉ㄕf。
在北京市地質工程勘察院地熱工程研究所所長楊亞軍看來,“這將掀起地熱供暖的熱潮,地熱供暖將達到前所未有的規模!
地熱發電滯后
就地熱直接利用而言,中國是世界第一,但在地熱發電領域,中國則遠遠落后于世界水平。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地熱發電總裝機容量約27.28MW,而美國裝機容量超過了3000MW,菲律賓接近20xxMW。
“從20xx年12月,廣東豐順第一個地熱發電站投產,中國成為世界第8個地熱發電國,此后,7個中低溫地熱電站及西藏羊八井高溫地熱電站陸續投運。而現在全球25個地熱發電國家中,中國地熱發電裝機排名第18位。”中國能源研究會地熱專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鄭克棪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記者了解,地熱發電投資大、周期長、風險高,迄今國家還沒有明確的對地熱發電補貼的執行文件。電價補貼缺失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地熱發電速度和規模,因為“單純利用地熱發電,企業肯定是賠錢的!
地熱利用示意圖
對此,業內專家建議,按照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政策要求,借鑒風能、太陽能發展扶持方式,明確地熱發電商業化運行項目電價補貼標準,可有效解決地熱發電面臨的資金瓶頸問題。
“《可再生能源法》《關于促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地熱發電這一可再生能源可享有電價補貼政策,我們希望能進一步出臺明確的實施辦法!编嵖藯σ步ㄗh。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地熱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的“到20xx年地熱發電裝機達到500MW,在目前補貼缺位的情況下,或很難達成!
打造雄安地熱示范城
在此次會議上,積極發展地熱支持雄安新區生態城市建設亦成為熱點話題。
早在20xx年,華北地區首個地熱供暖代替燃煤的無煙城雄縣誕生,目前雄縣地熱供暖能力達到450萬平方米,覆蓋率超95%。今年4月“千年大計”雄安新區設立,其定位為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地熱能成為雄安新區設立以來首個確認的具體投資領域。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目前,雄安新區分布有三個大中型地熱田,地下熱水資源分布廣、埋藏淺、溫度高、儲量大、水質優、易回灌。雄安新區地下熱水資源年均開采量折合標準煤逾200萬噸,可滿足近千萬平方米的建筑群供暖需求。
據了解,中石化新星公司已在河北雄縣召開現場會,研究為雄安新區提供“地熱+”配套具體措施,計劃20xx年在雄安新區新增清潔能源供暖面積1000萬平方米,打造地熱資源利用的“全球樣板”。
據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地熱研究室主任王貴玲介紹,雄安新區全區普遍適于淺層地溫能開發利用,核心區均為地下水源熱泵和地埋管熱泵適宜性好區和適宜性中區。核心區淺層地溫能開發利用的總能量折合標準煤11.2萬噸,按35%的利用效率,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排放量9.35萬噸。雄安新區全區每年可開采量折合標準煤400萬噸,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950萬噸。
雄安新區將如何打造地熱示范城?王貴玲進一步建議,“在開發利用模式上,區內公用建筑,可使用淺層地溫能;居民區建筑物供暖,應以開發深部巖溶地下熱水資源為主;鄉村應積極推廣應用淺層地溫能供暖、制冷;城鄉結合帶宜開發淺部砂巖型地下熱水資源,用于溫泉療養、種植養殖及供暖等。”
地熱調研報告4
開啟地熱發展空間
作為一種可再生清潔能源,地熱資源儲量大、分布廣,具有清潔環保、用途廣泛、穩定性好、可循環利用等特點,與風能、太陽能等相比,不受季節、氣候、晝夜變化等外界因素干擾,是一種現實且具競爭力的新能源。
“全球地熱資源量約4900萬億噸標煤,中國約占全球資源量的 6。 地熱利用效率高,地熱發電平均利用效率達73%,是太陽光伏發電的5.4倍,風力發電的3.6倍!敝锌圃涸菏、中國地源熱泵產業聯盟名譽理事長汪集暘表示。
我國地熱能儲量
盡管與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不可同日而語,但經過多年蓄力,我國地熱直接利用連續多年位于世界首位,“中國地熱直接利用是第二名美國的兩倍多。如果加上地熱發電折算成年產出熱能,xx年中國地熱總體利用為48570 GWh,仍遠大于美國的36328 GWh!敝袊こ淘涸菏、國家地熱中心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地源熱泵產業聯盟名譽理事長曹耀峰用數據說了這番話。
在地源熱泵領域,中國不論是發展速度還是發展規模都已遠超美國。國際地源熱泵協會研究委員會主席劉小兵告訴記者,“美國地源熱泵經過30—40年發展,才占市場份額的 %。美國40%的能源供應是天然氣,當前頁巖氣也維持在xx年前的低價,客觀上制約了其他能源形式包括地熱的發展。
盡管xx年前,美國對地熱供暖有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但經濟蕭條,并沒有對產業形成大的影響,現在特朗普執政,對新能源態度并不積極。美國地熱發展仍面臨能源價格低、缺乏政府支持等壓力!
相較之下,中國地熱迎來發展的春天。
霧霾圍城催生清潔供暖,地熱發展由此推進。與此同時,在地熱能利用領域,包括海利豐、永高股份等不斷創新技術產品和商業模式,地熱能應用在中國遍地開花。
就政策層面來看,盡管在地熱供暖方面國家沒有專門統一的補貼政策,“但是各地都有一些相關的政策,比如北京,深層地熱供暖財政在熱源部分直接補貼50%,對地源熱泵補貼30%。其他地方的地熱供暖,有的每平米補貼50元,有的是80元!敝袊刭|調查局淺層地溫能研究推廣中心常務副主任、北京市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能源處處長李寧波告訴記者。
今年2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及國土資源部聯合發布《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中國將新增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 億平方米,其中新增淺層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7億平方米,新增水熱型地熱供暖面積4億平方米,新增地熱發電裝機容量500MW。
“這是國家首個地熱產業規劃,是地熱產業發展的里程碑,必將對我國地熱產業快速、健康發展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辈芤灞硎。
“目前全國地熱能供暖面積已達4.78億平方米。隨著地熱‘十三五’規劃的出臺,到xx年按照其 0倍發展速度,就要達到50億平方米,潛在市場規?蛇_萬億元!崩顚幉ㄕf。
在北京市地質工程勘察院地熱工程研究所所長楊亞軍看來,“這將掀起地熱供暖的熱潮,地熱供暖將達到前所未有的規模!
地熱發電滯后
就地熱直接利用而言,中國是世界第一,但在地熱發電領域,中國則遠遠落后于世界水平。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地熱發電總裝機容量約27.28MW,而美國裝機容量超過了3000MW,菲律賓接近xx年 2月,廣東豐順第一個地熱發電站投產,中國成為世界第8個地熱發電國,此后,7個中低溫地熱電站及西藏羊八井高溫地熱電站陸續投運。而現在全球25個地熱發電國家中,中國地熱發電裝機排名第 8位!敝袊茉囱芯繒責釋N瘯䦟<椅瘑T會主任鄭克棪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記者了解,地熱發電投資大、周期長、風險高,迄今國家還沒有明確的對地熱發電補貼的執行文件。電價補貼缺失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地熱發電速度和規模,因為“單純利用地熱發電,企業肯定是賠錢的!
地熱利用示意圖
對此,業內專家建議,按照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政策要求,借鑒風能、太陽能發展扶持方式,明確地熱發電商業化運行項目電價補貼標準,可有效解決地熱發電面臨的資金瓶頸問題。
“《可再生能源法》《關于促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地熱發電這一可再生能源可享有電價補貼政策,我們希望能進一步出臺明確的實施辦法!编嵖藯σ步ㄗh。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地熱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的“到xx年地熱發電裝機達到500MW,在目前補貼缺位的情況下,或很難達成!
打造雄安地熱示范城
在此次會議上,積極發展地熱支持雄安新區生態城市建設亦成為熱點話題。
早在xx年,華北地區首個地熱供暖代替燃煤的無煙城雄縣誕生,目前雄縣地熱供暖能力達到450萬平方米,覆蓋率超95%。今年4月“千年大計”雄安新區設立,其定位為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地熱能成為雄安新區設立以來首個確認的具體投資領域。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目前,雄安新區分布有三個大中型地熱田,地下熱水資源分布廣、埋藏淺、溫度高、儲量大、水質優、易回灌。雄安新區地下熱水資源年均開采量折合標準煤逾xx年在雄安新區新增清潔能源供暖面積 000萬平方米,打造地熱資源利用的“全球樣板”。
據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地熱研究室主任王貴玲介紹,雄安新區全區普遍適于淺層地溫能開發利用,核心區均為地下水源熱泵和地埋管熱泵適宜性好區和適宜性中區。核心區淺層地溫能開發利用的總能量折合標準煤 .2萬噸,按35%的利用效率,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排放量9.35萬噸。雄安新區全區每年可開采量折合標準煤400萬噸,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950萬噸。
雄安新區將如何打造地熱示范城?王貴玲進一步建議,“在開發利用模式上,區內公用建筑,可使用淺層地溫能;居民區建筑物供暖,應以開發深部巖溶地下熱水資源為主;鄉村應積極推廣應用淺層地溫能供暖、制冷;城鄉結合帶宜開發淺部砂巖型地下熱水資源,用于溫泉療養、種植養殖及供暖等!
【地熱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地熱能利用技術分析08-13
手機調研報告01-20
簡易調研報告01-19
災區調研報告01-14
地勘調研報告01-14
傳媒調研報告01-14
廢鋼調研報告01-14
機構調研報告01-12
景點調研報告01-07
裝潢調研報告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