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調查報告5000字(通用10篇)
想要知道一些情況或事件時,我們通常要進行專門的調查研究,并根據調查情況撰寫調查報告。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調查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生調查報告5000字,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學生調查報告 1
調查目的: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就業形勢更顯嚴峻。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走出象牙塔,體驗社會生活,成為了兼職一族。在校園中,有時大家見面的第一句話不知何時竟變成了“最近干啥兼職,有好的就告訴一聲。
然而在兼職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針對大學生兼職的普遍性,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學生兼職的狀況以及兼職所帶來的影響,從而為準備做兼職的大學生提供一些經驗,我們特別進行了這一次調查。
調查對象:
河南各高校在校學生,主要是平頂山學院。
調查形式:
本次調查采用網絡問卷和紙質問卷的形式,總共收回網絡問卷127份,發放紙質問卷20份,收回20份,有效數據147份。從確立主題、問卷出爐、收回問卷、整理數據,歷時四周。
以下是調查的具體內容及分析總結:
。ㄒ唬┰谛4髮W生兼職比例和對兼職的態度
根據調查數據可知,在調查者中,有72位大一學生、88為大二學生、32位大三學生、4位大四學生。總體而言,雖然大四人數較少,但還算是均衡的。
在所調查的大學生中,有475.81%的同學做兼職,有24.19%的同學,沒有做過兼職。從這個數據來看,我校學生的兼職規模已經比較龐大,因此如何規范、引導大家做好兼職工作,教育大家正確處理兼職與其他方面的關系就顯得尤為重要。
對于兼職的態度,有63.64%的人認為兼職是非常有必要的,33.33%的大學生認為兼職是無所謂的,3.03%的大學生認為兼職沒必要。由此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的大學生都贊同去做兼職這一舉動,雖然大多數大學生認為兼職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的,但是仍有一部分人的觀點是兼職可有可無,甚至還有少數大學生認為兼職是沒有必要的。
總的而言,大學生對兼職的態度還是較為積極的。
(二)找尋兼職的信息渠道
大學生獲得兼職的機會有多種途徑,在調查中,我們發現,70.10%的大學生是通過親戚、朋友等熟人找到兼職的,23.71%的大學生是通過海報或廣告找到兼職的,49.48%的大學生通過傳單尋找兼職,12.37%的大學生是通過學校勤工組織或老師找到兼職的,28.87%大學生是通過專門的中介機構找到兼職,還有2.06%的同學通過其他方式找到兼職工作。如今消息的速度不斷加快,人們獲得信息的渠道也越來越多,網絡、電視、報紙等方式都可以成為人們獲得兼職機會的便利途徑。
(三)兼職選擇
對于兼職的選擇,大學生主要從事家教、發傳單、促銷、餐飲服務等行業的工作,所占比例高達82.5%。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類兼職在時間上靈活性比較大,適合我們學生,這些行業對于兼職的需求量大,除了家教對求職者有學歷上的要求,一般其他的工作對求職者的要求不高,屬于體力勞動,可操作性強,因此成為了大學生兼職的首選。相對廉價的勞動力、形象氣質較佳也是雇主愿意雇傭大學生的原因之一。在大學生的兼職過程中,10.31%的大學生認為所做的兼職應當與自己的專業完全相關,45.36%的大學生認為所做的兼職與自己的專業多少有點相關,而44.33%的大學生做的兼職與自己的專業不相關。有的大學生在面對兼職時認為,只要是報酬比較豐厚,工作是他們可以接受的,就算是與自己專業不相符,他們都會去嘗試。
對于我們大學生而言,兼職的選擇是很重要的,我們應當考慮在所做的兼職中能否學到經驗、鍛煉自己的能力,讓自己與社會更加接近。相對而言,大三、大四的學生因為臨近畢業,掌握的專業技能較多,因此他們找到一些與自己專業相關度高的兼職工作的機會也就較大。但是,無論能否找到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兼職工作,只要對自己的發展有利,我們都應該合理地選擇,把握好機會。
除此之外,在選擇兼職的過程中還有什么因素是需要仔細考慮的?哪些因素放慢了大家兼職的腳步?通過這些數據不難看出,積累社會經驗,獲得金錢,和充實大學生活豐富自身經歷問題所占比例最高,其余次之,至于其他因素所占比例則很少。這些作為大家兼職的瓶頸,怎樣才能處理好這些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
。ㄋ模┘媛毜哪康
對于做兼職的主要目的,調查報告顯示,61.86%的大學生主要目的是為了賺錢增加收入,73.20%的大學生主要目的是鍛煉自己的能力,79.38%的大學生主要目的是增加社會經驗,65.98%的大學生主要目的是充實大學生活豐富自身經歷,還有很小的一部分大學生則是出于其他目的,比如實現自我價值一類的原因。關于做兼職的'目的還有很多,但希望在打工中賺錢卻是他們的基本想法之一。對于家境不好的學生來說,兼職更是他們所需要的;至于家境不錯的同學,他們則可以在做兼職的過程中明白賺錢的不易,從而去理解父母的艱辛,培養勤儉節約等美德。做兼職還有一個吸引人之處就是可以吸取到社會經驗和鍛煉自己的能力,為以后找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現在競爭激烈的社會,用人單位在招人時,除了看重學歷之外,現在他們更看重的是應聘者有沒有曾經兼職的經驗,所以,兼職經驗也成了大學生畢業求職時一張重要的“皇牌”,吸引招聘者的眼球。至于能力,是你做好一切的前提,更是不容忽視的,沒有能力,空有再高的學歷,仍只是“書呆子”,無法獲得成功。
此外,還有部分調查者做兼職的目的是廣交朋友,通過做兼職從而廣交朋友,也是為人生以后的發展作鋪墊,在當今社會,想要找到一個自己較滿意的工作崗位,除了自己能力之外,人際關系也是十分重要的,這同樣社會就業競爭的壓力增大產生的一個后果。由此,可以總結出,經濟負擔和社會就業競爭壓力是大學生選擇做兼職的最重要原因。
。ㄎ澹┘媛毜挠绊
1、有利影響
在兼職過程中,我們都會收獲到不少的東西。61.86%的大學生表示,他們在兼職過程中,最大的收獲是賺到一筆完全屬于自己的錢,能夠提高自己的消費水平,認為兼職使他們在經濟上得到獨立,不用再依賴父母,頗有一種成就感;65.89%的大學生認為兼職讓他們感受到了一個充實的人生,不再覺得大學生活是碌碌無為的;56.70%的大學生表示,他們在兼職過程中,最大的收獲是拓寬了交際面,朋友多了路好走;38.14%的大學生表示,他們在兼職過程中,最大的收獲是對社會的了解加深了很多,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礎。不管是怎樣的收獲,只要我們能從做兼職的過程中,獲得金錢或經驗,滿足自己最終的愿望,都是一件好事。
2、不利影響
當然,食物都有兩面性,在做兼職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不利影響,其中有65.89%的大學生認為時間安排太緊,難以兼顧,打亂了他們的正常生活秩序。有46.39%的大學生認為壓力過大,影響健康。有32.99%的大學生認為容易上當受騙。19.59%的學生怕影響學業。還有15.46%的人認為父母親會擔心。當然還有其他不利影響。
可是,兼職到底對大學生的學習有沒有影響呢?分析數據,64.95%的大學生表示,有一定影響,情況因人而異;25.77%的大學生表示,沒有影響;9.28%的大學生表示,有很大影響。就個人觀點看來,兼職可能會對學習有影響,但情況因人而異,只要自己能適當的調整,兩者兼顧下來還是有可能的。
。┘媛毜臅r間分配
兼職時間可以選擇在假期,就像所做的調查者中,選擇在周末或者任意空閑時間的人數占61.86%,選擇類似“五一”這樣長假的人數占16.49%,選擇寒暑假時間的人則占到67.01%。通過這些空閑的時間去做兼職,這樣既不會和上課時間沖突,可以避免在兼職與逃課之間作出選擇。讓我么在工作時可以專心,學習時可以放下心來學習?扇绻行┘媛毜臅r間與上課時間相沖突了,這就需要我們學會取舍了,但我們畢竟是學生,首要的事情要把學習搞好。如果不能確保自己的學習不受影響,最好不要考慮兼職。有的大學生在做兼職時過于重視兼職而忽略掉學習的重要性,導致期末考試掛科,給自己帶來不少麻煩,因此建議,大學生要根據自己個人能力去選擇兼職。
(七)兼職中遇到的困難的原因及如何解決
在做兼職時,遇到問題和困難是不可避免的,在調查中,大學生們遭受的困難比較多的例如:酬薪低,不按時發工資、合法權益得不到保護、技術技能水平不足、對崗位缺乏了解都是不可忽視的困難。而其他諸如工資拖欠、人及交往困難、自身優勢無法得到發揮也都被提及。還有一點必須指出的是,在兼職時,常常會遇到性別歧視的問題,在調查數據中顯示出,女生由于自身條件的限制,往往遇到性別歧視的概率要比男生大得多。這雖然是無法避免的,但是,用人單位仍應該盡量秉持著平等的原則去雇傭員工。這些說明,在兼職時,需要大學生們克服的困難還有許多。大學生在兼職的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權益受到侵犯的例子,原因是多種多樣的。
其中由于自身防范意識和法律意識不高而權益受侵犯是最常見的;公司、雇主不講信用以及中介機構詐騙其次;社會缺乏專門機構管理和法律意識或法律空白也是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由于在校學生對兼職的需求日益增長,許多不法的中介公司為謀取暴利,利用法律縫隙,騙取高價的中介費。大學生的社會經驗不足,在做兼職的過程中,很容易被中介公司騙取高價中介費,或者是工作后拿不到工資或是拖欠工資。大學生因打工而上當受騙的事件層出不窮。但是,在權益受到侵犯后,大學生的做法卻不盡相同。有86.60%的人會和自己想辦法解決;68.04%的人會向同事及前輩尋求幫助;當然還有8.24%的大學生會不知所措或自認倒霉放棄兼職。這說明大學生具有一定的維權意識,但是面對詐騙等困難還不是所有人都敢于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ò耍┘媛氈械膬烖c與不足
對于在兼職過程中的不足,調查者認為無論是吃苦耐勞的精神、與人溝通的能力還是應對困難、壓力的能力或專業知識技能,大學生都是比較缺乏的,尤其是溝通能力,這一點需要我們深思。
至于在做兼職時,自己所具有的最大優勢,是吃苦耐勞的精神,比例占77.32%。其中35.05%的大學生認為,他們的最大優勢在于興趣廣泛,知識淵博。27.84%的大學生認為,他們的最大優勢在于口齒清晰,善于表達;57.73%的大學生認為,他們的最大優勢在于大膽自信,活潑開朗;8.25%的大學生認為,他們的最大優勢在于出眾的儀表和氣質;當然,還有部分調查者則認為還有其他因素。在現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大膽自信、活潑開朗的性格無疑成了競爭就業的重要優勢。無論是兼職還是正式工作,一個大膽自信、活潑開朗的應征者更能得到用人公司或單位的青睞。同時,過人的技能或特長和出眾的儀表和氣質也是用人公司和單位所看重的。所以,全面發展對于處在現代社會的我們是必不可少的。
。ň牛⿲W校是否有必要成立專門的兼職指導機構
對于學校是否有必要成立專門的兼職指導機構,以豐富同學們的業余生活并確保兼職的安全,91.75%的大學生認為這是十分必要;6.19%的大學生則認為無所謂;2.06%的大學生認為沒必要。在個人看來,高校是有必要加強對學生兼職的指導和幫助,給予多點的支持的。學?梢酝ㄟ^完善勤工儉學機構中心的機制,拓寬兼職的渠道,給在校大學生們提供安全可靠的兼職工作。這樣對避免學生在外找兼職時上當受騙有著很重要的幫助。
建議:
我們看到,各高校為解決特困生問題已經普遍建立了勤工助學機構和基金,開展了濟困助學活動,但是,由于適用的群體和兼職領域有很大局限性,并不能滿足很多大學生的需要。無論是供給、需求還是中介服務,大學生兼職市場還是一個有待開發、有待發展、有待規范的市場,大學生在兼職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很多問題。
大學生調查報告 2
一、調查目的:
近年來,隨著手機在校園里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把目光投向了校園這一潛在的巨大市場。為了了解手機在大學生中的普遍情況、使用效果以及消費情況,掌握手機在大學的銷售情況和市場前景,我們決定以大學生為調查對象,對校園里的手機市場作一次調研。
二、調查對象:
大學生
三、調查項目和調查表
四、調查時間:
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五、調查方式:
為了使調查具有普遍性,我們放棄了傳統的書面問卷形式,而采用制作電子版問卷在網絡上進行調查的方式。這樣做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1、提高效率,減少調查工作量。
我們制作的電子版調查問卷使用ASP、NET平臺開發,并掛在朋友的個人主機空間上,無需印刷,無需人工分派問卷
2、調查范圍更廣,調查對象更具隨機性。
由于是在網上答卷,沒有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回答我們答卷的大學生朋友人數在20天左右的時間內輕松突破1000人,最后達到了1237人,并且這些參加我們調查的朋友來自全國各地。這個數字是由調查頁面自動跟蹤生成的。
3、數據統計便捷。
我專門設計了一個調查數據統計頁面,對調查數據進行自動的跟蹤統計,主要有人數統計,占同類選項百分比統計等
六、調查方法:
1、由調查小組成員共同協商確定問卷內容,以書面文件形式確定,交由本人進行制作成電子版調查問卷。
2、電子問卷制作完成并通過無錯測試后,我將其上傳到我朋友租用的虛擬主機空間。
3、動員調查小組所有成員進行廣泛宣傳,宣傳方式主要有二:一是讓自己的朋友上網回答調查,二是在論壇上發布信息,讓論壇上的網友幫忙回答
4、調查完成后,由全體小組成員對調查統計數據進行分析
5、撰寫調研報告
七、調查數據統計分析:
本次調查共有1237人參加并且完成了問卷,來自全國16個省市67所高校,并且參加調查的朋友具有很高的隨機性,保證了本次大學生手機調研具有一定普遍意義。我們主要針對大學生手機擁有和需求狀況、學生手機的使用要求分析、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力分析、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機分析、學生手機族的目標確立分析5個方面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并最后給出我們小組的營銷建議。
1、大學生手機擁有和需求狀況:
調查數據顯示,在被訪者中有68%的學生擁有手機。同時26%的學生將會在近期更換手機。在沒有手機的學生中,61%學生將會在近期購買手機。從這些數據可看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機在大學里已不再是新鮮事物了,已開始普及化了。大學生已經成為手機市場中一個不容忽視的消費者群。
2、學生手機的使用要求分析
、僮钪刭|量
選擇手機時,消費者考慮的主要因素依次為:質量21%,外型19%,價格18%,功能18%,品牌11%,售后服務9%,廣告宣傳2%,其它方面也占2%。其中,消費者對質量的要求最高,手機是日常的通訊工具,如果質量不好,將會給消費者帶來極大的不便。
另外,部分消費者對外觀款式要求也較高,手機廠商不斷推出新款很大程度上是迎合他們的口味,由于大學生都是年輕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持手機者年齡的下降,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會降低,而對外觀款式的要求會更高。
、谥械蜋n產品較受歡迎
在手機價格的調查中,我們發現消費者比較傾向于1000元至1500元的價位,其比例高達44.5%。另外,有29%的消費者表示會選擇1000元以下的手機。當然,也有部分消費者購買高價位手機,其中,選1500至2000元的消費者占15%,2000元以上的占12%。
③購機地點較集中
對消費者購買手機地點的調查發現,消費者購買手機的地點較為集中,大體上分布在手機大賣場和品牌專賣店,其比例分別為56%和38%,其它的只占6.5%。手機是高科技產品,普通消費者難以了解其功能是否完善、質量是否可靠,他們只好以銷售人員的信用和專業知識作為判斷標準,而手機大賣場或品牌專賣店的銷售人員素質相對較高,因而容易贏得消費者的信任。此外手機大賣場的價格優勢也是學生朋友們考慮的重要因素。
、苁謾C品牌比較復雜
在此項調查中我發現,使用諾基亞的最多,占46.25%,其他的.如摩托羅拉15.00%,愛立信6.25%,西門子6.25%,三星13.75%,菲利浦5.00%,其他的有7.50%。
⑤手機用途比較統一
大學生使用手機用途較統一,在已有手機用戶中,多數用于聯系親友,占67.7%。還有少數只是跟著大家走(受周圍人影響的)和追趕時尚的,各占9.8%。家長方面認為,手機是用于方便和孩子聯系的,學生手機族的手機58.0%都是家長掏錢買的。同樣學生也認為有了手機可以方便與親友進行溝通,以維系家人及朋友的感情。
、奘謾C費用普遍較低
在學生手機族中,每月手機費用普遍較低。每月消費在50元以下的占40%,在100元以內的占88%。但也存在一些高消費學生,在100—300元內的占12%,其中200—300這一高消費段也占6%。超過300元手機費用的基本沒有。
⑦充值卡成為主要服務方式,手機費用主要用于發短信。
在被訪者中,有近82%的是采用充值卡方式。同樣,手機費用用于短信服務的占87%。這充分說明了,學生的消費能力有限。
3、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力分析
確切地說,消費動力與消費需求是密切聯系的,當一個消費需求出現以后,為滿足這種需求的動力也就隨之產生了,對此我們不想加以詳細論述。從上面各種數據中可以看出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力是處于一個較高水平的,造成這一高消費動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家庭收入的增加,學生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欲望增強。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使得商品的市場生命周期縮短,特別是在通信領域,手機更新換代的速度達到一周一款。手機產品的市場生命周期的縮短,使得學生消費者的消費活力被激發出來,大大強化了他們對新、奇、美的追求。而家庭收入的增加,則進一步加強了他們消費的信心。
第二,新經濟、新文化、新觀念,學生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總體規范發生了極大變化。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新的經濟必然與新的文化相對應,而新的文化則必然帶來新的觀念。作為E時代的“e人類”,學生消費者大多受新經濟下新文化的影響,具有求新、求奇的消費心理,在這種心理驅使下,他們會對一切感興趣的新奇事物產生強烈的消費欲望,而這種強烈的消費欲望恰恰正是消費的動力所在。
第三,信息的極大豐富化、便利化,對學生消費者的消費動力也有影響。電視、報紙、雜志、網絡、電臺、店堂、車體……廣告鋪天蓋地,宣傳無處不在,各大手機廠商與廣告商們的努力,使得通信領域(主要是手機市場)的信息極大的豐富化、便利化了,在這種強烈的外部刺激的作用下,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力也得到了提高。
總的說來,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力是維持在一個較高水平上的,在這種前提下,結合他們以往在消費過程中的學習,就會導致一種或一系列消費動機的發展。
4、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機分析
經過學習過程對其消費需求的明確,消費動力的強化,學生手機族逐漸形成了具體的購買動機。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機可分為以下四種:
第一,求實購買動機。
據調查顯示,學生消費者在購買手機時,最注重的還是質量與實用功能:39%的被調查者表示,好用與耐用是最重要的;此外,還有9%的人認為手機的售后服務質量是關鍵的。形成這一購買動機的原因,除了受他們最基本的消費需求:工作需要與家人聯系的影響外,很大程度上還在于受他們依賴性消費的程度較大及自身缺乏經驗,購買能力弱等因素的影響。
第二,求新購買動機。
學生消費者在購買手機時,大部分被調查者認為在質量保證的前提下,首先考慮手機的外觀設計,如形狀、大小、厚薄、材料、顏色等。同時,有61%的學生希望擁有為“大學生量身訂做的手機”。其次考慮手機的內部功能,如是否支持中文輸入、是否支持WAP、是否支持語音撥號、是否具備免提功能等。且多數被調查者均明確表示,選購時會優先考慮質量可靠、設計輕巧、款式新穎、色彩時尚、功能夠炫的手機。學生手機族這一購買動機的產生,與學生消費者特殊的消費心理是分不開的。由于學生消費群的成員大多處于18—23歲,這一人生中思想最活躍、最善變的黃金青春期,熱情、開朗、奔放、崇尚自由的率直個性,現代社會生活條件的極大改善,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各種觀念、思潮的風起云涌,賦予了他們強烈的冒險精神與實踐精神,對于新事物、新觀念的關注與學習,逐漸形成了他們求新、求異的消費心理,而這種消費心理直接影響到了他們求新購買動機的產生。
第三,求便購買動機。
根據前面對學生手機族的分析,得知大多數學生消費者購買手機的真正目的在于方便與家人、朋友、用人單位聯系。對于購買手機與家人聯系這一目的,據調查顯示,多數學生手機族的父母均持肯定態度,而這種態度對學生手機族購買動機的產生具有直接的推動作用。另外,還有部分臨近畢業的大學生怕漏過任何招聘信息的壓力,也推動了此種購買動機的產生。
第四,求廉購買動機。
大多數學生手機族所能承受的手機價格在1000—1500元之間。也就是說,他們需要的是中低檔的手機。總的說來,此動機的產生與我國綜合國力不強,人均消費水平偏低有著密切聯系。這種經濟現狀直接制約了仍處于依賴性消費階段的學生手機族的消費能力,從而導致了他們在選擇手機時通常會把眼光放在中低價格的機型上。另外,為了達到經濟實用的目的,他們通常還會選擇免月租或月租較低的充值卡來使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此種求廉的購買動機并非只是一味的追求低價,以省錢為目的,更多時候只要價格達到了學生手機族心中“合理”的低價時,動機就產生了。
一般情況下,學生手機族的這四種消費動機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織,共同推動他們的消費行為進一步的發生。實際上,對于消費者來說,消費動機的產生才意味著消費手段、消費目標等一系列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的發生,這對于學生手機族來說也不例外。因此,學生手機族四種相互交織的消費動機在得到發展以后,緊接著結合在動機上行動希望得到的結果,就會發展出一系列滿足消費動機的目標,從而最終做出購買決定。
5、學生手機族的目標確立分析
在這一階段,學生手機族所做的大部分工作在于評價與選擇。在學生手機族的購買動機產生之后,為了進一步滿足需求,他們會開始收集與購買有關的信息。在調查中發現,37.5%的學生是通過網上獲得與手機相關信息的。但一般情況下,所收集到的產品信息會出現重復、相異、相反或抵觸的情況(例如,同檔次同功能不同品牌手機之間的重復,同款手機不同商家的不同定價,印象中的手機信息與實際了解到的信息不符),這樣,就可能形成多種可供選擇的購買方案。因此,學生手機族就需要對這些方案進行比較,要對各種信息進行加工、整理分析,綜合評價各款手機的各種要素(如性能、價格、質量、款式等),去偽存真,去弱存強,篩選出購買符合自己需求的手機時所要考慮的主要要素,評價擇優,確定出具體目標,包括具體商品的品牌、規格、性能、價格等因素在內。一般地,這一目標可以是具體的最終目標,也可以是抽象的最終目標,也就是說,他們購買手機的目的可以是真正地為了保持與他人的聯系,也可以是為了炫耀或得到某一參照群的認可。另外,可以肯定的是,最終目標的確立不是直接一步實現的,最為常見地,是建立一系列子目標,逐步導致最終目標的實現。
6、營銷建議
從以上的分析中,我們應該清楚地看到學生消費者的確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消費群體,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特殊的消費群體越來越表現出其巨大的消費潛力。因此,提高對他們的注意,加緊開發這片新市場,對于各大手機廠商脫離困境,打破瓶頸,將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就此,我們提出幾條營銷建議以供參考:
第一,繼續推行中低檔手機路線,專為學生消費者開發、設計功能不是很全,但具備一些學生消費群體較喜歡的基本功能并且款式、造型、顏色等方面能夠吸引學生的手機,這對抓住學生消費者無疑是很好的辦法。
第二,對手機銷售商來說,在銷售地點選擇上,主要將手機放在離學校較近的手機大賣場和自己的品牌專賣店上銷售;在促銷上,選擇贈送學生喜歡的禮物的方式;在定價上,則選擇中低檔價格。
第三,對品牌的廣告代理商來說,強調品牌的情感因素而淡化品牌的功能區別因素,請那些年輕而又充滿活力的明星作為自己的形象代言人,賦予手機充滿青春活力、積極向上的品牌特征。
第四,在廣告宣傳渠道上,要力爭做到范圍廣,傳播面全。特別要重視的是,隨著網絡的發展,特別是在大學生里,上網己開始普及化了,這一宣傳渠道絕不容忽視。
第五,在銷售渠道的競爭方面,廠商應尋求與零售商“背靠背”的戰略伙伴關系。抓緊強而有力的大經銷商,給予有利的支持,使其戰斗力更上一個檔次,在此基礎上,將分銷預算向零售商尤其是手機專賣點重點投放,并推行各項讓利策略及鼓勵措施,加深廠商與零售商的凝聚力,以便零售商對廠商產品的推廣。
大學生調查報告 3
1、調查目的:
分析和認識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現狀,是培養和塑造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前提和基礎,對于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中國依法治國的道路上,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高低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又可以映射出法制貫徹的效果。當代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大學生急需在學校的正確教育和引導下,不斷學習,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素養培養。當前我國大學生大都重視專業課的學習,而對法律基礎課不予以重視。同時大學生法律觀點偏差,法制觀念淡薄。很多大學生在他們的權利受到侵害時會選擇極端的方法,而不是用合法的法律手段去爭取他們的利益,這就會使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會越來越淡,導致高等院校呈現出逐年上升的違法犯罪現象。為了提高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更好的把我國建設成為法治國家。
2、調查對象:
此次調查對象為當代大學的本科在校大學生。
3、調查方式:
采用填寫調查問卷的方式。為了使調查能夠真實、客觀的反應調查者的思想,我們對法律各個方面問題都進行了認真篩選,對相關法律專業術語也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表達。被調查者回答問題的方式主要是采用封閉式的回答方式,即預先設計好四種可能答案,將這些答案全部列于問題下面,由被調查者從中選擇一種答案作為自己的答案,均為單選題。本次調查不記名,調查內容除了對法律問題的回答外,還包括性別、年級、專業等基本情況,以便我們做比較研究,調查問卷共發放220份,收回有效的調查問卷共203份。
4、調查結果及分析:
。1)性別:男54%女46%。
(2)年級:大一26%大二27%大三21%大四20%。
(3)專業:文科31%理科69%。
1、您從何時開始接觸法律的?
A、小學16%。B、初中29%。C、高中16%。D、大學39%。
分析:可以看出大學生接觸法律的年齡普遍偏高,很晚才開始了解法律知識。只有少數人是從小接受法律的熏陶。
2、您認為法律與你的學習和生活有關系嗎?
A、關系密切51%。B、關系不大37%。C、沒關系9%。D、不知道,說不清3%。
分析:大多是都認為法律與我們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說明我們當代大學生還是比較重視法律的。還有一點同學認為不知道,說明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想法,這是一種不良現象,作為一個大學生連自己的想法也不知道,可想而知這是很可怕的事,這一體現出了我國教育應試的失敗。
3、對我國的法律體系認識程度有多少?能清楚說出我國的幾部大法嗎?
A、高;能23%。B、中;勉強能61%。C、還可以,一般的能14%。D、低;不能。
分析:對我國比較重要的法律大學生大多都知道,不知道的人幾乎沒有。
4、您的法律知識主要從何而來?
A、學校上課和宣傳42%。B、家庭教育15%。C、社會宣傳(廣播、電視、報紙)42%。D、其他1%。
分析:大學生的法律知識大多來源于學校,家庭教育很有幫助,總之大學生獲得法律知識的途徑較多。社會宣傳也有很好的效果。
5、您知道自己有哪些具體的權利義務嗎?
A、全部知道9%。B、主要的知道40%。C、小部分知道40%。D、不太清楚11%。
分析:對于自生的權利和義務知道的占大多是說明大家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相當強。
6、您知道全國法制宣傳日是哪一天?
A、3月15日4%。B、11月1日4%。C、12月4日67%。D、不知道25%。
分析:大多是大學生都知道法制宣傳日,也有少數人根本不了解。說明一些大學生不夠誠實,明明對法律專業方面的知識不太了解還是要裝的自己很有法律常識,不過有很多大學生還是不知道法制宣傳日,這說明大家對法律不夠重視。
7、在生活中遇到侵害自己權益的事情時,您會如何處理?
A、向親人,朋友,老師求助40%。B、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自認倒霉了。20%。C、犯我者,雖遠必誅,用武力解。34%。D、向有關部門尋求法律保護6%。
分析:生活中遇到侵犯自己權益的事大多數大學生選擇向親友和老師尋求。
幫助,而很少的人選擇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益,說明了我們當代的大學生用法維權意識較差,獨立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不高,易沖動。
8、您認為在現實生活中法律是否重要。
A、非常重要,國無法不行40%。B、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法律46%。C、一般,可有可無的東西10%。D、基本沒用,法律不如關系有用4%。
分析:法律的重要性是被當代大學生普遍認可的,只有少數幾個人認為法律不重要。說明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在逐年上升。
9、對于法院、檢察院、公安局等執法機關,您的態度是:
A、充分信任10%。B、比較信任61%。C、除非不得已,不跟他們打交道26%。D、不信任3%。
10、您認為對法律的執行哪些監督是最有效的。
A、報刊、電視、廣播等新聞輿論監督42%。B、政府、人大、政協領導機關的監督22%。C、群眾監督26%。D、執法機關自我監督10%。
分析:對于這個問題的看法大學生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但是支持社會輿論的人占大多是。說明政府自己監督自己是不被當代大學生認可的,我們更加相信群眾的眼睛和媒體輿論的力量。
11、你認為法律意識與教育程度有關嗎。
A、有密切的關系57%。B、有一點關系27%。C、毫無關系13%。D、不太清楚3%。
分析:大多數的學生都認為大學生的.法律意識與教育有著密切的關系。
12、你認為不少大學生法律意識欠缺的原因是
A、社會還不夠發展24%。B、家長、老師等人的影響16%。C、高等考試教育制度不合理40%。D、自身要求過低20%。
分析:本題說明約有2/5的大學生認為大學生法律意識之所以欠缺是因為教育制度的不合理,也有1/5的大學生認為自身要求過低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
13、如果有法律意識方面的社團,你是否會參加。
A、積極參加30%。B、參加42%。C、消極參加15%。D、不參加13%。
分析:有超過70%的學生都很愿意參加法律活動。說明大家比較喜歡參加實踐活動不喜歡只是純理論的教育。當代大學生每天都在教室里面接受理論知識現在早就想出來實踐活動了,所以這一點是每一個大學生的心聲。
14、你認為法律的主要作用是。
A、保護權利34%。B、懲治犯罪26%。C、維護社會治安37%。D、不清楚3%。
分析:大學生對法律的作用認識各有不同,也有極少數的大學生根本不了解法律的作用。其實法律存在的本身就是為了讓每一個人都能健康、快樂、自由、幸福、有尊嚴的活著。讓整個社會都能夠協調運行、和諧發展,讓那些壞人得到應有的教育懲罰不是目的,教育才是根本。
15、你覺得自己的法律知識豐富嗎。
A、非常豐富10%。B、比較豐富40%。C、一般42%。D、比較匱乏8%。
分析:多數大學生都認為自己的法律意識并不強。說明當代大學的學生還是比較了解自己的,不過這不是什么好的現象,這也體現出我國大學生不太重視法律。
16、您覺得了解法律基本知識對我們有意義嗎?
A、沒有,法律離我很遠,我們還沒有進入社會,以后再了解也不遲18%。B、意義不大,可以用法律維護自身權利的地方太少了61%。C、有意義,但是我基本不尋求法律途徑解決問題11%。D、有,法律常常幫我解決實際問題10%。
分析:盡管多數大學生比較贊同應當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但是與此同時他們并不選擇用法律的途徑來解決問題?匆姶髮W生還是不太信任我國現在的法律。
17、您覺得下列哪部法律與我們日常生活關系最大?
A、民法65%。B、繼承法1%。C、合同法2%。D、婚姻法1%。E、刑法18%。F、保險法2%。H、公司法6%。I、勞動法3%。J、反不正當競爭法1%。K、治安管理處罰法1%。
分析:大多數同學都認為民法比較重要,可見我們當代大學生法律知識還是不多。不過我們的調查問卷也存在很多問題。
18、你認為造成大學生法律教育薄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27%。B、貧富懸殊是產生犯罪的土壤,影響了教育效果21%。C、個人自覺性是根源12%。D、法律教育活動本身的局限性40%。
分析:當代大學生認為,現在的大學生法律意識薄弱的原因主要是法律教育活動本身具有局限性。
問答題,你認為大學生在法律意識上存在哪些問題?你對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有哪些建議?
分析:問題: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比較薄弱,自身要求太低,認為法律的作用不大,積極性不高。
建議:多開展與法律有關的活動如講座、知識競賽,高校開設基礎法律知識課程,大學生應當多關注有關法律方面的電視節目。
5、調查總結:
綜合本次調查問卷,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接觸法律的年齡偏高,對法律知識的了解較為缺乏,法律意識總體來說比較薄弱,遇到問題并不習慣于使用法律的武器來解決。但對于我國公安機關、法院、檢察院等國家機關持比較信任的態度,也反映出了當代大學生的法制觀念在逐年上升。問卷也同時反映出了,他們認為自己法律意識比較薄弱,法律意識,是人們的法律觀點和法律情感的總和,其內容包括對法的本質、作用的看法,對現行法律的要求和態度,對法律的評價和解釋,對自己權利和義務的認識,對某種行為是否合法的評價,關于法律現象的知識以及法制觀念等。大學生法律意識是大學生群體對法、法律或其現象的反應形式,即心理、知識、觀點和思想,包括對法律的情感、認知、評價和信仰等的內心體驗。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也是未來社會的支撐主體,其法律意識如何,直接影響到公民的法律素質和整個社會法治文明的程度。從年齡上講,大學生是一個橫跨青年和成年的群體,由于尚未形成成熟、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其法律意識帶有明顯的易變性和不成熟性。加之歷史原因、外部環境以及大學生自身素質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個別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和行為與社會要求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準確地了解和掌握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現狀和法律需求,對于提高法律教育的針對性,切實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大學生遵守法律內在自覺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由于傳統法律意識的思維慣性,以及教育與宣傳輿論的局限,大多數大學生的法律意識處于一種被動的守法狀態,認為守法就是遵守刑法。這種被動的法律意識更多的是一種守法教育下的結果。例如,現在一些高校內的法制宣傳欄中的內容都以描述違法犯罪的案例及其所受的懲罰居多,往往使得大學生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法律的鐵面無私和無情,甚至有個別大學生得出了只要自己不違法,就無需學法的錯誤結論。守法教育固然是法制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但如果將守法教育代替整個法制教育,以守法為法制教育的初衷和歸宿,則不僅不利于培養出具有現代民主意識和現代法律意識的人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現代法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價值取向的悖逆。只有徹底轉變法觀念,以培養人們的法律信仰和權利的積極行使為出發點,才能在更深層面上對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和建設法治國家做出回應。
針對此次關于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的調查,我們能看出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比較薄弱,應該多組織專家講座,對學生進行普法教育,開展一些主題鮮明的法制演講、辯論賽、討論會、知識競賽、“模擬法庭”等活動,以及旁聽一些典型案件的庭審,讓大學生從實際中獲得法律知識,提高法律意識,而且實際生活中獲得的法律知識比從課堂中學到的效果會更好。盡量給學生提供實踐的平臺,讓他們展示自己的才華的同時也為國家的法制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學生調查報告 4
一、調查內容
1.被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從被調查企業家的個人基本情況看,我國企業的高層管理者中,大部分人具有大專以上的學歷(其中大專學歷占47.22%,大學本科學歷占38.89% ),文化程度較高。從年齡上看,被調查者擔任企業高層領導時都比較年輕,平均不超過35歲。從工作經歷上看,這些人工作過的單位平均不超過3家,大約平均在5個不同的部門工作過,而且絕大多數的管理者都有過生產、技術管理或市場營銷方面的工作經驗。
這與澳大利亞的調查結果存在明顯的差異(如表1所示)。澳大利亞的公司高層經理的平均年齡要大于中國的企業家。從學歷上看,澳大利亞的公司領導大部分都有大學本科的學歷,還有近14%的人具有碩士學歷(中國的此項指標為0%)。他們的工作經驗非常豐富,而且大部分的人曾在金融和財會部門工作過。
2.獲得成功的主要影響因素
作為公司的高層領導,他們之所以取得了今天的成就,究竟是哪些因素在起作用?我們共列出了20項因素,并且讓被調查者對所列的項目進行打分。在表2中,我們按照得分多少對各因素進行排序,并比較了兩國企業家的調查結果。
結果表明:兩國的企業家們一致認為“有強烈的成功欲望”是他們今天成功的首要影響因素,也就是說,領導者們做事追求結果,極度渴望成功。其次他們還認為“有與各類人共事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這表明作為管理者要有很強的溝通能力和高超的人際關系處理技巧。兩國的管理者同時還認為“35歲之前獲得豐富的工作經驗”和“渴望尋找新的機會”對于他們同樣重要。對于最不重要的影響因素,兩國的企業家都將“早期工作中的榜樣的作用”和“海外的管理經驗”以及“軍隊的領導經驗”排在了后面。
二者的差異在于,中國的企業家認為“能根據環境的變化隨時調整自己的管理風格”,自身“有承擔風險的能力”對自己的發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澳大利亞的企業家普遍認為“在不同部門或崗位的當負責人”的經歷對于他們今天的成功非常重要。這種看法的差異是由于各國的環境的不同造成的。從中國的實際情況看,由于我國的經濟運行機制正在逐漸轉變,這期間存在大量的不確定機會,誰能首先抓住商機,誰就有了獲勝的把握,但是不確定就意味著要承擔一定的風險,因此我國的企業家更重視勇于承擔風險的能力。另外,中國的企業家們大部分是在一家企業打拼多年才獲得今天的職位,工作經歷比較簡單,工作過的部門也比較少,因此他們對“多部門的負責人的經歷”并沒有給與較高的評價。
3.獲得目前這個職位的最直接原因
設計這部分調查問卷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兩個企業家最終走向領導崗位直接原因是什么?對此項內容調查結果顯示,兩國的企業家們存在很大的共性(見表3)
顯然,在這個問題上,兩國企業家看法有些相似,大部分人都認為是“過硬的技術和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努力工作,對公司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使他們在眾多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獲得今天的位置。
但是,大家顯然對“運氣”的看法有所不同。在中國的企業家眼里他們之所以會獲得今天的成績與“運氣”之間的關系并不是太大,這一項的得分在調查中也是排在了最后;而澳大利亞的企業管理者中14%的人認為自己獲得今天的成就或地位是因為他們的運氣好。此外,與澳大利亞的企業家比較,中國的企業家比較重視“對前景做出的合理預期和想象”,表現出了對“高瞻遠矚”這種能力的認可。
4.管理者應具有的素質
在問卷的第四部分,我們主要是了解了企業家自身對管理者素質的看法。對于這個問題,兩國的領導者的回答是這樣的(見表4)。
這部分調查結果顯示,兩國企業家對此問題的看法頗為不同。中國的企業家認為,“能夠準確的.預測問題,并能及時的做出決策”是最重要的,其次是“要有領導才能”,即強調自己在企業中的影響力和別人對自己的尊重。對這兩項的選擇占了整個回答比重的70%以上。而澳大利亞的企業家則把“能科學的管理員工、激勵他人、使人盡其才、鼓勵團隊工作”排在了首位,他們認為合理的使用員工、鼓勵團隊合作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項占了回答總數的24.26%,其次,他們把個人的民主作風,以及寬容和理解等能力放在了第二位,占了16.2%。這說明,澳大利亞的管理者更重視人性化管理,強調團隊合作,充分發揮每個人的優勢,而不是更看中個人的權威。
5.建議他人應發展的領域
作為企業的管理者當然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為自己的企業或公司提供服務。對于領導者而言,他們希望他們的接班人應該在哪些領域重點發展呢?
從調查的結果看:中國的管理者認為他的下屬最應該培養勇于創新的能力和承擔風險的能力。這也表明,我國的企業家已經充分認識到創造力是領導者首先要具備的素質,因為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創新,這就對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的企業家同時還認為“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未來的企業家們要著重培養的領域。在這方面與澳大利亞的企業家們的看法相同。
與中國的企業家們看法不同的是,澳大利亞的管理者要求自己的下屬應該首先處理好人際關系,提高人際關系的處理技巧,強調管理者要培養溝通的能力(而我國的企業家們將這項因素僅排在了第四位,占被調查的13.51%)。他們還認為未來的管理者要盡量豐富自己的工作經驗,嘗試各種不同的工作角色,為將來的發展打下基礎,而我國的企業家們顯然對此的重視程度不足。
6.中國企業家需要加強的領域
我們通過問卷調查還了解了目前我國的企業家們有哪些薄弱環節。大部分的企業領導者在回答“你最需要加強哪方面的學習”時,不約而同的寫道:需要進一步學習管理理論,包括戰略、財務、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由此可見,中國的企業家們已經認識到了他們目前的弱點:缺少科學的、現代的管理理論來支持自己的企業經營管理。他們目前最需要的是迅速的掌握現代的管理方法,從一個全新的視角來審視和管理自己的企業,并在復雜的經濟環境中制定出可行的經營戰略,使自己經營的企業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生存發展下去,同時也實現自身價值。
二、結論
盡管不同國家間的環境、文化、教育、規章制度方面的差異會導致兩國企業領導者的職業成長經歷有所差異:如我國的企業領導者更多的是看中個人能力,強調主觀努力,敢于冒險,以靈活管理風格取勝;澳大利亞的企業家則強調豐富的工作經驗、協調、溝通的能力等,但是,作為領導者本身而言他們之間也確實存在一些共性。
經過對調查問卷的總結,我們發現成功的企業家大都具有以下特征,我們將其總結為三方面內容:
首先,表現最明顯的是個人因素特征。成為企業高層管理者的人一般主觀上都有獲得成功的強烈愿望,喜歡成就感,做事追求結果;他們具有很強的創造力和豐富的想象力,能夠接受新的思想、新的管理理念,同時愿意承擔風險,喜歡迎接挑戰;他們有敏銳的洞察力,可以在市場的瞬息萬變的過程中抓住機會,隨著自己所處的環境和游戲規則的不停變化,他們可以隨時調整自己的管理風格,這一點在中國的企業家身上表現的尤為明顯;他們做事持之以恒,推崇誠信。和普通人相比,他們對自己的認識更為深刻,目的更明確。
其次,企業家們大部分都有豐富的工作經驗。據統計,我國的企業管理者平均在4.8個不同的崗位工作過,澳大利亞的企業管理者在這項數據統計上還要高一些。早期的基層工作讓他們嘗試各種工作角色;豐富的工作經驗,使他們既懂技術,又懂管理,同時對市場有深刻的認識,尤其是中國的當代企業家大部分是隨著企業一起成長起來的,他們對企業的定位和對行業的了解比別人更有優勢。從年齡上看,企業家們大部分在30歲左右的時候就已經擔任一定的領導職位,這讓他們可以較早的掌握了管理的技巧,經過幾年的磨練,逐步成長為優秀的企業家。
再次,他們強調協調能力,重視人際關系。企業的經營需要企業的管理者每天要與各類人打交道,企業的管理說到底是對人的管理,要協調好企業內部關系,就要很好地與你的上級、同事、下屬以及技術人員進行溝通,融洽的企業內部關系可以使企業獲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因此,中外的企業家們對于良好的協調溝通能力和高超的人際關系處理技巧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而且他們在這方面也確實是具有強于他人的能力。
三、建議
從調查的結果看,我國的企業家們已經具備了領導者的基本素質,他們在過去的十幾年中確實做出了很大的成績。但是,我國的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也不過是近10年左右的事,而對于企業家們而言,在短短的10年的時間里完成從一名帶有行政色彩的企業管理者到適應市場經濟的真正意義的職業經理人的轉變,是有一定難度的,他們沒受過正規的經濟管理培訓,靠的是在實踐中摸索前進。隨著市場的開放和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的逐漸明朗,原有的東西已經不能滿足需要,企業家們必須要隨時調整自己的觀念,轉變思維,不斷地充實自己,學習先進的經驗,以適應新形勢的要求。
經過比較分析,我們認為我國企業的領導者在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改進:
首先,要加強對現代管理理論的學習。此次調查的結果表明,目前企業進一步發展的最大障礙是缺乏現代的經營管理知識,大部分的企業管理者普遍認為他們現在急需學習現代管理理論來充實自己,這是保證他們在接下來的殘酷的競爭中得以繼續生存下去的一個重要條件。因為雖然我國的企業家們大部分有大;蛘呤潜究频奈膽{,但是,他們中大部分人沒有受過正規的管理培訓,而且專業比較窄,他們獲得目前的成就有一部分原因是我國宏觀經濟環境的發展給他們提供了非常好的機遇。但是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市場的逐漸完善,光憑經驗管理顯然已經不足以滿足企業持續經營發展的要求。這就對企業領導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們必須學習先進、科學經營管理理論,為企業的未來選擇正確的發展道路,同時在自己的職業道路上能有所作為。
其次,要進一步豐富自己的工作經驗。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的企業領導者大部分是搞技術出身,這是個優勢,使他們對行業和產品有深刻的認識,并有可能基于豐富的專業知識使自己的產品可以做到技術領先。但是,當社會發展到今天,尤其是大量外資企業的涌人,中國的企業家正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他們不得不在新的游戲規則下與世界各國的企業家們展開全方位的較量,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在資本運作和融資能力的較量,只有擁有現代化金融意識的企業家們才能在這場激烈的角逐中利于不敗之地。而我國的企業家們大多數缺乏這方面的工作經驗,他們對財務管理了解不夠透徹,或者在作決策的時候對財務方面考慮不足,甚至有部分企業因為財務方面的原因無法繼續經營下去相反,澳大利亞的調查結果顯示,澳洲的企業家們的工作經驗非常豐富,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有豐富的金融或財務方面的工作經驗。
再次,要加強團隊合作精神。企業的發展靠大家,如果大家不能互相信任,即使才華出眾,也是孤掌難鳴,團隊精神則可以使企業的經營管理產生1+1>2的效果。從調查結果看,我國的企業領導者們對于團隊合作精神的重視程度不夠,他們還在按照慣例強調領導的權威,強調個人的作用,要求下屬對自己的命令絕對服從,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企業的經營效率的提高。企業的領導者是企業的核心,他們的一言一行在組織中會起到表率的作用。因此,現代的企業家們如果要加強企業的凝聚力,激發出團隊里每個成員的潛力,首先自己要先做到這一點。
最后,要加強人際關系管理,進一步培養民主作風。中國企業在管理方面一直實行從上至下的權威管理。但是隨著組織結構的變革,企業運作模式趨向于扁平化,管理者的地位也隨著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且與以前相比,員工的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們更重韌醚且織對自己價值的認同,希望更大程度地參與組織的經營管理。因此現代管理更加強調人性化的管理,權威的效力已經大不如前。隨著形勢的變化,當代的企業更需要那些擁有溝通能力,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懂領導的高級管理人才。而以前人們對人際關系的認識僅僅停留在“認識很多人,有很多關系”這個層面上,這顯然是不夠的。管理者應下大力氣與各個層次的人進行良好的溝通,同時在組織內形成民主的工作作風,以求最大效用地發揮每個人的作用。
大學生調查報告 5
一、調查背景
火熱的六月,馬上又有一批大學畢業生進入社會。近幾年,針對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國家不斷出臺政策,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隨著大學生自主創業人數的增加,一批創業者和即將創業者也漸漸走進我們的視線。我市大學生自主創形勢如何?面臨哪些困境?出路又在何方?對此,我們進行了調查。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高等教育逐漸由精英教育向通才教育轉型,而作為祖國的棟梁——當代大學生,人數不斷上升,隊伍不斷擴大,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則愈顯嚴峻。
我們在20xx年4月份面向本院學生進行了調查,采用抽樣問卷調查形式,共發放了294份調查問卷,回收有效調查問卷有229份,調查對象中男性147人,女性82人,其中一年級124人,大二年級105人,涉及的專業有金融學、稅務、工商管理、物流管理、會計學、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營銷與策劃、法學、行政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廣告學、藝術設計、商務英語、法語等,基本上覆蓋所有專業。調查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關注當代大學生對自主創業的認識程度,既了解我院大學生對自主創業的看法,也可以了解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困難所在,挖掘他們的創業才能,為他們的創業之路提供支持。
二、大學生對自主創業的了解程度
(一)、自主創業的源頭
大學生就業、下崗職工再就業、農民工就業成為我國三大就業問題。一些家庭花幾萬、十幾萬培養出來的學生,為何在就業路上還不如一些技校畢業生吃香呢?目前,我國的結構性失業問題難以解決,應積極采取措施,吸取國外經驗,鼓勵大學生創業。從調查數據顯示,創業意愿主要來自于家庭,占到69.43%。下面是調查過程中,家長對創業所持的態度: 數據可以看出,家長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態度支持的占40.61%,一般支持占43.23%,反對的占0.87%,無所謂占15.19%。顯然,大部分的家長都支持自己的子女自主創業,解決就業壓力。而另一方面,也有小部分家長反對,他們擔心的可能是,大學生還屬于增知識、長身體的年齡,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沒有完全成熟,還不能承擔創業的各種壓力,而且社會經驗不足,常常盲目樂觀,還未具備創業的心理條件,這也是令人擔心的問題。如果大學生投資創業失敗,反而會加重父母的負擔。
當下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如能找到一份工作,雖然省去了自主創業的麻煩,但收入會不理想,自主創業會帶來不錯的收入。聽別人的不如自己做主,不愿意聽別人的派遣,更愿意自己說了算。
(二)、兼職、專業、創業的三者關系
相信大學生當家教這是多數人首先想到的賺錢方式,尤其適合低年級學生,他們剛剛從高考硝煙里走來,正是現炒現賣的好機會。因為差不多誰都能干,所以想找份好的家教工作非常難。一些城市的學校、公園附近,經常能看到一些青年學生把紙板綁在自行車上,上面寫著“家教”。在調查中顯示,大學生當家教占調查人數的58.95%。然而,另外的41.05%則選擇的是有過除家教外的兼職經歷。盡管如此,但是大部分大學生還是把家教這份兼職作為首選。
三、新形勢下影響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因素分析
大學生自主創業對于社會來講,還是新生事物。但從近幾年的趨勢來看,大學生自主創業將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大學生自主創業在全國逐漸蔓延的同時,我們看到它產生的整體效果并不是令人特別滿意。究其原因,既有大學生群體自身的因素,也有社會環境等外部因素的影響。
(一)大學生自身知識和技能不足
在長期的應試教育的教導下,大學生缺少對社會、現狀和自我的挑戰,缺少除了專業以外的知識的學習和領悟。自主創業需要企業注冊、管理、市場營銷和資金融通等多方面的知識,在缺少知識儲備的情況下,企業必然將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
(二)大學生缺乏自主創業的經驗
雖然創業經驗不是生而具有的,但是沒有長期的社會閱歷積累很難形成生活經驗。大學生群體生活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社會環境中,只有想法,缺少經驗。
大學生自主創業社會經驗不足。大學生自主創業初期容易受到一些成功案例的影響,沒有深刻體會創業成功背后的付出與艱辛。盲目樂觀的激情創業很容易挫敗大學生的薄弱意志和自信。
大學生自主創業市場經驗不足。大學生長期生活在校園中,對市場缺乏了解,特別是市場開拓、企業運營商,很容易陷入眼高手低、紙上談兵的誤區,還有對于創業選擇缺乏市場調研和長效分析。
(三)自主創業缺乏啟動資金
調查顯示,有接近43%的大學生認為資金是創業初期最大的困難。大學生自主創業的規模較小卻具有較大的風險,所以許多風險投資公司都不愿意將資金投入到大學生自主創業中。沒有啟動資金,大學生即使有很好的創業設想和項目,也會被迫叫;蚍艞墶T趧摌I初期的大學生籌措資金除了向家人、朋友借款以外,大部分需要通過銀行的小額貸款來解決。但在實際的調查中,有近28.5%的大學生表示不知道可以小額貸款,有近62%的大學生表示從銀行小額貸款手續太麻煩,再加上找不到人擔保等因素,很多大學生放棄貸款來籌措資金,僅有不到10%的大學生通過貸款實現自主創業。
(四)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環境有待完善
國家和地方政府雖然已經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大學生自出創業的優惠政策,但是大學生自主創業之路還是充滿了挑戰和困難,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缺乏一個健康有序的創業環境。社會對于大學生創業很多時候僅僅停留在觀望的層面上,沒有形成一種尊重和重視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氛圍。
(五)大學生自主創業政策措施不夠完善
國家和地方政府出臺的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政策涉及的面還不是非常廣泛,具體執行起來還是比較困難,地區差異較大。這給大學生的創業帶來了不少麻煩。
(六)高校創業教育跟進不到位
大學生自主創業是一個系統工程,既需要社會的關懷和支持,也需要高校承擔起引導和教育的職責。在調查中發現,大多數高校并未將大學生創業教育列入教學計劃,僅有不到10%的大學生接受過創業課程的系統學習。創業教育對于大學生能夠成功的開展自主創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但創業教育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肯定不會一帆風順。
四、對策與建議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經濟系副教授王艷茹花了整整一個學期的時間,才把20xx年以來國家出臺的各類創業政策梳理清楚。她指出,目前國家各部門之間在制定政策時有時會缺乏溝通和協作,各部門的.創業促進政策整合性不強,“如果有一個像美國的中小企業局一樣的機構,專門負責創業事務的部門就好了。綜合上述資料,從政府層面、高校層面和大學生自身層面提出幫助大學生創業者成功創業的對策和建議。
(一)各級政府應有的措施
為支持大學生創業,國家各級政府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涉及融資、開業、稅收、創業、培訓、創業指導等諸多方面。對打算創業的大學生來說,了解這些政策,才能走好創業的第一步。據了解,93.49%的政府部門表示“已經或正在制定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82.38%的地方制定了相關規定,保證畢業生創業投資程序上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但只有3.12%的高校學生認為所在地的創業扶持體系已經較為完善;認為自主創業促進體系的運營管理機制上存在缺陷的有31.38%。由此可見,各級政府部門對大學生創業者的扶持工作還有待完善。具體如下:
1、要從大學生的實際出發。
大學生的最大實際是“一有三無”,即有知識,經過大學的學習和訓練,已經具有了科學文化知識儲備,在一定的環境和條件下,這種知識可能內化為能力,外化為創造,這也是大學生的最大財富;無資金,學生是消費者,讀書花的是父母的錢,家庭再有錢,他們是不太可能找家里要錢去創業的;無經驗,學生在校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不可能有豐富的社會生活經驗;無關系,大學四年,他們的交際圈子僅限于同學和老師,社會關系基本是空白。創業政策的制定與調整,必須充分考慮大學生的這種實際,把他們既不能等同于下崗職工,也不能當作失業青年,因為在他們身上寄托著社會的創業理想。
積極鼓勵、支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此后,對從事個體經營的高校畢業生,除國家限定的行業外,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注冊之日起3年內免交登記類、管理類和證照類的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對自主創業且符合前提的畢業生,在其自籌經費不足時,可向當地經辦 銀行申請小額擔保貸款,對從事微利項目的,貸款利息由財政承擔50%。對以自由創業、短期就業、個體經營等各式格局靈活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各級當局要提供必要的人事勞動保障代理服務,在戶籍管理、勞動關系形式、社會形態保險交納和保險關系接續等方面提供保障。有條件的地區,可通過財政和社會形態兩條渠道籌集“高校畢業生創業資金”。
2、首先是放寬市場準入。
允許創業者注冊資金分期到位,適當放寬高校畢業生容易進功創業的市場準入前提。要以解決創業資金為重點。大學生創業面臨的最大困難是資金。傳統的創業資金來源于創業者自身的積累,現在靠這種方法籌集資金創辦企業已不適應要求,更何況就業的壓力迫使學生跨出校門就要進行自主創業,來不及進行資金積累,F在各級政府雖然出臺了一些大學生創業貸款政策,但由于種種原因,使這項政策推動很難,落不到實處。各級政府必須下大力氣來建立良好的風險投資機制,積極探索利用技術、專利、知識、信用等擔保的融資渠道,真正解決大學生創業資金問題。
3、要引導學生確定合理的創業目標。
政策就是導向,有什么樣的創業政策就會有什么樣的價值取向和創業目標。創業政策要引導大學生確立合理的創業目標,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過高則一時難于實現,過低則容易造成自身價值貶值,甚至束縛創業能力的發揮。這就要求創業政策有明確的導向,鼓勵什么,支持什么,反對什么,限制什么,都要體現出來。最重要的是要反映大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發展趨勢,積極鼓勵他們創辦以科技型為主的企業,創辦產生較大社會價值的企業,而不能過多引導他們去從事那些簡單化的經營項目。網上開店已成為大學生自主創業的選擇之一,新華網杭州1月14 日電(記者謝云挺)20xx年,在校大學生楊甫剛在淘寶網上開起了一家名為“嘟嘟靚妝”的化妝品網店,現在網上成交數量已有1萬多筆,網店的信譽度獲得了兩個“皇冠”,平均每月收入3萬多元。
4、要盡量減少限制性條件。
對大學畢業生創業不能純粹從解決就業的角度去看,而應該從為社會創造財富、為更多的人創造就業崗位的方面去認識。如果有大批大學生老板出現,對社會的經濟發展和政治穩定就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創業政策應該盡量減少限制、降低門檻、簡化程序、方便快捷、搞好服務,用良好的創業政策催生富有發展前景的大學生創業,培育富有傳奇色彩的大學生創業英雄。
五、總結
本次調查僅局限于浙江財經學院,時間倉促,收集的數據雖不能全部體現中國當今大學生的就業狀況,但是這些數據基本反映了大學生就業形勢的嚴峻。金融危機使得我國就業形勢更加嚴峻,大學生就業難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這種情況下調查分析大學生就業狀況,從中探討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方法。緩解和解決大學生就業難不僅需要依賴經濟發展,也離不開體制改革和觀念更新。解決畢業生就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政府、社會、學校、學生自身和企業單位等各個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門、高校、社會、企業,包括畢業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政府應重視研究畢業生就業工作的社會分工。繼續推進就業體制改革,明確國家、高校和勞動人事等政府部門的職責和管理權限。確立學校在學生就業過程中的地位及應承擔的權利義務。加快適合我國國情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機制的建立和完善,使畢業生就業工作擺脫目前困境,走上正軌。
大學生調查報告 6
一、問卷情況
截止到20XX年4月3日晚22:30,本小組共收回來自25個。ㄖ陛牐┦泄438份有效答卷,其中男生234份,占總人數的53.5%;女生204份,占總人數的46.5%。
二、數據的統計和分析
區域性消費額度情況:
從調查結果來看,大多數人每月的消費額度在500-700元,符合大學生正常的消費標準。大學生屬于一種“寄生”人群,生活費的來源基本上是來自父母,因此大多數大學生的生活開支是比較節儉的。但是從數據上也可以看出,不同地區的大學生消費額度有一定差異,對于河南、江西、四川、湖北等經濟稍不發達地區來說,消費額度在300-500元的也占據一定數量,相對于這些地區而言,北京、江蘇、重慶、浙江等沿;蚪洕容^發達的地區中月消費額度在700-900元的以及≥900元的要明顯偏多。由此可見,學校周邊的經濟發展狀況也對學生的消費產生一定的影響,學生的消費水平也會隨經濟的發展而趨于偏高。
消費的方向:
在所有的調查對象中,學生除正常飲食外的主要消費方向在兩方面:一、買衣服,占32%;二、和朋友吃飯、玩樂,占25.8%。大學生正處于一種半踏入社會的狀態,與社會的接觸趨于頻繁,因而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注重自己的形象,虛榮心也隨之膨脹,就想到在衣著上大花功夫,在衣著上的開銷就隨之增加。另一方面,朋友在一起聚會吃飯的現象普遍,你來我往,不覺然地增加了開支。而接下來消費偏多的方面就是零食(18.3%)、電話費(13.5%),在學習上花銷卻很少。學生的消費方向趨于不合理。
三、大學生的消費觀念
實用、質量占消費的主導地位。
在問卷的第6題的所有答卷中可以看出:大學生消費時主要看中商品的實用價值與質量。在“山寨”貨風行的今天,學生并不是盲目地追求品牌或是價格便宜。大學生們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敏銳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后于潮流,這似乎是社會對大學生們的傳統看法,但我們的調查結果卻給出了有力的回擊:42.8%的同學在消費時看重商品的實用,30.2%的同學注重商品的質量,而注重品牌的同學只占12.4%。由此可以看出,學生的消費觀念還是比較現實的。而同樣在品牌方面消費時,藝術類學生則比理工類以及文史類學生更注重商品的牌子(占29.14%,另外兩個分別為11.29%、12.73%)?赡苁且驗閷I的原因,“超凡脫俗”的衣著或其他商品會使他們有一種與眾不同的感覺,符合藝術生的心理需求,從而致使他們過于注重商品的品牌。但不容忽視的是,藝術生中對于高質量商品(35.29%、另外兩個分別為31.61%、25.45%)的要求也不在其數。
精神物質消費同步發展。
如今的社會是物欲橫流,金錢當道,萬夫莫開。物質享受欲充斥著一些人的頭腦,但是調查結果顯示,有56.2%的被調查者選擇物質和精神方面的消費同步發展,有15.1%(如右圖)的受訪者選擇今后要加強精神方面的消費,只有6.2%的同學選擇了加強物質方面的消費,另外有22.6%的同學對自己今后要加強的消費方面是不確定的,只是憑感覺消費。我們從調查結果中不難看出,大學生的消費方向是趨于良好的。
節約觀念永不過時。
在調查中,我們了解到大學生大學生都是有一定的節約意識的。約有55.3%(如左圖)的同學認為“在一定范圍內,應該提倡大學生勤儉節約”,另外還有32.7%的同學認為“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永遠都不會過時”。只有不到12%的同學認為沒必要節儉。這是一組令人欣慰的數據,說明大學生是知道自身無資金來源這一情況的,這對學生本人來說,無論是從自身素質修養還是個人理財能力的培養都是有很大幫助的。
四、大學生消費時存在的問題
消費時不夠理性。
大學生學生思想活躍,對新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欲,喜歡追求新潮,并敢于創新,消費的趨附性強。有17.4%的同學在問卷中表明自己經常會在自己熱衷的方面忍不住增大花銷,而近70%同學會在自己熱衷的方面有時候控制不住自己而增大花銷。學生的理性消費思想不強,需待加強。
經濟獨立意識較差。
絕大多數大學生已處于成年狀態,都有一定的能力掙錢共自己生活,但事實上卻不盡如人意,或者說令人很失望,調查結果顯示:只有9.6%的同學會經常通過做兼職來補貼自己的一部分生活費用,而其余90.4%的同學只是偶爾做一次兼職或者從未做過兼職。他們主要的生活費用來源是向父母索取,對父母的依賴性較強,缺乏獨立意識。
時尚“不老”。
大學生們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敏銳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后于潮流,這是大學生們的共同特點。最突出的消費就是使用手機。當代大學生們的消費中普遍增加了手機的消費項目。手機、電腦等相關消費成了大學生們追求的對象,用計算機專業的學生的話說就是:我們簡直就把電腦當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發型、服裝、飾物、生活用品,大學校園中都不乏追“新”族。調查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就所占比例來看,“是否流行”緊隨價格、質量之后,成為大學生考慮是否購買的第三大因素。這些調查結果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們對是時尚的追求,也反映出了消費導向的不合理。
五、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偏激的`原因分析
消費心理及消費行為。
現在的大學生剛從“牢籠”般的高中生活中解脫出來,進入了“沒有圍墻”的校園里,幾乎全方位地與社會接觸。當某些大學生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時,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學校老師和父母的正確引導,容易形成心理趨同的傾向。另外有些大學生進入大學后就開始完全放縱自己,聊天、上網、玩游戲,而把學習拋之腦后?仗摗⒓拍,找不到心靈的寄托,就會很容易想到以“奇裝異服”或一些令人詫異的消費方式來吸引身邊的人,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這些思想就會在他們的消費行為上充分體現,甚至會加重他們在這方面的不良消費。這不盡會嚴重影響學生個人的成長,更會對校園內的和諧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家庭環境條件的影響。
有些學生的不良消費其實和其家庭條件是有很大關系的,F在的大學生很多都是家庭的獨生子女,在父母心里都是吃不得苦的寶貝,因此父母們對其子女都是有求必應,生活費方面就更不用說了,每月所給的生活費都會遠遠超出其子女的正常消費。這種情況在一些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家庭中尤為突出。這些大學生的不合理消費會刺激其身邊的同學消費欲,影響他人的正常消費,這種攀比的消費心理易在校園內產生“蝴蝶效應”,對校園內的正常消費時不利的。更糟糕的情況是,有些家庭經濟狀況不允許高消費的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消費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損人利己甚至喪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為,令人心寒。
周邊經濟環境條件的影響不容小覷。
從調查中我們不難看出,在沿;蚪洕^發達的地區,大學生的消費金額比內陸及中西部地區的學生消費偏高,這與當地的消費水平是有一定關系的。學生的消費隨著其學校所處環境的消費的增高而增高,往往在某些地方學生是不愿意多開銷的,但是一些必需品或日常用品價格的偏高,使學生不得不增加開支。
六、調查結論及建議
增強獨立意識、培養和加強自身理財能力。
調查表明,大學生經濟獨立意識不夠強,對父母的依賴性過高,而且缺乏一定的理財能力,“財商”偏低,所謂財商,指的是一個人在財務方面的智力,即對錢財的理性認識與運用。專家指出,財商的概念是與智商、情商并列的現代社會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質,也是現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回避的話題?梢赃@樣理解,智商反映人作為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為社會生物的生存能力,財商反映人作為經濟人在經濟社會里的生存能力。財商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我們建議大學生多利用課余時間查閱一些理財方面的書籍,一方面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識面,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自己的理財能力,對于現在以及將來都是有好處的。
克服同學之間的攀比心理。
大學生是對社會潮流有敏銳觸角的群體,加之相對缺乏自主判斷力,若沒有得到適當的引導,很容易就會從此走進了消費的誤區。同時學校也是一個消費習慣與方式迅速傳播的一個介體。大學里面一般都是同齡群體,對大學生有較強的吸引力。它的群體規模和價值往往被大學生作為個人行為的重要參考系。一旦攀比之風,追求名牌之風,請客之風在同學之中有了苗頭,大學生們就會竟相效仿。
攀比心理的形成似乎不可避免。但是我們應該主動采取措施,積極面對。我們應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學生的確需要競爭意識,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們都需要爭,生活上次于別人,并不可恥,沒有必要抬不起頭來。
家長在給孩子的生活費方面要有一些節制。
大學生們的生活費都是來自父母。作為自己的“心肝寶貝”,父母給孩子的生活費是絕對的寬松,也正因為如此,大學生在消費時趨于“大手大腳”,對于這些現象的產生,父母是難辭其咎的。因此,家長在給孩子生活費用時,要注意適量,不能過多。這樣,一方面可以促進大學生養成節約的習慣,另一方面還可以促使大學生養成理性消費的習慣,提高大學生的理財能力,除此之外,一部分大學生由于資金不很充裕,會通過做一些兼職來補貼費用,這樣又可以鍛煉學生自身能力?偟膩碚f,家長適量減少給孩子的生活費用,對大學生本身來說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學校要加強學生消費方面的正確引導。
大學生良好消費風氣應該成為良好校風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校風是師德師風和學生學習、生活作風的有機組合。其中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是體現學生生活作風的重要部分。高校校風建設應該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則,重視大學生為人處世每個環節的教育,重視培養和塑造大學生健康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以促進大學生學業的成功追求。一旦良好的消費習慣得到培養和加強,就會對良好校風的塑造起促進作用,并形成校風助學風的良性循環。因此,學校應該把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培養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大學生健康消費理念的活動專題,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學生良好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促進良好生活作風的形成,進而促進良好學風、校風的鞏固與發展。
但調查結果卻顯示,僅有8%的學校給學生做有關如何理性消費的專題講座,有35.4%的學校從沒給學生做過類似的講座,另一部分同學根本不知道學校是否給學生做過有關消費的專題講座,結果令人堪憂!因此,教育部門及教育機構應該加強對學生理性消費的引導,尤其是學校,應該多舉辦一些與合理消費有關講座或活動,不盡可以豐富學生課余生活,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了如何理性消費。
社會應該加大打擊不良消費風氣的力度。
每個人都不會孤立與社會而存在,而對于剛開始全面接觸社會的大學生來說,這種關系則更為緊密。大學生的探知欲比較強,眼光敏銳,善于追新求異,加之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很容易受到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而社會上的哄抬物價、追捧時尚等現象讓大學生陷入了消費的誤區,又加之“一切向錢看”及享樂主義的侵襲,學生的心理防線幾近崩潰,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良性發展。因此,我們建議教育部門、消費者協會等部門應該聯合打擊社會的不良消費現象,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七、個人調查感想
此次調查我們小組成員共同努力,作了周密細致的準備工作,同時也得到了許多以前朋友和同學的大力幫助,整個調查過程歷時近一個月。通過調查,我們不僅了解到了大學生消費時的不足,也對我們自己良好消費理念的培養有了很大的幫助。
一個人是很難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的,因此我們很難發現我們那些地方做的不好、哪些地方亟待改進,但是通過此次調查,我發現了自己之前在消費方面沒有意識到的不足之處,比如自己在消費時容易沖動、不夠理性。一方面,通過查資料,我又了解到許多與理財有關的知識,使自己獲益匪淺。另一方面,通過找以前的朋友幫忙做調查,又加強了我與朋友的關系,也明白了“朋友是用來麻煩的”的真正意義。
但總的來說,在這次調查中,我最大的收獲是提高了自己的理財觀念。因為好的理財觀念不僅可以幫助自己輕松的面對財務問題,同時這也是一種美德。在現在的社會中,我們大學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而獨立理財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財不是簡單的數學運算,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長期的理性基礎,需要獨立的行動和理性的思考。大學時代是理財的起步階段,也是學習理財的黃金時期。在大學時代養成很好的理財習慣,平時適度地緊縮財政支出,為自己建立一個良好的、理性的消費習慣,往往可以使自己受益終生。
這次思修調查對我來說,無論現在還是將來,都是很有積極意義的。
大學生調查報告 7
一、調研背景
隨著我國現階段畢業生數量急劇增長,社會可提供的就業崗位增長緩慢,因而造成了當前十分嚴峻的就業形勢。與此同時,畢業生就業市場化與畢業生滯后的就業觀之間的沖突顯得十分突出,大學生就業問題日益凸現。截止20xx年,單從高等學校畢業生這一項來講,就會給社會就業造成相當大的壓力。公共機關要減員增效,難以再大量接收大學畢業生,國有大中型企業則因結構調整和產業優化也難以提供充分有效的就業機會。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下,大學生畢業就要面臨失業的可能。因此,通過創業來解決大學生就業的問題無疑會是一種可行而且有效的辦法。一個學生創業可以吸引若干個學生的參與,創業成功就可解決一批大學生的就業問題。由于就業形勢的嚴峻,近年來,自主創業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之一,大學生創業在全國迅速蔓延開來。中央和地方的政府機關、稅務部門以及各個高校都對大學生自主創業提到了更高的高度,給予了很多的優惠條件,鼓勵創業帶動就業,一時起,大學生的自主創業熱情高漲,但是,真正加入自主創業行列的人卻很少。通過本次實踐調查,我們進一步了解并分析了現階段大學生創新創業情況。
二、調研目的及意義
高校畢業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他們的就業是一個涉及全局的重大問題,這不僅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響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已經日益成為高校學生重要課題,因此我們團隊特對周邊大學生做了網上問卷調查,了解現階段大學生對目前就業形勢的關注程,了解現在的青年大學生對創業的態度和畢業生創業現狀,通過調研為在校大學生就業、畢業生創新創業情況作總結,并提出相關意見與建議。
所有這些都表明當今的大學生需要從就業觀念向創業觀念轉變。獨自闖出一片事業天空,或者集結三五好友的力量,合力創一番事業,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過這樣的夢想,甚至擬訂出一套計劃,逐步實現,讓美夢成真,但是,光有夢想、希望,若沒有條件,則創業的夢想還是難以實現。最重要的,是累積創業前必要
的經驗,與充份的準備,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創業前,不妨先停下來思考一下,我們大學生是否具備創業的.觀念,我們是否已為創業做好了準備,大學生創業到底需要我們具備怎樣的素質以及需要什么樣的創業條件,這都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
三、調查內容
。1)調研對象:重慶大學城部分大學生。
。2)調查內容:大學生的就業意向,了解他們對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下的就業前景的看法,了解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想法的比重及對創業所遇的困難的考慮;著重調查大學生對自主創業的了解程度,關注程度及在自主創業遇到的困難。
。3)調查方法:此次調查采取抽樣調查的方法,分問卷以及訪談兩個部分進行。問卷部分,本次調研一共發放了200份問卷;厥160份有效問卷,有效率達80%,問卷涉及現在就業形勢、大學生對自己專業前景的了解、大學生的就業期望、大學生的創業動機、創業困難、創業指導、創業培訓等。訪談部分,結合對問卷的分析,邀請大學城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訪談,內容主要涉及學生對目前的就業形勢的看法、影響學生就業的重要因素、學生對大學生創業的看法、學生對學校在當前相關工作的評價,以及學生對大學生創業的建議等多個問題。
四、大學生就業創業現狀分析
。1)大學生就業傾向分析
1、就業的崗位大多集中在國企及政府部門,就業地區主要集中在經濟較發達的城市或東南沿海城市,總體趨向穩定,求職一次到位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很多大學生仍然喜歡穩定、清閑、福利保障好的單位,希望以此就能選定理想的職業,而不愿意選擇有風險、有挑戰性的職業,更不敢去自己創業。
2、大多數大學生的擇業觀為“先就業后擇業”,超過半數的認為專業對口對未來選擇工作比較重要。
3、大多數大學生在校期間想過自主創業,但受制于資金和經驗絕大部分自主創業想法中途夭折。
4、大多數大學生對于是否有意向報考村官問題上表示愿意嘗試。在這一問題的先擇上,3%的大學生表示已報名村官考試;60%的同學表示有意向朝村官方向發展,但自身條件不夠。這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的就業觀念也在發生新的變化。
。2)對自身就業素質要求分析
1、大部分大學生認為在校期間對其生活影響最大、最受益的是社會實踐。
2、大部分大學生認為對今后就業最為重要的素質和能力培養是社會交際能力。
3、大多數大學生認為職業生涯規劃很重要。
4、大多數大學生獲取就業信息的主要渠道還是人才招聘會。
5、大多數大學生希望企業成功人士、校友來學校做就業報告的主要內容分別是企業需要的人才類型和在校期間應為就業做何準。
五、調研意見及建議
經過網上瀏覽、網上問卷調查,搜集相關材料等形式,我們團隊調查自己周邊大學生,了解他們對現階段擇業觀及創新創業想法。從調查問卷和與周邊同學的訪談中可以了解到,大學生創業需要社會在各方面建立有效機制。我們團隊分別從政府、各大高校、大學生以及用人單位四個利益相關者出發,提出幾點意見及建議。
(1)政府。政府應加快經濟發展,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并繼續重視和推進社會就,淡化戶口對勞動力市場供需雙方自主選擇的約束;同時提供優惠政策,鼓勵并支持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和經濟相對落后地區就業;設立大學生創業專項項目基金,為大學生創業提供資金后盾,在物質在精神上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
對于支持并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政府應出臺各種鼓勵畢業生高科技創新創業行為的政策;可以設立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為創業大學生提供專業指導、法律咨詢、市場分析等服務;對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提供特殊優惠等行為。
(2)各大高校。高校應該努力提高其辦學水平,轉變觀念,加強與世界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全面提高辦學水平。不斷進行教育改革,以市場為導向,緊密聯系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加快調整高校專業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以培養適銷對路的人才為目標。在設制專業、課程結構上要充分結合市場所需,根據不同專業科學地制定擴招規,與此同時,加大社會急需專業的招生數量,對教學質量不高、專業設置不合理的專業要減少招生數量甚至停止招生。
學校還應增設職業培訓機構或增加職業素質教育課程,大膽與企業合作,為在校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高校還應加強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積極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新時期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手段,系統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能夠為學生找到適合個體發展的職業目標,而且通過細化過程分解目標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信,建立完整的就業指導目標、指導內容,形成有效的就業指導方式和手段,逐步推進在整個大學期間的就業指導,并且在就業指導的同時推進對學生的人生教育,提高在校大學生對素質教育的認同度和參與的積極性。
(3)大學生。要樹立全新的人才觀,重視創業素質的自我培養;注意在思想上和精神上錘練自己;廣泛獲取創業經驗;注重自身能力的綜合培養。
青年大學生要有創業觀念、有才、有膽、有識,同時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克服創業過程中的困難,重視創業素質的自我培養,注重培養自己的能力,錘煉自己的膽子。必須有把自己事業與國家進步、社會的發展及人類的文明融為一體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堅持真理,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并要爭取知識廣博,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素養,具有創新精神,隨機性、靈活性的思維方式,做到因人、因時、因事而異。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面臨更加激烈社會競爭,能視變化為機遇,視困難為坦途,有頑強的自制力,堅定的信念,及對生活充滿期望,充滿熱情。同時,要有良好身體素質,正確就業定位等。
(4)用人單位。用人單位要樹立科學的人才觀,摒棄用人歧視,鼓勵人人都作貢獻,人人競相成才。此外選人標準要合理,用人單位要根據自身規模、性質、
發展狀況、崗位實際,制定相關崗位說明書,細化崗位職責,按照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選人標準,確定招聘人員質與量。還要確定科學招聘程序,要確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內容,在按程序進行考核后,擇優錄用。為在當代青年大學生提供陽光透明的應試制度,享受良性的競爭。
從這100份問卷中我們為愿意創業的大學生提出幾點建議:
重視并評估自己的財力.企業是由人才、產品和資金所組成,自有資金不足,往往會導致創業者利息負擔過重,無法成就事業。因此,創業青年要有“多少實力做多少事”的觀念,不要過度舉債經營;企業應“做大”而非“大做”,“做大”是有利潤后再逐漸擴大,“大做”則是勉力舉債而為,只有空殼沒有實際,遇到風險必然失敗。
(2).要有意志力.有年度計劃,有目標,有理想,就必須要有堅強的耐心與意志力來貫徹,愈挫折愈勇,不達目標絕不中止。
(3).完成公司登記,了解相關法律和創業程序.在開始營業之前,必須了解所有與商業法規相關條文規定、執照或許可證申請的細節與表格。切記一點,各縣市政府對營利事業單位的規定可能有差異,因此別忘了詢問有哪些是該特別注意的法律規范條文.
(4)選擇創業方向,學好專業知識.創業要選擇自己熟悉又專精的事業,初期可以小本經營或找股東合作,按照創業計劃逐步拓展。
(5).選對地址,事半功倍.選地址有兩項因素絕對不可忽略,即租金給付的能力和租約的條件。對于初次創業者來說,最劃算的方式是訂一年或兩年租期,以預備是否有更新的選擇。
六、調研總結
通過調查,我們了解我校大學生創業的情況,大學生對創業形勢還是比較樂觀,多數的同學自己愿意去嘗試創業。同時,在嚴峻的就業形勢前,大學生也暴露出職業素質低,社會經驗不足等問題,同也存在高校教學體制陳舊,課程不能滿足社會需求,值得我們反思和解決。我們要深化就業體制改革,提高大學生職
業素質,是大學生滿足社會需求,從而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難的解決,使大學生為社會的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畢業生數量快速增長與社會可提供就業崗位速度增長緩慢之間的矛盾造成了當下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就業難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這種情況下調查分析大學生就業狀況,我們團隊從中探討現階段青年大學生對創新創業的想法以及從各個利益相關主體之間出發,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難提出了一些意見與建議。
在本次社會調查中,我們學習到了許多知識,它不僅鍛煉了我們的意志還增長了我們的見識,使我們對當下的大學生就業情況更加了解并知道創新創業難之處,與此同時,它還提高了我們的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以及實踐能力。雖然在調研中有碰到一些或小或大的困難,但都在團隊的統一合作中一個個克服了,感謝此次調研使我們收獲了如此之多,感謝我們的指導老師為我們提出的寶貴意見!
大學生要想創業,并保障創業成功,就必須做到以下四點:
一是加強創業知識學習。由于大學生創業者缺乏創業知識而導致大學生創業失敗案例屢見不鮮。大學生創業者要不斷加強創業知識學習,為創業奠定較好的保障。
二是要具備較強的創業知識和心理素質。調查發現,那些能承受挫折、具備獨創性和冒險精神、有計劃和組織能力、能吃苦有恒心的人,被認為能夠成為一個合格的創業者。但同時,具備豐富的創業知識素質也是非常關鍵的。由于大學生創業是由一個學生直接到創業者的轉化,缺少積累的過渡階段,所以那些想要創業的學生可以考慮在創業前進行相應的培訓和學習。
三是要有好的發展思路和發展方向,以及鍛煉敏銳的市場洞察能力。四是要懂得利用多方資源和考慮諸多存在和潛在的問題。
大學生調查報告 8
前言
校園中,觸目皆是的招聘廣告,引來在校學生的好奇,從此,“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已成明日黃花之際,所有人,將不再囿于象牙塔內狹小的空間,外部的五彩繽紛,外面世界的無比精彩,吸引著所有學生的渴望的目光,打工無疑是達到這一目的的很好的途徑,甚至在校園內形成潮流。調查顯示,十之八 九的大學生有過打工的經歷或計劃。這反映出當代大學生在經濟大潮沖擊下的觀念變化。觀念的變化帶來的各種現象則值得我們關注。
大學生打工,是其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形式之一,也是勤工儉學的有效途徑。找份兼職工作,利用課余時間打打工,對于即將踏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無疑是有積極意義的,在獲得利益的同時,他們之中更多是為了從實踐中學習經驗,得到鍛煉,增加畢業時求職簡歷的厚度和“含金量”。
許多學校也積極鼓勵大學生多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將書本知識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況且,現在不少用人單位動輒以“需相關專業工作經驗n年以上”為條件,令許多優秀畢業生望而卻步。于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的打工觀念逐漸地在改變,他們認為:在求學階段就積累工作經驗對日后的就業大有裨益,一方面可以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在將來的求職簡歷中填上閃亮的幾筆。在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改變著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今天,如何規范這個有著巨大潛力的勞動力市場的問題,不僅是值得深入研究,更重要的,也對現存的法律法規體系提出了挑戰。
調研時間
20xx。
調研地點
江蘇省徐州市
假期做兼職,對于學生本人來說有利有弊。利在可以增長社會經驗,增加經濟收入,鍛煉意志品質;弊則表現在:一則容易上當受騙,二來假期留漢,生活、學習、工作及安全各方面有不同程度困難,尤其武漢夏天酷暑難熬。克服種種困難留下來的人,在同學們眼中就成了“敢于直面武漢的酷暑,敢于正視打工的種種痛楚”的“真的猛士”,在整個暑假中,他們會很勞累,甚至還會有一些從未有過的艱辛。以下為關于大學生課外兼職的調查報告
調查數據:
打工種類是:22%的大學生選擇服務行業;12%的大學生選擇家教;13%的大學生選擇市場調研員;13%的大學生選擇推銷員;12%的大學生選擇做導游;9%的大學生選擇做校園代理。
打工的目的是:有35%的大學生是為了增加收入,以便付下學期的學雜費;有36%的大學生是想自己想自食其力,掙自己的生活費,同時也可以減輕家庭負擔;有29%的大學生則認為要鍛煉自己的能力,報酬無所謂,如果有,那當然更好。
另外:的學生表示很容易;有17%的學生表示比較容易;有52%的學生表示不太容易;有25%的學生表示很不容易。89%的老師和家長支持大學生假期打工,他們認為大學生通過打工不僅可以鍛煉適應社會的能力,讓孩子可以盡早的接觸社會,還可以讓大學生的課本知識在社會的大熔爐里得到實踐。
僅有11%的家長和老師不支持孩子平時打工,他們認為那樣會耽誤孩子的學業。而對于“大學生打工的目的”的'看法,有78%的人認為大學生打工是為了鍛煉自己,17%的學生認為打工是為了減輕家庭的負擔,也減輕自己的壓力,是一種孝順的行為,仍有5%的老師和家長認為大學生打工的目的是為滿足自己的個人欲望,甚至是為了吃喝玩樂。
有80%以上的大學生熱衷于打工兼職,而一到暑假,大學生打工的愿望則更加強烈。大學生兼職打工的目的很多,但期望在打工中成熟,獲取寶貴的助學金則是他們最基本的想法。對于家境窘迫的學生而言,打工則更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兼職打工還有一個好處:豐富個人經歷。時下用人單位在招聘人才時往往要求有工作經歷,大學畢業生雖然沒有工作經歷,但若有“豐富”的打工兼職經歷,在畢業求職時也是一個重要的砝碼。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可以看出,對于大學生打工,大部分人持支持態度,并認為大學生打工有正確的動機,但我們仍然不可忽視大學生打工的真正目的與意義,尤其應該處理好學習與工作的關系。打工途徑:家教、促銷、發傳單、服務員、推銷員
打工問題:打工的方式已經呈現多樣化,除了家教、商場促銷等傳統型工作外,翻譯、撰稿、做網頁、寫程序都是他們的新選擇。但是一些大學生發出了這樣的感嘆:真正具有含金量的崗位太少。許多同學認為,大一、大二時可以嘗試一些“簡單勞動”,增加社會經驗,大三以后還做就顯得有些“不夠層次”了。有些高校教師對大學生參加“簡單勞動”的打工也持反對意見,他們認為大學生是國家培養的人才,做簡單勞動是人才的浪費。究竟是大學生要求太高,還是社會對他們沒有需求呢?
從社會需要看,用人單位其實很需要大學生這樣“低價高質”的人才,有的企業還把吸引大學生前來實習作為培養和儲備人才的一種方式。但考慮到經濟效益和招聘時的成本,絕大多數企業需要的是長期固定的員工,那些想根據自己的專業、尋找對口單位做短期工的大學生便很難如愿。受用人單位設置門檻及大學生本身勞動能力欠缺等多方面因素影響,部分大學生打暑期工并不十分順利,還有不少因未簽勞動合同還卷入到欠薪糾紛中。
部分高校老師和勞動保障部門表示,大學生在獲得工作經驗和經濟利益的同時,更應注重打工期間勞動合同的重要性和工作性質的合法性。對于許多大學生來說,暑期打工不僅可以獲得報酬,同時還可實踐課堂知識,開拓視野。然而,在學生們打工熱潮涌動的背后,卻也存在著許多令人不安的因素,很多學生雖想打工但苦于多方求職無門;有的雖然找到打工的機會,但打工時往往和雇用方出現如薪金待遇、勞動關系等方面的糾紛;還有的同學打工時還算順利,但所做工作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知識或能力,以致最后連連感嘆“專業不對口”。
打工誤區:學生不能只囿于校園,必須接觸社會,了解社會,然而又得提防沾染社會的不良風氣,防止走入打工誤區,因而,對大學生打工者而言,打工者的三思是必要的,以下三點建議可供參考。
一、“打工”不能放棄學業。大學生打工者的第一身份是學生,因此我們在處理打工和學習時,應以學習為主,打工為輔。很多同學顛倒了主次,甚至為了打工而完全放棄了專業知識的學習,造成學業荒廢,知識漏缺,甚至被勸退學,這樣的結果就太得不償失了。
二、“打工”要為“能”動而不為“利”動。掙錢確實也是打工的一個目的,但這不應該只是唯一目的對大學生而言,如果能利用打工增加社會能力,這無疑是一筆無形的財富,但“打工”最好能與自己所學專業的有關工作結合,例如一位中文系的師兄,在打工時有意識地去爭取到報社雜志社打工實習的機會,畢業后,很輕松地就找到了對口的工作。
三、“打工”應擦亮你的眼睛,提高自身素質!按蚬ぁ逼鋵嵰簿哂泻艽蟮拿半U性,在良莠不齊的社會大染缸里,想如你所愿地打好工并非易事,所以除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來增加就業機會之外,還必須有一雙洞察社會的慧眼,在思想上多一道防線,提防一些居心險惡的人。
打工受騙:騙財陷阱之一:中介詐騙一些非法的中介機構,抓住了大學生缺少社會經驗、同時又掙錢心切的心理,收取高額的中介費卻不履行合同,不及時地為大學生們找到合適的工作。等到他們“找到”了,早就開學了,學生也不能去工作了,中介費算是白交。
更有甚者竟然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交錢后連影子也找不著了。陷阱之二:亂收押金有些用人單位聲稱為了方便管理,向應聘者收取一定數額的押金或者保證金,并許諾工作結束后退還,然而工作結束時大學生只能領到工資,保證金卻不見了蹤影。這類騙局一般存在于從事文秘、翻譯等輕松體面的工作,求職者只需交一定數額的押金即可馬上上班。但往往是學生交錢以后,招聘單位又推托說目前職位暫時已滿或者暫時沒有工作可做,要學生等消息,接下來便再也沒有消息了。
陷阱之三:直銷、傳銷本來是以銷售人員的名義上崗工作,公司卻讓應聘者如法炮制去哄騙他人,不少同學在高回扣的誘惑之下,甚至不惜欺騙自己的同學、老師和朋友。上當之后往往是騎虎難下,最終只得白搭上一筆錢。騙力陷阱之一:克扣工資同學被個人或流動服務的公司雇傭,本來講好是按月領取工錢,但雇主往往在快要付工資時找個借口將學生打發掉,或者找種種理由故意克扣工資。陷阱之二:網上欺騙有的個人或者小公司在網上發布信息,要求應聘者通過電子郵件等方式工作,比如翻譯、創作等。然而學生從網上把件、創意等內容發過去之后,就會被告之不能采用,其實他們已經利用了學生們的信息或智力資源,但是在網上很難取證。
騙色不法之徒往往把目光盯在女學生身上,利用在校大學生社會經驗少、輕易相信人的弱點,進行犯罪活動。
陷阱之一:娛樂場所特種行業他們大都開出高薪以吸引求職者,工種有代客泊車、導游、侍者,青年學生到這些場所打工,往往很容易誤入歧途。
陷阱之二:單獨約見女生這類陷阱多發生在招聘家教或文秘時,有的女同學在對方約見時,不加考慮就去會見,有時會遇到危險。
光怪陸離、形形色色的社會完全不同于大學校園的單純與唯美。所以對于那些涉世未的大學生而言,打工也不是他們想象的那樣輕而易舉。由于缺乏社會經驗,往往成打工不成反受騙;時間處理得不好,還會造成打工、學業兩敗俱傷;打工動機不純,反而自毀前程……這些都是大學生打工極易走入的誤區。
觀點交鋒:
a。打工可增強社會競爭力家庭情況原本窘迫的同學而言,打工也就成了他們無奈的選擇。無論選擇打工是否自愿,這都不失為一種緩解家庭經濟負擔、自食其力地解決困難的好方法。大學生打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現行大學教育體系中書本知識與社會實踐嚴重脫節的缺陷,提高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增加大學生的社會經驗,訓練大學生的實際社交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
b。學習才是創業的基礎老師觀點:
學生搞兼職實際上是對社會實踐經驗存在一個認識上的誤區。作為學生,在大學4年里,應當抓住主要矛盾,以學習為主。至于那些經濟上有困難的學生,更應該努力學習,爭取學校的獎學金、國家獎學金以及創新基金。到了大四或暑假,將有大量時間用來提高實踐能力。現在的低年級同學過早過多地做兼職,影響了學習,就不免本末倒置了。而對學生來說,兼職雖然可以增加社會經驗,增強實踐能力,但卻占用了大量的課余時間,很多同學因此影響了學習成績。拿4年正規的學習時間去換社會經驗,就一定要把握好投入和產出的關系。真正優秀的學生在大學期間扎扎實實打好了基礎,進入社會也能很快適應本職工作,并且更有發展后勁。
c。要慎重選擇兼職工作
大學生兼職不要盲目地以賺錢為目的,要慎重選擇與自己專業對口的兼職工作,這樣才能更好地鍛煉自己,而且要選擇能增加或增強某種專業技能的兼職,為自己今后的擇業拓寬道路。
d。顧此失彼,丟了學習
利用課余時間打工掙錢補貼自己的生活費用以減輕家庭負擔本無可厚非,但學生的天職是學習,倘若因此占用大量的學習時間,荒廢學習那可就得不償失了。打工掙錢是次要,把握學習知識的大好機會才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關鍵,切不可逐本求末。與其花費大量時間去掙一點小補貼,還不如利用好時間,扎扎實實打好自己的專業基礎。
e。樹立觀念:節假日打工已經成為了當今大多數大學生們的必修課,所以,樹立好“有益有效”的打工觀對大學生們來說是極其重要的一般來說,大學生們開始大學生活以后,最優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經濟獨立。
尤其是到外地讀書的同學,經濟獨立是人格獨立的基礎,是從父母的“掌中寶”到社會人才的第一步。所以,大一、大二做一些有穩定收入的工作,是相當必要的在這些“有益”的工作穩固之后,就應該尋找更為“有效”的兼職工作,為走上社會或者是進一步深造做好實踐準備。學習傳播的學生適當在媒體單位兼職,學習電腦技術的搞一些小編程,學習外語的做適當的翻譯、導游工作。學以致用,學有所用,對學習、對生活、對深造都有極大的益處。既提高了打工的“效率和效益”,又使大學生從“勞動者”,轉變成了社會的新興創造者。
結束語假期打工,課余兼職的大學生一族已不是散兵游勇,他們逐漸壯大成了一個部落,成為求職場上的一道亮麗的風景。大學生日益成為一個有著巨大潛力的勞動力市場,他們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理應受到越來越多的注意。若能為其提供適當的空間,企業自身也將受益匪淺,而與此同時,大學生也需端正心態,正確衡量自己,充分發揮所長,以便為將來積累經驗。
大學生調查報告 9
一、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對象為75名在校大學生。
二、調查結果分析與建議
經過幾天的調查實踐,我對大學生讀書的情況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通過對問卷的統計分析、資料整理,我總結出了大學生閱讀情況的一系列問題,反映了大學生對待讀書的一系列情況。下面是我根據具體的調查項目總結出的結論及調查過程中各種狀況的建議。
1、大學生讀書基本情況分析
。1)有接近43.5%的大學生讀書時間少于一小時,可見影響大學生讀書的最主要原因是課外時間不足。通過此次問卷調查,我發現,雖然大學生的讀書傾向比較高,但實際讀書率比較低。很顯然大學生的空閑時間不足,大部分大學生都忙于備考和各種社團活動。從調查大學生用于課外閱讀的時間結果發現,43.5%的學生閱讀時間少于一小時,38.7%的大學生閱讀時間為1-3小時,9.3%的大學生閱讀時間在3小時以上,6.7%的大學生基本不看書。
。2)影響大學生閱讀的另一個主要因素是他們對待閱讀的態度。81.3%的大學生覺得閱讀是非常有必要的,16%的大學生認為閱讀無所謂,僅有2.7%的大學生認為閱讀純屬浪費時間。
(3)根據調查發現,現在的大學生更傾向于閱讀文學類書籍,除此之外娛樂消遣類書籍和科普讀物也非常受歡迎,相比,實時紀實類書籍和專業技術類書籍閱讀量較低。
(4)得知書籍信息的渠道也是影響大學生閱讀情況因素之一。從調查數據可以知道,大學生對書籍選擇的原因最多的一項是無意發現隨意瀏覽。也有一部分大學生是通過他人或媒體推薦了解并閱讀書籍。因為喜歡一位作者而閱讀其創作的書籍的大學生也相對較多。相比,少數人是根據一本書的流行度而選擇閱讀。
。5)閱讀的目的決定了大學生讀書的質量。絕大多數大學生比較注重拓展課外知識,以此為目的而閱讀的人數占61.3%,其次,休閑娛樂也是大學生較為注重的閱讀目的,占53.3%。相比之下,為了順利通過考試而閱讀的人數比較少。
。6)在電子科技發達的今天,人們的閱讀方式已經不再拘泥于紙質書,閱讀電子書的人數與日俱增。在本次調查結果中發現,43.1%的大學生傾向于手機閱讀,6.7%喜歡在電腦上閱讀,但書本閱讀的人數仍占最大比重:49.3%。
(7)好書讓我們受益匪淺,讀書越多,書籍就使我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對我們也變得越加光明和有意義。在本次調查問題“您認為讀書有何作用”提供的選項中,提升個人文化素養、學到更多知識、和別人交談時有話題、開闊眼界發散思維和放松身心的百分比相近,說明閱讀無論對我們的生活還是學習都有很大的影響和意義。
。8)關于提高大學生閱讀素質和質量,絕大多數大學生更希望圖書館和相關協會增強讀書宣傳力度,開展讀書活動,引導大家讀書,也有相當多的大學生認為減少課時與學業壓力,給同學們充分的課外閱讀時間是提高閱讀素質和質量的關鍵。有些大學生持讀書是個人的事,任憑大家興趣的.觀點。極少數同學比較被動,傾向于老師指導或將讀書作為學習任務納為學分考評的方法。
2、大學生閱讀的特點。從上述的調查結果分析表明,大學生閱讀呈現以下特點:
閱讀態度較端正;閱讀方式多種多樣;閱讀時間較局限;閱讀書目種類繁多;選擇書籍盲目;閱讀目的明確等。
3、對大學生閱讀的建議
1、我們要堅持每天閱讀,要形成一種習慣,形成一種生活方式。只有長期的閱讀才能不被社會淘汰。
2、讀書要有選擇性,要讀歷經滄桑仍被奉為經典的書籍。書太多了可好書并不多,所以大家要有能夠選擇好書的能力。經驗告訴筆者經典的書籍里的每一句話都值得咀嚼都讓你有很長時間的思考,而且你讀了幾遍都不生厭,每一次閱讀都會有新的感受。
3、互聯網上的知識很多,可以稱為知識的海洋,成本也非常低。可網上的知識垃圾也很多,很多朋友上網的大部分時間不是花在閱讀上而是找知識上。網絡閱讀的干擾度太大使得大家的心不能靜下來,影響閱讀的效果,閱讀紙質書是更好的選擇。
4、要端正讀書的態度。每一個人要想在知識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現的景色越壯闊,就要擁有淵博的知識。知識是人類通向進步、文明和發展的唯一途徑。書是前人勞動與智慧的結晶.它是我們獲取知識的源泉.我們要讓自己變得聰明起來,必須多讀書,讀好書。
5、要采取正確健康的閱讀方式,保護好眼睛。不走路看書,不在光線弱的環境下看書,看書時與書保持適當的距離。
三、結論
通過此次調查,我們不難發現,由于現在的大學生課外生活主要是兼職和上課備考,閱讀時間太少。但是他們對閱讀的態度是積極的,只是受時間精力和環境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不過我在大學生身上還是看到了通過閱讀獲取知識的渴望。閱讀不僅僅能起到身心放松的效果,更讓我們在學習之余,多了一個與心靈對話,與世界溝通的機會。
關于大學生閱讀情況的調查報告6
一:概要
調查目的:了解我校大學生課外閱讀情況,及時發現存在的一些問題,促進大學校園良好讀書風氣的形成。
調查對象:校本部在校大學生
調查方式:采用書面問卷形式,在分層的基礎上對各年級進行抽樣調查。
調查項目:課外閱讀的目的、時間長短、閱讀場所、書籍類型及其范圍、閱讀書籍來源
二、結果與分析
(一)課外閱讀的狀況:
本次調查涉及大學生的整個課外活動,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的課外活動興趣豐富多彩,范圍廣泛,種類繁多。當代大學生最喜歡的課外活動按次序排列分別為:課外閱讀65%、網上沖浪62%、體育活動59%、觀看影視58%、玩棋牌25%、其他(2%)。本次調查大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范圍是書籍、報紙和雜志,調查表明大學生最喜歡的課外活動就是閱讀!這說明我校大學生對課外閱讀有較高熱情,對課外閱讀持積極態度。
上網和課外閱讀是大學生打發業余時間最常用的方法,我們從其他調查結果了解到,大學生對網絡資源的利用率比較低,把網絡用于學習的只占較小的比重,而用于聊天和玩游戲的所占比重最大.我們走進網吧和學校機房的時候就會獲得一些體驗和清醒的認識---應接不暇的是奇跡-傳奇-大話西游等網絡貴族游戲和如CS等硬盤游戲,以及嘟嘟嘟的QQ鈴聲。對于這樣的調查結果,我們應該感到幸運---課外閱讀者比網上沖浪者高出三個百分點,從中我們可以知道,現在大學生的危機意識提高了很多,對自己的前景不如以前那么自信,知道怎么才能增加自己在未來競爭中獲勝的籌碼,切身感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修養的重要性,當代大學生逐漸多了幾分成熟,少了一些沖動和急噪,開始用審視的目光看待未來。令人欣慰的是,作為理工類院校的礦業大學,有閱讀習慣的人占總人數的94%,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進步,尤其是在閱讀類型上文學類書籍的閱讀者要遠多與其他如專業輔導、外語計算機等,達到60.07%,如果在人文類院校,這并不是一個比較高的數字,但在以煤炭專業為主導的礦大,能有這樣的結果,已經算是一個不小的進步了(這里缺少縱向比較的數據),作為文科學生,可以從中獲得一些安慰,因為這寫數據可以告訴我們這樣一個信息我們學校又多了一些人文氣息,已經在向真正的綜合類院校轉變,不必擔心一個崇尚學術自由和學術交流的人文學者在這里找不到知音和“敵人”。但是這里又存在了一個問題,就是人們課外閱讀的結構是否合理的情況,大學生都對文學特別青睞,而對專業課的學習卻不夠重視,容易出現對什么都了解除了自己的專業的怪現象。
一、每天課外閱讀所花時間情況
1小時以內2小時3小時3小時以上合計人數124943416268比例(%)46.2735.0712.695.97100月閱讀量情況0本1-2本3-4本4本以上合計組中值人數111348142268比例(%)4.149.6329.8519.42100。
從課外閱讀時間和閱讀量上,我們可以直接了解到人們對課外閱讀的態度及重視程度:
在時間上:46.27%的學生每天花1小時左右的時間作課外閱讀,35.07%的學生花2小時,12.69%的學生花3小時,5.97%的學生花3小時以上的時間。所花時間在兩小時以內的占總人數的81.34%,超過兩小時的僅占18.66%,說明在課外閱讀上所花的時間還是偏少。因為大學還是相別于高中的,我們有著很多的課余時間,從時間上看,我校學生對課外閱讀的重視程度還是不夠的。
在閱讀量上:沒月不搞課外閱讀的僅占4.1%,有49.63%的人每月讀1.5本,29.85%的學生每月讀3.5本。而每月讀4.5本的占了19.42%。從閱讀兩上暴露的問題則更加明顯:每月閱讀量在1.5本以內占53.73%,在3.5本以上的僅占49.27%,在業余時間很充裕的大學里出現這重狀況,不管怎樣也不算是合理。所以雖然礦大的人文氣氛有所改善,但總體上還是不夠理想,與以文科為主導的學校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
二、大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狀況:
從表二:大學生課外閱讀類型可以看出我校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比較偏愛文學類(60.07%),外語計算機次之(10.07%),專業輔導僅9.33%,其他20.52%。
(一)大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差異
從年級看,大一大學生專業輔導類占課外閱讀的3.08%,文學類占61.54%,外語計算機占12.31%;大二:專業輔導1.56%,文學類68.75%,外語計算機類7.81%;大三學生:
專業輔導11.86%,文學49.15%,外語計算機16.95%;大四:專業輔導類5.77%,文學類42.31%,外語計算機類23.08%。對于不如同的年級,同學的閱讀狀況并不一樣,表現出很大的差異,低年級大學生比較喜歡娛樂性、消遣性的課外讀物;高年級大學生比較喜歡知識性、專業性和學術性的課外讀物,其中文學類的讀物大二是高峰,然后呈遞減的趨勢
(二)大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分析
課外閱讀興趣,是當代大學生最主要的課外活動興趣之一,占總人數的65%,這也是大學生作為知識文化群體的主要特征。調查發現,文學書籍(主要是小說)依然是當代大學生課外閱讀興趣中最主要的讀物,這與文學自身的特色與優勢有關。同時在緊張而又枯燥的專業學習之余,大學生們希望閱讀一些高質量的休閑、娛樂類讀物,文學類書籍以其思想性和批判性的風格,非常適合大學生的閱讀心理(也適合更多的大眾),因此成為了大學生首選的閱讀刊物。造成大學生低年級和高年級閱讀興趣差異的主要原因是低年級大學生的理論素養比較差,學術水準較低,專業理想尚未完全形成,沒有良好的課外閱讀方法,因而對專業性、理論性、學術性的課外讀物難以產生興趣,只能把閱讀興趣主要放在消遣、娛樂性的讀物上。
三、大學生的閱讀動機
55.97%大學生的閱讀目的是為了陶冶情操,80.97%是為了拓展知識,指導實踐也占了25.31%,而為了提高考分的僅占3.36%。這說明在課外閱讀中,人們的功利意識并不是太強,并不是單純的為了提高考分,拿到學分,在考試中可以不“掛”,而是上升到一個高度,即為了自身發展,提高自己的素質,全面發展自己,培養自己的人格,也是為了指導自己的學習,使自己的行為更加合理化和科學化。同時,也是為了調節機械的專業學習,獲取專業以外的知識,養成合理的習慣,從這一點上,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文學類讀物更受大學生的歡迎了。從大學生的閱讀動機中我們可以了解到,課外閱讀已經成為大學生提高自我修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已經成為大學生全面發展自己的最重要的方式,專業學習固然很重要,但是若沒有課外閱讀的調節和補充,大學生的業余生活也是不可想象的。
四、總結:
(1)當代大學生的興趣具有廣泛性和多樣性
本次調查表明在課外閱讀興趣等方面,當代大學生的閱讀興趣表現出了個性化和多樣化,所涉及的范圍極其廣泛,種類也繁多,雖然在調查中,我們知道的是大學生對文學類讀物比較偏愛,但這并不能掩蓋閱讀的多樣化傾向,大學生注重從多方面去發展提高自己,需要從不同的方向入手,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修養。
(2)當代大學生的興趣具有娛樂性和消遣性
個體興趣自身具有娛樂性和消遣性的特征,對滿足大學生課外業余活動和閑暇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是大學生個性和諧發展和自身社會化不可或缺的途徑。例如大學生對文學類課外讀物的興趣,滿足了他們認識社會、認識人生、認識生活,并借以抒發和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和表達自己對生活憧憬的美好意愿和情感,這對他們強烈的探索人生、探索生活需要聯系在一起。但是,我們也要注意到,大學生對文學類讀物的過多重視,而埋頭于對他人生活的解讀,忽視了自己的現實生活,這也顯然不利于大學生個體素質的提高。
(3)當代大學生的興趣具有社會性和實用性
興趣的產生和發展是以需要為基礎的,大學生興趣的選擇也是其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的反映。從調查得知,文學類、英語計算機類和專業輔導類是大學生最經常閱讀的對象,大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中對實用性的英語、計算機類課程及專業等讀物的關注,符合當前社會的發展現實,這也是社會對人才需求的重要體現。當前社會各行各業對英語、計算機等人才及知識的廣泛需要,成為大學生們興趣發展的有效內驅力,也反映了大學生對自身發展和社會需要關系認識的現實和實用的態度。
大學生調查報告 10
1引言
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學習,同時,也可以讓老師更加喜歡自己的職業,從而在教育事業中奉獻自己所學,為國家培養出更多棟梁之才。而相反的,如果師生關系不好,不僅使老師天天上課情緒化,影響上課效果,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由此看來,師生關系與教學效果有著極大的關系。
然而,在我們身邊,很多大學生忽略了師生關系,也有些大學生都在抱怨自己和老師的關系太差,常常感嘆“和老師溝通好難!”、“不好意思和老師溝通”……與此同時,老師們卻感慨,“學生一代不如一代”,“學生不擅長交流”,“上課太過于沉悶”……那么,導致大學生與老師之間關系僵硬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究竟什么的狀態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怎樣才能達到那樣的狀態呢?為此,我們社會實踐小組就關于當代大學生師生關系,擬定了兩份調查問卷,一份為老師卷,一份為學生卷,對當代大學生和老師進行調查,希望對改善師生關系有所幫助。
2關于調查方法
1)調查主題:關于當代大學生師生關系
2)調查時間:XX年8月20日至23日期間
4)調查方法:調查問卷、采訪
a) 利用問卷星網上發布調查問卷
b) 實地發放調查問卷
c) 采訪在校學生
總計發放學生卷123份,收回有效問卷89份,老師卷30份,收回有效問卷26卷
5)調查目的:了解當代大學生師生關系現狀,提出解決辦法
6)調查對象:在校大學生、大學在校授課老師(主要在北京市)
7)調查結果分析方法:百分數、圖表說明
3調查問卷的設計
(一) 問卷展示
見《當代大學生師生關系調查問卷(學生卷)》和《當代大學生師生關系調查問卷(老師卷)》。
(二) 問卷中重點題目分析
師生關系涉及“師”和“生”兩方面,因此我們設計了兩份不同的調查問卷,對學生和老師分開調查。
例如:兩份問卷都有這樣的題目:“您對現階段的師生關系滿意嗎?”。此題是我們針對第一個調查目的而提出的——總體上了解學生和老師對于師生關系的認識。
如:“您認為學生不愿意與老師交流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一題,存在于兩份問卷中,通過對比分析學生和老師的不同態度,為解決問題提供可行的辦法,避免了對于問題的片面的理解。
再如:兩份問卷最后都留下一道填空題,給被調查者充分的自由發揮空間。老師給學生提出問題,學生給老師提出建議,這樣更有利于兩者的溝通,從而為促進師生關系的良性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 在問卷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分析
在調查中遇到的問題:經常被人拒絕,特別是調查問卷(老師卷)難以完成。
由于我們都是第一做調查問卷,所以在調查的過程中確實遇見了一些問題,但大家憑著所學的知識和在實地調查中積累的經驗,最終完成了所有的調查。
開始,我們在做問卷調查的時候,沒有注意被調查者正在做什么或者是否有時間樂意接受調查,因此很多人拒絕了我們的調查問卷。吸取教訓,我們發現在大街上大家都不太愿意接受調查,填寫調查問卷也不太方便。于是,我們換了調查地點,轉向各學習場所,教學樓自習室、圖書館等。這樣,我們順利的完成了學生卷。
后來的調查(老師卷)更困難,大多數老師都比較忙,但是經過幾天的奔波,我們終于順利的完成了26份老師卷調查。
這次調查區別以往的只注重理論知識不注重實際應用課堂,我們在三天的實地調查課堂上學到的東西是平時上課難以學到的。我們學會了自己實地處理問題的能力,即使改變策略解決問題,我希望老師多給我們提供這樣的機會,培養我們實際應用的能力。
4根據調查所得結果分析
4.1學生方面
1你有過怕老師的經歷嗎?
2.為什么怕老師呢?
調查結果表明,在我國,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嚴格的輩分關系讓學生覺得老生就是高高在上的。這樣,兩輩兒的人之間常有的那種莫名的隔閡就在師生之間形成了。所以,我認為,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前提必須是平等相待。
3.和老師交流時,老師對你的態度是?
在和老師交流中51.14%同學表示老師對自己很熱情,也有43.18%的認為老師面無表情,看不出心情。70.11%的同學認為,老師能對自己做出合理的評價,這是一個很令人高興的地方。但也有近30%的學生對老師的評價視若無睹,從這方面我看到的是一部分學生對自己老師的不信任。
4.對于老師的評價,你滿意嗎?
5.畢業后,你還會去看你的老師嗎?
92.05%的同學表示無論畢業后自己在社會上混得好不好都愿意回去看自己的.老師,去感謝老師對自己的諄諄教導;5.68%的同學表示有出息了愿意去看老師。
6.你認為老師對你影響是?
由圖6,80.68%的同學認為老師在各個方面都對自己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例如獨立思考、生活態度、做人做事方面。由此可見,老師們對同學們的幫助,同學們都記在了心里。
7.在你心中,你是否有最喜歡的老師和最不喜歡的老師?
在對老師的感情方面,同學們也有自己明確的想法。40.91%的同學有自己最喜歡的老師,沒有自己最不喜歡的老師。42.04%的同學既有最喜歡也有最不喜歡的老師。
8.在調查問卷的最后一題中,同學們各抒己見,描述了自己心中理想的老師的樣子。總結起來,有這樣幾條:
1) 不在學生之間作比較(至少比較結果不要當著學生的面說),一視同仁。
2) 幽默風趣,講課生動。
3) 關心學生,熱心幫助學生,平等對待學生。
4) 平易近人,善于和學生交流,能和他們打成一片。
5) 學識淵博,能夠做到:懂學生所懂,講學生所不懂。
6) 有責任感,盡量在多方面為學生考慮,不只是學習方面。
看同學們的要求,對于老師似乎還是很難能夠全都達到,畢竟,除了學生,老師還有自己的家庭、朋友。但只要是能夠達到以上任意一兩點的老師,我想都是學生心中的好老師。
4.2老師方面
1.您認為哪種學習方式更有效?
2.您已經畢業的學生是否回來看您?
3.您是否喜歡現在這個職業?
4.看到您現在的學生,您的想法是?
5.在最后,我們又問了老師們“您認為您的學生們現在普遍存在哪些問題?”老師的回答中最多的是這三條:
1) 依賴性強,學習缺乏主動性;
2) 學習只要應付考試,不求甚解,不會也不經常提問;
3) 缺乏年輕人應有的活力,不太配合老師上課,導致上課氣氛很難搞到活躍的程度。
4.3師生對比
本次調查中,《關于當代大學生師生關系調查(老師卷)》作為一個輔助的調查問卷,為我們更好地分析了大學生師生關系情況。下面就與學生卷的調查結果進行分析比較。
1.你對師生關系滿意嗎?
總體來講,老師與對于現階段的師生關系還是滿意的,不滿意的僅占全部受調查者的14.3%,這和學生的調查結果沒有很大的差別(學生中,不滿意度為11.36%)。但在老師卷中,我們也設置了與學生卷中同樣的一道題,可調查的結果卻與學生的結果大相徑庭。
2.彼此定位:
有62.3%的老師認為學生是自己的朋友,并且有約31.8%的老師認為一個好老師也應該是學生的朋友。這樣的結果也表明,老師對于學生學習上的嚴厲,甚至在平時的不茍言笑,都是為了學生的成績有所提高,但在老師的內心,依舊把學生看成朋友,而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學生,只是平時的交流少了,隔閡就多了。同時,可能一些學生和一些歲數大的老師有“代溝”,而不愿意去多說話。
3.你覺得學生不愿意與老師交流的原因是
有過半數學生的選擇是“缺乏一個合適的平臺”,可有37.5%的老師選擇“學生自己不夠主動”,選擇“缺乏合適平臺”的老師僅占18.75%。老師和學生看待問題的方式不同,對于師生交流的方式理解就不同,這應該是同樣問題不同答案的原因之一。
4.你認為老師有這些經歷嗎?
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老師在學生的印象的是這樣的:喜歡拖堂、照本宣讀、喜歡將學生互相比較、給同學們講一些憤世嫉俗的話,但又得不到解決也不能給出合理解決方式。其中照本宣讀的現象最為普遍,38.89%的同學都選擇了這一點,34.09%的同學認為大學課程多,老師為完成教學任務不顧學生感受,不主動提問。作為調查人,我們自己也深有感觸。但我想說上課不多提問不全是老師們的錯,“大學課程繁多,上課時間少、學生多,老師少”是當代中國大學的普遍現象。如果每個老師上課都提問,哪里有時間將該教的事和知識都教給所有人。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已經對社會有所了解,也明白了一些社會關系、問題,但有的老師卻還像中學老師似的善于批評社會,卻看不到他們為改變這社會現狀所做的努力。大學生不同于中學生,他們已經變得有一些現實,很多想的要么是改變現狀,要么便是適應現狀?偟膩碚f,他們要的是實用的知識,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只圖嘴上痛快,但現在的大學,卻是經?梢砸姷竭@樣的老師。
5.您認為現在師生沖突情況
50%的學生都說師生沖突很少發生,50%的學生說雖然很多老師上課不經常提問,但講問題深入淺出,很有道理。說明同學們對老師們還是尊敬多于不耐煩,而且,不耐煩的一部分原因以上也已經指出。
6.師生對于教師這一職業的看法:
在平時學習中,對老師這一職業,同學們也沒有太大的排斥,61.36%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將來可能擔任教師的職務,10.23%的學生將當教師當成了自己的職業理想。
對“您是否希望將來自己的孩子也能像自己一樣成為一名老師”,有74.6%的老師選擇了“是”75%的老師表示自己很喜歡教師這一職業,并且從這一職業中學到了很多。從中可以看出老師對自己職業的喜愛程度,正因為喜愛,才會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名老師。有這樣的熱愛自己職業的老師,但仍有師生關系不好的現象,只能說是師生之間缺乏了解。人都說“日久生情”,我想說的便是人與人之間互相了解之后,就會互相理解彼此的做法,從而彼此之間也不再會有太大的芥蒂。
4.4得出結論,打開心結
通過以上對調查結果的分析,導致師生關系不如意的原因我們心里都有了一定結果。有問題就要找問題的原因,找到了原因就可以根據問題的根源來解決問題。老師與學生之間,當然沒有什么生來的矛盾,我們的調查目的就是幫助解決這些本不該存在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對以上結果分析的理解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學生:
1)對老師尊敬,但不要懼怕。要知道老師也和們一樣曾經是學生,也和我們的父母一樣有自己的家庭與事業。
2)理解老師。老師和我們一樣是普通人,他們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每個人都有自己缺點,對人要求不要太苛刻。
3)平時上課多配合老師。教學不是老師一個人的事。
4)不懂就問。老師的作用是傳道、授業、解惑,而學生的目的則是盡自己所能將老師所知道的和課本上所寫的知識都化為己有,有疑問,老師才能具體答疑,問與答的過程中也能增進師生的互相了解。
5)盡量主動學習。學生的學習成績是老師最關心的事,當然也是學生自己最重視的事。主動學習會成為學生的樂趣,老師的欣慰。
二、老師:
1)盡量不要太嚴肅,平易近人的老師最受人歡迎,也會使學生不會懼怕自己。
2)講課要有趣,不要照本宣讀。做一個風趣的人,學生喜歡,自己也開心。
3)不要將學生做太多對比,考試排名是必要的,但不是衡量學生的標準。盡量一視同仁,不要讓學生覺得您是偏心的。
4)積極引導學生做一些課外科研活動,大學生需要那樣的鍛煉平臺,但需要有人引導。
三、社會與學校:
1)多為老師與學生的交流提供一些平臺。比如開展一些需要師生配合的活動。
2)管理安排教學課程時能考慮到給學生和老師充分的交流時間等。
5結束語
在本次社會實踐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些困難。尤其是給老師發問卷時,我們都是小心翼翼,不得不說我們也有點怕老師。大多數老師很忙,不愿意為我們應填寫調查報告,相對而言,調查學生則容易很多。不過,不管怎么樣,困難總能克服,經過我們幾天的努力,這一次的調查已經圓滿結束,并且有了上面的報告。
師生關系一直是而且將會一直是社會應該關注的話題,因為它關系到整個社會的發展,此次的調查給了我們對于大學生師生關系的一個較為全面的理解,我們對此提出了一些建議,相信如果這些建議能夠得到實踐,師生關系將會更好的發展。
以上就是我們此次調查工作的全部內容,需要強調的是:以上內容分僅代表我們小組的個別意見,還有很多不全面的地方存在,望大家予以諒解!
【大學生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大學生調查報告06-19
大學生的就業調查報告03-29
大學生旅游的調查報告02-11
大學生心理調查報告03-13
大學生消費的調查報告12-20
大學生假期調查報告01-04
大學生兼職調查報告07-21
大學生實習調查報告07-15
大學生戀愛調查報告07-18
女大學生調查報告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