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大學生村官作為農村的活力因子,要想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潛質,讓他們盡快在經濟發展、脫貧攻堅、基層治理、文化惠民等方面建功立業,離不開各級組織部門的精心培養。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營造良好環境,厚植成長成才沃土,構建村官培養管理鏈的做法,具有借鑒意義。
打造“指尖上”的自管會
江都區現有大學生村官174人。前段時間通過實地走訪和調研發現,部分鎮存在培養管理失之于寬、失之于軟的問題,不平衡性比較突出。有的鎮積極組織活動,大力培養使用,村官隊伍富有活力;有的鎮則重視不夠,甚至很少過問,導致隊伍渙散,沒有朝氣。針對這種情況,該區一方面建立了鎮干部和村“兩委”班子幫帶機制,讓經驗豐富的基層干部對大學生村官實行“一對一”幫帶,切實培養他們獨立開展工作和處理復雜事務的能力;另一方面于今年初在大橋鎮試點成立大學生村官自主管理委員會,通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實現自我發展。目前各鎮自管會已民主選舉出13名主任委員和22名副主任委員,并開通了江都區大學生村官自管會公眾平臺——“江都村官心連心”。公眾平臺包括四個版塊:村官動態、創新創業、公益為民、微言博語,全方位貼近工作實際,真正打造“指尖上”的自管會。
推出“450培養計劃”
江都區注重優化鍛煉平臺,多方聯合培養,確保人盡其才。一是掛職鍛煉。今年安排了20名村官到全區涉農和社會管理部門相關崗位掛職,區委組織部要求掛職單位明確1名負責人作為掛職村官的幫扶導師。二是分類培養。對在崗大學生村官創新推出了 “450培養計劃” ,即從2013年開始,用2—3年時間,動態保持村(社區)兩委正職大學生村官50人、“一人雙任”50人、人才協理50人和優質創業項目50個。如今,該項工作已呈現令人滿意的效果,1名大學生村官走上正科級領導崗位,11人走上副科級領導崗位,累計培養村(社區)兩委正職65人。
厚植創新創業沃土
強化組織領導,提升創業能力,是江都區大學生村官工作鮮明特點之一。今年3月舉辦了全區首屆大學生村官創業設計大賽,14個創業項目入圍決賽,其中2個項目獲得揚州市大學生村官創業大賽二、三等獎,郭村鎮村官孫立呈的工廠化無土化水蛭養殖項目還獲得省委組織部大學生村官創業大賽優秀獎。這些可圈可點的成績背后,是政策“強磁場”的推動力。該區專門制定了《大學生村官創業扶持資金評審辦法》,成立了由財政局、審計局、農委等部門組成的大學生村官創業評審委員會,通過項目申報、實地考察、量化評分等程序,評審發放創業富民引導資金。今年6月份,安排全區有創業項目的大學生村官赴浙江大學舉辦 “互聯網+”專題培訓班。以“創新理念、提升素質、引領發展”為主題,采取專題授課和現場觀摩教學的方式,讓學員們準確把握“互聯網+”時代內涵,了解縣域經濟與“互聯網+”的關系以及農村電商創新發展舉措,開闊了創業村官的視野、增長了才干。
豐富村官精神生活
大學生村官是充滿活力的群體,如何讓青春的舞臺不冷場?江都區通過構建活動載體,豐富他們的業余生活,增進了村官隊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近年來先后組織了全區大學生村官羽毛球聯誼賽、優秀村官李庚集中宣傳、讓青春在基層綻放主題征文、“緣來是你”大型相親交友、大學生村官集體婚禮等活動,不僅展示了大學生村官的活力和風采,還通過各項活動增進了村官之間的交流,也利于組織部門準確把握村官的思想動態,開展“人性化”管理,確保他們思想穩定,創業理性和心理健康。
暢通村官流動渠道
期滿出路,是大學生村官普遍關心的話題。江都區認真落實促進期滿村官流動的指導性要求,在堅持育好、管好大學生村官的同時,注重暢通大學生村官出路,積極為大學生村官合理流動鋪路架橋。注重整合各方面力量和資源,廣開流動渠道,為大學生村官“流得動”搭建平臺,在“五條出路”上同向發力。一是鼓勵擔任村干部,繼續留村任職;二是鼓勵村官報考選調生、公務員、企事業單位,繼續保持每年公務員不少于12%、事業單位不少于17%的比例定向擇優錄取大學生村官;三是扶持自主創業,籌建江都區大學生村官創業基地,引導大學生村官創業項目進駐“龍會易購”農村電子商務平臺;四是引導另行擇業,協調相關部門給予相應的扶持;五是支持繼續學習,聘用期間工作表現良好、考核合格的,報考碩士研究生可享受初試總分加10分和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的優惠政策等。這些優惠政策讓大學生村官吃了“定心丸”,扎根基層、服務農民的意識不斷增強。截至目前,全區共有55名大學生村官錄用為公務員或選調生,通過事業單位招錄73人,考取高校研究生5人,國企招錄2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