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村官制度是黨中央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培養黨和政府后備干部的一項重要措施,選報優秀的大學生到村工作,不但可以充實村級組織的人才力量,為農村的發展帶去有效的知識力量、科技力量與不同的工作理念,還可以在千頭萬緒的農村工作中鍛煉大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這樣,可以使得從村官崗位上走出來的大學生不管是繼續從政為人民服務還是走上商業道路,都可以使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都到增強,同時增添一筆可貴的人生財富。
但在實際操作中,一些大學生村官并未實際沉到底。在一些偏遠縣區的鄉鎮政府,因為政府機關人手短缺,或因為村上生活、工作條件較差,一些大學生村官被截留在了鄉鎮政府機關上班,以彌補鄉政府人手不足和年輕人才不足的困局。
從大學生村官本身特點來說,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農村工作經驗更是不足,突然走上村官的道路,距離發揮作用尚需一段過渡時間,因此在實際操作中,留在鄉鎮政府工作更能發揮大學生村官的知識優勢,從而以可以滿足鄉鎮政府工作人員年齡老化、利用現代化辦公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境,仿佛把大學生留在鄉鎮政府比在村上任職更能發揮大學生的優勢,這樣,“村”官就變成了真正的鄉“官”。
但這樣的危害是巨大且顯而易見的,首先,大學生村官制度的設計目的是充實農村力量,大學生村官被截留,直接損害了黨中央這一決定的目的性,沒有實現黨中央的意圖,不管是對農村發展還是大學生村官的個人成長都有害無益。一些大學生村官長期呆在鄉鎮政府從事文字工作,甚至有些大學生村官被縣級部門截留,基本上沒有接觸到農村工作的實際,對農村工作極不熟悉,長此以往,必然使大學生村官制度變為“空殼”。
自大學生村官制度實施以來,許許多多的大學生村官都在農村基層的崗位上做出了優異的貢獻,同時也收獲了寶貴的人生經驗,那些沒有深入農村基層的大學生村干部和截留大學生村官的政府部門,也必須深刻反思,不能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