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村官這一項政策的推行有積極的意義。對于大學生而言,可以緩解就業壓力,讓他們在一個更加廣闊的天地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對于農村而言,把大學生作為新鮮血液補充到農村中去,有利于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有利于打破城鄉二元結構,有利于和諧社會的建設。同時,大學生村官政策的實施,也體現了黨和國家把大學生就業放在心上,把三農問題擺在心頭,有利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但現狀卻是許多大學生村官都被鄉鎮借調到政府工作,而大部分不在村上工作。一位“資深”大學生村官告訴記者,和他同一屆被錄用為村官的大學生,很少有留在農村的,有的甚至還沒有到農村“上任”,便被一紙調令,甚至一個電話“借”走了。四川省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曉燕認為,農村環境相對艱苦,而大學生村官學習涉農專業的不多,造成他們在農村無事可做。另一方面,一些村干部認為大學生村官學歷高,擔心他們“搶位子”。
現在大學生村官是村里的工作參與不多,借用后又缺乏鍛煉,整天沉在文件收發等事務性工作里,等于懸在空中。同時,大學生村官政策的推行也面臨一些問題。大學生到了基層,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和意志,沒有真正發揮自己的特長,沒有實現自己的價值。許多村級組織缺乏對大學生的理解、關心、支持。國家政策也不夠完善,缺乏對大學生村官的保障。一方面,部分村干部認為大學生村官是來搶他們飯碗的,心理上排斥他們;另一方面,很多大學生只是以“村官”為跳板,為今后報考公務員等加分,沒打算長期扎根農村。
首先應該把那種“混日子”的大學生清理出村官隊伍,其次要做通村干部的思想工作,讓他們認識到大學生村官的作用,真正地接納大學生村官,并引導大學生村官成為農村管理的中堅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