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是推動農村發展的重要力量,人才是制約農村發展的重要因素。要為農村發展培養更多的人才、留住更多的人才,為農村發展不斷提供能量和動力。但近年來,一些地方相繼發生“村官”侵害群眾利益的違法違規事件,有評論道:成也“村官”,敗也“村官”
村官是推動農村發展的重要力量,人才是制約農村發展的重要因素。要為農村發展培養更多的人才、留住更多的人才,為農村發展不斷提供能量和動力
三農直通車綜合報道:最近央視熱播的《永遠在路上》有一集叫“拍蠅懲貪”,其中提到貴州一個叫大榜村的地方,2012年曾因特大暴雨引發泥石流災害,民政部門調查災情后,給村里撥了2萬元救災專用款。然而,村民們卻從來不知道有過這筆錢,原來這筆錢撥到村里后,村干部沒向村民做任何公示,幾個人私下開了個小會,就把救災款分給了自己的親屬。這件事直到對當地民政資金進行專項監察才被發現。
“村官”雖小,但現實中他們一頭承接著來自鄉、鎮政府的行政事務,一頭掌握著與村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權力,因此一個村干部的作風實際上就左右著當地農村基層的“政治生態”。如果他們身上的權力失控,廣大基層群眾將深受其害。
近年來,一些地方相繼發生“村官”侵害群眾利益的違法違規事件,尤其在扶貧、土地征收、惠農資金等領域,村民自治組織應有的權力監督制度成了“稻草人”,漠視程序和隨意變通在一些地方成了常態。這種現象的出現,不能僅僅歸結于“天高皇帝遠”,我們應該看到,執行制度的畢竟還是人,而農村基層治理中反映出的許多問題,與不得其“人”密不可分。
成熟的農村自治組織需要建立在一個完整穩定的農村社會之上,但這一點現在卻日益面臨著農村“空心化”的窘境。此前在江西贛南地區的采訪中曾遇到過這樣的情況:走遍山上山下幾個自然村只見老人和孩子,年輕人都早已進城打工,而難得遇到的一個年輕人,一問才知是因為村里要培養其以后“守村”,只好勉強留下。
在城鎮化過程中,人口由農村向城市流動,特別是年輕人口希望在城里扎根,這是社會趨勢。但是,這種單向的人才外流,一方面使村民自治成了“無源之水”,選出的村干部可能在政治素質、知識儲備上存在不足,而且往往只能幾個人之間臺上臺下“來回倒”;另一方面對“村官”權力監督制約的社會力量的缺位,也會讓一些“村官”慢慢變成“村霸”。
這些年,從許多地方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來看,許多在農村基層干得好的年輕人,要么很快就被上級機關調走留用,要么是以此作為跳板,再考慮著通過公務員考試向上流動。國家為支持農村的發展,也選拔了不少“大學生村官”到農村開展工作,他們發揮了重要作用的同時,這支隊伍也存在不穩定的現象,想要在農村扎下根來并不容易。年輕干部梯隊不齊整,必然將影響未來農村基層治理工作的開展。
國家的穩定離不開農村的穩定,社會的發展離不開農村的發展。“村官”是推動農村發展的重要力量,人才是制約農村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加速推進城鎮化的同時,要同步加大新農村建設力度。當前,包括農村社會治理在內,農村的改革發展還面臨不少問題,遇到不少挑戰。我們應該將目光更多地投向農村,找準制約農村發展的癥結,一方面要加大對“村官”的教育和監管,一方面要加大農村人才尤其是管理人才、經營人才的培養力度,要為農村發展培養更多的人才、留住更多的人才,為農村發展不斷提供能量和動力。